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138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技术(Tunneling)是一种通过使用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元之间传输数据的方式。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可以是基于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隧道技术可以通过隧道协议将基于其它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重新封装,然后通过隧道发送,重新封装后形成的新的帧头可以提供路由信息,以便通过网络传递被封装的数据。分组无线网(PacketRadioNetwork,简称PRN)(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GPRS)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UMTS))采用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TunnelingProtocolUserplane,简称GTP-U)定义的传输机制进行数据传输。下文中,将采用该传输机制进行数据传输的节点称为GTP-U节点。具体地,GTP-U节点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如下:GTP-U发送节点接收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IP)报文,该IP报文又可以称为传输报文数据单元(TransportPacketDataUnit,简称T-PDU);根据IP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IP报文的GTP-U隧道,并为IP报文封装上GTP-U头、IP头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简称UDP)头,得到GTP-U报文;然后,将GTP-U报文发送给GTP-U接收节点。GTP-U接收节点对接收到的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IP报文;将解封装得到的IP报文传输到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或者其它通信节点(CorrespondenceNode,简称CN)。现有的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接收到的一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然后将封装后的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或UDP头获得一次路由。因此传输IP报文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导致带宽使用率较低,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消耗资源较多、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根据复用策略从所述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将至少两个所述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发送所述GTP-U报文;所述将至少两个所述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包括: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封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为一个G-PDU;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包括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为所述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所述GTP-U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包括:为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或者,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或者,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中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其它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五长度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在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所述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包括:为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或者,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TP-U头还包括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划功能实体PCRF获取所述复用策略。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所述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对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对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一个G-PDU,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和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五长度字段、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五长度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并且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长度字段、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所述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包括: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TP-U头还包括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用策略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划功能实体PCRF获取。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复用策略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封装模块,用于将至少两个所述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封装模块得到的所述GTP-U报文;所述封装模块包括:第三封装单元,用于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封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为一个G-PDU,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包括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第四封装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三封装单元得到的所述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所述GTP-U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封装模块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封装单元为所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中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其它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三封装单元封装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设置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三封装单元封装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所述装置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封装单元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设置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所述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所述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GTP-U头中设置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MME/PCRF获取所述复用策略。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所述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解封装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解封装模块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解封装模块包括:第三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一个G-PDU,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和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第三解封装单元得到的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五长度字段、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五长度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并且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长度字段、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所述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TP-U头还包括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用策略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划功能实体PCRF获取。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处理器,用于根据复用策略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并且将至少两个所述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GTP-U报文;所述处理器用于,为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封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为一个G-PDU,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包括第一下一个扩展那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为所述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所述GTP-U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所述GTP-U头中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其它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设置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分别填充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所述设定值;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或者,当所述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在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在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设置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所述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所述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GTP-U头中设置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从MME/PCRF获取所述复用策略。