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

文档序号:777316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整合网络装置自虚拟桌面基础建设使用者装置接收连接请求。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连接请求在虚拟桌面基础建设使用者装置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连接。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一管理信息来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连接失效。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二管理信息将虚拟桌面基础建设使用者装置路由至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
【专利说明】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且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用于整合不同的云端计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云端计算中,使用者可使用云端系统的资源。具体而言,使用者可将数据储存于云端系统中并存取云端系统中的数据;再者,使用者甚至可使用部署于云端系统的应用程序并仅撷取结果,因此,可有效节省使用者端的储存及计算资源。然而,在现有的云端计算结构中,使用者一次可使用的资源仅限于一个云端系统中。
[0003]进一步而言,在当前的云端计算结构中,一旦使用者连接至云端系统,则使用者仅能使用此云端系统中的资源。因此,因每一云端系统独立地工作,故若使用者正在一个云端系统上进行工作时,此云端系统突然当机,则使用者所进行的工作将及数据将毁损或失效。换言之,使用者的工作无法经由不同的云端系统进行处理,乃因每一云端系统独立地工作。因此,当前云端系统的使用方式非常有限且不具弹性。
[0004]因此,如何整合不同的云端系统以提高云端计算的可用性及使用弹性,乃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整合网络装置的服务整合方法。整合网络装置用于混合云端计算系统(hybrid cloud computing system)。混合云端计算系统包含整合网络装置及多个管理网络装置。虚拟桌面基础建设(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而连接至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管理网络装置包含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
[0006]服务整合方法包含:Ca)令整合网络装置自VDI使用者装置接收连接请求;(b)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连接请求,于VDI使用者装置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连结;(c)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一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连结失效,第一管理信息被储存于整合网络装置中;以及(d)令整合网络装置于步骤(C)后,根据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二管理信息,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第二管理信息被储存于整合网络装置中。第一管理信息是关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用性(availability),且第二管理信息是关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用性。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的整合网络装置。混合云端计算系统包含整合网络装置及多个管理网络装置。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而连接至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等管理网络装置包含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
[0008]整合网络装置包含收发器、处理单元及储存单元。收发器用以自VDI使用者装置接收连接请求。储存单元用以储存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一管理信息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二管理信息。第一管理信息是关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用性,且第二管理信息是关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用性。处理单元用以根据连接请求,通过收发器于VDI使用者装置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连结,根据第一管理信息来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连结失效,并根据第二管理信息,通过收发器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0009]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具体实施态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的网络环境示意图;
[0011]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的方块图;
[0012]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的另一网络环境示意图;
[0013]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服务整合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14]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服务整合方法的流程图。
[0015]【符号说明】
[0016]1:混合云端计算系统
[0017]2:VDI使用者装置
[0018]11:整合网络装置
[0019]111:收发器
[0020]113:处理单元
[0021]115:储存单元
[0022]13:第一管理网络装置
[0023]130:第一管理信息
[0024]131: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
[0025]15:第二管理网络装置
[0026]151: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0027]150:第二管理信息
[0028]20:连接请求
[0029]22:连接请求
[0030]24:应用程序请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来阐释本发明。然而,该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仅在于阐释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绘示于图式中的各元件之间的尺寸关系仅为便于理解,而非用以限制为实际的实施比例。
[0032]参照图1A及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整合网络装置11的一网络环境的示意图。整合网络装置11用于一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更包含多个管理网络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管理网络装置包含一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及一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
[0033]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 (在第一实施例中存在二个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 (在第一实施例中存在二个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一虚拟桌面基础建设(virtual desktopinfrastructure ;VDI)使用者装置2经由网络而连接至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11的方框图。整合网络装置11包含一收发器111、一处理单元113、及一储存单元115。
[0034]首先应注意者,储存单元115储存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的一第一管理信息130以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的一第二管理信息150。第一管理信息130关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的一可用性,第二管理信息150关于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一可用性,且第一管理信息130及第二管理信息150分别为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的最新状态,于储存单元115中进行即时(real-time)更新。在下文中将进一步阐明各网络组件间的交互作用。
[0035]首先,当使用者欲使用部署于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上的应用程序时,使用者通过VDI使用者装置2,经由网络登入整合网络装置11,并传送一连接请求20。接着,在整合网络装置11的收发器111接收到连接请求20之后,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根据连接请求20,通过由收发器111在VDI使用者装置2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之间建立一连结(图未绘示)。
[0036]接下来,因整合网络装置11的储存单元115储存关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的可用性的第一管理信息130,故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可据以判断连结是否可成功。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当机或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的所有连线数(sess1ns)皆被占用,因此,VDI使用者装置2无法连接至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则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根据第一管理信息130,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致使连结失效。
[0037]随后,因整合网络装置11的储存单元115储存第二管理信息150,而第二管理信息150是关于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可用性,并指示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具有供VDI使用者装置2使用的资源,故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150,通过收发器111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因此,VDI使用者装置2便可利用VDI协议存取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应注意者,VDI协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038]应注意者,详细而言,存在二种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实作方式。在第一种实作方式中,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150,将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自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二者或其中之一)挂载(mount)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
