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

文档序号:7796768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G652光纤和G655光纤的模场直径不同进行识别。本发明解决目前光纤型号识别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工程中只能靠熔接机软件进行折射率估算,经常出现误判现象,准确率不高,无法采信等问题;即使在外护套磨损,工程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仍然能有效识别光纤型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专利说明】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力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通信传输系统的绝对主流技术,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EFDA放大技术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成熟,非零色散光纤已得到大量应用,因此在接入网络中采用波分复用传输已有市场需求。而最有可能首先实现光纤全光网应用的区域也是使用DWDM技术的城域网或本地网主干结构。因此应考虑所需主干环的大小、技术要求、成本及设计目标来确定使用普通G652光纤、正色散G655光纤或最新的负色散G655光纤的光纤带光缆。最新的数据表明国外已有大量城域网工程已在使用G655光纤带光缆,而且发展趋势不断增长。新的G655光纤由于光纤的特殊设计在光纤带制作上会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在我省电力主干网光纤通信中早已敷设G655光纤光缆目前整个环网光缆长度达1470多公里。但在目前电力通信光缆工程或光缆抢修条件下,经常遇到需要对某根光缆中的光纤型号(G651,G652,G655等)进行识别的情况。目前光纤型号识别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工程实践中一般只能通过光缆外护套标识。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即使在外护套磨损,工程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仍然能有效识别光纤型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0004]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G652光纤和G655光纤的模场直径不同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501:将G652光纤盘纤盒的尾纤与一 OTDR连接;
502: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保存为G652基准数据;
503:利用光纤熔接机将G652光纤盘纤盒中的裸纤与待测光纤熔接;
504: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记录此次熔接点的光纤损耗;
505:切断步骤S04中的熔接点;
506:重复步骤S03-S05十次;
507:计算十次试验中熔接点的第一损耗平均值;
508:将G655光纤盘纤盒的尾纤与所述OTDR连接;
509: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保存为G655基准数据;
510:利用光纤熔接机将G655光纤盘纤盒中的裸纤与所述待测光纤熔接;
511: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记录此次熔接点的光纤损耗;
512:切断步骤Sll中的熔接点;
513:重复步骤S10-S12十次;
514:计算十次试验中熔接点的第二损耗平均值; S15:比较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和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则所述待测光纤为G655光纤,若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于所述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则所述待测光纤为G652光纤。
[0005]本发明解决目前光纤型号识别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工程中只能靠熔接机软件进行折射率估算,经常出现误判现象,准确率不高,无法采信等问题;即使在外护套磨损,工程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仍然能有效识别光纤型号,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000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G652 光纤:
TU-T的G.652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标准是1984 (1981-1984研究期)年制定了第一个版本,经过 1988 (1985-1988)、1992 (1989-1992)、1996 (1993-1996),2000 (1997-2000)、2003年I月(2001-2004研究期)五次修改,2005年(2005-2008研究期)六次修改,形成目前的最新版本(第七版本)。在第六版本中将G.652光纤派生分为4个子类:G.652A、G.652B、G.652C、G.652D。其主要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一。
[0009]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通信工程中识别光缆光纤型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G652光纤和G655光纤的模场直径不同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501:将G652光纤盘纤盒的尾纤与一 OTDR连接; 502: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保存为G652基准数据; 503:利用光纤熔接机将G652光纤盘纤盒中的裸纤与待测光纤熔接; 504: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记录此次熔接点的光纤损耗; 505:切断步骤S04中的熔接点; 506:重复步骤S03-S05十次; 507:计算十次试验中熔接点的第一损耗平均值; 508:将G655光纤盘纤盒的尾纤与所述OTDR连接; 509: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保存为G655基准数据; 510:利用光纤熔接机将G655光纤盘纤盒中的裸纤与所述待测光纤熔接; 511:利用计算机控制所述OTDR采样一次并记录此次熔接点的光纤损耗; 512:切断步骤Sll中的熔接点; 513:重复步骤S10-S12十次; 514:计算十次试验中熔接点的第二损耗平均值; 515:比较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和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则所述待测光纤为G655光纤,若所述第一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于所述第二损耗平均值的绝对值,则所述待测光纤为G652光纤。
【文档编号】H04B10/07GK103780304SQ20141004872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赵群, 苏运东, 罗亮光, 陈建森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