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报文,所述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互联网协议IP报文,所述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所述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所述复用报文的服务质量类标识QCI相同,以及所述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所述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一个G-PDU,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和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所述GTP-U报文中的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发明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在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五长度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并且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长度字段、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长度字段、第五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长度字段和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五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五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二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七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一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三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当所述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所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所述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和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一个G-PDU中的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对所述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隧道标识字段和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所述第六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所述第三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所述第五下一个扩展头类型字段用于表示在所述GTP-U报文中,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发明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所述第二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第四隧道标识标志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长度字段,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长度字段,所述第六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八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发明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GTP-U头还包括第九长度字段和第九隧道标识字段,所述第九长度字段用于表示所述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所述第九隧道标识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发明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划功能实体PCRF获取所述复用策略。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五方面提供的装置和第六方面提供的装置。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第七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PRS/UMTS网络架构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演进的PRN架构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GTP-U头的格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复用指示扩展头的格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GTP-U报文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GTP-U报文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复用扩展头的格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GTP-U报文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GTP-U报文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17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结构图;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18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19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下面先结合图1和图2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仅为举例,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图1为GPRS/UMTS网络架构图,GPRS/UMTS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如图1所示,无线接入网包括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简称UTRAN)和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nhancedDataRateforGSMEvolution,简称EDGE)无线接入网(GSM/EDGERatioAccessNetwork,简称GERAN),核心网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ervingGPRSSupportingNode,简称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atewayGPRSSupportNode,简称GGSN)。其中,SGSN可以作为控制面节点,用于实现GPRS/UMTS网络中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以及用户信息存储;SGSN也可以作为用户面节点,用于传输数据。GGSN通过基于IP的骨干网与其它核心网节点相连,为用户提供控制信令和数据的传输通道。图2为演进的PRN架构图,如图2所示,演进的PRN的核心网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简称MME)、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简称SGW)和分组数据网络(PacketDataNetwork,简称PDN)网关(PDNGateway,简称PGW),演进的PRN无线接入网包括演进的UTRAN(EvolvedUTRAN,简称EUTRAN)。其中,MME的功能与SGSN的控制面功能相同,SGW的功能与SGSN的用户面功能相同,PGW的功能与GGSN的功能相同,EUTRAN的功能与UTRAN和GERAN的功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无线接入网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简称eNB)、基站(NodeB)、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简称WLAN)的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AP)。实际上,无论是GPRS/UMTS网络,还是演进的PRN,或者其它PRN,都是以IP报文的方式完成UE与外部网络(ExternalNetwork)之间的通信,即UE向外部网络发送和从外部网络接收的都是IP报文形式的数据。数据在PRN中一般采用GTP-U协议定义的传输机制进行传输,即GTP-U节点间通过GRPR隧道协议控制面(GPRSTunnelingProtocol,简称GTP-C)的控制信令建立了多条用于传输IP报文的GTP-U隧道,该GTP-U隧道规定了使用该GTP-U隧道的用户和数据处理的方式,如IP报文发送的优先级。具体来说,在GTP-C信令的交互过程中,GTP-U节点会协商确定IP报文的GTP-U隧道的本地策略,该本地策略包括IP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与IP报文所采用的GTP-U隧道的对应关系。数据在PRN中传输的过程中,GTP-U节点会根据本地策略为IP报文选择GTP-U隧道,并将GTP-U隧道的标识封装在该IP报文对应的GTP-U头中。目前GTP-U协议主要应用于GGSS与SGSN之间、PGW与SGW之间、SGSN与UTRAN之间、SGW与EUTRAN之间、或者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volvedPacketDataGateway,简称ePDG)与PGW之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GTP-U节点(包括GTP-U发送节点和GTP-U接收节点)是指支持GTP-U协议的节点(GTP-U协议定义于3GPP规范29.281),可以为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等。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步骤1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在本实施例中,一个IP报文属于一个UE,至少两个IP报文属于至少一个UE。GTP-U发送节点可以为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等。步骤1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简称QoS)类标识(QoSClassIndentifier,简称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103:GTP-U发送节点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容易知道,在该步骤中,被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复用报文,是从该GTP-U发送节点发送到同一个GTP-U接收节点的IP报文。在实际应用中,一个GTP-U报文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一个IP报文,一个GTP-U报文也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IP报文,一个GTP-U报文还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至少两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IP报文。本发明主要针对的是后面两种GTP-U报文,即GTP-U发送节点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GTP-U报文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至少两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GTP-U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现方式中,GTP-U报文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实现方式中,GTP-U报文可以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与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复用扩展头与该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封装顺序并不作限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可以按照接收的顺序进行封装,也可以按照其它顺序进行封装,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步骤104:GTP-U发送节点发送该GTP-U报文。步骤105:GTP-U接收节点接收该GTP-U报文。步骤106: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107: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以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至少两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且GTP-U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步骤2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2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203:GTP-U发送节点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TP分组数据单元(GTPPacketDataUnit,简称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为第一GTP-U头,第一GTP-U头包括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具体地,其它复用报文为GTP-U报文中,除该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所在的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以外的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可以为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现有的GTP-U头格式中,该未使用字段通常用(*)表示,现有的GTP-U接收节点对GTP-U头中的(*)字段不进行解释。图5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GTP-U头的格式,如图5所示,GTP-U头的格式可以包括12个八位组(Octet)。