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790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前壳组件拆装困难的问题。一种前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连接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在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装置,在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弹力装置以及与所述弹力装置对应的套合装置,其中,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与上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套合装置用于对所述弹力装置的弹性形变方向进行限位;所述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专利说明】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机。
【背景技术】
[0002]带有前维护触控组件的触控电视一体机,可以对触控组件进行正面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快速便捷的维修、更换触控组件。所谓前维护,就是可拆装的触控组件可以由正面直接拆装,而不必像传统触摸电视那样,必须从后部将产品零件一一拆解,最后取出触控组件。
[0003]具体的,如图1所示,触控电视一体机包括可以由正面直接拆装的前壳组件10(SP前维护触控组件),以及显示面板13。其中,前壳组件包括触摸玻璃面板12、前壳11以及位于触摸玻璃面板与前壳之间的集成有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的触摸框(图中未示出),如图1所示,前壳组件10沿箭头方向可以进行正面安装和拆卸。具体的,如图2所示,前壳11上设置有挂轮111,沿箭头方向,将所述挂轮111挂在显示面板13的挂槽131内,再通过螺钉将前壳组件10与显示面板13安装在一起。
[0004]由于前壳组件包括的触摸框设置有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使得前壳组件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大尺寸触控电视一体机,在安装和拆卸前壳组件时,需要操作人员花费较大的力量完成。而且有可能发生因组件重量较大,不好控制安装精度,甚至损坏前壳组件的不良事件。在拆卸前壳组件时,会因同样原因,导致组件拆卸不便,进而容易使组件损伤,同时还存在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机,包括所述前壳的前壳组件可实现轻松拆装。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连接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在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装置,在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弹力装置以及与所述弹力装置对应的套合装置,其中,
[0008]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与上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0009]套合装置用于对所述弹力装置的弹性形变方向进行限位;
[0010]所述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0011]可选的,所述助力装置包括两个弹力装置以及套合装置。
[0012]可选的,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三个助力装置,且所述三个助力装置在所述上边框均匀排布。
[0013]可选的,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基座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主板以及与两个侧板分别连接的固定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助力装置的第一连接孔。
[0015]可选的,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和导杆,所述导杆包括压板以及设置在压板两侧的凸出杆,所述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用于压缩弹簧,且压板一侧的凸出杆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0016]可选的,所述套合装置包括:
[0017]套筒,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垂直连接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用于与基座固定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弹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轴套内并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通孔伸出,且轴套在远离基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0018]与所述套筒连接的套筒帽,所述套筒帽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主板上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且轴套在远离主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0020]所述套合装置包括套筒帽,所述套筒帽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主板上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且轴套在远离主板的一端设置底板,用于抵住弹力装置;
[0022]所述套合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用于与基座固定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力装置的最大直径;
[0023]所述弹力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内,且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板的第二通孔伸出。
[00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组件,包括触摸框和前壳,所述触摸框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前壳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前壳。
[00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电视机,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前壳组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前壳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装置,显示面板和前壳组件通过第一安装装置和第二安装装置配合安装,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使得前壳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
[00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壳、前壳组件及触摸电视机,所述前壳主要用于前壳组件,则包括所述前壳的前壳组件与显示面板在拆装过程中,由于在所述前壳的上边框设置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弹力装置,弹力装置一面支撑所述前壳组件,另一面受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的支撑,使得前壳的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反向的弹力,该反向弹力支撑前壳组件,减小前壳组件向下的重力,从而减轻了拆装重量,在拆卸时只需轻松用力便可抬起前壳组件,进一步方便了拆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控电视一体机的拆装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电视一体机的拆装局部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助力装置分解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所示的助力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座不意图;[00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力装置示意图;
[00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合装置示意图;
[003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助力装置分解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所示的助力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助力装置分解示意图;
[0037]图11为图10所示的助力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壳示意图;