[0039]更具体而言,因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与VDI使用者装置2之间已存在连结,且VDI使用者装置2需要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资源,故处理单元113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150,将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自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挂载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并通过收发器111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以便VDI使用者装置2能够存取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资源。
[0040]另一方面,在第二种实作方式中,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150,将VDI使用者装置2重新路由至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 (二者或其中之一)。更具体而言,因处理单元113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与VDI使用者装置2的连结失效,故处理单元113可将VDI使用者装置2重新路由至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并通过收发器111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以便VDI使用者装置2能够存取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资源。
[0041]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中,当VDI使用者装置2试图连接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并存取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时,整合网络装置11能够判断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是否当机或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的所有连线数是否已被占用,并据以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可用的管理网络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为第二管理网络装置 15)。
[0042]请参照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11的另一网络环境的示意图。应特别注意者,第二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故具有相同参考编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功能,且此处不再予以赘述。第二实施例揭露本发明的服务整合方法更多实作细节。
[0043]类似地,当使用者欲使用部署于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上的应用程序时,使用者通过VDI使用者装置2,经由网络登入整合网络装置11并传送一连接请求22。接着,在整合网络装置11的收发器111接收到连接请求22之后,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根据连接请求22,通过收发器111在VDI使用者装置2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之间建立一连结(图未不出)。
[0044]接下来,因整合网络装置11的储存单元115储存关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的可用性的第一管理信息130,故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能够判断连结是否可成功。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作业正常,并具有供VDI使用者装置2使用的资源。因此,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基于连结,通过收发器111将VDI使用者装置2连接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因此,VDI使用者装置2能够经由VDI协议来存取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
[0045]然而,有时系统会突然当机或连线数不足。因此,若后续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发生当机或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的连线数降低,且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的不可用状态被更新至整合网络装置11的储存单元115中所储存的第一管理信息130,则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根据第一管理信息130,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致使连结失效。
[0046]接着,类似地,因整合网络装置11的储存单元115储存第二管理信息150,而第二管理信息150是关于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可用性,并指示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具有供VDI使用者装置2使用的资源,故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13便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150,通过收发器111将VDI使用者装置2无缝地连接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
[0047]因此,VDI使用者装置2能够经由VDI协议来存取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并因连接为无缝式的,使其保持处于进行的状态。应注意者,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连接VDI使用者装置2至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151的二种实作方式亦可以无缝的方式应用于第二实施例,故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0048]再者,在路由至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后,VDI使用者装置2可请求使用新的VDI应用。具体而言,当使用者欲在云端系统上执行新的应用时,使用者经由VDI使用者装置2传送一应用程序请求24至整合网络装置11。换言之,整合网络装置11的收发器111自VDI使用者装置2接收应用程序请求24。因此,VDI使用者装置2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之间可直接建立一 VDI应用程序连结(图未示出),且整合网络装置11的处理单元13维持该VDI应用连接。
[0049]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云端计算系统I中,当VDI使用者装置2已连接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13,却于后续连结失效时,整合网络装置11亦能够判断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131是否不可用,并接着将VDI使用者装置2路由至可用的管理网络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为第二管理网络装置15)。
[0050]应注意者,本文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管理网络装置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数目,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揭露内容轻易地知晓:管理网络装置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数目可动态地增加。另外,为防止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的崩溃,可部署用于整合网络装置的冗余装置(redundant device)。
[0051]参照图3,其显示根据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服务整合方法的流程图。第三实施例的服务整合方法用于一整合网络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整合网络装置用于一混合云端计算系统。混合云端计算系统更包含多个管理网络装置。管理网络装置包含一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一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
[0052]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一 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至混合云端计算系统。首先应注意者,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一管理信息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二管理信息被储存于该整合网络装置中。第一管理信息关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第二管理信息是关于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以下将详细阐述第三实施例的服务整合方法的步骤。
[0053]首先,执行步骤301,令整合网络装置自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连接请求。接着,执行步骤302,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连接请求,于VDI使用者装置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一连结。
[0054]执行步骤303,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一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连结失效。最后,执行步骤304,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二管理信息,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以便VDI使用者装置存取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0055]相似地,步骤304至少可以二种方式执行。首先,因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VDI使用者装置之间已存在连结,且VDI使用者装置需要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资源,故整合网络装置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将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自第二管理网络装置挂载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并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以便VDI使用者装置存取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资源。
