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2979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在服务器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终端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一个家庭之中可能存在多个电子终端,而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可能需要通过电子终端来相互传送文件,或者一起在线玩游戏,这都需要使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现有的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式一般为:每个电子终端需首先开启相同类型的近距离通讯模块(例如,蓝牙模块),然后由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任一电子终端进行搜索,并根据用户的选择从搜索到的终端的列表中选择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除所述任一电子终端之外的其他电子终端,如果设置了近距离连接密码的话,还需用户输入近距离连接密码,才能实现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显然,现有的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操作步骤较多、过程较繁琐,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操作知识,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操作步骤复杂、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服务器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从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b)确定在预定时间 之内是否还接收到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除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之外的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c)当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时,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d)当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且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也一致时,将用于控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并将用于控制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以供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基于对方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建立近距离连接。可选地,所述方法可还包括:(e)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f)响应于接收到的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来控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g)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建立与接收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群组,并将所述用户确定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可选地,所述方法可还包括:(h)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其中,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i)服务器响应于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认证消息,所述认证消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j)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可选地,步骤(c)可还包括:当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时,确定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与所述其他 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其中,当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属于同一用户群组时,可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在步骤(c)中,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可包括:(c1)确定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c2)如果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c3)如果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不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所述授权邀请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c4)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在步骤(c)中,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可包括:(c11)确定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c22)如果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c33)如果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不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所述授权邀请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c44)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 群主同意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可选地,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服务器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信息接收单元,从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确定单元,确定在预定时间之内信息接收单元是否还接收到所述多个电子终端中的除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之外的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比较单元,当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信息接收单元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时,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发送单元,当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且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也一致时,将用于控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并将用于控制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以供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基于对方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建立近距离连接。可选地,所述设备可还包括:请求接收单元,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控制单元,响应于接收到的用于建立用户群 组的请求来控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群组建立单元,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建立与接收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群组,并将所述用户确定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可选地,请求接收单元可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其中,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发送单元可响应于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认证消息,所述认证消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其中,可还包括:用户添加单元,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可选地,所述设备可还包括:群组确定单元,当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时,确定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其中,当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属于同一用户群组时,比较单元可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比较单元可确定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如果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不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所述授权邀请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 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比较单元可确定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如果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不是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所述授权邀请信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接收到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时,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可选地,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b)将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c)从服务器接收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而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以及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d)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并根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可选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可选地,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可选地,步骤(d)可包括:(d1)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d2)搜索开启了与所述电子终端当前所开启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相同类型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的终端;(d3)检测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d4)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其中,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可包含在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中。可选地,步骤(d)可还包括:(d5)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返回执行步骤(b)。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接收单元,从服务器接收基于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而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以及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并根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可选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可选地,所述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可选地,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可包括:启动单元,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搜索单元,搜索开启了与所述电子终端当前所开启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相同类型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的终端;检测单元,检测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连接单元,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其中,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可包含在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中。可选地,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上传单元可将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 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采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可有效简化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过程。