其中,第1个Octet的8个比特(bit)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依次为版本号(Version)字段、协议类型(ProtocolType,简称PT)字段、复用指示(Multiplexingindication,简称M)字段、扩展头标志(Extensionheaderflag,简称E)字段、序列号标识(Sequencenumberflag,简称S)字段和第N层分组数据单元(NPacketDataUnit,简称N-PDU)编号标志(N-PDUNumberflag,简称PN)字段。Version字段用于指明GTP-U的版本号,长度可以为3个bit;PT字段用于指明协议是GTP协议还是GTP’协议,长度可以为1个bit;M字段用于指明在GTP-U报文中,该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复用报文,长度可以为1个bit;E字段用于表示GTP-U头后是否携带有扩展头,长度可以为1个bit;S字段用于表示GTP-U头中是否存在序列号,长度可以为1个bit;PN字段用于指明GTP-U头中是否存在N-PDU,长度可以为1个bit。第2个Octet为用于指明GTP消息类型的消息类型(MessageType)字段。第3个Octet和第4个Octet为用于指明IP报文长度的长度(Length)字段。第5个Octet至第8个Octet为用于标识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EndpointIdentifier,简称TEID)字段。第9个Octet和第10个Octet为用于指明序列号的序列号(SequenceNumber)字段。第11个Octet为用于指明N-PDU编号的N-PDU编号(N-PDUNumber)字段。第12个Octet为用于指明GTP-U头后携带的扩展头类型的下一个扩展头类型(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如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为0x01,表示下一个扩展头为服务类指标扩展头(ServiceClassIndicatorextensionheader)。参见图6,携带复用指示字段的扩展头(下文中称为复用指示扩展头)可以包括3个Octet。第1个Octet为扩展头的类型,如用0x10表示,第2个Octet的高7位为Spare(空余)字段,第2个Octet的最低位为M字段,第3个Octet为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举例来说,GTP-U报文中,如果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以将M字段设为1;如果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没有其它复用报文,可以将M字段设为0。也可以反过来,如果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以将M字段设为0;如果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没有其它复用报文,可以将M字段设为1,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步骤204:GTP-U发送节点为至少两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得到的GTP-U报文的结构如图7所示)。在具体实现中,IP头和UDP头通常包括用于指明GTP-U发送节点的地址和GTP-U接收节点的地址的字段。通过上述步骤203-204,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205: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206: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206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具体地,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可以包括:根据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该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具体地,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可以包括:从第一GTP-U头的第一Length字段中,获得该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进而根据该复用报文的大小,获得该复用报文。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在解封装的过程中,接收节点可以从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TEID字段中,获知该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从而决定对该复用报文的处理,如发送该复用报文的优先级、将优先级较低的复用报文丢掉等。步骤207: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负责功能实体(PolicyControlandChargingRulesFunction,简称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201-步骤207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参见图8,该方法包括:步骤3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3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303:GTP-U发送节点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为第一GTP-U头,第一GTP-U头包括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包括第一GTP-U头和第二GTP-U头。第二GTP-U头包括第二Length字段和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第二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优选地,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二GTP-U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GTP-U头中仍然存在TEID字段,但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步骤304:GTP-U发送节点为至少两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通过上述步骤303-304,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305: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306: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306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306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Length字段、第二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307: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301-步骤307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封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之前,对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进行填充,使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大小相同,参见图9,该方法包括:步骤4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4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403:GTP-U发送节点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具体实现中,该步骤403可以包括:将无意义数据(padding)填充到复用报文后,使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达到设定值,如128字节。该无意义数据为GTP-U接收节点不解析的数据,如该无意义数据为一串全0的数据。步骤404:GTP-U发送节点分别为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为第一GTP-U头,第一GTP-U头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为第三GTP-U头,第三GTP-U头包括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包括第一GTP-U头和第三GTP-U头。优选地,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三GTP-U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三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但该Length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步骤405:GTP-U发送节点为多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得到的GTP-U报文的结构如图10所示)。通过上述步骤403-405,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多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406: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407: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407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407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该网络配置用于指示设定值的大小。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407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408: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401-步骤408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并且在封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之前,对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进行填充,使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大小相同,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步骤5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5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503:GTP-U发送节点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具体实现中,该步骤503可以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504:GTP-U发送节点分别为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为第三GTP-U头,第三GTP-U头包括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GTP-U头可以包括第三GTP-U头和第四GTP-U头,第四GTP-U头包括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优选地,第一个GTP-U头为第三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四GTP-U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GTP-U头还可以包括第三Length字段,第四GTP-U头还可以包括第四Length字段,第三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四GTP-U头中还是存在TEID字段,但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Length字段与TEID字段类似,在此不再详述。步骤505:GTP-U发送节点为至少两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通过上述步骤503-505,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506: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507: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507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507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一TEID字段、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508: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501-步骤508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本实施例中,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或者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时,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时,该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步骤6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6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603:GTP-U发送节点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得到一个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一TEID标志(TEIDsymbol,简称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当第一T字段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时,该第一复用扩展头不包括第五TEID字段。