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554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信级以太网中,以太网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技术,特别是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层虚拟专用网(MPLS L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MPLS L2VPN)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PLS L2VPN领域中定义了两种技术虚拟专用线路业务(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 VPWS)和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简称VPLS)。VPWS 中的端到端伪线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_Edge,简称PWE;3)技术在近年的城域网和移动承载网络中应用越来越多,很多运营商正在着手构建以MPLS技术为基础、实现面向全业务、统一的网络构建,以期在业务发展、网络扩容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已有的传统网络。在目前全业务运营的发展模式下,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Fixed-Mobile Convergence,简称FMC)成为一种趋势热点。很多传统移动运营商为了尽快发展业务,除了自建城域网外,大量租用已有的固网运营商的城域网。已有的城域网给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是一个二层的管道,移动业务通过该管道透传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业务,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基于层(Over Layer)模式的网络架构。对于传统的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TDM)和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ATM)基站,现有技术通过建立基站侧设备(CSG)到基站控制器侧设备(MASG)之间的伪线(Pseudo Wire,简称PW)实现业务透传,从而实现对已有基站向MPLS网络的迁移。其中一种现有技术直接通过CSG和MASG之间建立的PW实现业务透传。按照标准定义,每条PW都有一个外层分组交换网络(Packet-Switched Network,简称PSN)隧道为其提供承载。在实际应用中,当请求建立CSG和MASG之间的PW时,需要先判断是否已经为该条PW建立外层PSN隧道,只有在外层PSN隧道已建立的前提下,才会建立PW。这样,当 MASG下挂大量的CSG时,MASG上会建立大量的外层PSN隧道,会增加MASG的负荷,也会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业务透传时需要携带外层隧道标签,所以影响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另一种现有技术通过CSG和运营商边界设备(User Provider Edge,简称UPE) 之间建立的PW、然后通过UPE和MASG之间建立的PW实现业务透传。通过新增的面向用户的UPE来实现CSG的汇聚,然后通过MASG对UPE做汇聚,将一跳PW改为多跳PW,可以降低 MASG的负荷。但是由于增加UPE,导致增加设备投资;同时由于网络层级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变差,也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而且由于业务透传时也需要携带外层隧道标签,因此影响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在不增加设备投资、 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包括当请求建立伪线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 建立第一伪线;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包括查询模块,用于当请求建立伪线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建立模块,用于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所述装置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伪线;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装置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建立伪线,无需判断是否已经为该PW建立了外层隧道,也即,PW的建立不再依赖于外层隧道是否已经建立,从而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包括101、当请求建立PW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102、当通过查询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 Pff ;103、通过建立的PW传输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本实施例采用基于层(Over Layer)的技术,在请求建立PW的过程中,如果获知本
5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可以直接建立PW,无需判断是否已经为该PW 建立了外层PSN隧道,直接通过该PW传输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也就是说,如果获知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在还未为该PW建立外层隧道的情况下,就可以建立PW,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在外层隧道已建立的情况下,才会建立PW ; 当然,如果此时已经为该PW建立了外层隧道,也可建立PW。举例来说,当已经为该PW建立了外层隧道时,可以删除该外层隧道,也可以不删除该外层隧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W的建立不再依赖于外层隧道是否已经建立。本实施例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不要求创建外层隧道,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3可以包括通过建立的PW向对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封装有PW标签而没有外层隧道标签,也即,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在进行业务透传时不需要携带外层隧道标签,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包括基站 (Node B)、与Node B连接的基站侧设备CSG、无线网络控制器(fcidio Network Controller, 简称RNC)、与RNC连接的基站控制器侧设备MASG,其中CSG和MASG之间建立PW。CSG和 MASG之间是一个二层网络,举例来说,可以包括多个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简称CE)和运营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PE)。图2中CSG和MASG之间的三层路由就是一跳。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适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201、当CSG请求建立PW时,CSG根据MASG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其中CSG为本端设备,MASG为对端设备。202、CSG通过查询路由表判断CSG和MASG之间的三层路由是否为一跳,若是,执行203 ;否则执行205。该路由表中记录CSG三层路由的下一跳地址信息(以IP地址为例),CSG查询路由表得到该下一跳地址信息,将下一跳地址信息与MASG的IP地址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一致,则表明CSG和MASG之间的三层路由是一跳。203、CSG 和 MASG 之间建立第一 PW。204、在第一 PW建立成功后,通过第一 PW传输CSG和MASG之间的业务,结束。举例来说,这种情况下,CSG和MASG之间透传的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一 PW标签而没有外层隧道标签,也即,CSG和MASG在进行业务透传时不需要携带外层隧道标签,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提高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205、判断是否为请求建立的PW建立了外层隧道,若是,则建立第二 PW ;否则,继续等待直至建立了外层隧道之后,再建立第二 PW。206、在第二 PW建立成功后,通过第二 PW传输CSG和MASG之间的业务,结束。
CSG和MASG之间的第二 PW承载在该外层隧道上,完成CSG和MASG之间的业务传输。 举例来说,这种情况下,CSG和MASG之间透传的业务数据封装有PW标签和外层隧道标签。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在203之后还可以包括CSG通知MASG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的方式。CSG可以通过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简称LDP)的初始化消息重新进行协商,向MASG通告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的方式,也就是说,后续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是基于接收到对端设备的请求才执行的,否则不会主动分发外层隧道标签。这样保证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当CSG和MASG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如果没有请求分发外层隧道标签,就不会创建外层隧道,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中,CSG和MASG对彼此之间的三层路由的情况不会预先获知, 在请求建立PW时,随时查询路由表进行判断。本实施例适用于外层隧道为LDP隧道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限于此,还可以适用于外层隧道为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简称LSP)隧道或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简称 Rsvp TE)隧道或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隧道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按需控制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即后续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是基于接收到对端设备的请求才执行的,否则不会主动分发外层隧道标签。