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42275发布日期:2019-11-05 23:1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类似“一卡多机”功能的技术,而现存的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复制手机卡,仅凭手机号,无手机卡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有卡的情况下,运营商在几年前所生产的手机卡,是容易复制的。而现在的新手机卡,具有防复制的功能,但营业厅也提供复制卡的功能,一卡用来打电话,一卡用来上网。而这种技术,此两卡不能同时使用,且当接收到电话时,振铃的手机是随机的。由于基站只记录手机的最后一次状态的工作原理,复制卡会出现有时能收到短信、电话而有时收不到的情况(可同时拨打电话)。哪一张卡后接入,那么这张卡就被作为在线卡,所有接收的电话和短信,都将发到这张手机卡所在的手机上。换句话说,同一个号码(IMSI),只能有一卡在线。举个例子,比如说复制卡是最后使用的,而复制卡所在的手机现在关机了,此时原卡所在的手机虽然开机在线,但是给此号码打电话的时候会提示您拨打的手机已关机。除非原卡所在的手机现在拨个号码或者发个短信,这时候基站才会知道此手机现在的状态是开机在网。而且多方同时接听电话根本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只能接收到电话和短信。即使复制卡,也是只有一卡在线的状态。只能使用一款手机。综上所述,此种技术存在如下弊端:

(1)在无手机卡的情况下,不可进行复制;

(2)运营商生产的手机客户识别模块具有防复制功能,不易复制,耗时较长;营业厅复制,较繁琐;需要有手机实体卡,增加成本;

(3)复制卡与原卡,只能有一个是开机在网,实现不了电话会议的功能;

(4)复制卡只能接到电话与短信,功能较少,不具有市场价值。

同理其它实现“一卡多机”的技术,同样存在“需要去营业厅复制手机卡的情况”,这种方式着实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存在的那些实现的“一卡多机”技术没有得到广大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蓝牙技术对搜索到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绑定,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传输到第二终端设备中,操作简易,对于新旧终端设备的交替更换带来一定便捷性,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搜索信息;

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蓝牙缓冲区参数信息。

其中,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具体包括:

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其中,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具体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以蓝牙缓冲区参数为依据对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拆分;

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以蓝牙数据包格式进行定义并以数据包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包括: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搜索信息或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搜索;

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存储在固定存储区域内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号卡鉴权。

其中,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具体包括: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其中,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具体包括:

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多个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重组;

第二终端设备将重组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固定存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包括:

第一搜索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搜索信息;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蓝牙缓冲区参数信息。

其中,第一连接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第一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拆分单元,用于以蓝牙缓冲区参数为依据对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拆分;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以蓝牙数据包格式进行定义并以数据包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包括:

第二搜索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搜索信息或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搜索;

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鉴权模块,用于根据存储在固定存储区域内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号卡鉴权。

其中,第二连接模块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第二连接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其中,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多个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重组;

存储单元,用于将重组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固定存储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搜索信息,建立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传输到第二终端设备中,操作简易,对于新旧终端设备的交替更换带来一定便捷性,便于用户的体验。同时在操作便捷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中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连接的步骤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中发送客户识别模块信息步骤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中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连接的步骤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接收客户识别模块信息步骤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框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中第一连接模块框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中第一处理模块框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框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中第二连接模块框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中第二处理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包括:

步骤S100、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搜索信息;

