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愈来愈多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中间设有传声器开孔,由于传声器开孔需要封音处理,但现有的该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传声器开孔的封音效果差,起不到很好的导音效果。图I为现有技术中采用泡棉进行封音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如图I所示,在传声器开孔11的侧边,采用泡棉12进行封音,由于泡棉具有隔热,密封,缓冲,消音,过滤等功能,因此泡棉作为封音材料,具有封音和防水效果好的特点。但实践证明,采用泡棉进行密封,需要额外增加部件的设计,给按键装置的装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性价比低。在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需要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造成装配难度大、成本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需要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造成装配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
键装置。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包括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还包括传声器开孔,设置在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之间,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封音圈,其左半边与第一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右半边与第二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并用于密封传声器开孔。进一步地,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自上而下均依次包括键帽;硅胶按键层,与键帽相配合;薄膜开关,与硅胶按键层相连接;封音圈的左半边的上端部和右半边的上端部分别与第一按键本体的键帽的背面和第二按键本体的键帽的背面相紧贴,封音圈的左半边的下端部和右半边的下端部分别与第一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和第二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过盈配合。进一步地,硅胶按键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硅胶底座支架;连接槽,设置在硅胶底座支架与薄膜开关之间,并与封音圈的下部相连通,连接槽内填有硅胶。进一步地,封音圈为娃胶封音圈,娃胶封音圈的下部两侧分别与第一按键本体的硅胶按键层和第二按键本体的硅胶按键层一体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中包含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一体连接的封音圈,在保证导音效果的同时,不需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装配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I为现有技术中采用泡棉进行封音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按键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如下结构
11、传声器开孔;
12、泡棉;
31、第一按键本体;
32、第二按键本体;
33、封音圈;
321、键帽;
322、硅胶底座支架;
323、连接槽;
324、薄膜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优选为手机。本发明的“正面”、“背面”均是相对于移动终端的屏幕而言的,显示画面的屏幕的前方称之为正面,则屏幕的后方称之为背面。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按键装置的剖视图。其中,图2示出了手机的按键装置的中间设置有传声器开孔11,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的主要结构,在图3中,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2。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还包括传声器开孔11,设置在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2之间,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封音圈33,该封音圈的材料为硅胶,其左半边与第一按键本体31 —体连接,右半边与第二按键本体32 —体连接,封音圈33主要用于密封传声器开孔11。由于封音圈33与位于其两侧的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在保证导音效果的同时,不需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装配简单,成本低,该封音圈33同时起到防水和防尘的效果,保证了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的性能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2结构相同,现以第二按键本体 3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第二按键本体3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键帽321、硅胶底座支架322、连接槽323和薄膜开关324。其中,硅胶底座支架322和连接槽323及若干个硅胶按键触点 (图中未示)组成按键装置的硅胶按键层,该硅胶按键层与键帽321相配合,其硅胶按键触点并与硅胶材料的封音圈33的右半边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槽323设置在硅胶底座支架322及薄膜开关324之间,该连接槽323为硅胶底座支架322开的缺槽,与封音圈33的右半边的下部相连通,在制作硅胶按键层时,利用硅胶可流动的特性,使硅胶按键触点的硅胶流过连接槽323,并与封音圈33的右半边的硅胶一起成型。这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封音效果,大大节省了封音装置设计的成本,使装配变得更加简单。如图3所示,封音圈33的左半边的上端部与第一按键本体31的键帽的背面相紧贴,右半边的上端部与第二按键本体32的键帽321的背面相紧贴;封音圈33的左半边的下端部A与第一按键本体31的薄膜开关过盈配合,右半边的下端部B与第二按键本体32的薄膜开关324过盈配合。封音圈33与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采用过盈配合的结构,增强了按键装置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了按键装置的导音效果。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设置与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2 —体连接的封音圈33,不需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装配简单、成本低, 同时封音圈33与两个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结构,增强了按键装置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了按键装置的导音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包含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因此这种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设置与第一按键本体31和第二按键本体32 —体连接的封音圈33,在保证导音效果的同时,不需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装配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设置与按键本体一体成型的硅胶封音圈,不需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装配简单、成本低,同时封音圈与两个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结构,增强了按键装置的密封效果,从而保证了按键装置的导音效果。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包括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声器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本体和所述第二按键本体之间,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封音圈,其左半边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右半边与所述第二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并用于密封所述传声器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和所述第二按键本体自上而下均依次包括键帽;硅胶按键层,与所述键帽相配合;薄膜开关,与所述硅胶按键层相连接;所述封音圈的左半边的上端部和右半边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键帽的背面和所述第二按键本体的键帽的背面相紧贴,所述封音圈的左半边的下端部和右半边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和所述第二按键本体的薄膜开关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键层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硅胶底座支架;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硅胶底座支架与所述薄膜开关之间,并与所述封音圈的下部相连通,所述连接槽内填有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音圈为硅胶封音圈,所述娃胶封音圈的下部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本体的娃胶按键层和所述第二按键本体的娃胶按键层一体连接。
5.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及移动通信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终端的按键装置需要额外增加封音部件的设计,造成装配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该按键装置包括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还包括传声器开孔,设置在第一按键本体和第二按键本体之间,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封音圈,其左半边与第一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右半边与第二按键本体一体连接,并用于密封传声器开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封音效果好、成本低。
文档编号H04M1/23GK102543535SQ20121000510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彭克勤, 黄全东 申请人: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