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型扩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773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合型扩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整合型扩充装置,尤指一种可结合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整合型扩充
装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业的快速成长,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已普及于现代人日常生活当中。过去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尺寸、规格与运算处理效能,而使笔记本电脑产业与智能手机产业之间以行动性与效能的消费目的做为区分;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今的智能手机的运算处理效能已逐渐趋近于计算机,且同时具有相对轻薄小型与高行动性的特色;另一方面,平板计算机则是近年来兴起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其效能、携带性及方便性等特色介于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相较于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省去了实体键盘与触摸板,而较为轻薄的高携带性;相较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具备较大的显示屏幕,而便于工作、娱乐或上网。然而,不断推陈出新的高效能智能型手机产品,其运算处理效能已可取代平板计算机,对于用户而言,智能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已逐渐归于重复性质高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再者,针对通信功能与行动性的需求而言,智能手机的必要性无疑地优先于平板计算机。但是,智能手机由于受限于通信功能与行动性,而限制了智能型手机的尺寸,故现有市场上的智能型手机之屏幕尺寸一般为5寸以下,而无法如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一般有较大的显示屏幕及便于用户操作的输入接口(例如键盘)。因此,一些具有扩充用途的平台的产品因应而生,其用以使智能手机可整合至其他计算机外设装置,而具备更佳的应用性与便利性。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扩充平台100,该扩充平台100系具有显示装置110、键盘120、触摸板130与手机转接座140,可将该智能手机10装载连接于该手机转接座140中,而以该智能型手机10做为运算处理中心来执行各种操作,以使该智能型手机10搭配该扩充平台100时,可具有较大的显示屏幕及便于用户操作的键盘120与触摸板130的输入接口,而兼具如同笔记本电脑的操作便利性,故使用者可依照行动性与使用需求来选择使用。然而,上述的扩充平台100受限于该手机转接座140及其中的传输接头必需配合该智能型手机10的尺寸及传输孔的位置与接口类型,因此,该扩充平台100能对应特定型号的智能手机10,而无法通用于各种型号与规格的智能手机或其他手持式电子装置。此外,由于该智能型手机10搭载于该扩充平台100后方的手机转接座140中,故使用该触控显示器100的同时无法操作或利用该智能手机10,该智能手机10仅做为运算处理中心之用,而使该智能型手机10的触控功能闲置,而降低了应用性。因此,现有可兼具智能手机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与笔记本电脑两者的优势的扩充平台,其又局限于特定对应型号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缺点,而无法通用于各种型号与规格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并且,由于其将手持式电子装置装载于扩充平台的后方,而无法同时利用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功能,导致限制了其应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整合型扩充装置,用于装设一手持式电子装置做为运算处理中心,以提高应用性与操作方便性。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整合型扩充装置,用于装设一手持式电子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至少传送一影音信号,该整合型扩充装置包含一底座,其具有一容置区,用于容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一夹持单元,其设于该容置区中,并具有至少一调整部,该调整部用于调整该夹持单元,以供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一输入装置,其设于该底座上且相邻该容置区,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而产生至少一第一控制信号;一第二传输单元,其与该第一传输单元及该输入装置电性连接,用于至少接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影音频信号及传送该输入装置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一显示装置,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该影音频号;以及一链接单元,设于该显示装置的侧边并连接至该底座,用于使该底座与该显示装置相对旋转开合。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为一触控式显示器,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触控而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且该第二控制信号经由该第二传输单元及该第一传输单元传送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链接单元包含一铰链,以供该显示装置铰接于该底座。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与该链接单元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导槽与滑件,以供该显示装置滑动连接于该底座。
`
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夹持单元包含多个夹持部,该等夹持部系连接于该调整部,以供调整该等夹持部而使其相对接近而夹持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容置区进一步设有一容置槽,该夹持单元设置于该容置槽中。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底座进一步包含一数据读写装置,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电性连接。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第一传输单元与该第二传输单元之间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该有线传输可包含例如HDM1、VGA (Video Graphics Array)、DVI (DigitalVisual Interface)、DisplayPort、IEEE 1394或USB等传输接口,该无线传输可包含例如蓝牙(Blue tooth)、Wi_Fi 或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通信)等传输接口。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输入装置为一实体键盘或一虚拟键盘。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触控屏幕。上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为智能手机。因此,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装设于其中以做为运算处理中心,同时,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做为触摸板使用,再加上整合型扩充装置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可具有较大的显示画面与输入接口,而达成类似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系统,进而提升其应用性与操作方便性。