[0039]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前壳组件;11_前壳;12_触摸玻璃面板;13_显示面板;20_基座;21_第一通孔;22_侧板;23_主板;24_固定板;25_第二连接孔;26_第一连接孔;30_弹力装置;31-弹簧;32_导杆;33_压板;34_凸出杆;40_套合装置;41_套筒;42_套筒帽;43_基板;44-轴套;45_第二通孔;46_第三连接孔;100-助力装置;111-挂轮;112-上边框;113_下边框;114-第一侧框;115-第二侧框;116_第二连接部;131-挂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11,如图12所示,所述前壳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112和下边框113,以及连接所述上边框112和下边框113的第一侧框114和第二侧框115,在所述第一侧框114和第二侧框115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装置,在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助力装置,如图3、图4、图8及图9所示,所述助力装置100包括:基座20、至少一个弹力装置30以及与所述弹力装置30对应的套合装置40,其中,
[0044]基座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与上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0045]套合装置40用于对所述弹力装置30的弹性形变方向进行限位;
[0046]所述弹力装置30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座20的第一通孔伸出。
[004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套合装置与所述弹力装置对应,则助力装置包括弹力装置的个数与套合装置的个数相同。即一个弹力装置对应一个套合装置。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助力装置,即基座可用于将所述助力装置固定在上边框上。当然,所述助力装置的应用更广,助力装置还可以固定在其他部件上。所述基座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助力装置,则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是可用于固定所述助力装置的各种连接部件,例如,可以是通过螺钉将所述助力装置进行固定,则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是设置在基座上的连接孔;基座还可以是通过磁力装置将所述助力装置进行固定,则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是基座设置有磁铁的部分。当然,基座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固定所述助力装置,例如可以是通过粘合连接等,本发明实施例仅以通过螺钉固定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8]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均以在所述第一侧框114和第二侧框115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装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所述前壳主要用于前壳组件,则包括所述前壳的前壳组件与显示面板在拆装过程中,由于在所述前壳的上边框设置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弹力装置,弹力装置一面支撑所述前壳组件,另一面受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的支撑,使得前壳的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反向的弹力,该反向弹力支撑前壳组件,减小前壳组件向下的重力,从而减轻了拆装重量,在拆卸时只需轻松用力便可抬起前壳组件,进一步方便了拆装。
[005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壳组件,包括触摸框和前壳,所述触摸框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前壳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前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壳组件包括前壳之外,还可以包括触摸框、面板等其他组件。其中,触摸框一般设置有红外装置和接收装置等,从而使得前壳组件比较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壳组件由于在前壳上设置有助力装置,从而可以借助助力装置的弹力减小前壳组件的拆装重量。
[00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壳,其主要用于前壳组件,则通过在前壳的上边框设置助力装置,以方便前壳组件与显示面板的拆装。具体的,现有的前壳组件由于设置有触摸框,其总重量约15kg。而实验验证,此重量减小为Ikg左右进行组件安装为宜,则助力单元承担约14kg的重量。又由于现有的前壳组件和液晶面板安装后,预留的助力单元的可用空间为38mm*23mm左右,且同时为了保证拆装过程中力的平衡,以免出现跷跷板现象,助力单元承担的载荷分别要均匀。
[0052]综合以上因素,首先满足空间的要求,弹簧工作行程的范围大约为15mm,弹簧压缩量Lffi的取值范围要大于15_,由此的到弹簧的自由度的长度应大于25_,又由于助力单元的助力行程方向的空间极限为38mm,则确定助力单元沿弹簧伸缩方向的长度为36mm。其次满足载荷要求,助力单元承担的总载荷为14kg。
[0053]综上所述,经多方面对比,弹力装置的弹簧可选择国标GB/T1973-89,小型压簧YB0.8*10*30GB/T2089 (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弹簧),其主要参数如下:
[0054]弹簧中径:D=10mm,
[0055]弹簧自由长度:L自=30mm,
[0056]弹簧极限压缩距离L极限=21.5臟,
[0057]弹簧极限压缩载荷:Fm=32.7N,
[0058]根据上述条件,弹簧压缩15mm,根据胡克定律,对应的负载:
[0059]F=F极限 *L压/L 极限=32.7*15/21.5=22.8N (即约等于 2.3kg。
[0060]根据前面的分析,助力单元需承担约14kg的力,若选择该弹簧,则需要的弹簧总数为:Q=14/2.3=6 个
[0061]将这些弹簧均匀分布在产品的承载区,如果一个弹簧对应一个助力装置,则需要的助力装置较多,对产品生产、装配不利,结合利用空间,而且由于弹簧国标中的小型弹簧没有单个弹簧可以满足上述空间要求,且同时考虑到助力单元的载荷的均匀分布,本发明实施例一个助力装置包括两个弹簧,即包括两个弹力装置以及套合装置。如图12所示,前壳11上均匀设置3个助力装置100,每一助力装置100均包括两个弹力装置,且所述三个助力装置在所述上边框均匀排布。
[0062]当然,所述助力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组件,则其包括的弹力装置和套合装置的个数还可以根据具体装置进行具体的设置,例如,助力装置还可以是只包括一个弹力装置和套合装置,还可以是包括三个弹力装置和套合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仅以所述弹力装置用于前壳且包括两个弹力装置以及套合装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0063]具体的,如图3、图4、图8及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所述助力装置100包括两个弹力装置30以及两个与所述弹力装置30对应的套合装置40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64]可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上边框1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6,与基座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0065]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基座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22,连接所述两个侧板22的主板23以及与两个侧板22分别连接的固定板24,所述主板2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1以及第二连接孔25,所述固定板2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助力装置100的第一连接孔26。
[0066]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基座20上的第一连接孔26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助力装置的第一连接部。当然,为了更好的固定所述助力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可以是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主板2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1,弹力装置30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第一通孔21伸出。
[0067]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弹力装置30包括:弹簧31和导杆32,所述导杆32包括压板33以及设置在压板33两侧的凸出杆34,所述压板33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31的直径,用于压缩弹簧31,且压板33 —侧的凸出杆34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006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和导杆,所述导杆用于压缩弹簧,弹簧压缩变形带动所述导杆运动,则所述导杆也可以为弹力装置的形变端。且所述压板两侧的凸出杆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为长短不同或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一侧的凸出杆至少从所述基板的通孔伸出。