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和在服务器中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的框图;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服务器中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设备的框图;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的结构框图;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与多个电子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图4所示的信息交互流程对应的服务器与多个电子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示例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将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的流程图;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的步骤的流程图;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对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仅被视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描述于此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终端100和服务器200的框图。作为示例,所述电子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机等),或者固定终端(例如,台式计算机)等能够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这里,应理解,除了图1所示的一个电子终端100之外,还可存在其他电子终端也与服务器200进行图示的数据交互过程,在图1中仅示出与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的一个电子终端。如图1所示,电子终端100包括信息采集单元110、上传单元120、接收单元130、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140。服务器200包括信息接收单元210、确定单元220、比较单元240、发送单元250,除此之外,服务器200可还包括群组确定单元230。具体说来,电子终端100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10采集用户(以下,称为“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作为示例,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这里,可利用现有的各种装置来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本发明对此部分内容不做详细描述。上传单元120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200。这里,上传单元120可先获取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然后再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200。服务器200的信息接收单元210接收从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确定单元220确定在预定时间之内信息接收单元210是否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即,与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的多个电子终端中除了电子终端100之外的终端)上传的用户(以下,称为“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如果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信息接收单元210没有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则服务器200对从电子终端100接收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不进行处理。如果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信息接收单元210还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则群 组确定单元230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如果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不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则服务器200不对接收到的信息(包括:从电子终端100接收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以及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接收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进行处理。如果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则比较单元240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还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200中可还包括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设备,以用来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下面参照图2来详细描述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的过程。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服务器中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设备的框图。如图2所示,在服务器中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设备包括请求接收单元260、控制单元270和群组建立单元280。具体说来,请求接收单元260从与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的多个电子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例如,可假设服务器200中的请求接收单元260从电子终端100接收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控制单元270响应于接收到的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来控制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例如,服务器200中的控制单元270可向电子终端100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控制电子终端100启动信息采集单元110,以对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采集。群组建立单元280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终端接收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建立与接收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群组,并将所述用户确定为该用户群组的群主。这里,可假设电子终端100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10采集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单元120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上 传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中的群组建立单元280从电子终端100接收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建立以用户a为群主的用户群组。此时,服务器200可将建立的用户群组以及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即,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起保存到数据库中。这里,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电子终端100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10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电子终端100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10可采集任意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仅限于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在建立了用户群组之后,服务器200还可向该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200可还包括:用户添加单元。具体说来,服务器200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过程可为:服务器200中的请求接收单元260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应理解,发起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的其他电子终端为除用户群组的群主所持有的电子终端之外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这里,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例如,假设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并在向服务器200发送的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服务器200中的发送单元250响应于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认证消息。这里,所述认证消息可用于询问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例如,假设用户b请求加入的用户群组的群主为用户a,此时,发送单元250向用户a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认证消息。如果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则用户添加单元将所述用户添加到用户群组中。例如,当接收到用户a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则用户添加单元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在此情况下,服务器200还将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新用户(即,用户b)以及该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起保存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将所述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则用户添加单元不向所述用户群组中添加所述用户。例如,例如,当没有接收到用户a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即,用户a不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则用户添加单元不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返回图1,具体说来,比较单元240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可为:在群组确定单元230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属于同一用户群组的情况下,比较单元240可进一步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是否为用户群组的群主,如果用户a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用户a不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服务器200中的发送单元250可向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这里,所述授权邀请信息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服务器200中的信息接收单元210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时,比较单元240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例如,可假设用户a为用户群组的群主,则比较单元240在确定用户a为用户群组的群主之后,可直接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相应地,比较单元240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可为:当群组确定单元230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属于同一用户群组的情况下,比较单元240可进一步确定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是否为用户群组的群主,如果用户b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用户b不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服务器200中的发送单元250可向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这里,所述授权邀请信息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 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服务器200中的信息接收单元210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时,比较单元240将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例如,可假设用户b不是用户群组的群主,该用户群组的群主为用户a,则比较单元240在确定用户b不是用户群组的群主之后,首先向用户a发送授权邀请信息,以询问用户a是否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在接收到用户a同意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之后,比较单元240再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当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且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也一致时,发送单元250将用于控制电子终端100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电子终端100,并将用于控制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发送给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以供电子终端100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基于对方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建立近距离连接。