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还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图13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复用扩展头的格式,如图13所示,复用扩展头的格式可以包括9个Octet。第1个Octet为扩展头的类型,如0x12。第2个Octet的高7位为Spare字段,第2个Octet的最低位为用于指明复用扩展头中是否存在TEID字段的T字段。第3个Octet和第4个Octet为Length字段。第5个Octet至第8个Octet为TEID字段。第9个Octet为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其中,若该扩展头的TEID字段与上一个扩展头的TEID字段相同,则该扩展头可以不包括TEID字段且T字段会表示TEID字段不存在,如T字段为0。步骤604:GTP-U发送节点为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得到的GTP-U报文的结构如图14所示)。通过上述步骤603-604,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605: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606: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606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具体地,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可以包括:从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中,确定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具体地,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可以包括:从第一复用扩展头的第五Length字段中,获得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进而根据该复用报文的大小,获得该复用报文。需要说明的是,在解封装的过程中,GTP-U接收节点可以从第一复用扩展头的第一TEID字段中,获知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从而决定对该复用报文的处理,如发送该复用报文的优先级、将优先级较低的复用报文丢掉等。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606还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一个G-PDU中的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第一个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一个G-PDU中的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一个复用报文。步骤607: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601-步骤607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封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之前,对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进行填充,使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大小相同,参见图15,该方法包括:步骤7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7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703:GTP-U发送节点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具体实现中,该步骤703可以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704:GTP-U发送节点为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得到一个的G-PDU。在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二复用扩展头,第二复用扩展包括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六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二复用扩展头。优选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一T字段,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二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可以包括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也可以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当GTP-U头包括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也可以为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二复用扩展头;当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时,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也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二复用扩展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但该Length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第二复用扩展头中是不存在Length字段。步骤705:GTP-U发送节点为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得到的GTP-U报文的结构如图16所示)。通过上述步骤703-705,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706: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707: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708: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701-步骤708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参见图17,该方法包括:步骤8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8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803:GTP-U发送节点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得到一个的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也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Length字段和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七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优选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一T字段,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三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第三T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可以包括第九Length字段、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也可以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当GTP-U头包括第九Length字段、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时,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也可以为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当GTP-U头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时,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一复用扩展头,也可以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GTP-U头中还是存在TEID字段,但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第三复用扩展头中是不存在TEID字段。步骤804:GTP-U发送节点为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通过上述步骤803-804,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805: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806: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Length字段、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807: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发送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801-步骤807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与实施例6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并且在封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之前,对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进行填充,使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大小相同,参见图18,该方法包括:步骤901:GTP-U发送节点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步骤902:GTP-U发送节点根据复用策略从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步骤903:GTP-U发送节点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具体实现中,该步骤903可以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303相同,在此不再详述。步骤904:GTP-U发送节点为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得到一个的G-PDU。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二复用扩展头,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六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他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复用扩展头可以包括第二复用扩展头和第四复用扩展头,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六Length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八Length字段。第六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八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优选地,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二T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四T字段。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第四T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与该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前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相同。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可以包括第九Length字段、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也可以包括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还可以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还可以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当GTP-U头包括第九Length字段、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GTP-U头包括第九TEID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时,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二复用扩展头,也可以为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可以包括第二复用扩展头和第四复用扩展头;当GTP-U头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时,复用扩展头可以为第二复用扩展头,也可以包括第二复用扩展头和第四复用扩展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第四复用扩展头中是不存在TEID字段。步骤905:GTP-U发送节点为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通过上述步骤903-905,GTP-U发送节点实现了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步骤906:GTP-U发送节点将该GTP-U报文发送给接收节点。