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晶压电陶瓷片及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030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晶压电陶瓷片及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双晶压电陶瓷片及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双晶压电陶瓷片由两个极化方向相反的单晶压电陶瓷片通过低温烧结相互叠层在一起,并且两个单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中间陶瓷膜片层;所述双晶压电陶瓷片的引出电极设置在上层单晶压电陶瓷片的一端的端部位置;由这种双晶压电陶瓷片所构成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中间部位开设有透音通孔的前盖,前盖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振膜,前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利于弹性振膜振动的凹腔,弹性振膜上设置有双晶压电陶瓷片,后盖与前盖固定连接,双晶压电陶瓷片、弹性振膜均设置在后盖与前盖之内;柔性印刷线路板(简称FPCB)将双晶压电陶瓷片的引出电极引出至后盖外,作为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电信号输入端。上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的引出电极的设置方式不能发挥出每个单晶压电陶瓷片的最佳电容量优势,因而不能使整个双晶压电陶瓷片发挥出最佳的音量优势,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失真大、低音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发挥出最佳音量优势的双晶压电陶瓷片;本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由该双晶压电陶瓷片制备的失真小、低音性能优异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由两个极化方向相反的单晶压电陶瓷片通过烧结相互叠层在一起,并且两个单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中间陶瓷膜片层;其特点是所述的上下两个相互叠层的单晶压电陶瓷片的结构为上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银电极层、第一陶瓷膜片层、第二银电极层、第二陶瓷膜片层、第三银电极层;下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往外依次为第四银电极层、第四陶瓷膜片层、第五银电极层、第五陶瓷膜片层、第六银电极层;所述的第三银电极层作为一个引出电极,并且在第三银电极层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引出电极,分别称为左电极和右电极,左电极、右电极、以及第三银电极层之间均相互独立,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的极性相同,左电极和右电极极性相反;第一银电极层与左电极相互电联接,第四银电极层、第六银电极层均与第三银电极层相互电连接,第二银电极层、第五银电极层均与右电极相互电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其中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通过导电银胶相互电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其中所述的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为负极, 右电极为正极。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由前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包括中间部位开设有透音通孔的前盖,前盖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振膜,前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利于弹性振膜振动的凹腔,其特点是弹性振膜上设置有前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和金属薄膜边框,金属薄膜边框位于双晶压电陶瓷片的外围,后盖与前盖固定连接,双晶压电陶瓷片、弹性振膜、金属薄膜边框均设置在后盖与前盖之内;柔性印刷线路板分别将左电极、第三银电极层和右电极引出至后盖外,作为所述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电信号输入端。进一步地,前述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其中所述后盖完全密闭,后盖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构成音腔的空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双晶压电陶瓷片上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引出电极结构,工作时能使每个单晶压电陶瓷片发挥出最佳的电容量,因而能使双晶压电陶瓷片及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发挥出最大音量;并且能使其最低谐振频率降低,大大改善了其低音性能。另外,直接设计压电陶瓷扬声器的密闭后盖、并预留一定后腔容积构成音腔,这样客户在使用时不必再另外设计前腔和密闭的后音腔,有效地改善了压电陶瓷扬声器应用中的重复设计和浪费问题,使得客户成本降低,为客户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I、图2所示,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3由两个极化方向相反的单晶压电陶瓷片通过低温烧结相互叠层在一起,并且两个单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中间陶瓷膜片层 33 ;其特点是所述的上下两个相互叠层的单晶压电陶瓷片的结构为上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银电极层311、第一陶瓷膜片层312、第二银电极层313、第二陶瓷膜片层314、第三银电极层315 ;下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往外依次为第四银电极层321、第四陶瓷膜片层322、第五银电极层323、第五陶瓷膜片层324、第六银电极层325 ;所述的第三银电极层315作为一个引出电极,并且在第三银电极层315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引出电极,分别称为左电极35和右电极34,左电极35、右电极34、以及第三银电极层315之间均相互独立,左电极35和第三银电极层315的极性相同,左电极35和右电极34的极性相反; 第一银电极层311与左电极35相互电联接,第四银电极层321、第六银电极层325与第三银电极层315相互电连接,第二银电极层313、第五银电极层323与右电极34相互电连接, 实际制作时,可采用导电银胶涂端的方式进行各相关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电极 35和第三银电极层315为负极,右电极34为正极。