[0056]或者,因整合网络装置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VDI使用者装置的连接失效,故整合网络装置可根据第二管理信息,将VDI使用者装置路由至第二管理网络装置,并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以便VDI使用者装置存取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资源。
[0057]参照图4,其显示根据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服务整合方法的流程图。第四实施例的服务整合方法用于一整合网络装置(例如第二实施例的整合网络装置)。整合网络装置用于一混合云端计算系统。混合云端计算系统更包含多个管理网络装置。管理网络装置包含一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一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
[0058]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一 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至混合云端计算系统。首先应注意者,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一管理信息及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二管理信息被储存于整合网络装置中。第一管理信息关于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第二管理信息关于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以下将详细阐述第四实施例的功率调整方法的步骤。
[0059]相似地,执行步骤401,令整合网络装置自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连接请求。执行步骤402,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连接请求,于VDI使用者装置与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一连结。接着,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可用,则执行步骤403,令整合网络装置基于连结,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以便VDI使用者装置存取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
[0060]随后,当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不可用时,执行步骤404,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一管理信息,确定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连结失效。执行步骤405,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第二管理信息,将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以便VDI使用者装置存取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0061]应注意者,若需执行新的应用,则可执行步骤406,令整合网络装置自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应用程序请求,接着执行步骤407,令整合网络装置根据第二管理信息,维持VDI使用者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间的一应用程序连接。
[0062]根据以上对本发明的整合网络装置及其服务整合方法的说明,能够整合不同的云端系统以提高云端计算的可用性及灵活性,且使用者可将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的资源同时使用。
[0063]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内容仅用以例举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质保护范畴。因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且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整合网络装置的服务整合方法,该整合网络装置用于一混合云端计算系统,该混合云端计算系统包含该整合网络装置及多个管理网络装置,一虚拟桌面基础建设(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至该混合云端计算系统,该等管理网络装置包含一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一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该服务整合方法包含: (a)令该整合网络装置自该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连接请求; (b)令该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该连接请求,于该VDI使用者装置与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一连结; (C)令该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一管理信息,确定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该连结失效,其中,该第一管理信息被储存于该整合网络装置中,该第一管理信息是关于该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以及 (d)令该整合网络装置于步骤(C)后,根据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二管理信息,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其中,该第二管理信息被储存于该整合网络装置中,该第二管理信息关于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更包含以下步骤: (dl)令该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将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自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挂载至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以及 (d2)令该整合网络装置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更包含以下步骤: (dl)令该整合网络装置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路由至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以及 (d2)令该整合网络装置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前更包含以下步骤: (cl)令该整合网络装置基于该连结,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以便该VDI使用者装置经由VDI协议存取该至少一应用程序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后更包含以下步骤: Ce)令该整合网络装置自该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应用程序请求;以及 Cf)令该整合网络装置于接收该应用程序请求后,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维持该VDI使用者装置与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之间的一 VDI应用程序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整合网络装置将该VDI使用者装置无缝地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7.一种用于一混合云端计算系统的整合网络装置,该混合云端计算系统包含该整合网络装置及多个管理网络装置,一虚拟桌面基础建设(VDI)使用者装置经由网络连接至该混合云端计算系统,该等管理网络装置包含一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及一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被设置于不同的云端系统中,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与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协作,该整合网络装置包含: 一处理单元; 一收发器,用以自该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连接请求;以及 一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一管理信息及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的一第二管理信息,其中该第一管理信息是关于该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且该第二管理信息是关于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一可用性; 其中,该处理单元用以根据该连接请求,通过该收发器于该VDI使用者装置与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之间建立一连结,根据该第一管理信息确定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该连结失效,并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通过该收发器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将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自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挂载至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并通过该收发器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路由至该第二管理网络装置,并通过该收发器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在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致使该连结失效前,基于该连结,通过该收发器将该VDI使用者装置连接至该第一管理网络装置,以便该VDI使用者装置经由VDI协议存取该至少一第一应用程序服务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于该收发器自该VDI使用者装置接收一应用程序请求之后,根据该第二管理信息,通过该收发器维持该VDI使用者装置与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之间的一 VDI应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合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更用以通过该收发器,将该VDI使用者装置无缝地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二应用程序服务器。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4426704SQ20131046972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赖振源, 金山, 王丰胜 申请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