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控制系统、传输系统、传输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5275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传输控制系统、传输系统、传输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关于将从传输终端接收的数据传输到另一传输终端的发明。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经由诸如互联网的通信网络与远程地点通信已经变得流行。用于远程会议的会议系统(见专利文献1)可被认为是这样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在通常的会议系统中,由在一侧参加远程会议的相关人员使用的呼叫终端,将在会议室中的物体的图像和声音转变换为数字数据,并且经由服务器(计算机)将所述数据传输到由在另一侧的相关人员使用的呼叫终端。接下来,由在另一侧的人员使用的呼叫终端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来自一侧的图像,并且从扬声器输出声音。因此,能够在接近于实际会议的状态下举行在远程地点之间的会议。

另外,电子黑板已被用于公司、教育机构、行政机关等中的远程通信。这样的电子黑板能够在显示单元上显示背景图像和UI图像(操作图像),并且用户能在这种背景图像上绘制字符、数字、图形等的笔画图像(见专利文献2)。这个笔画图像由电子地变换内容的、并且生成坐标数据的电子黑板绘制,所述笔画图像代表由用户通过用电子笔或手接触显示单元所绘制的内容。

此外,电子黑板能够与另一电子黑板或上文所述的呼叫终端经由服务器(计算机)传输和接收坐标数据等。如果电子黑板经由服务器(计算机)将坐标数据传输到另一电子黑板,另一电子黑板从所述坐标数据中再现笔画图像,并因此,在一侧的电子黑板上绘制的笔画图像被显示在远程地点处的另一电子黑板上。这使在远程地点之间的会议更为方便。

然而,即使从诸如电子黑板之类的第一传输终端经由服务器(计算机)接收的坐标数据,诸如无法复制笔画图像的呼叫终端之类的第二传输终端也不能从坐标数据中再现笔画图像。

如上文所述,如果服务器(计算机)等将不能由第二传输终端处理的类型的数据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则会出现因为第二传输终端不能处理所述数据而导致传输处理无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实施例,能够将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的数据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的传输控制系统包含:接收器单元以及传输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接收器单元被配置为从第一传输终端接收标识信息以识别第二传输终端或第二传输终端的用户、数据,以及代表数据类型的第一类型信息;所述传输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接收的第一类型信息不包含于与接收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第二类型信息之中的情况下,控制接收的数据不被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所述标识信息与代表由预定传输终端可处理的数据的类型的第二类型信息相关联,在管理单元中管理的第二类型信息,被配置为具有标识信息以识别预定的传输终端或传输终端的用户。

发明效果

如上文所述的,根据在本公开中的传输控制系统,获得基于从第一传输终端传输的类型信息,能够通过控制数据不被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而避免不必要传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传输系统的概览图。

图2是示出在传输系统中的图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各种管理信息项目的接收和传输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像数据的画质的示意图。

图4是呼叫终端的外部视图。

图5是电子黑板的外部视图。

图6是呼叫终端的硬件配置图。

图7是电子黑板的硬件配置图。

图8是传输控制系统、程序提供系统以及维护系统的硬件配置图。

图9是呼叫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出视觉信息管理表格的图。

图11是电子黑板的功能框图。

图12是图像层的配置图。

图13是示出页面数据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笔画数据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坐标阵列数据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介质数据的示意图。

图17是传输控制系统50的功能框图。

图18是认证管理DB的示意图。

图19是终端管理DB的示意图。

图20是目的地列表管理DB的示意图。

图21是会话管理表格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操作或处理的概览图。

图23是示出在用于开始在传输终端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准备阶段中处理的序列图。

图24是在开始终端上的目的地列表屏幕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以目的地候选项的选择开始的、以准备开始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26是在参与终端上的目的地列表屏幕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序列图。

图28是示出判定传输目的地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可作出各种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修改和替换。

下文中,将根据实施例参照附图描述传输系统。

注意所述传输系统可包含,在多个终端之中互相转移信息、情感等的通信系统。这个通信系统是用于在多个终端(在实施例中的“呼叫终端”和“电子黑板”为示例)之中经由通信控制系统(在实施例中的“传输控制系统”为示例)互相转移信息、情感等的系统,并且电视(视频)会议系统等可被认为是示例。

(实施例的整体配置)

首先,将使用图1至图3描述实施例中的整体配置。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传输系统1的概览。图2是示出在传输系统1中的图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各种管理信息项目的接收和传输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图像数据的画质的示意图。

首先,图1中示出的传输系统1由多个呼叫终端(10aa、10ab、...)、用于多个呼叫终端(10aa、10ab、...)的显示单元(120aa、120ab、...)、多个电子黑板(20a、20b、20c、20d)、传输管理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构成。

下文中,多个呼叫终端(10aa、10ab、...)中的任意一个将被称为“呼叫终端10”,并且多个显示单元(120aa、120ab、...)中的任意一个将被称为“显示单元120”。另外,多个电子黑板(20a、20b、20c、20d)中的任意一个将被称为“电子黑板20”。此外,在实施例中的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可共同地被称为“传输终端”。另外,请求用于视频会议等通信的开始的、作为请求源的呼叫终端10将被称为“开始终端”,而作为请求目的地(中继目的地)的呼叫终端10将被称为“目的地终端”。这个“目的地终端”可被称为“伙伴终端(partner terminal)”。

另外,呼叫终端10能够传输和接收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为图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文本数据之中的至少一个类型。另外,电子黑板20能够传输和接收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为图像数据以及坐标数据之中的至少一个类型,其将在后文被描述。注意文本数据可为代表在聊天等中使用的消息的数据。

接下来,将使用图2描述在开始终端和目的地终端两者为呼叫终端的情况下的通信方法。在传输系统1中,用于管理信息“sei”的会话被建立在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以经由传输管理系统50传输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另外,在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建立四个会话,以使用H.264/SVC视频编码标准经由传输控制系统50,传输和接收四种类型的数据,即为,高分辨率图像数据82、中等分辨率图像数据83、低分辨率图像数据84,以及声音数据(音频数据)85。此处,这四个会话共同地被作为用于内容“sed”的会话而被示出。注意虽然在用于内容“sed”的会话中文本数据或坐标数据也可被传输和接收,但是此处省略示出。另外,传输控制系统50未必居中于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可在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直接建立用于内容“sed”的会话。此外,在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的这样的关系,不仅可被应用于在呼叫终端与呼叫终端之间,也可被应用在呼叫终端与电子黑板之间、电子黑板与呼叫终端之间,以及电子黑板与电子黑板之间。在任意的这些情况下,在开始终端80与目的地终端81之间,通过使用H.264/SVC视频编码标准来传输图像数据。另外,H.264/SVC为视频编码标准的示例,并且可使用其他的视频编码标准。例如,H.264/AVC、H.265、VP9等可被认为是其他标准。