上述实施例中,CSG为本端设备,MASG为对端设备。当MASG为本端设备,CSG为对端设备时,处理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适用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不要求创建外层隧道,与上述一种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由于没有改变网络拓扑,与上述另一种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节省投资成本,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降低管理的复杂度。本实施例中,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当本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时,可以封装PW标签,无需封装外层隧道标签;对端设备接收业务时,解析PW标签即可,解析之后可以按照以太网报文进行转发。也即,CSG和MASG之间在进行业务透传时,无需携带外层隧道标签,可以提高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查询模块11、建立模块12和传输模块13,其中查询模块11用于当请求建立PW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建立模块12用于当通过查询路由表获知该装置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 PW;传输模块13用于通过建立的第一 PW传输该装置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本实施例采用基于层(Over Layer)的技术,在请求建立PW的过程中,如果获知该装置与其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可以直接建立PW,无需判断是否已经为该PW 建立了外层PSN隧道,直接通过该PW传输该装置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也就是说,如果获知该装置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在还未为该PW建立外层隧道的情况下,就可以建立PW,而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在外层隧道已建立的情况下,才会建立PW ;当然, 如果此时已经为该PW建立了外层隧道,也可建立PW。也即,PW的建立不再依赖于外层隧道是否已经建立。本实施例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
7下不要求创建外层隧道,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传输模块13可以具体用于通过建立的第一伪线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一伪线标签而没有外层隧道标签。举例来说,建立模块12可以具体用于当通过查询路由表获知该装置三层路由的下一跳地址信息与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一致时,建立第一 PW。又举例来说,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14,用于当通过查询路由表获知该装置与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不为一跳时,判断是否为请求建立的伪线建立了外层隧道。建立模块12还用于当判断模块14判断出为请求建立的伪线建立了外层隧道时,建立第二伪线。传输模块13具体用于通过第二伪线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封装第二伪线标签和外层隧道标签。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通知模块15,用于通知对端设备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通过LDP的初始化消息重新进行协商,通知模块15向对端设备通告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方式,也就是说,后续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是基于接收到对端的请求才执行的,否则不会主动分发外层隧道标签。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层隧道可以为LDP隧道或LSP隧道或Rsvp TE隧道或IP隧道。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按需控制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即后续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是基于接收到对端的请求才执行的,否则不会主动分发外层隧道标签。本实施例可以为CSG或MASG,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不要求已创建外层隧道,与上述一种现有技术相比,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由于没有改变网络拓扑,与上述另一种现有技术相比,节省投资成本,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降低管理的复杂度。本实施例中,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当该装置发送业务时,可以封装PW标签,无需封装外层隧道标签;对端设备接收业务时,解析PW标签即可,解析之后可以按照以太网报文进行转发。也即,该装置和对端设备之间在进行业务透传时,无需携带外层隧道标签,可以提高移动回传的传输效率。举例来说,作为一个具体场景,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网络扁平后的城域网。例如,该城域网中接入设备(如DSLAM或者MSAN)接入到汇聚设备中间经过波分网络,其三层路由就是一跳。在此场景中,通过部署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扁平化后城域网汇聚设备的外层隧道数量,同时提高转发性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请求建立伪线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伪线;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伪线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一伪线标签而没有外层隧道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伪线包括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三层路由的下一跳地址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一致时,建立所述第一伪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不为一跳时,判断是否为请求建立的伪线建立了外层隧道;若是,则建立第二伪线;通过所述第二伪线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二伪线标签和外层隧道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所述对端设备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隧道标签对应的外层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或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或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 TE隧道或因特网协议IP隧道。
7.—种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查询模块,用于当请求建立伪线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建立模块,用于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所述装置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伪线;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装置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伪线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数据,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一伪线标签而没有外层隧道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所述装置三层路由的下一跳地址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一致时,建立所述第一伪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所述装置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不为一跳时,判断是否为请求建立的伪线建立了外层隧道;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为所述请求建立的伪线建立了外层隧道时,建立第二伪线;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伪线向对端设备发送第二业务数据,所述第二业务数据封装有第二伪线标签和外层隧道标签。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对端设备外层隧道标签的分发方式为按需申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隧道标签对应的外层隧道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隧道或标签交换路径LSP隧道或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 TE隧道或因特网协议IP隧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通过伪线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请求建立伪线时,根据对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当通过查询所述路由表获知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为一跳时,建立第一伪线;通过所述第一伪线传输所述本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增加设备投资、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通过在一跳路由的情况下不要求创建外层隧道,可以降低基站控制器侧设备的负荷。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2347883SQ2010102404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周鹏, 董林, 邱超娃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