步骤907:GTP-U接收节点对该GTP-U报文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707可以包括: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步骤908:GTP-U接收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GTP-U接收节点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该步骤与步骤901-步骤908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参见图19,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判断模块1002,用于根据复用策略从接收模块1001接收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复用策略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复用报文的承载标识相同,复用报文的QCI相同,以及复用报文的流描述信息相同;封装模块1003,用于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发送模块1004,用于发送封装模块1003得到的GTP-U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1本发明实施例以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至少两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且GTP-U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20,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判断模块1102,用于根据复用策略从接收模块1101接收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模块1103,用于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发送模块1104,用于发送封装模块1103得到的GTP-U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模块1103包括: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PDU;第二封装单元,用于为第一封装单元得到的至少两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封装单元封装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在第二GTP-U头中设置第二Length字段和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第二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二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二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二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二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封装模块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第一封装单元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相应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封装单元封装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封装模块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第一封装单元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相应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在第四GTP-U头中设置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封装单元用于,将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四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四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四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四GTP-U头的扩展头中。进一步地,第一封装单元还用于,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Length字段,在第四GTP-U头中设置第四Length字段。第三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2本发明实施例以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21,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判断模块1202,用于根据复用策略从接收模块1201接收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模块1203,用于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发送模块1204,用于发送封装模块1203得到的GTP-U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模块1203包括:第三封装单元,用于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封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为一个G-PDU;第四封装单元,用于为第三封装单元得到的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在本实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可选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封装模块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第三封装单元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相应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GTP-U头中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其它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可选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三封装单元封装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七Length字段和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可选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在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三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三T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三封装单元封装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封装模块还包括:填充单元,用于在第三封装单元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之前,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相应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可选地,第三封装单元用于,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T字段,在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四T字段。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四T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进一步地,第三封装单元还用于,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Length字段,在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八Length字段。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还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参见图22,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GTP-U报文,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解封装模块1302,用于对接收模块1301接收的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模块1303,用于发送解封装模块1302得到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4本发明实施例以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至少两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且GTP-U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23,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GTP-U报文,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解封装模块1402,用于对接收模块1401接收的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模块1403,用于发送解封装模块1402得到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解封装模块1502包括:第一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G-PDU,至少两个G-PDU中的每个G-PDU均包括一个GTP-U头;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GTP-U头,对第一解封装单元得到的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GTP-U头包括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二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G-PDU中的所述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Length字段、第二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GTP-U头包括第二Length字段和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第二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二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二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二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GTP-U头包括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三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四GTP-U头时,第二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四GTP-U头包括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可选地,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四复用指示字段为第四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四GTP-U头的扩展头中。进一步地,第三GTP-U头还包括第三Length字段,第四GTP-U头还包括第四Length字段,第三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所述第四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GTP-U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5本发明实施例以GTP-U报文包括一个IP头、一个UDP头、一个GTP-U头和至少两个复用报文,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或者,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GTP-U头中的第一个扩展头是否为复用扩展头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24,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501,用于接收GTP-U报文,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解封装模块1502,用于对接收模块1501接收的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发送模块1503,用于发送解封装模块1502得到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中,解封装模块1502包括:第三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一个G-PDU;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第三解封装单元得到的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在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可选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所述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网络配置用于指示所述设定值的大小。