此处,将描述在实施例中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如图3中(c)所示,存在如图3中(a)所示的160像素宽和120像素高的低分辨率图像,其为基础图像;如图3中(b)所示的具有320像素宽和240像素高的中等分辨率图像;以及具有640像素宽和480像素高的高分辨率图像。在这些图像之中,如果通过窄带宽路由转移的,仅包含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的低画质图像数据被中继。如果路由的带宽相对宽,包含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以及中等分辨率图像的中等画质图像数据被中继。如果路由的带宽非常宽,包含作为基础图像的低分辨率图像、中等分辨率图像以及高分辨率图像的高画质图像数据被中继。

另外,将在后文描述在图1中示出的每个电子黑板20为在公司、学校等使用的白板(拷贝板),利用所述电子黑板,用户能通过用电子笔4或手H接触显示单元3来绘图,其将在后文描述,以及电子地变换绘制的内容以生成笔画阵列数据(stroke array data),其将在后文描述。

另外,在图1中示出的传输控制系统50在多个呼叫终端10间继内容数据。传输控制系统50以统一的方式认证来自呼叫终端10中的登录、管理呼叫终端10的呼叫状态、管理地址列表等。注意在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可以为运动图片或是静止图片。

多个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70cd)选择最佳的用于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路径。注意下文中,所述路由器(70a、70b、70c、70d、70ab、70cd)中的任意一个将被称为“路由器70”。

程序提供系统90包含将在后文描述的HD(硬盘)204,以存储呼叫终端用来实施各种在呼叫终端10上功能(或者,以使呼叫终端10作为各种功能单元工作)的程序,并且所述程序提供系统90能够将用于呼叫终端的程序传输到呼叫终端1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204也存储用于电子黑板的程序以实施各种在电子黑板20上的功能(或者,以使电子黑板20作为各种功能单元工作)的程序,并且能将用于电子黑板的程序传输到电子黑板20。程序提供系统90的HD 204也存储用于传输控制以实施传输管理系统50上的各种功能(或者,以使传输管理系统50作为各种功能单元工作)的程序,并且能将用于传输控制的程序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

维护系统100是用于呼叫终端10、传输控制系统50、以及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的对话、管理以及维护的计算机。例如,如果维护系统100安装在国内,而呼叫终端10、传输控制系统50、以及程序提供系统90安装在国外,则,维护系统100经由通信网络2,远程地执行呼叫终端10、传输控制系统50、以及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的对话、管理以及维护。另外,维护系统100维护或管理呼叫终端10、传输控制系统50、以及程序提供系统90中的至少一个的产品代码、制造商序号、购买者、维护检查、或故障历史,而无需通信网络2介入。

附带地,将呼叫终端(10aa、10ab、10ac、...)、电子黑板20a、以及路由器70a连接到LAN 2a以能够彼此通信。将呼叫终端(10ba、10bb、10bc、...)、电子黑板20b,以及路由器70b连接到LAN 2b以能够彼此通信。另外,通过包含路由器70ab的专用线路2ab将LAN 2a与LAN 2b连接以能够彼此通信,并且设置在预定区域A。例如,区域A为在东京的办公室,LAN 2a设置在第一营业部,而LAN 2b设置在第二营业部。

另一方面,将呼叫终端(10ca、10cb、10cc、…)、电子黑板20c,以及路由器70c连接到LAN 2c以能够彼此通信。将呼叫终端(10da、10db、10dc、...)、电子黑板20d,以及路由器70d连接到LAN 2d以能够彼此通信。另外,通过包含路由器70cd的专用线路2cd将LAN 2c与LAN 2d连接以能够彼此通信,并且设置在预定区域B。例如,区域B为在大阪的办公室,LAN 2c设置在第一开发部门,而LAN 2d设置在第二开发部门。将区域A与区域B连接到互联网2i以能够经由各自的路由器(70ab、70cd)彼此通信。

另外,将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与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经由互联网2i连接以能够彼此通信。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可设置在区域A或区域B,或设置在除这些以外的区域。

注意在实施例中,LAN 2a、LAN 2b、专用线路2ab、互联网2i、专用线路2cd、LAN 2c,以及LAN 2d构成实施例中的通信网络2。这个通信网络2不仅可包含通过电线连接的部分,也可包含通过诸如WiFi(无线保真)和蓝牙(注册商标)的无线通信连接的部分。

另外,在图1中,附加在下列呼叫终端10、电子黑板20、传输控制系统50、路由器7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上的四个数字的组以简化的方式分别代表了在IPv4格式中IP地址。例如,呼叫终端10aa的IP地址为1.2.1.3。另外,虽然可使用IPv6代替IPv4,IPv4用于简化描述。

注意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可不仅被用于在多个办公室之间通信,或在同一办公室中的不同的房间之间通信,也可被用于在同一房间中通信,或在室外与室内之间通信,或在室外之间通信。如果在室外使用呼叫终端10,通过移动电话通信网络等可无线地执行通信。

(本实施例中的硬件配置)

接下来,将使用图4到图8来描述实施例中的硬件配置。图4是呼叫终端10的外部视图。假设在下文描述中的X轴为呼叫终端10的纵向方向,Y轴为在水平面上垂直于X轴的方向,Z轴为垂直于X轴与Y轴的方向(竖直方向)。

如图4所示,呼叫终端10包含底盘1100、臂1200,以及照相机外壳1300。在这些之中,底盘1100的前侧表面1110具有多个进气口孔(未示出),而底盘1100的后侧表面1120具有多个出气口孔1121。利用这些孔,通过驱动内置于底盘1100中的冷却风扇,外部空气能够穿过进气口孔(未示出)进入,然后穿过出气口孔1121而被耗尽。底盘1100的右侧表面1130具有拾音孔1131,语音、声音、噪音等穿过该拾音孔通过内置麦克风而被捕捉,其将在后文被描述。

底盘1100具有在更接近右壁1130的一侧上构成的操作面板1150。操作面板1150具有多个操作按钮108a–108e、电源开关109、报警灯119,以及声音输出孔1151,声音穿过该孔从内置扬声器115输出到外部。将在后文描述这些部件。在底盘1100的左侧表面1140上,提供凹形外壳部件1160以支持臂1200以及照相机外壳1300。底盘1100的右侧表面1130也具有多个连接器1132a–1132c以电学地将电缆连接到外部装置连接接口118,其将在后面描述。另一方面,底盘1100的左侧表面具有连接器(未示出)以电学地将用于显示器120的线缆120c连接到外部设备连接接口118。