在实际使用时,可预先将左电极35和第三银电极层315通过导电银胶相互电连接起来。参见图3、图4、图5所示,由本发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包括中间部位开设有透音通孔11的前盖1,前盖I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振膜2,前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利于弹性振膜2振动的凹腔12,弹性振膜2上设置有本发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3和金属薄膜边框4,金属薄膜边框4位于双晶压电陶瓷片3的外围,后盖6与前盖I固定连接,双晶压电陶瓷片3、弹性振膜2、金属薄膜边框4均设置在后盖6与前盖I之内;柔性印刷线路板5分别将左电极35、第三银电极层315和右电极34引出至后盖6夕卜, 作为所述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电信号输入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6完全密闭,并且后盖6与双晶压电陶瓷片3之间设置有构成音腔的空间7。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双晶压电陶瓷片3上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引出电极结构,工作时能使每个单晶压电陶瓷片发挥出最佳的电容量,因而能使双晶压电陶瓷片及由其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发挥出最大音量;并且能使其最低谐振频率降低,大大改善了其低音性能。另外,直接设计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密闭后盖、并预留一定后腔容积构成音腔,这样客户在使用时不必再另外设计与扬声器配套的前腔和密闭的后音腔,有效地改善了压电陶瓷扬声器应用中的重复设计和浪费问题,使得客户成本降低,为客户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权利要求
1.双晶压电陶瓷片,由两个极化方向相反的单晶压电陶瓷片通过烧结相互叠层在一起,并且两个单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中间陶瓷膜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个相互叠层的单晶压电陶瓷片的结构为上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向外依次为第一银电极层、第一陶瓷膜片层、第二银电极层、第二陶瓷膜片层、第三银电极层;下层单晶压电陶瓷片从内往外依次为第四银电极层、第四陶瓷膜片层、第五银电极层、第五陶瓷膜片层、第六银电极层;所述的第三银电极层作为一个引出电极,并且在第三银电极层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引出电极,分别称为左电极和右电极,左电极、右电极、以及第三银电极层之间均相互独立,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的极性相同,左电极和右电极极性相反;第一银电极层与左电极相互电联接,第四银电极层、第六银电极层均与第三银电极层相互电连接,第二银电极层、第五银电极层均与右电极相互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其特征在于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通过导电银胶相互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电极和第三银电极层为负极,右电极为正极。
4.由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制备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包括中间部位开设有透音通孔的前盖,前盖内固定设置有弹性振膜,前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利于弹性振膜振动的凹腔,其特征在于弹性振膜上设置有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和金属薄膜边框,金属薄膜边框位于双晶压电陶瓷片的外围,后盖与前盖固定连接,双晶压电陶瓷片、弹性振膜、金属薄膜边框均设置在后盖与前盖之内;柔性印刷线路板分别将左电极、第三银电极层和右电极引出至后盖外,作为所述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的电信号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完全密闭,后盖与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有构成音腔的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晶压电陶瓷片,由两个极化方向相反的单晶压电陶瓷片通过烧结相互叠层在一起;所述的上层单晶压电陶瓷片的顶部银电极层作为一个引出电极,并且在顶部银电极层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电极和右电极,左电极和顶部银电极层的极性相同,左电极和右电极极性相反。还公开了一种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包括前盖、后盖以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内的弹性振膜、所述的双晶压电陶瓷片和金属薄膜边框。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双晶压电陶瓷片上采用所述的引出电极结构,工作时能使每个单晶压电陶瓷片发挥出最佳的电容量,因而能使双晶压电陶瓷扬声器发挥出最大音量,并且能大大改善其低音性能。
文档编号H04R17/00GK102611967SQ2011104076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贾军壮, 贾开成 申请人:张家港市玉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