这里,可利用现有的各种装置来检测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例如,比较单元240可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相似度度量,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大小来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例如,如果所述相似度的值小于预定值,则认为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一致,如果所述相似度的值不小于(即,大于等于)预定值,则认为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相应地,检测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方法与检测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 方法可相同,本发明对此部分的内容不重复介绍。电子终端100的接收单元130从服务器200接收用于控制电子终端100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以及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140响应于从服务器200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并根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可选地,所述控制命令可由服务器基于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而产生。具体说来,所述控制命令由服务器200按照以下方式来产生:基于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的比较结果来产生所述控制命令。优选地,可在确定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属于同一用户群组的情况下,由服务器200基于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的比较结果来产生所述控制命令。下面参照图3来详细描述图1中的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140基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使电子终端100与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过程。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中的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140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近距离连接建立单元140包括启动单元141、搜索单元142、检测单元143和连接单元144。具体说来,启动单元141响应于从服务器200接收的用于控制电子终端100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搜索单元142搜索开启了与电子终端100当前所开启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相同类型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的终端。检测单元143检测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这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可包含在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中。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连接单元144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上传单元120可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作为示例,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除此之外,近距离匹配信息可还包括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的优先级。例如,近距离连接方式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wifi直连、蓝牙、nfc。优选地,近距离匹配信息的格式可如表1所示的列表形式,表1近距离连接方式地址信息连接密码优先级wifi直连ip地址高蓝牙mac地址中nfc低……………………如表1所示,在电子终端100中的接收单元130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之后,启动单元141可依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中的优先级先开启高优先级的wifi直连模块,然后搜索单元142搜索也同时开启了wifi直连模块的终端,检测单元143检测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是否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例如,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ip地址),如果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ip地址,连接单元144根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ip地址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wifi直连连接。如果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ip地址,则启动单元141可开启中优先级的蓝牙模块,重复上述过程以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蓝牙连接,类似地,如果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蓝牙连接没有成功,则启动单元141可再开启低优先级的 nfc模块,以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nfc连接,当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以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建立近距离连接都没有成功时,电子终端100中的上传单元120可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电子终端100的近距离匹配信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200,相应地,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也将采集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此外,电子终端100可还包括发送单元,在连接单元144根据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之后,发送单元可向所述其他电子终端发送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用于测试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之间建立的近距离连接是否成功。当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之间建立的近距离连接成功时,可基于建立成功的近距离连接来在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当电子终端100与所述其他电子终端之间建立的近距离连接不成功时,可采用上述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即,重新上传将采集的用户a和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以及电子终端100和所述其他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到服务器200,或者,启动单元141开启低优先级的近距离通讯模块。应理解,表1所示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的格式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来对表1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调整,例如,近距离匹配信息可仅包括地址信息,本发明不限于此。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与多个电子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的示意图。所述电子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游戏机等),或者固定终端(例如,台式计算机)等能够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这里,应理解,除了图4所示的第一电子终端和第二电子终端之外,可还存在其他电子终端也与服务器200进行图示的数据交互过程,在图4中仅示出与服务器200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一电子终端和第二电子终端。应理解,在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电子终端的持有者为用户a,第二电子终端的持有者为用户b。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与图4所示的信息交互流程对应的服务器与两个电子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示例图,下面参照图4和图5来详细描述服务器与第一电子终端和第二电 子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流程。如图4和图5所示,在步骤s10中,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作为示例,生物识别信息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指纹数据、声纹数据、虹膜图像、心电图波形。这里,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来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本发明对此部分内容不做详细描述。在步骤s20中,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具体说来,在步骤s20中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上传单元可先获取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然后再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在步骤s30中,第二电子终端中的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在步骤s40中,第二电子终端中的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具体说来,在步骤s40中第二电子终端中的上传单元可先获取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然后再将采集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上传到服务器。应理解,第一电子终端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以及上传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的步骤与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以及上传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的步骤不分先后。在步骤s50中,服务器中的群组确定单元确定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群组。这里,在执行步骤s50之前,服务器中的确定单元需确定服务器从第一电子终端接收到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的第一时间与从第二电子终端接收到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的第二时间的时间差,如果所述时间差大于预定时间(即,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服务器没有接收到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则服务器对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不进行处理(图中 未示出)。如果所述时间差不大于(即,小于等于)预定时间(即,在所述预定时间之内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则执行步骤s50,群组确定单元确定用户a与用户b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如果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不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则服务器不对接收到的信息(包括:从第一电子终端接收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以及从第二电子终端接收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进行处理(图中未示出)。如果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属于同一用户群组,则执行步骤s60:服务器中的比较单元将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下面参照图6来详细描述将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将上传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确定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与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b属于同一用户群组的情况下,在步骤s601中,确定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a是否为用户群组的群主。如果用户a不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执行步骤s602:向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授权邀请信息。