注意在下文描述中,当指定操作按钮108a–108b中的任意一个时,将使用“操作按钮108”,而当指定连接器1132a–1132c中的任意一个时,将使用“连接器1132”。

臂1200经由力矩铰链被1210附加到底盘1100上,并且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底盘1100竖直地旋转直至135度的倾斜角θ1的能力。在图4中,倾斜角θ1设置为90度。

照相机外壳1300具有内置照相机112以拍摄用户、文件,或房间的图像,其将在后文中被描述。照相机外壳1300也具有力矩铰链1310。照相机外壳1300经由力矩铰链1310被附加到臂1200上。此外,照相机外壳1300经由力矩铰链1310被附加到臂1200,并且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零度竖直旋转直至±180度的水平角θ2,或水平地旋转直至±45度的倾斜角θ3,所述零度对应于与图4中的臂1200相关的角度。

另外,图5是电子黑板20的外部视图。如图5中所示,电子黑板20由具有置于底部的多个轮的腿部230、置于腿部230上侧的柱240,以及也充当电子黑板的主体的、置于柱240上侧的显示单元3构成。此外,也充当电子黑板的主体的显示单元3具有内置的CPU 201,其在后文将被描述。

注意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外部视图仅为示例;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可分别具有其他的外观。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具有与一般的服务器或计算机相同的外观,而省略外观的描述。

图6是呼叫终端10的硬件配置图。如图6中所示,在实施例中的终端10包含CPU(中央处理单元)101以控制呼叫终端10的整体操作;ROM(只读存储器)102以存储程序来驱动CPU101,诸如IPL(初始程序的加载程序);用作CPU101的工作区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03;闪存104以存储用于呼叫终端的程序和各种数据项目,诸如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SSD(固态硬盘)105以控制在闪存104上的在CPU 101控制下的各种数据项目的写入/读取;媒体驱动器107以控制在诸如闪存的记录介质106上数据的写入/读取;当选择呼叫终端10等的目的地时操作的操作按钮108;电源开关109以切换呼叫终端10的电源的接通和切断;网络I/F(接口)111以使用通信网络2传输数据。

呼叫终端10也包含内置照相机112以在CPU 101的控制下通过捕捉物体的图像获得图像数据;成像装置I/F 113以控制驱动照相机112;内置麦克风114以输入声音;内置扬声器115以输出声音;声音输入/输出I/F 116以在CPU 101的控制下利用麦克风114和扬声器115输入/输出音频信号;显示I/F117以在CPU 101的控制下将图像数据转移到外部显示单元120;外部装置连接I/F118以连接在图4中的、在连接器(未示出)处的各种外部装置;报警灯119以指示在呼叫终端10中的各种功能的故障;以及包含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的总线110以电学地连接上述如图6中所示的元件。

显示单元120为用于显示物体、操作图标等的图像数据的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由液晶显示单元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单元构成。显示单元120通过电缆120c与显示I/F 117相连接。电缆120c可以是用于模拟RGB(VGA)信号的电缆、可以是用于分量视频的电缆,或者可以是用于HDMI(注册商标)(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或DVI(数字视频接口)的电缆。照相机112包含固态成像装置以将光变换为电荷以使物体的图像电子化,此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CCD(电荷耦合装置)可被作为固态成像装置而使用。

外部装置连接I/F 118可利用USB(通用串行总线)电缆等与外部照相机、外部麦克风、外部扬声器等相连接。如果连接外部照相机,在CPU 101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外部照相机,其具有高于内置照相机112的优先级。相似地,如果连接外部麦克风或连接外部扬声器,在CPU 101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外部麦克风或外部扬声器,其分别具有高于内置麦克风114或扬声器115的优先级。

注意照相机112、麦克风114,以及扬声器115不必须为内置的,但可认为是仅能够连接外部照相机、外部麦克风、外部扬声器的配置。另外,显示单元120可内置于呼叫终端10中,或代替显示单元,可使用诸如投影仪的投影装置。另外,记录介质106被配置为易于附加到呼叫终端10上或从呼叫终端10上拆卸。另外,代替闪存104,可使用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只要该元件为在CPU 101的控制下能够执行在其上数据的读取/写入的存储器。

接下来,使用图7,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黑板的硬件配置,注意图7是电子黑板20的硬件配置图。

如图7中所示,电子黑板20包含CPU 201以控制电子黑板20的整体操作;ROM 202以存储被用于驱动CPU 201的程序,诸如IPL;用作CPU 201的工作区的RAM 203;SSD 204以存储用于电子黑板20的程序的各种数据项目;网络控制器205以控制与通信网络2的通信;以及外部存储控制器206以控制与USB存储器5的通信。

电子黑板20也包含捕捉装置211以捕捉被显示在笔记本电脑6的显示上的静止图片或移动图片;GPU(图像处理单元)112用于处理图像;以及显示控制器213以控制和管理屏幕显示来输出从GPU112中输出的图像。

此外,电子黑板20包含传感器控制器214以控制触摸传感器215的处理;以及触摸传感器215以检测由电子笔4或用户的手在显示单元3上的接触。该触摸传感器215通过红外截止方法接收作为输入的坐标,并且检测该坐标。该输入坐标和检测坐标的方法是如下所述方法:置于显示单元3上侧的两端的两个光接收/发射装置(未示出),发射多个平行于显示装置3的红外线,并由置于显示单元3周围的反射组件反射的光,并通过与由光接收元件发射的光通过的相同光路而返回。触摸传感器215输出由两个光接收/发射装置发射的、并由物体截止的红外线的ID(标识)到传感器控制器214,并且传感器控制器214识别作为物体的接触位置的坐标位置。注意下文中描述的ID全部为标识信息的示例。

触摸传感器215不限于红外截止的方法,但可使用各种检测单元,其包含通过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来识别接触位置的静电电容类型的触摸面板;电阻膜层方法以通过两个彼此面向的电阻膜的电压变化来识别接触位置的触摸面板;以及电磁感应类型以通过由接触接触显示部件的物体生成的检测电磁感应识别接触位置的触摸面板。

电子黑板20也包含电子笔控制器216。这个电子笔控制器216与电子笔4通信,以判定是否存在由笔尖或笔尾在显示单元3上的触摸。注意该电子笔控制器216可不仅判定是否存在由笔尖或笔尾的触摸,而且可以判定由用户手握的电子笔4的一部分、或电子笔的另一部分的触摸。

