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60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配件领域,特别指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得移动终端附配件也得到了可观的发展,移动终端附配件包括内置配件,外置配件,保护壳,电池,充电器,移动电源,数据线等,但是现有的这些手持移动终端的附配件,往往功能单一,无法做到可扩展;如移动电源,只具有给手机备用充电的功能,手机U盘,只具有增加手机内存的功能;而且这些外置设备,一般需要占用对外的连接器(一般是唯一的),由于连接器(MicroUSB5pin或者其他的USB或者Ligthing接头)本身体积较大,难以小型化,超薄化,在插接后不方便手持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功能多样且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展的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包括外壳骨架、连接座、插口、外置触点及智能终端模组,其中,上述外壳骨架为框体结构,其中部固定移动终端;上述连接座设置在外壳骨架的内侧,插口设置在连接座的外侧,并通过接头与移动终端连接;上述外置触设置在外壳骨架上,外置触点与连接座电连接;上述智能终端模组与连接座连接,以实现与移动终端的电流及数据交互。优选地,所述的外壳骨架上内置印刷板电路,上述连接座与印刷板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外壳骨架上设有支板,上述外置触点设置在该支板上,外置触点与印刷板电路连接,以便通过连接座给移动终端充电。优选地,所述的插口为充电插口,插口包括至少二个触点,插口内设磁性材料以以便与接头磁吸附。优选地,所述的插口的触点包括至少三个,各触点包括正极触点及负极触点,正极触点接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触点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触点及负极触点左右对称设置,以便接头可正反接。优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模组包括一个或至少二个,智能终端模组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骨架内,智能终端模组的侧部设有滑轨,滑轨嵌入外壳骨架的滑槽内,并沿滑槽自由滑动,以便使智能终端插入及滑出外壳骨架。优选地,所述的滑轨上设有凸部及凹部,凸部与凹部分别嵌入设置在外壳骨架滑槽内的凹凸部内,以便限位固定智能终端模组。优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模组上设有弹针组,弹针组插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触点组内,以使智能终端模组与移动终端电连接,并进行电流与数据交互。优选地,所述的触点组包括Pin1、Pin2、Pin3、Pin4、Pin5、Pin6及Pin7触点,上述7个触点中相邻两触点的距离为1-5mm优选地,所述的Pin1至Pin7触点分别为Date3触点、Date1触点、电压负极触点、电压正极触点、Date2触点及Date4触点,各触点大小为1.3-1.7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将充电及多功能模组集成设置于一体,通过定义标准化的信号与电源接口和定义标准化的插接方式。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出来用于插拔的功能模块(如后备电源模块,扩展存储模块,电话卡扩展模块,用于补光的扩展闪光灯模块等)。通过标准的信号与电源接口以及其他的无线通讯方式,实现该模块在作为手持移动终端的工作,从而扩展或者增强手持移动终端的功能,而且该模块由于标准定义,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手持移动终端。具体地:1、本发明是一种可以不断扩展的配件系统,通过定义标准化的信号与电源接口和定义标准化的插接方式,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出来用于插拔的功能模块(如后备电源模块,扩展存储模块,电话卡扩展模块,用于补光的扩展闪光灯模块等)。通过标准的信号与电源接口以及其他的无线通讯方式,实现该模块在作为手持移动终端的工作,从而扩展或者增强手持移动终端的功能。而且该模块由于标准定义,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手持移动终端。增加或者增强手持移动终端的性能。2、本发明使用了磁力的吸附,并且设计为左右对称的充电接口定义,从而用户在使用时,无需对准,当靠近时,自然吸附,而且正反都能实现充电的部分。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3、本发明的扩展插槽设定了一种接口标准,外接功能模块如果符合这个标准,不仅可以实现按照用户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扩展功能,而且可以实现互换匹配,也可以实现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使用同一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了用户的可选择性和使用的便利性。4、本发明利用了磁力吸附和弹针(弹片)的触点,可以与后备电源来使用,在使用时,可以不用进行插接和拔取的动作。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便利。5、本发明的插口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设计,并对应地设计接头,从而使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的手持移动终端的适用,大为提升了本发明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智能终端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触点组的触点定义标准示意图。