步骤S200、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步骤S300、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应当说明的是,客户识别模块为:SIM卡、USIM卡、ISIM卡、Nano-SIM卡或UIM卡。采用蓝牙技术进行通讯时,每一对设备之间必须一个为主角色,另一为从角色,才能进行通信,通信时,必须由主端进行查找,发起配对,建立连接成功后,双方即可收发数据。理论上,一个蓝牙主端设备,可同时与7个蓝牙从端设备进行通讯。在从模式下,等待其它主设备来连接,需要时,转换为主模式,向其它设备发起呼叫。一个蓝牙设备以主模式发起呼叫时,需要知道对方的蓝牙地址,配对密码等信息,配对完成后,可直接发起呼叫。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查询。在Inquiry没有响应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进入等待第二终端设备连接请求的状态。首先,第一终端设备进行一次扫描,以便发现有效范围内的第二终端设备,从而决定第一终端设备应处的状态。第一终端设备在开始这次扫描后,将进行进一步的状态设置。查询时发出的查询指令将使第一终端设备进入寻找临近第二终端设备的状态,查询指令的主要参数包括查询间隔和个数响应。这里将产生分支:如果找到第二终端设备,则第一终端设备设置为主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如果没有找到第二设备,那么在超过查询间隔之后,第一终端设备设置为从设备,并进入定期查询状态,等待第二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的连接请求。定期查询的参数则包括查询间隔、每次查询时间及允许应答的设备数量。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蓝牙缓冲区参数信息。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在对周围的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搜索信息之前,需要进行第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化操作,第一终端设备初始化包括蓝牙模块的初始化和第一终端设备初始状态设定。第一终端设备物理连接完成后,驱动程序自动加载,并开始初始化工作。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进行复位,驱动程序向蓝牙模块发出复位指令,对蓝牙模块进行复位,蓝牙模块接收到复位指令后,完成复位操作并向第一终端设备返回一个命令完成事件,通知复位完成。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复位完成事件后,读取并保存蓝牙模块信息,这里的蓝牙模块信息包括版本信息、蓝牙地址和蓝牙缓冲区参数。其中蓝牙地址将用于连接操作,它在蓝牙模块出厂时已经设定好,蓝牙缓冲区参数将提交给第一终端设备,以便使第一终端设备对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块。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对蓝牙模块进行初步设置。通过复位指令,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缓冲区大小参数传递给蓝牙模块,第一终端设备在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时将用到该信息。对于计时器的设置,包括查询时间值的大小、间隔等内容,蓝牙模块默认了常用信息,实际应用中没有特别要求不用对其进行修改。但要应用相关指令将其读取出来并由第一终端设备保存,便于使用。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200具体包括:

步骤S201、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步骤S202、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具体的,蓝牙模块在出厂前即提前设好两个蓝牙模块之间的配对信息,主端预存有从端设备的PIN码(客户识别模块的个人识别密码)、地址等,两端设备加电即自动建立连接,通过串口传输,无需外围电路干预。一对一应用中从端设备可以设为两种状态,一是静默状态,即只能与指定的主端通信,不被别的蓝牙模块查找;二是开发状态,既可被指定主端查找,也可以被别的蓝牙模块查找建立连接。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了连接请求,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到该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事件,该事件中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连接模式等连接参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指令,同时用参数指定自己的角色。该指令发出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都将收到一个连接完成事件,该事件参数中包括了对方蓝牙地址、连接模式、加密方式以及连接句柄,其中链接句柄是该连接的“名字”,对该连接的操作都将通过引用连接句柄进行。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间的连接就建立完成,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中断连接相对较为简单。任一方发出中断指令,就可以中断连接。中断指令中带有参数,以表示中断哪个连接。在当前数据传输操作完成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都将收到一个带有连接句柄的中断连接事件。

连接建立成功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即可进行双向的数据或语音通讯。且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会记录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即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起呼叫,本发明为数据链路呼叫,已配对的设备在下次呼叫时,不再需要重新配对。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01、第一终端设备以蓝牙缓冲区参数为依据对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拆分;

步骤S302、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以蓝牙数据包格式进行定义并以数据包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发送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

应当说明的是,在第一终端设备对要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拆分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可以依据之前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缓冲区大小参数确定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可以通过几次到达蓝牙模块。

具体的,系统建立连接后,数据传输就比较简单了。因为通信信道已经建立,只需要向USB总线上发送要发送的数据即可。数据传输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组,以适应蓝牙缓冲区的大小,这是以读取蓝牙缓冲区参数的值为依据的。被拆分的数据还要根据蓝牙数据包格式的定义,加上数据包头,以便蓝牙模块对其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处理。所要发送的数据根据蓝牙格式处理后再组合成较大的数据块。数据传输部分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针对USB总线的编程。USB驱动程序并不直接与硬件对话,而是通过创建USB请求块(URB),并把它提交给总线驱动程序(USBD.SYS)来完成硬件操作。经过数据打包处理过的数据接收URB,把驱动程序对URB的调用转化为带有主功能的代码,来完成指定的操作。由此,驱动程序首先要依照DDK(设备开发包)中的规则创建URB。URB创建后,就可以使用它与USBD.SYS进行交互。当然在本设计中,也可以完全不用USB接口来传输数据,而直接由RS232串口来完成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400、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搜索信息或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搜索;

步骤S500、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步骤S600、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步骤S700、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存储在固定存储区域内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号卡鉴权。