电子黑板20进一步包含总线220,如图2中所示,所述总线包含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以电学地连接CPU 201、ROM 202、RAM 203、SSD 204、网络控制器205、外部存储控制器206、捕捉装置211、GPU 212、传感器控制器214,以及电子笔控制器216。

接下来,将根据实施例使用图8描述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图8是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的硬件配置图。注意在下文中,作为代表性的案例,将描述传输控制系统50的硬件配置。

传输控制系统50包含CPU 501以控制传输控制系统50的整体操作;存储被用于驱动CPU 501程序(诸如IPL)的ROM 502;用作CPU 501的工作区的RAM 503;HD 504以存储用于传输控制的程序的各种数据项目;HDD(硬盘驱动)505以在CPU 501控制下写入/读取在HD上的各种数据项目;介质驱动507以控制在诸如闪存之类的记录介质506上数据的写入/读取;显示单元508以显示各种信息项目,诸如光标、菜单、窗口、字符,以及图像;网络I/F 509以通过使用通信网络2传输数据;键盘511提供多个按键以输入字符、数字、各种指令等;鼠标512用于选择和执行、物体的选择,以及移动光标;CD-ROM驱动514以控制各种在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513上的数据项目的写入/读取,所述CD-ROM为易于附加/拆卸的记录介质的示例;以及包含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以电学地连接上述元件的总线510。

(实施例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使用图9到图21,尤其对于呼叫终端10、电子黑板20,以及传输控制系统50的功能配置进行描述。

(呼叫终端的功能配置)

首先,将使用图9描述呼叫终端10的功能配置。图9为呼叫终端10的功能框图。

呼叫终端10具有包含收发单元11、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登录请求单元13、成像单元14、声音输入单元15a、声音输出单元15b、显示控制单元16、创建单元17、判定单元18,以及存取单元19的单元(功能),所述单元(功能)由图6中所示的硬件配置和程序的执行来实施。

另外,呼叫终端10也包含由在图6中所示的闪存104构成的存储单元1000。图24中所示,该存储单元1000存储代表目的地列表屏幕的帧部分(将在下文描述除选择区域以外的部分)的目的地列表帧数据,其将在下文被描述。存储单元1000也存储终端ID、密码等以识别呼叫终端10自身。在存储单元1000中,呼叫目的地终端时接收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每次接收时被覆盖并存储。在这些之中,显示单元120通过尚未被覆盖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并且通过尚未被覆盖的声音数据从扬声器115中输出声音。此外,存储单元1000包含由视觉信息管理表格构成的视觉信息管理DB(数据库)1001。

(视觉信息管理表格)

图10是示出视觉信息管理表格的图。在视觉信息管理表格中,代表每个目的地候选项的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信息,与在显示单元120上显示的目的地列表中代表的视觉信息相关联以被管理。注意在目的地候选项之中,已实际上执行通信的传输终端为上文所述的目的地终端。另外,视觉信息由,例如,各种具有在图10中所示的形状的图标来代表。当开始终端在步骤S42做出对于登录的请求时,构成视觉信息管理表格的视觉信息项目可以从传输控制系统50中传输,其将在后文中被描述,或者在开始终端的工厂出货前所述视觉信息项目可被存储于存储单元1000中。例如,操作状态取四个状态类型中的一个,在线(准备通信)、在线(通信中)、在线(暂停),以及离线。

(呼叫终端的功能配置)

回到图9,收发单元11与其他终端、装置,以及系统经由通信网络2传输和接收各种数据项目(或信息项目)。

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由用户做出的各种输入项目或各种选择。例如,如果用户接通图6中所示的电源开关109,在图9中所示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通电操作,并接通电源。另外,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从呼叫终端10的用户接收文本数据的输入。

登录请求单元13在接收上述通电操作后立即传输对于登录的请求以请求登录的认证、以及用于开始经由通信网络2从收发单元11到传输控制系统50的通信的请求。

图像单元14捕捉物体的图像,并输出获得的图像数据。

在用户的声音通过麦克风114被变换为声音信号后,声音输入单元15a输入涉及该声音信号的声音数据。声音输出单元15b输出涉及声音数据的声音信号到扬声器,以使从扬声器115输出的声音。

显示控制单元16控制图像数据等被输出并在外部显示单元120上显示,或不被输出以及显示。

创建单元17基于存储单元1000读出的目的地列表帧数据,以及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创建并更新图24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屏幕,其将在后文被描述。

判定单元18周期地判定呼叫终端10是否正常动作。

另外,存取单元19执行用于存储在存储单元1000中各种数据项目的处理,或读取各种在存储单元1000中存储的数据项目。

注意在实施例中的每个ID均为标识信息以唯一地识别传输终端(呼叫终端10或电子黑板20),其由语言、字符、符号、各种标记等被代表。另外,所述ID可以是由语言、字符、符号、各种标记等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代表的标识信息。

(电子黑板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使用图11到图16描述电子黑板20的功能配置。图11是电子黑板20的功能框图。

电子黑板20具有包含视频获得单元21、坐标检测单元22、自动调节单元23、触摸检测单元24、事件分类单元25、操作处理单元26、手势处理单元27、视频叠加单元28、图像处理单元30,以及通信控制单元60的单元(功能),所述单元(功能)由图7中所示的硬件配置和程序的执行来实施。

在这些之中,视频获得单元21获得诸如由电缆连接的笔记本电脑6的视频输出装置的输出视频。响应接收来自视频输出装置的图像信号,视频获得单元21分析这个图像信号以得到图像帧(其为由视频输出装置利用该图像信号形成的显示图像)的分辨率,以及关于该图像帧的更新频率图像信息,并输出导出的信息到图像获得单元31,其将在后文中描述。

坐标检测单元22检测通过用户在显示单元3上生成的事件的坐标位置(由用户的手H在显示单元3上做的触摸操作等)。另外,坐标检测单元22检测被触摸部分的区域。

当电子黑板20被激活时,激活自动调节单元23,以调节光学传感器类型的触摸传感器215的传感器照相机的图像处理参数,以使触摸传感器215能将适当的值输出到坐标检测单元22。

触摸检测单元24检测由用户生成的事件,诸如在显示单元3上通过电子笔4的笔尖或电子笔4的笔尾的按压(触摸)操作。

事件分类单元25将由坐标检测单元22检测的事件的坐标位置,以及由触摸检测单元24检测的检测结果分类为笔画绘制、UI操作,以及手势操作之中的一个事件。此处,将使用图12描述笔画绘制、UI操作,以及手势操作。注意图12是图像层的配置图。

