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8576发布日期:2019-07-24 08:5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的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自动重复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重传时,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调度尺寸随机变化导致再分段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长度任意变化,根据状态报告处理重传再分段PDU存在多种尺寸场景,重传处理复杂,整个PDU重传过程容易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进而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降低重传处理复杂度,并防止数据传输失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

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小值,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结束位置的最大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大值。

其中,所述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通过延迟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段传输。

其中,所述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无线链路控制RLC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或首次接收到包含所述待传输PDU非确认的状态报告时,将所述待传输PDU记录的重传开始位置和重传结束位置之间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所述在无线链路控制RLC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或首次接收到包含所述待传输PDU非确认的状态报告时,将所述待传输PDU记录的重传开始位置和重传结束位置之间的数据进行重传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PDU首次传输时,将所述重传开始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起始处,并将所述重传结束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结尾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重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区间调整单元,用于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

分段传输单元,用于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

其中,所述区间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小值,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结束位置的最大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大值。

其中,所述分段传输单元,进一步用于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通过延迟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段传输。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传确定单元,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RLC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或首次接收到包含所述待传输PDU非确认的状态报告时,将所述待传输PDU记录的重传开始位置和重传结束位置之间的数据进行重传。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位置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PDU首次传输时,将所述重传开始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起始处,并将所述重传结束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结尾处。

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只需要维护一个重传区间,降低了重传处理的复杂度,并且避免了整个PDU重传过程达到最大重传次数,防止了数据传输失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所述方法包括:

S101: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数据分段可理解为一个数据分段或多个数据分段,所述多个理解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为便于调整所述重传区间,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小值,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结束位置的最大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大值。

假设需要重传待传输PDU中的数据分段有五个,数据分段分别为100~200,300~350,400~450,500~600,700~800,在现有技术中,则只能对这五个数据分段分别进行维护,其处理的复杂度较高,由于维护的分段较多,在维护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本实施方式中,则根据上述过程,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最小值100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小值,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最大值800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大值,故而,只需要维护100~800这个重传区间。

另外,由于100~800这个重传区间的数据是连续的,故而,在重传时,则可通过较为高效的方式进行重传,例如,可将100~800分为100~500,500~800这两个数据分段进行重传,不会按照上述五个数据分段进行重传,从而有效避免了整个PDU重传过程达到最大重传次数,防止了数据传输失败。

S102: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

可理解的是,由于网络可能是暂时性断开,例如:移动终端运动至较大遮蔽物的后方,故而,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接收数据,若在分段传输时,是通过不间断地连续传输,则可能使该移动终端很快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导致所述移动终端断开数据连接,为避免出现该问题,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通过延迟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段传输。

当然,可通过多种延迟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段传输,例如:将各次数据重传均进行预设时间的延迟,又或是将预设次数的数据重传进行预设时间的延迟,本实施方式中,将重传过程中的第1~8、13~16、27~32次不进行延迟,将重传第9~12、17~21次的过程中每次延迟4个调度周期后再进行重传,将重传第22~26次的过程中每次延迟2个调度周期后再进行重传,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少RLC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通过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只需要维护一个重传区间,降低了重传处理的复杂度,并且避免了整个PDU重传过程达到最大重传次数,防止了数据传输失败。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2,所述方法包括:

S201:在所述待传输PDU首次传输时,将所述重传开始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起始处,并将所述重传结束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结尾处;

假设所述待传输PDU的整个数据段为0~1000,在本步骤中,将所述重传开始位置记录为0,将所述重传结束位置记录为1000。

S202:在无线链路控制RLC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或首次接收到包含所述待传输PDU非确认的状态报告时,将所述待传输PDU记录的重传开始位置和重传结束位置之间的数据进行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调度尺寸小于待传输PDU尺寸,则根据重传长度实时更新重传开始位置。

S203: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

S204: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3~S204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101~S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重传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3,所述装置包括:

区间调整单元301,用于在需要重传待传输协议数据单元PDU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段时,根据所述数据分段对重传区间进行调整;

分段传输单元302,用于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段传输。

可选地,所述区间调整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开始位置的最小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小值,将所述数据分段中的结束位置的最大值作为所述重传区间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分段传输单元,进一步用于对所述待传输PDU中重传区间的数据通过延迟传输的方式进行分段传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传确定单元,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RLC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或首次接收到包含所述待传输PDU非确认的状态报告时,将所述待传输PDU记录的重传开始位置和重传结束位置之间的数据进行重传。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位置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PDU首次传输时,将所述重传开始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起始处,并将所述重传结束位置记录为所述待传输PDU的结尾处。

对于装置实施方式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方式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即可。

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的各个部件中,根据其要实现的功能而对其中的部件进行了逻辑划分,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重新划分或者组合,例如,可以将一些部件组合为单个部件,或者可以将一些部件进一步分解为更多的子部件。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方式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