具体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进行存储,但现在的问题是,存储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哪里,这就需要参照早期的机卡一体的形式,在还没有客户识别模块的概念时,即在手机的某个存储区写入指定的数据内容,才能把手机与号码匹配起来,比如国内早期的大哥大就是这种形式,后来的小灵通也曾经采用这样的方式,现如今的一卡多机,就可以采用如此方式,将第一终端设备中的客户识别模块中的信息,如用户身份鉴权、数据信息存储、利用STK提供增殖服务的相关信息写入到第二终端设备中的某个固定的存储区域,从而实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绑定功能。

对于客户识别模块的鉴权操作,国际移动用户唯一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ndentity)和密钥Ki是需要安全存储的保密数据。对于用户的鉴权,会从网络端生成一个随机数RAND,利用客户识别模块中存储的IMSI和Ki计算出鉴权结果SRES以及通话加密密钥Kc,如果客户识别模块计算的SRES和网络计算的SRES相同,则鉴权成功。因为手机用户可以漫游,所以参与鉴权的主要网络单元包括访问地注册中心VLR(Visited Location Register)、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归属地注册中心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鉴权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手机开机时,首先要读取客户识别模块中存储的一系列服务信息,然后进行登网鉴权,如果鉴权成功则会显示当前运营商的名称,这时用户就可以进行正常的操作了。而且,手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会发送一条查询指令,察看目前客户识别模块的状态,一旦发现客户识别模块没有回送正确的应答,那么就切断和网络之间的联系,提示插入客户识别模块。有绑定功能的手机后,进行查询时,需要包括查询写入手机固定存储部位的那部分SIM信息。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500具体包括:

步骤S501、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步骤S502、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第二终端设备作为主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了连接请求,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到该请求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事件,该事件中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链接模式等连接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发送指令,同时用参数指定自己的角色。该指令发出后,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都将收到一个连接完成事件,该事件参数中包括了对方蓝牙地址、链接模式、加密方式以及连接句柄,其中链接句柄是该连接的“名字”,对该连接的操作都将通过引用连接句柄进行。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间的连接就建立完成,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了。中断连接相对较为简单。任一方发出中断指令,就可以中断连接。中断指令中带有参数,以表示中断哪个连接。在当前数据传输操作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都将收到一个带有连接句柄的中断连接事件。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600具体包括:

步骤S601、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多个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重组;

步骤S602、第二终端设备将重组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固定存储区域。

第二终端设备将重组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固定存储区域再经过号卡鉴权后,即可实现以下功能:

打电话,可使用任意手机进行通话,但通话记录可设置进行同步,需要备注使用哪款手机进行的通话。当使用一款手机打电话时,同时也可以使用另外一款手机拨打电话,此时进入拨打等待中,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二款手机是否可以收听到第一款手机与其它人的通话内容,收听时,也可以设置是否通知对话双方。

接电话,振铃后,可使用任意手机接电话,可设置是否两个手机可以同时接听电话,也可设置优先级是否轮询接听,第二款手机接听第一款手机正在通话时,是否需要通知通话的双方。

打电话与接电话。当第一款手机在打电话,有其它号码再打此号码时,则进行呼叫等待,或者正在通话中,即第二款手机则不能再接听电话。一个号码只能在一个通话中。但是第二款手机可以设置是否可以接听第一款手机的通话内容,及是否通知对话双方。

如果用户想尝试第三款新手机,同上如是操作,如果想把第二款手机取消,则即可取消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侧,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搜索模块10,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搜索信息;

第一连接模块20,用于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一处理模块30,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蓝牙缓冲区参数信息。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模块2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21,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第一连接单元22,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处理模块30包括:

拆分单元31,用于以蓝牙缓冲区参数为依据对向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拆分;

第一处理单元32,用于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以蓝牙数据包格式进行定义并以数据包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侧,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二搜索模块40,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搜索信息或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搜索;

第二连接模块50,用于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

第二处理模块60,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固定存储区域;

鉴权模块70,用于根据存储在固定存储区域内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号卡鉴权。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模块50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51,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地址、设备类型和连接模式的连接参数信息;

第二连接单元52,用于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指令,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连接。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二处理模块60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61,用于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接收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发送的多个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并将拆分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进行重组;

存储单元62,用于将重组后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存储到固定存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卡多机的方法,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周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搜索或接收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蓝牙模块的搜索信息,建立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信息传输到第二终端设备中,操作简易,对于新的终端设备的交替更换带来一定便捷性,便于用户的体验。同时在操作便捷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实现一卡多机的装置是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