首先,“笔画绘制”是当图12中所示的笔画图像(B)(其将在后文被描述)通过用户在显示单元3上按压电子笔4、保持按压状态时移动电子笔4、并最终将电子笔4从显示单元3上分离而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时生成的事件。通过该笔画绘制,例如,在显示单元3上绘制字母表中的字母,诸如“S”或“T”。注意这个“笔画绘制”不仅包含绘制图像,也包含删除已被画出的图像,以及编辑被画出的图像的事件。

“UI操作”是当图12中所示的UI图像(A)通过用户通过电子笔4或手H按压预定位置而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时生成的事件,其将在后文描述。通过这个UI操作,例如,设置通过电子笔4画的线条的颜色和宽度。

“手势操作”是当图12中所示的笔画图像(B)通过用户通过手H触摸显示单元3,或在显示单元3上移动手H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时生成的事件,其将在后文被描述。通过这个手势操作,例如,用户能通过在手H保持触摸显示单元3的状态下移动手H来放大(或缩小)图像、改变显示区域,或切换页面。

接下来,回到图11,对于由事件分类单元25判定的UI操作,操作处理单元26执行各种随事件生成的UI的下列元件的操作。所述UI的元件包含,例如,按钮、列表、选择框,以及文本框。

手势处理单元27执行与由事件分类单元25判定的手势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视频叠加单元28在视频输出装置(显示单元3等)上,显示具有由显示叠加单元36叠加的图像的视频,其将在后文被描述。另外,视频叠加单元28在另一视频输出装置(笔记本电脑6等)的视频上通过画中画显示从视频输出装置(照相机7等)传输的视频。此外,视频叠加单元28执行用于在显示单元3的一部分上通过画中画显示的视频的切换,以在显示单元3的整个屏幕上显示。

(图像处理单元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具体描述图像处理单元30的功能配置。图像处理单元30执行用于叠加图12中所示的图像层的处理。

因此,图像处理单元30包含图像获得单元31、笔画处理单元32、UI图像生成单元33、背景生成单元34、布局管理单元35、显示叠加单元36、页面处理单元37、文件处理单元40,以及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

在这些之中,图像获得单元31获得,如在由视频获得单元21获得的视频中的图像、帧。这样的图像与图12中所示的输出图像(C)相对应。

笔画处理单元32基于涉及由事件分类单元25分类的笔画绘制的事件,来绘制图像、删除绘制的图像,或编辑绘制的图像。这样的由笔画绘制的图像与图12中所示的笔画图像(B)相对应。

UI图像生成单元33生成预先设置在电子黑板20中的UI(用户接口)图像。这样的UI图像与图12中所示的UI图像(A)相对应。

背景生成单元34生成背景图像以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这样的背景图像与在图12中所示的背景图像(D)相对应。背景图像的图案可为实色、栅格显示等。

布局管理单元35为显示叠加单元36管理布局信息,所述布局信息代表从图像获得单元31、笔画处理单元32、UI图像生成单元33,以及背景生成单元34中分别输出的图像的布局。这使得布局管理单元35能够对显示叠加单元36发出关于是否显示输出图像(C)和笔画图像形(B)的指令,并且如果显示,则显示UI图像(A)和背景图像(D)中的位置。

显示叠加单元36遵循由布局管理单元35指定的布局,叠加来自图像获得单元31的输出图像(C)、来自笔画处理单元32的笔画图像(B)、来自UI图像生成单元33的UI图像(A),以及来自背景生成单元34的背景图像(D)。因此,如图12所示,所述层为UI图像(A)、笔画图像(B)、输出图像(C),以及背景图像(D)的顺序,并且用户能通过这个顺序看到叠加的图像。

另外,显示叠加单元36能切换分别用于图12中所示的图像(C)和图像(D)的叠加,以使图像(C)和(D)中的一个被独有地叠加在图像(A)和图像(B)上。例如,在首先显示图像(A)、图像(B),以及图像(C)的情况下,如果拔出在电子黑板20与视频输出装置(笔记本电脑6等)之间的电缆,布局管理单元35可指定图像(C)为不被叠加的,以显示图像(D)。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叠加单元36可执行用于放大显示、缩小显示,以及移动显示区域的处理。

页面处理单元37集合笔画图像(B)的数据以及输出图像(C)的数据形成单页面数据,并将单页面数据存储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另外,页面处理单元37将存储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的页面数据,经由图像获得单元31传输到显示叠加单元36,以使视频叠加单元28能在显示单元3上重新显示页面数据。

此外,页面处理单元37将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存储的页面数据,经由图像获得单元31传输到通信控制单元60,以使通信控制单元60能将页面数据(笔画阵列数据和媒体数据)传输到另一电子黑板20或呼叫终端10。另外,页面处理单元37将页面数据传输到笔画处理单元32,以转变到能笔画重新编辑的状态。此外,页面处理单元37能删除或复制页面数据。

另外,当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读取页面数据时,页面处理单元37将单页面数据分成代表笔画图像(B)笔画阵列数据以及代表背景图像(D)的媒体数据。换言之,当页面处理单元37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存储数据时,此时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的输出图像(C)的数据被首先存储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并且然后,当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读出时,作为代表背景图像(D)的媒体数据读出。然后,在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读取的页面数据的项目之中,页面处理单元37输出笔画代表笔画图像(B)的阵列数据到笔画处理单元32。另外,在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读取的页面数据的项目之中,页面处理单元37输出代表背景图像(D)的媒体数据到图像获得单元31。

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存储如图13所示的页面数据。图13是示出页面数据的示意图。页面数据是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的一个页面的数据(笔画数据和图像数据)。注意因为页面数据包含许多参数类型,此处,为了描述将页面数据的内容分成图13到图16。

回到图11,如果电子黑板20随异常结束而被终止,则,文件处理单元40检测异常结束,并恢复未保存的页面数据。例如,在正常结束的情况下,文件处理单元40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获得页面数据,并且将页面数据作为PDF文件记录于USB5中。然而,在由于掉电等异常结束的情况下,因为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被记录,因此页面数据可保留。因此,当再次接通电源时,文件处理单元40从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读取页面数据以恢复所述数据。另外,文件处理单元40从USB存储器5中读取PDF文件,并将每页存储为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的页面数据。

此处,将详细描述页面数据。如图13所示,页面数据包含页面数据ID以识别页面;代表当已开始显示页面时的开始时间;代表已结束由笔画、手势等重新写入页面内容时的完结时间;笔画阵列数据ID以识别通过电子笔4和用户的手H的笔画生成的笔画阵列数据;以及媒体数据ID以识别媒体数据,所述这些与彼此相关联。笔画阵列数据是用于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图12中所示的笔画图像(B)的数据。媒体数据是用于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图12中所示的背景图像(D)的数据。