图1为常用扩充平台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装设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显示装置与底座相对旋转闭合的
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容置槽中具有二夹持部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显示装置与底座滑动收合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显示装置与手持式电子装 置之间的信号传输的示意方块图。图10为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具有触控式显示器的显
示装置与手持式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示意方块图。图中10,智能手机;
100,扩充平台;
110,显示装置;
120,键盘;
130,触摸板;
140,手机转接座;
20,手持式电子装置;
22,第一传输单兀;
200,整合型扩充装置;
210,底座;
220,第二传输单元;
230,显示装置;
240,链接单元;
250,输入装置;
260,容置区;
270,夹持单元;
272,调整部;
274,夹持部;
280,数据读写装置;
300,整合型扩充装置;
310,底座;320,第二传输单元;
330,显示装置;
340,链接单元;
350,输入装置;
362,容置槽;
370,夹持单元;
372,调整部;· 374,夹持部;
380,数据读写装置;
400,整合型扩充装置;
410,底座;
412,导槽;
430,显示装置;
440,链接单元;
450,输入装置;
444,滑件;
460,容置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充分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2至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整合型扩充装置200用于装设手持式电子装置20,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具有一第一传输单元22,用于至少传送一影音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以智能手机(Smart phone)做为示例,然不限于此,其可为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只要包含影音频号与控制信号的传输接口及运算处理器,即可应用于本发明的整合型扩充装置。本发明的整合型扩充装置200主要包含底座210、夹持单元270、输入装置250、第二传输单元220、显示装置230及链接单元240,其中,该底座210具有容置区260,用于容置手持式电子装置20 ;该夹持单元270设于该容置区260中,且该夹持单元270具有调整部272,用于调整夹持单元270以符合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大小,使该夹持单元270可紧固夹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 ;该输入装置250设于该底座210上且相邻该容置区260,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其中,该输入装置250较佳为配置于该底座210上表面靠近打开状态时的显示装置230的位置,而该容置区260较佳为配置于该底座210上表面较远离打开状态时的显示装置230的位置,以形成如同一般笔记本电脑上键盘与触摸板的配置形式;该第二传输单元220用于与该第一传输单元22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手持式电子装置20所输出的影音信号及传送该输入装置250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该显示装置230与该第二传输单元22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该影音频号,进而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画面放大显示;该链接单元240设于该显示装置230的侧边,并连接至该底座210,用于使该底座210与该显示装置230由该链接单元240而可如书本式地相对旋转展开,并可调整其开合角度,并可该底座210与该显示装置230由该链接单元240相对旋转闭合,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链接单元240包含铰链,以供该显示装置230铰接于该底座210,使该底座210与该显示装置230由该链接单元240而可如书本式地相对旋转开合,并可调整其开合角度,以利于用户可配合视线范围与人体工学调整该显示装置230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单元270包含二夹持部274,该等夹持部274相对地设置并连接于该调整部272,以供调整该等夹持部274而使其可相对接近,而夹持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 ;其中,该调整部272可包含设置于该底座210的齿条或齿轮(图未示)以及对应而设置于该等夹持部274上的齿条,由齿条与齿条、或齿轮与齿条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使各该夹持部274线性移动,而可相对地靠近或远离,进而调整成符合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大小;同时,该夹持单元270另可包含有卡固或卡锁结构等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调整好的夹持部274,以紧固夹持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此外,上述夹持部274只要可以相对接近或远离即可依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大小来调整其间距,因此,该等夹持部274的一者可为一个固定夹持臂,另一者可为一个具有调整部而可接近或远离该固定夹持臂的可移动夹持臂,而不限于本实施例与图式中所示的结构;另外,该等夹持部274的数量不限于图中的示例,该等夹持部274的数量也可为四个,并两两相对地设置成四边形,而可两两相对接近而夹持固定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四周。在O本实施例中,该输入装置250以实体键盘做为示例,然不限于此,该输入装置250也可为虚拟键盘、手写板或触控式面板等输入接口。因此,本发明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系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装设于容置区中并以夹持单元夹持固定,如图9所示,由第一传输单元与第二传输单元间的电性连接,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该第一传输单元将影音频号传送至该第二传输单元,以供该影音信号通过该第二传输单元传送至显示装置,进而显示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所操作的显示画面;而当用户利用该整合型扩充装置的输入装 置进行输入操作时,该输入装置产生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二传输单元,该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该第二传输单元传送至该第一传输单元,进而由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进行运算处理;同时,可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做为触摸板使用,依据使用者操作而进行控制,而使其可达成以手持式电子装置做为运算处理中心,并同时具有大显示屏幕、键盘与触摸板的输入接口而类似笔记本电脑的形式。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200中,第一传输单元22与第二传输单元220之间系以有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影音信号,如图3所不,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输单兀22可包含HDMI接口的传输孔及USB接口的传输孔,用于传输影音频号或其他信号,而该第二传输单元220可相对应地包含HDMI接口的传输接头与USB接口的传输接头,并以传输线的方式互相连接来达成信号的传输。有线传输的接口的种类也不限于上述HDMI接口或USB接口,其也可包含其他例如 IEEE 1394、VGA (Video Graphics Array)、DVI (Digital VisualInterface)、DisplayPort 等传输接口。