[0069]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套合装置40包括:
[0070]套筒41,包括基板43以及与所述基板43垂直连接的中空的轴套44,所述轴套44与所述基板20的第一通孔21对应,所述基板4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5以及用于与基座20固定的第三连接孔46,所述弹力装置30设置在所述轴套44内并从所述基板43上的通孔45伸出,且轴套44在远离基板4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0071]与所述套筒41连接的套筒帽42,所述套筒帽42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连接。
[0072]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基板43上的第二通孔45与基座20主板23上的第二通孔25对应,以使得所述凸出杆穿过所述基座20上的第一通孔21从基板43的第二通孔45伸出。所述基板43上的第三连接孔46与基座20上的第二连接孔25对应,可用于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弹力装置30设置在所述轴套44内,并通过套筒帽42抵住弹力装置30,使其可以在弹簧31的压缩方向进行形变。
[0073]可选的,如图8、图9所示,所述基座20还包括:设置在主板43上的中空的轴套44,所述轴套44与所述基板20的第一通孔21对应,且轴套44在远离主板4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0074]所述套合装置40包括套筒帽,所述套筒帽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44连接。
[0075]具体的,轴套44可以是与主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形成。其中,弹力装置还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如图6所示的弹力装置,则进一步使得基座20主板23上的通孔21的直径小于弹力装置30的压板33的直径,以将弹力装置固定在轴套和套筒帽内。
[0076]可选的,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基座20还包括:设置在主板23上的中空的轴套44,所述轴套44与所述主板23上的第一通孔21对应,且轴套44在远离主板23的一端设置有底板;
[0077]所述套合装置40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5以及用于与基座固定的第三连接孔46,所述第二通孔45的直径小于所述弹力装置的最大直径;
[0078]所述弹力装置30设置在所述轴套44内并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通孔45伸出。
[0079]所述弹力装置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底部用于抵住所述弹力装置。所述底板可以是与所述轴套一体成型,所述底部可以是完全密封的或者还可以是中部漏空的圆环形。且当所述轴套底部设置有底板,则所述弹力装置从所述主板的第一通孔放入,再通过将基板固定在基座上,弹力装置的一侧弹性端从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且由于基板上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力装置的最大直径,则所述弹力装置固定在所述轴套内发生弹性形变。
[008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电视机,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的前壳组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前壳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装置,显示面板和前壳组件通过第一安装装置和第二安装装置配合安装,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使得前壳的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
[0081]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前壳11在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分别设置有挂轮111 (即第一安装装置),显示面板13与前壳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槽131 (即第二安装装置),前壳的挂轮111挂在显示面板13的挂槽131内。当然,所述第一安装装置和第二安装装置还可以是卡勾和卡扣等其他卡合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仅以附图所示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82]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使得前壳的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则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可以减小前壳组件的重量,从而有利于前壳组件的拆装。
[008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以及连接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装置,在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基座、至少一个弹力装置以及与所述弹力装置对应的套合装置,其中, 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与上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套合装置用于对所述弹力装置的弹性形变方向进行限位; 所述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包括两个弹力装置以及套口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三个助力装置,且所述三个助力装置在所述上边框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与基座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主板以及与两个侧板分别连接的固定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基座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和导杆,所述导杆包括压板以及设置在压板两侧的凸出杆,所述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用于压缩弹簧,且压板一侧的凸出杆从所述基座的第一通孔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合装置包括: 套筒,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用于与基座固定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弹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轴套内并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通孔伸出,且轴套在远离基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与所述套筒连接的套筒帽,所述套筒帽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主板上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且轴套在远离主板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套合装置包括套筒帽,所述套筒帽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轴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主板上的中空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对应,且轴套在远离主板的一端设置底板,用于抵住弹力装置; 所述套合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用于与基座固定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力装置的最大直径; 所述弹力装置位于所述轴套内,且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从所述基板的第二通孔伸出。
10.一种前壳组件,包括触摸框和前壳,所述触摸框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壳。
11.一种触摸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壳组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前壳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装置,显示面板和前壳组件通过第一安装装置和第二安装装置配合安装,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使得前壳弹力装置的一侧形变端发生弹性形变。
【文档编号】H04N5/64GK103686020SQ20131064703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鹏, 张景民, 孙金瑞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