通过如这样的页面数据,例如,如果用户通过电子笔4绘制字母表中的字母“S”,则该绘制为一笔绘制,并因此,字母表中的单个字母“S”由单个笔画数据ID所代表。换言之,如果用户通过电子笔4绘制字母表中的字母“T”,则该绘制为两笔绘制,并因此,字母表中的单个字母“T”由两个笔画数据ID所代表。

笔画阵列数据也包含如图14所示的具体信息。图14是示出笔画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大量的笔画阵列数据由多个笔画数据的记录所代表。笔画数据的记录包含笔画数据ID以识别笔画数据的记录;代表当已开始写入对应笔画时的开始时间;代表当笔画写入已完成时的完结时间;笔画颜色;笔画宽度;以及坐标阵列数据ID以识别笔画的经过点的阵列。

此外,这个坐标阵列数据ID包含如图15所示的具体信息。图15是示出坐标阵列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坐标阵列数据包含对于笔画的每个点的而言,关于在显示单元3上点的(X坐标值、Y坐标值)、经过这个点时从笔画的开始时间起的时间差(毫秒),以及在该点处电子笔4的笔压力的信息。换言之,图15中所示的一批点由图14中所示的坐标阵列数据所代表。例如,如果用户通过电子笔4绘制字母表中的字母“S”,则该绘制为通过多个经过点的一笔绘制,并且关于这些多个经过点的信息由坐标阵列数据所代表。

另外,在图13中所示的页面数据的项目之中的媒体数据包含如图16中所示的具体信息。图16是示出媒体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媒体数据包含在如图13中所示的页面数据中的媒体数据ID;媒体数据的数据类型;当页面处理单元37已在页面数据存储单元300中记录页面数据时的时间记录;要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的图像的位置(X坐标值、Y坐标值)以及尺寸(宽度、高度);以及代表媒体数据的内容的数据,所述这些与彼此相关联。在这些之中,要通过页面数据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图像的位置代表由页面数据显示的图像的左上端的位置,其相对于由(X坐标值,Y坐标值)=(0,0)表示的显示单元3左上端的坐标。

(通信控制单元的功能配置)

回到图11,接下来,将描述通信控制单元60的功能配置。通信控制单元60控制电子黑板20,所述电子黑板执行用于与诸如呼叫终端10、另一电子黑板20、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的外部装置通信的处理。

因此,通信控制单元60包含收发单元61、登录请求单元63、输出叠加单元65、创建单元67、判定单元68,以及存取单元69。通信控制单元60进一步包含由图7中所示的SSD 204构成的存储单元6000。存储单元6000包含由视觉信息管理表格构成的视觉信息管理DB(数据库)6001。

另外,通信控制单元60包含如图9所示的呼叫终端10的一部分功能配置。特别地,通信控制单元60的收发单元61、登录请求单元63、创建单元67、判定单元68,以及存取单元69执行分别与呼叫终端10的收发单元11、登录请求单元13、创建单元17、判定单元18,以及存取单元19实质上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这些单元的描述。

输出叠加单元65将图像数据与图像数据叠加。

判定单元68周期地判定电子黑板20是否正常动作。

(传输控制系统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使用图17到图21,将描述传输控制系统50的功能配置。传输控制系统50具有包含收发单元51、认证单元52、创建单元53、判定单元58,以及存取单元59的单元(功能),所述单元(功能)由图8中所示的硬件配置和用于传输控制的程序的执行来实施。

另外,传输控制系统50包含由图8中所示的HD 504构成的存储单元5000。该存储单元5000存储图24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屏幕中的目的地列表帧数据(不包含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诸如图24中所示的图标、“01aa”,以及“呼叫终端AA”)。

注意笔画阵列数据将被称为“坐标数据”,以及媒体数据将被称为“图像数据”,以简化下列描述。此外,在终端管理DB5002中管理的类型信息包含代表能被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以及代表能被处理的坐标数据的“坐标”。

(认证管理表格)

存储单元5000包含由如图18所示的认证管理表格构成的认证管理DB5001。在该认证管理表格中,以如下方式管理相关信息:针对在传输控制系统50中管理的所有传输终端(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的终端ID,相对应的密码是相关联的。例如,在图18中所示的认证管理表格中,呼叫终端10aa具有与密码“aaaa”相关联的终端ID“01aa”。

(终端管理表格)

存储单元5000也包含由图19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格构成的终端管理DB5002。在该终端管理表格中,以如下方式管理相关信息:对于各传输终端(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的终端ID,传输终端的终端名称、传输终端的IP地址、代表当前传输终端操作状态的操作状态信息、以及代表能由传输终端处理的数据的类型的类型信息与终端ID是相关联。图像数据、声音数据、文本数据,以及坐标数据可被认为是能被处理的数据的示例。另外,数据的再现可被认为是处理内容的示例。通过图像数据的再现,在显示单元3和120上显示图像。通过声音数据的再现,从扬声器115中输出声音。通过文本数据的再现,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文本的内容。通过坐标数据的再现,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笔画图像。

例如,在图19中所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中,具有终端ID“01aa”的呼叫终端10aa终端具有名称“呼叫终端AA”;该呼叫终端10aa的IP地址为“1.2.1.3”;该呼叫终端10aa在操作状态“在线(准备通信)”下,并且具有处理数据类型“图像”、“声音”,以及“文本”的能力。

注意在图19所示的相关信息中,每个终端ID与代表由相对应的传输终端可处理的数据类型的类型信息想关联,但是所述关联不限于此;每个类型信息项目可与终端ID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类型信息“图像”与终端ID“01aa”、“01ab”等相关联,而类型信息“坐标”与终端ID“02aa”、“02ba”等相关联。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提供与图19所示的终端管理表格不同的表格以管理具有关联的类型信息的终端ID。

(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格)

存储单元5000进一步包含由图20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格构成的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3。在这个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格中,以如下方式管理相关信息:对于每个在视频会议等中请求开始通信的开始终端的终端ID,与注册为目的地终端的候选的目的地候选的终端ID相关联。

例如,在图20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格中,记录代表了目的地候选,以使具有终端ID“01aa”的开始终端(终端10aa)能够请求开始与具有终端ID“01ab”的呼叫终端10ab、具有终端ID“02aa”的电子黑板20a以及其他进行通信。注意目的地候选的终端ID通过添加或删除而被更新,所述添加或删除响应于来自任意开始终端对传输控制系统50的用于添加或删除的请求。

(会话管理表格)