此外,该第一传输单兀22与该第二传输单兀220之间的传输方式不限于有线传输,也可利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来达成,例如,该整合型扩充装置200内与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可具有蓝牙(Blue tooth)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通信)的无线传输接口,由将无线传输接口的芯片设置于该整合型扩充装置200的底座210或该显示装置230内部电路板上,而接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所输出的影音频号或其他信号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而可不需由传输线材与传输接头连接。再者,本发明的整合型扩充装置200可进一步包含数据读写装置280,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220电性连接,以传送所读取的数据信号通过该第二传输单元220传送至该第一传输单元22。其中,该数据读写装置280可例如为光驱、卡片阅读机或扩充卡插槽等。请参照图5,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300中,容置区可设有容置槽362,夹持单元370设置于该容置槽362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单元370系包含调整部372及至少二夹持部374,如图中所示为例,该等夹持部374的数量为可并连接于该调整部372的数量,且该调整部372为相对应的齿条与齿轮的组合结构,以供移动调整该等夹持部374而使该等夹持部374及该容置槽362的侧壁可共同夹持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20相对两侧;此外,该等夹持部374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其数量也可为二个并呈垂直设置,如图6所示,而可由二夹持部374与容置槽362相邻的二侧壁共同夹持固定手持式电子装置20的四周。在第二实施例中,底座310、第二传输单元320、显示装置3 30、链接单元340、输入装置350及数据读写装置380相同或近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底座210、第二传输单元220、显示装置230、链接单元240、输入装置250及数据读写装置280,故在此不重复说明。请参照图7至图8,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400中,链接单元440与底座410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滑件444与导槽412,以供显示装置430滑动连接于该底座410,以图中做为示例,该链接单元440两端可设有该滑件444,而该底座410两侧可分别对应设有该导槽412,使该显示装置430可由该滑件444与该导槽412而可相对底座410滑动。当该显示装置430滑动而呈开启状态,即该链接单元440由该底座410 —边滑动至另一边,而该底座410上的输入装置450与容置区460完全显露时,可将该显示装置450相对该底座410由该链接单元440旋转开合,而使该显示装置430可呈一角度倾斜而面向使用者,而形成如书本式或笔记本电脑打开的状态;而非使用状态时,可将该显示装置430滑动而叠合于该底座410上方,而形成如图8所示的收合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中,显示装置可为触控式显示器,用于根据使用者之触控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且该第二控制信号经由该第二传输单元及该第一传输单元传送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以利用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根据该第二控制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因此,使用者可利用该显示装置进行触控操作,而可具有较大的触控显示画面以及双触控接口的功效。因此,由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可将该手持式电子装置装设于其中以做为运算处理中心,同时,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做为触摸板使用,再搭配整合型扩充装置的显示装置及输入装置,在使用时可具有较大的显示画面与输入接口,而达成类似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系统,进而提升其应用性与操作方便性。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好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之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装设一手持式电子装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至少传送ー影音信号,该整合型扩充装置包含 一底座,其具有一容置区,用于容置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一夹持单元,其设于该容置区中,并具有至少ー调整部,该调整部用于调整该夹持单元,以供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ー输入装置,其设于该底座上且相邻该容置区,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操作而产生至少ー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二传输单元,其与该第一传输单元及该输入装置电性连接,用于至少接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影音频号及传送该输入装置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 ー显示装置,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该影音频号;以及 一链接单元,设于该显示装置的侧边并连接至该底座,用于使该底座与该显示装置相对旋转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装置为ー触控式显示器,用于根据使用者的触控而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且该第二控制信号经由该第二传输单元及该第一传输单元传送至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链接単元包含一铰链,以供该显示装置铰接于该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链接単元与该底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导槽与滑件,以供该显示装置滑动连接于该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持単元包含多个夹持部,该等夹持部连接于该调整部,以供调整该等夹持部而使其相对接近而夹持固定该手持式电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区进ー步设有ー容置槽,该夹持单元设置于该容置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进ー步包含一数据读写装置,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传输单元与该第ニ传输单元之间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输入装置为ー实体键盘及一虚拟键盘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触控屏幕。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型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系为一智能手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合型扩充装置,主要包含底座、夹持单元、输入装置、第二传输单元、显示装置及链接单元,其可将手持式电子装置由该夹持单元夹持固定于该底座上的容置区中并与该第二传输单元电性连接,同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以做为运算处理中心并可做为触摸板使用,而配合连接于该底座的显示装置、及设于该底座上的输入装置,而可具有较大的显示画面与输入接口,且该显示装置由该链接单元而可相对该底座旋转开合,进而达成类似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系统,进而提升应用性与操作方便性。
文档编号H04M1/02GK103051747SQ20111030937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彭国展, 谢青峰 申请人: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