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六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在表示GTP-U报文中,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可选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一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并且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Length字段、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Length字段和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七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在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可选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三T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第四解封装单元用于,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在表示GTP-U报文中,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可选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T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T字段。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四T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进一步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Length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Length字段,第六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八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还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是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或者是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的一部分。参见图25,该装置包括:发送器11、接收器12、存储器13以及处理器14(例如CPU),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九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下面结合图25对数据传输装置1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存储器1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应用模块,处理器1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的软件程序以及应用模块,从而执行数据传输装置1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封装处理所创建的数据(比如GTP-U报文)等。此外,存储器1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它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接收器12可用于接收至少两个IP报文,该IP报文是由UE或CN发送的。发送器11可用于发送GTP-U报文。处理器14是数据传输装置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数据传输装置10的各个部分。具体地,处理器14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软件程序和应用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内的数据,处理器14可以实现,根据复用策略从接收器12接收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确定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并将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使发送器11发送出去。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4可实现,分别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GTP-U头,得到至少两个G-PDU;为至少两个G-PDU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得到GTP-U报文。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当第一封装单元封装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在第二GTP-U头中设置第二Length字段和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第二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二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二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二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二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一GTP-U头中设置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将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一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者,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在第四GTP-U头中设置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将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三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将第四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作为第四复用指示字段或将第四复用指示字段携带在第四GTP-U头的扩展头中。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三GTP-U头中设置第三Length字段,在第四GTP-U头中设置第四Length字段。第三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可选地,接收器12可实现,从MME/PCRF获取复用策略。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4可实现,为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一个GTP-U头,封装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为一个G-PDU;为G-PDU封装IP头和UDP头,得到GTP-U报文。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当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GTP-U头中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其它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一复用扩展头和第三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七Length字段和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一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一T字段,在第三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三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三T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1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时,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属于同一个UE,分别填充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填充后的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或者,当GTP-U头中的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在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设置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进一步地,处理器14可实现,在第二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二T字段,在第四复用扩展头中还设置第四T字段。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四T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所述接收器还用于:从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划功能实体PCRF获取所述复用策略。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还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是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或者是GGSN、SGSN、S4-SGSN、PGW、SGW、ePDG、AP、NodeB、eNB的一部分。参见图26,该装置包括:发送器21、接收器22、存储器23以及处理器24(例如CPU),可以用于执行实施例一~实施例九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下面结合图26对数据传输装置2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存储器2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应用模块,处理器2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3的软件程序以及应用模块,从而执行数据传输装置2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解封装处理所创建的数据(比如IP报文)等。此外,存储器23可以包括高速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它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接收器22可用于接收GTP-U报文,该GTP-U报文是由GTP-U发送节点发送的,GTP-U报文由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封装而成,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是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在本实施例中,复用策略可以包括:复用报文为大小小于或等于设定值的IP报文。在具体实现中,复用报文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的设定值可以为128字节。除IP报文的大小以外,复用策略还可以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根据该报文所属的承载、该报文所需的QCI、以及该报文的IP头中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复用策略,如果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满足复用策略的IP报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复用策略为“对承载标识为2,QCI为3,源地址为10.10.10.10的报文封装”,则GTP-U节点收到IP报文后,判断是否该报文属于承载2,且该IP报文所需的QCI是否为3,该报文的源地址是否为10.10.10.10,如果所有条件满足,则进行本发明所述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定义GTP-U隧道时,会建立GTP-U隧道和用户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包括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以及IP报文的源、目的地址和源目的端口信息等,因此,前述IP报文的承载标识、QCI、流描述信息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当GTP-U发送节点对复用报文进行封装时,会根据复用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然后根据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获得该复用报文对应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复用策略可以与该IP报文所属的用户的签约信息(比如用户等级等)相对应。以IP报文的QCI为例,对于签约的金牌用户,QCI=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重要性较低的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银牌用户,QCI=4-9的IP报文可以进行复用,即大部分IP报文可以为复用报文;对于签约的铜牌用户,QCI=1-9的IP报文都可以进行复用,即全部的IP报文都可以为复用报文。