图4为图2中智能终端模组的滑动及定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连接座与插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连接座的弹针及插口的触点分别为3Pin的两种定义标准、4Pin的两种定义标准及5Pin的两种定义标准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外接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包括外壳骨架101、连接座102、插口103、外置触点104及智能终端模组105,其中,上述外壳骨架101为框体结构,其中部固定移动终端;上述连接座102设置在外壳骨架101的内侧,插口103设置在连接座102的外侧,并通过接头201与移动终端连接;上述外置触点104设置在外壳骨架101上,外置触点104与连接座102电连接;上述智能终端模组105包括至少二个,并与连接座102连接,以实现与移动终端的电流及数据交互。外壳骨架101上内置印刷板电路,上述连接座102与印刷板电路电连接。外壳骨架101上设有支板,上述外置触点104设置在该支板上,外置触点104与印刷板电路连接,以便通过连接座102给移动终端充电。插口103为充电插口,插口103包括至少二个触点,插口103内设磁性材料以以便与接头102磁吸附。插口103的触点包括至少三个,各触点包括正极触点及负极触点,正极触点接直流电源的正极,负极触点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触点及负极触点左右对称设置,以便接头201可正反接。智能终端模组105包括一个或至少二个,智能终端模组105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壳骨架101内,智能终端模组105的侧部设有滑轨C,滑轨C嵌入外壳骨架101的滑槽内,并沿滑槽自由滑动,以便使智能终端105插入及滑出外壳骨架101。滑轨C上设有凸部A及凹部B,凸部A与凹部B分别嵌入设置在外壳骨架101滑槽内的凹凸部内,以便限位固定智能终端模组105。智能终端模组105上设有弹针组107,弹针组107插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触点组106内,以使智能终端模组105与移动终端电连接,并进行电流与数据交互。触点组106包括Pin1、Pin2、Pin3、Pin4、Pin5、Pin6及Pin7触点,上述7个触点中相邻两触点的距离为1-5mmPin1至Pin7触点分别为Date3触点、Date1触点、电压负极触点、电压正极触点、Date2触点及Date4触点,各触点大小为1.3-1.7mm。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整体外形为智能保护套,可以装放在手持移动终端,和手持移动终端共同手持使用;其中101为整体的外壳骨架,为结构支撑和内置印刷电路板实现电路的联通部分,上面带有滑轨,卡点和触点,以便智能终端模组105可以在其上滑动并固定。102为连接座(连接器的公座),其定于与对应的智能终端自带的连接器母座匹配,103为充电插口,自身带有磁性或者可以被磁铁吸附材料,上面有4-5个触点以便和201连接。104为外置触点,该触点通过101,102与智能终端联通,可以通过该触点实现对智能终端充电,105为智能终端模组(功能模块),具有弹针或者弹片和101的触点接通从而实现和智能终端的电流和数据的交互,功能模块带有的滑轨和卡点与101的滑轨和卡点对应,从而实现固定和对位。201为接头(充电接头),上面的弹针和103相互对应,内部放置有磁铁,与103进行磁吸附,而且在触点定义时,采用了左右对称的方式,从而实现用户可以正反插接使用。如图2所示,106是位于101上面的触点组,通过101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和102实现和终端之间的电流和数据的交互。107是位于可拆卸的功能模块上面的弹针组(弹片针或者弹针),通过滑轨,可以与106实现连接,从而实现105与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与电流的交互。如图3所示,为106的触点定义标准,从Pin1到Pin7为数据3(Date3),数据1(Date2),5V电压负(V-),5V电压正(V+),数据2(Date2)数据4(Date4);触点中心间距标准值为2毫米,可以允许有0.1毫米的误差;触点大小为标准值1.5毫米,可以允许有0.2毫米的误差;107的弹针或者弹片的定义与106对应,但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允许更具功能模块的需求只要其中部分Pin存在。如图4所示,为105与101之间的卡扣的示意图,通过滑槽使得105可以固定在101上面。105侧部设有滑轨,在两侧的每侧都有2组定位点,其中101的滑槽的末端(可滑动的最内端)有一个凸起,起点有一个凹下部分,105两侧的每侧都有2个定位块,在滑轨的最前端为凹部B,后端为凸部A。当105沿滑轨滑入101时,两侧一共4组定位块相互咬合。避免用户在正常使用下105至101上脱落。如图5所示为201和103之间的相互结合的示意图,其中磁铁的内置于201内部,201上面有弹针,103的组成部分含有磁铁或者能被磁铁吸附的材料。上面有触点,当201靠近103时,由于磁力作用,相互吸附,从而使得201与103之间相互导通,实现磁吸附连接。如图6所示,为103和201上触点(弹针)为左右对称设计,103可能有3pin,4Pin,5Pin等几种形式分别定义如图6(其中V+标示直流电源的正极,V-标示直流电源的负极,ID标示识别信号。图7是磁吸背夹电源301与101的结合,其中101上面是有磁铁可吸附材料108组成的的一个或者多个模块,301是一个移动电源,上面与101磁铁可吸附材料108对应位置有磁铁302。当301靠近101,可以使用磁力将301吸附并矫正对位在101上面。从而确保301上面的弹针(弹片)303与外置触点14连接,以便和101相互导通。从而实现该后备电源通过101和102给智能移动终端充电。301可以通过201给来实现充电。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智能终端模组105省略,此时本发明不具备有扩展功能,仅通过磁吸附外接的移动电源301进行充电,从而适应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做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