存储单元5000进一步包含由图21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格构成的会话管理DB 5004。在这个会话管理表格中,以如下方式管理相关信息:识别被用于在多个传输终端(呼叫终端10和电子黑板20)间通信的会话的每个会话ID与使用由所述会话ID识别的会话的传输终端的终端ID相关联。例如,在图21中所示的会话管理表格中,记录代表了使用通过使用会话ID“se1”执行的会话的传输终端为具有终端ID“01ab”的呼叫终端10ab和具有终端ID“02ca”的电子黑板20c。

(传输控制系统的功能配置)

接下来,将使用图17描述传输控制系统50的功能配置。

收发单元51经由通信网络2与其他终端、装置,或系统传输和接收各种数据项目(或信息项目)。

认证单元52,利用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通过在存储单元5000中的认证管理DB 5001中搜索来认证终端,并判定是否在认证管理DB 5001中管理相同的一对终端ID和密码,所述终端的终端ID和密码包含于经由收发单元51接收的对于登录的请求中。

创建单元53创建会话ID以用于通信。判定单元58判定经由收发单元51从传输终端传输的类型信息是否包含于由存取单元59从终端管理DB 5002中读出的类型信息中。

存取单元59执行用于在存储单元5000中存储各种数据项目,或读取在存储单元5000中存储的各种数据项目的处理。

(实施例的操作或处理)

接下来,将使用图22到图28描述实施例的操作和处理。首先注意,将使用图22描述实施例的操作和处理的概览。图22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操作或处理的概览图。

图22示出一种情况,其中开始终端80开始与目的地终端81的通信,然后,传输终端(称为“参与终端”)新参与到所述通信中,然后在三个传输终端间执行通信。此处,示出开始终端80为电子黑板20a,目的地终端81为电子黑板20b,以及参与终端为呼叫终端10aa的情况。

例如,如果开始终端80经由传输控制系统50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和参与终端86,则基于连同来自开始终端80中的内容数据一起传输的类型信息,所述传输控制系统50判定传输终端能够处理(再现等)在目的地终端81和参与终端86间的内容数据,以传输内容数据到具有处理能力的传输终端,并且不将该数据传输到没有处理能力的传输终端。此处,目的地终端81能够再现图像数据和坐标数据两者,而因此,传输控制系统50将图像数据和坐标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换言之,参与终端86能处理图像数据,但不能处理坐标数据,而因此,传输控制系统50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参与终端86,但不传输坐标数据。

在下文中,将使用图23到28具体描述实施例的处理和操作。图23是示出在用于开始在传输终端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准备阶段中处理的序列图。图24为在开始终端80上的目的地列表屏幕的示意图。图25是示出以目的地候选项的选择开始的、以准备开始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处理的序列图。

此处,将描述在开始作为开始终端80的传输终端(电子黑板20a)与作为目的地终端81的传输终端(电子黑板20b)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之前的准备阶段中的用于传输和接收管理信息项目的处理。注意图23和图25示出用于全部通过用于图2中所示的管理信息的会话“sei”来传输和接收各种管理信息项目的处理。

首先,电子黑板20a的用户接通在电子黑板20a上的电源开关(未示出),以接通电源(步骤S41)。然后,电子黑板20a的登录请求单元63,在电源被接通后立即将对于登录的请求从收发单元61经由通信网络2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步骤S42)。这使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接收对于登录的请求。该对于登录的请求包含终端ID和密码以识别作为电子黑板20a的开始终端80。该终端ID和密码是由存取单元69已从存储单元6000中读出的数据项目,并已被传输到收发单元61。

注意当对于登录的请求从电子黑板20a被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时,在接收侧的传输控制系统50能够获得在传输侧的电子黑板20a的IP地址。另外,不是必须在电源接通后立即开始对于登录的请求,但可由用户利用电子笔4等的输入后立即传输。

此外,虽然终端ID和密码已从存储单元6000中读出以被传输,终端ID和密码的获得并不限于此;可传输由用户利用电子笔4等输入的终端ID和密码。另外,可传输从连接到电子黑板20a的记录介质中读出的终端ID和密码,所述记录介质诸如SIM卡(客户识别模块卡)和SD卡。

接下来,传输控制系统50的认证单元52,通过使用包含于经由收发单元51接收的对于登录的请求中的、作为用于在存储单元5000(见图18)中的认证管理表格中搜索的搜索关键字的终端ID和密码来认证终端,并判定是否在认证管理DB 5001中管理相同的终端ID和密码(步骤S43)。在实施例中,将描述认证单元52已判定终端具有有效使用许可的情况。

如果认证单元52已判定管理相同终端ID和相同密码,并因此,登录的请求来自具有有效使用许可的开始终端80,则存取单元59从存储单元5000中读出目的地列表帧数据(步骤S44)。

收发单元51将与代表认证结果有关的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传输到已作出对于登录的请求的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所述认证结果由认证单元52获得(步骤S45)。这使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61接收关于认证结果的信息。这个关于认证结果的信息包含在步骤S44读出的目的地列表帧数据中。

接下来,响应接收关于的认证结果的信息,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使收发单元61经由通信网络2向传输控制系统50做出对于目的地列表内容的请求(步骤S46),所述认证结果指示该终端具有有效使用许可的判定的认证结果。这使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接收对于目的地列表内容的请求。这个请求包含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

接下来,传输控制系统50的存取单元59在目的地列表管理表格(见图20)中,通过使用在步骤S46接收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02aa”来搜索,以读出全部相对应的目的地候选的终端ID(步骤S47)。此外,存取单元59在终端管理表格(见图19)中通过使用在步骤S47读取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每个终端ID来搜索,以读取相对应的目的地候选的终端名称和操作状态信息(步骤S48)。

接下来,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将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经由通信网络2传输到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步骤S49)。这使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11接收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该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包含目的地候选的终端ID,以及在步骤S47和S48分别读出的目的地候选的终端名称和操作状态信息。

接下来,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创建单元67通过使用在步骤S45接收的目的地列表帧数据和在步骤S49接收的目的地列表内容信息来创建目的地列表,并且将该目的地列表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30(步骤S50)。然后,图像处理单元30的显示叠加单元36在显示单元3上经由视频叠加单元28显示图24所示的目的地列表屏幕(步骤S51)。

在该目的地列表屏幕上,对于每个目的地候选显示代表目的地候选的操作状态的图标、目的地候选的终端ID,以及目的地候选的目的地名称。在这些之中,因为存取单元19在视觉信息管理表格(见图10)中通过在步骤S49接收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操作状态信息来搜索以读取相对应的视觉信息(图标),在目的地列表屏幕上显示代表操作状态的图标。注意,如图24中所示,在步骤S49从传输控制系统50中传输的“终端名称”,作为“目的地名称”在目的地列表屏幕上被显示。