这里,所述授权邀请信息可用于询问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第一电子终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在步骤s603中,确定是否接收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第一电子终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如果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第一电子终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则执行步骤s604:将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第一电子终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 近距离连接的确认消息,则重复执行步骤s603,继续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如果用户a是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则执行步骤s604。例如,可假设用户a为用户群组的群主,则在步骤s601中确定用户a为用户群组的群主之后,可直接执行步骤s604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返回图4和图5,如果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一致,则服务器不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图中未示出)。这里,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来判断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例如,可将电子终端100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相似度度量,根据所述相似度的大小来确定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例如,如果所述相似度的值小于预定值,则认为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一致,如果所述相似度的值不小于(即,大于等于)预定值,则认为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如果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则执行步骤s70:服务器中的比较单元将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这里,将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与将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的步骤相同,本发明对此部分不再赘述。如果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一致,则服务器不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图中未示出)。这里,判断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与判断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 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相同,本发明对此部分的内容不再赘述。应理解,判断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与判断第一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如果第二电子终端上传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致,则执行步骤s80和步骤s90。具体说来,在步骤s80中,服务器向第一电子终端发送用于控制第一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以及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在步骤s90中,服务器向第二电子终端发送用于控制第二电子终端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的控制命令以及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这里,应理解,可由第一电子终端或第二电子终端来执行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步骤,下面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由第一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为例,来介绍在第一电子终端和第二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步骤。在步骤s100中,第一电子终端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在步骤s110中,第二电子终端响应于从服务器接收的所述控制命令开启近距离通讯模块。在步骤s120中,第一电子终端搜索开启了与第一电子终端当前所开启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相同类型的近距离通讯模块的终端。在步骤s130中,检测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是否包括第二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这里,第二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可包含在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中。如果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包括第二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则执行步骤s140:根据第二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当搜索到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不包括第二电子终端的地址信息时,第一电子终端可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一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同时,第二电子终端也将采集的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和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重新上传到服务器。作为示例,近距离匹配信息可包括: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中的每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对应的地址信息和/或以所述近距离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所需的密码,除此之外,近距离匹配信息还可包括所述至少一种近距离连接方式的优先级。例如,近距离连接方式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任意一项:wifi直连、蓝牙、nfc。优选地,在步骤s140中可按照近距离匹配信息中的优先级顺序来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由于图3中已经对基于第二电子终端的近距离匹配信息来使第一电子终端与第二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步骤进行了详细描述,本发明对此部分内不再赘述。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可还执行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步骤,以用来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下面参照图7来详细描述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的步骤。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服务器中建立用户群组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本示例中,假设由第一电子终端向服务器发起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这里,应理解,发起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的终端可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多个电子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在图6中将第一电子终端作为发起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的电子终端仅为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步骤s701中,服务器中的请求接收单元从第一电子终端接收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在步骤s702中,服务器中的控制单元响应于接收到的用于建立用户群组的请求服务器向第一电子终端发送用于控制第一电子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的指令,以控制第一电子终端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在步骤s703中,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例如,第一电子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指令之后,可响应于所述指令启动信息采集单元来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给服务器。在步骤s704中,服务器中的群组建立单元从第一电子终端接收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之后,可建立与接收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群组, 并将该用户确定为用户群组的群主。这里,可假设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信息采集单元采集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单元将采集的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上传给服务器,服务器中的群组建立单元从第一电子终端接收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之后,建立以用户a为群主的用户群组。此时,服务器可将建立的用户群组以及该用户群组的群主(即,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起保存到数据库中。这里,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但应理解,第一电子终端中的信息采集单元110可采集任意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不仅限于采集用户a的生物识别信息。在建立了用户群组之后,还可在多个电子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执行向该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步骤。下面参照图8来详细描述在多个电子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执行的向该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步骤。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本示例中,假设第一电子终端为用户群组的群主所持有的电子终端,由第二电子终端向服务器发起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应理解,发起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的第二电子终端为除用户群组的群主所持有的电子终端之外的任意一个电子终端。在步骤s801中,第二电子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这里,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例如,可假设第二电子终端采集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并在向服务器发起的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中包含了用户b的生物识别信息。在步骤s802中,服务器中的发送单元响应于用于向用户群组中添加新用户的请求,向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发送认证消息。这里,所述认证消息可用于询问所述用户群组的群主是否同意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例如,假设用户b请求加入的用户群组的群主为用户a(即,第一电子终端的持有者用户a为用户群组的群主),此时,服务器中的发送单元可向用户a发送用于询问是否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 群组中的认证消息。如果用户群组的群主同意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则执行步骤s803:第一电子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例如,如果用户a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则用户a通过第一电子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如果用户群组的群主不同意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所述用户群组中,则第一电子终端不向服务器发送同意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确认消息(图中未示出)。在步骤s804中,服务器中的用户添加单元将第二电子终端采集的生物识别信息所属的用户添加到用户群组中。例如,服务器中的用户添加单元可将用户b添加到用户群组中。在此情况下,服务器还将添加到用户群组中的新用户(即,用户b)以及该新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一起保存到数据库中。此外,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和在服务器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设备中的各个单元可被实现硬件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限定的各个单元所执行的处理,可以例如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各个单元。此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中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和在服务器控制多个电子终端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方法可以被分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上述方法的描述来实现所述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中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采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立近距离连接及控制电子终端建立该连接的方法和设备,可有效简化在多个电子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过程。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