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376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不断升级。以触摸屏智能手机为例,微处理器(CPU)经历单核、双核、四核、八核的演变,性能提升,功耗优化降低;通信技术发展为包括2G/3G/4G的64位多模多频;屏幕尺寸增大至5~6英寸;图形处理器(GPU)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并集成搭载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指纹识别、加速计、陀螺仪、地磁仪、压力和温湿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手机,人们几乎随时携带自己的智能手机。一旦智能手机丢失,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现有的手机防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在手机中安装防盗软件:

举例而言,手机安装防盗软件后,手机一旦更换SIM卡,会自动向预先设定的联系人号码发送短信,通过短信机主能知道手机当前使用者的手机号码,同时,机主也可以远程删除数据,锁定手机进行报警追踪,然而,该方案并不支持及时报警的功能,手机的当前使用者(如小偷)通过刷机即能解除防盗软件应用的所有设置;

另外,通过安装防盗软件设置安全模式,即用户设置的锁屏密码一旦解锁出现错误,前置摄像头自动偷拍当前使用者(如小偷)照片,并附上地理位置发至预先设定的用户电子邮箱,虽然自动拍照可能获得小偷的面部信 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结合移动基站可能定位得到的小偷的地理位置信息,从而增加手机追回的概率,但是,目前偷拍的效果不佳,定位精确度不够,而且用户错误输入锁屏密码即会转到安全模式,会对用户平时的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在手机外安装特殊的防盗装置:

举例而言,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手机套,当手机从口袋中拿出见光后不解锁,手机就发出报警声。然而,应用该方案,用户无法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手机,实用价值较低;

另外,现有技术也公开了在手机外安装附带蓝牙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或液态控制模块的手机外壳,此类方案虽然可以及时地发现手机被盗,但是需要昂贵复杂的附加防盗模块,而且此类防盗模块还会消耗电池电能,可见,此类方案的通用性较差,使用存在局限性。

综上可知,目前的手机防盗方案均存在各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丢失无法及时报警的问题,亦能解决现有防盗方案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当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移动终端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前,还包括:移动终端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

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包括: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当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移动终端进行 报警,包括: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移动终端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移动终端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报警之前,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则执行所述进行报警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为NFC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扫描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前,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包括:用于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之前,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移动终端,用于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当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为NFC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当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包括:用于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移动终端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在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进行报警之前,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 则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移动终端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当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移动终端进行报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仅能在移动终端丢失时及时报警,而且,无需特殊外置电路模块,成本低廉,用户体验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包括:

步骤11:移动终端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

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例如为智能手机,电子标签例如为NFC标签。

于本步骤之前,本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本步骤具体为:移动终端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

具体而言,电子标签检测软件首次检测到相应的电子标签时,记录该电子标签的标识(ID),根据该标识,确定移动终端与电子标签的对应关系,移动终端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其中,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移动终端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移动终端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无法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

步骤12:当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移动终端进行报警。

具体而言,移动终端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移动终端进行报警之前,本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则执行进行报警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移动终端,用于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当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

于较佳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为NFC标签。

于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用于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

于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用于当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包括:用于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移动终端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进行报警。

于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用于在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进行报警之前,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则进行报警。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系统的使用示意图。以下参照图2,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盗系统加以具体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例如为安装有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的智能手机101。然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移动终端可以为满足下述条件的任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如谷歌的Android系统、苹果的iOS系统)及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可以安装并运行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104为NFC标签,移动终端例如为拥有NFC功能的触摸屏智能手机101。由于电子标签采用通用的NFC标签,具有价格便宜,采购方便等特点。另外,NFC标签为无源器件,不需要如背景技术描述的外置防盗装置那样安装电池,电子标签不消耗电力,具有清洁环保 的特点。

如图2所示,电子标签104可被用户直接放置在被保护区域102(如裤子口袋,腰包口袋)中。然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被保护区域102还可以是上衣口袋、拎包口袋、背包口袋等用户可以放置智能手机101的地方。于此,电子标签104可以直接放在裤子口袋、包口袋里,也可以放在被保护区域102的内侧袋中(内侧袋可以是封口的,也可以是不封口的),另外,也可以不拆开电子标签104出厂时的包装袋,直接把含电子标签104的包装袋放在被保护区域102(如裤子口袋、包口袋)中。即,电子标签104(NFC标签)可与智能手机101直接接触,亦可不直接接触。换言之,电子标签104与智能手机101放置的相对位置需要满足在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对电子标签104的可识别范围内。电子标签104通过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与智能手机101绑定。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首次识别电子标签104时记录电子标签104的标识(ID),之后固定检测该标识的电子标签104。

于此,电子标签104出厂时放置在包装袋中,包装袋上贴有二维码,或者电子标签104上绘示有二维码。用户可使用智能手机101上安装的微信等软件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之后,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的下载网址链接会出现在扫描结果界面上。用户点击该网址链接后,通过浏览器软件可自动下载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的安装包。下载完毕后,用户可在智能手机101上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如此,用户无需将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先下载到电脑,再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到智能手机101进行安装,简化了流程,方便使用。

如图2所示,当智能手机101被用户放置在被保护区域102时,由于电子标签104也被用户放置在被保护区域102,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通过读电子标签104监控智能手机101与电子标签104的相对位置。如果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读到电子标签104,则智能手机101保持原状;如果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读不到电子标签104(即,电子标签104与智能手机101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电子标签检测软件103对电子标签104的可识别范围),且超过预设时间(如3秒)智能手机101没有正确解锁,则智能手机101及时发出报警音,引起用户注意,从而达到手机防盗的目的。其中,用户在预 设时间内用预先设定的任意方式解锁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发报警音,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此外,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

于较佳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为NFC标签。

于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扫描处理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检测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前,扫描电子标签上标示的电子标签检测软件下载地址的二维码,至该下载地址下载并安装电子标签检测软件。

于较佳实施例中,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后,进行报警,包括:用于当电子标签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超过了电子标签检测软件对电子标签的可识别范围时,进行报警。

于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未检测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之后,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之前,判断本移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正确解锁,如果未正确解锁,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关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操作流程,同上述防盗方法及系统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外置特殊电路模块的问题,而且防盗及时,用户体验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