发送器21可用于发送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处理器24是数据传输装置2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数据传输装置20的各个部分。具体地,处理器24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3内的软件程序和应用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3内的数据,处理器24可以实现,对接收器22接收的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获得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并通过发送器21发送出去。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中,处理器24可实现,根据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G-PDU,至少两个G-PDU中的每个G-PDU均包括一个GTP-U头;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GTP-U头,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GTP-U头包括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第一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一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一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二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二GTP-U头中的第二Length字段、第二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GTP-U头包括第二Length字段和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第二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二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二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二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二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二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一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所述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网络配置用于指示设定值的大小。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一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一GTP-U头中的第一Length字段、第一TEID字段和第一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Length字段、所述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对所述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GTP-U头包括第三TEID字段和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第三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第一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一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一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GTP-U头为第三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GTP-U头为第三GTP-U头,除第一个GTP-U头以外的GTP-U头为第四GTP-U头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三GTP-U头中的第三TEID字段、第三复用指示字段和至少两个G-PDU中的第四GTP-U头中的第四复用指示字段,对至少两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四GTP-U头包括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第四复用指示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三GTP-U头对应的复用报文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报文。进一步地,第三复用指示字段为第三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三GTP-U头的扩展头中,第四复用指示字段为第四GTP-U头中的未使用字段或携带在第四GTP-U头的扩展头中。进一步地,第三GTP-U头还包括第三Length字段,第四GTP-U头还包括第四Length字段,第三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GTP-U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Length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四GTP-U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中,处理器24可实现,根据GTP-U报文中的IP头和UDP头,对GTP-U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一个G-PDU;根据一个G-PDU中的GTP-U头,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五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在表示GTP-U报文中,该第一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以及网络配置,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网络配置用于指示设定值的大小。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用扩展头包括第六TEID字段和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六TEID字段用于表示所述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二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进一步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一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GTP-U头中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一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一复用扩展头,并且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三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一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Length字段、第五TEID字段和第二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三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七Length字段、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七Length字段和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七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四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三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进一步地,第一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一T字段,第三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三T字段,第一T字段用于表示,第一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第一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三T字段用于表示,第三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第三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可选地,处理器24可实现,当至少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并且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或者,当两个复用报文采用同一个GTP-U隧道传输,一个复用报文的大小均为设定值,并且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为第二复用扩展头,除第一个复用扩展头以外的复用扩展头为第四复用扩展头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和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确定需要解封装的复用报文,并根据一个G-PDU中的第二复用扩展头中的第六TEID字段、第三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一个G-PDU中的第四复用扩展头中的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对一个G-PDU进行解封装,得到至少两个复用报文。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复用扩展头包括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五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用于表示在GTP-U报文中,第四复用扩展头后是否还有其它复用扩展头。进一步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二T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四T字段,第二T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二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第四T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是否与该第四复用扩展头的前一个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相同。进一步地,第二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六Length字段,第四复用扩展头还包括第八Length字段,第六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二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第八Length字段用于表示第四复用扩展头对应的填充后的复用报文的大小。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两个复用扩展头,复用扩展头与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中还是存在Length字段和TEID字段,但该Length字段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长度的数据,该TEID字段中没有填充表示IP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的数据。当该GTP-U头包括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GTP-U头包括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第一NextExtensionHeaderType字段与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对应,至少一个复用扩展头与GTP-U报文中的除第一个复用报文之外的复用报文一一对应时,GTP-U头还包括第九Length字段和第九TEID字段,第九Length字段用于表示GTP-U报文中的第一个复用报文的长度,第九TEID字段用于表示第一个复用报文采用的GTP-U隧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参见图27,该设备包括实施例10、实施例11、实施例12或实施例16中提供的装置1801和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或实施例17中提供的装置180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实施例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见图28,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实施例18中提供的通信设备190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根据复用策略确定的至少两个IP报文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并发送该GTP-U报文。由于PRN在数据传输过程中,GTP-U节点会将GTP-U报文进行多次中转,每中转一次,需要消耗一次资源,以从IP头获得一次路由。对于每个GTP-U报文而言,每次中转所消耗的资源是相同的。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每次中转消耗的资源少。并且,由于每个GTP-U报文都封装一个IP头和一个UDP头,所以,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至少两个IP报文中的每个IP报文,比现有技术中封装为一个GTP-U报文的一个IP报文占整个GTP-U报文的比重高,提高了网络的带宽使用率,提高了传输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