注意步骤S41到S51能够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不仅在电子黑板20,还在呼叫终端10上被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25,将描述在已开始作为开始终端80的传输终端(电子黑板20a)与作为目的地终端81的传输终端(电子黑板20b)之间的通信之后的处理,以最终使作为参与终端86的传输终端(呼叫终端10aa)参与通信。

首先,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坐标检测单元22从在图24所示的目的地列表屏幕上的目的地候选(此处电子黑板B)的用户选择中接收(步骤S101)。然后,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61将代表希望开始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用于开始的请求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步骤S102)。这使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接收用于开始的请求。另外,用于开始的请求包含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以及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的终端ID。

接下来,判定单元58判定在会话管理表格(见图21)中是否管理在步骤S102接收的目的地终端81的终端ID(步骤S103)。此处,将描述没有管理目的地终端81的终端ID的情况。在没有管理目的地终端81的终端ID的情况下,创建单元53新创建会话ID(步骤S104)。然后,存取单元59附加地在会话管理表格(见图21)中存储新记录,在其中步骤S104创建的会话ID、在步骤S102接收的开始终端80的终端ID以及目的地终端81的终端ID彼此相关联(步骤S105)。此处,如图21中所示,通过添加新的记录,会话ID“se3”与终端ID“02aa”以及“02ba”彼此相关联以被管理。

接下来,收发单元51将包含步骤S104创建的会话ID的会话开始指令传输到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步骤S106)。这使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61接收会话开始指令。

接下来,存取单元69在终端管理表格(见图19)中通过在步骤S102传输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的终端ID来搜索,以读取相对应的IP地址(步骤S107)。然后,收发单元51将包含步骤S104创建的会话开始指令传输到在步骤S107读取的IP地址(步骤S108)。这使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的收发单元61接收会话开始指令。

通过这些步骤,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和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分别建立与传输控制系统50的通信(步骤S109-1和2)。

接下来,将描述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参与在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与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之间通信的处理。注意图26是在参与终端上的目的地列表屏幕的示意图。

首先,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ca)的操作输入接收单元12接收在图26中所示的目的地列表屏幕上的目的地候选(此处,呼叫终端AA)的选择,所述选择来自于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ca)的用户(步骤S121)。然后,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ca)的收发单元11将代表希望开始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用于参与的请求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步骤S122)。这使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接收用于参与的请求。此处,用于参与的请求包含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的终端ID,以及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注意可包含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的终端ID,代替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

接下来,类似于步骤S103,传输控制系统50使判定单元58判定是否在会话管理表格(见图21)中管理在步骤S122接收的开始终端80的终端ID。此处,因为在步骤S105已管理开始终端80的终端ID,不创建如步骤S104所做的新的会话ID。

接下来,收发单元51将包含在步骤S104创建的会话ID的会话开始指令传输到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步骤S124)。这使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的收发单元11接收会话开始指令。

通过这些步骤,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建立与传输控制系统50的通信会话(步骤S125)。这使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以及参与终端86(呼叫终端10aa)能够经由传输控制系统50与彼此通信。因此,电子黑板20a成为具有两个目的地终端81,其为电子黑板20b和呼叫终端10aa。注意在目的地候选之中,已成为实际执行通信的传输终端成为目的地终端81。

接下来,使用图27和图28,将描述的开始终端80将内容数据经由传输控制系统50,通过使用在步骤S109-1、2以及步骤S125建立的通信会话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和参与终端86情况。图27是示出内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序列图。

首先,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61将内容数据、代表该内容数据(第一类型信息的示例)的类型的类型信息、作为传输源的开始终端80的终端ID,以及在步骤S104创建的会话ID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步骤S201)。此处,传输作为内容数据的图像数据,并且传输作为类型信息的“图像”。这使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接收图像数据、类型信息“图像”、开始终端80的终端ID,以及会话ID。

接下来,传输控制系统50判定接收的内容数据的传输目的地(步骤S202)。此处,使用图28,将描述用于判定传输目的地的处理。注意图28是示出判定传输目的地的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28中所示,存取单元59在会话管理表格(见图21)中通过在步骤S201接收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会话ID来搜索,以读取与终端自身(电子黑板20aa)通信的目的地终端81的终端ID(步骤S301)。

接下来,存取单元59在终端管理表格(见图19)中通过在步骤S301读取的、作为搜索关键字的每个终端ID来搜索,以读取相对应的类型信息(第二类型信息的示例)(步骤S302)。此处,代表“图像”和“坐标”的类型信息作为与第一目的地终端81(电子黑板20b)的“02ba”终端ID相关联的类型信息被读出。

接下来,判定单元58判定在步骤S201接收的类型信息是否包含于在步骤S302读出的类型信息中,以判定是否将在步骤S201接收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步骤S303)。换言之,将在目的地终端接收后能被处理以进行再现的类型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但不将在目的地终端接收后不能被处理以进行再现的类型的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

接下来,在步骤S303,如果判定单元58已判定在步骤S201接收的类型信息包含于在步骤S302读出的类型信息中(在S303处的是),则收发单元51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步骤S304)。换言之,在步骤S303,如果判定单元58已判定在步骤S201接收的类型信息不包含于在步骤S302读出的类型信息中(在S303处的否),则收发单元51不执行步骤S304(不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目的地终端81)。

接下来,判定单元58判定是否对于全部目的地终端81(步骤S305)已读取可处理的内容数据的类型信息。如果判定单元58已判定未针对全部目的地终端81读取可处理的内容数据的类型信息(NO),则处理再次回到步骤S302。这次在步骤S302,代表“图像”、“声音”,以及“文本”的类型信息作为与第二目的地终端81(呼叫终端10aa)的“01aa”终端ID相关联的类型信息而被读取。换言之,在步骤S305,如果判定单元已判定对于全部目的地终端81已读取可处理的内容数据的类型信息(YES),图28中所示的用于判定传输目的地的处理结束。

接下来,回到图27,因为电子黑板20b以及呼叫终端10aa能够处理用于再现的图像数据,传输控制系统50的收发单元51将为图像数据的内容数据,以及作为传输源的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传输到电子黑板20b和呼叫终端10aa两者(步骤S203-1、2)。这使电子黑板20b的收发单元61以及呼叫终端10aa的收发单元11接收为图像数据的内容数据以及作为传输源的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终端ID。

接下来,开始终端80(电子黑板20a)的收发单元61将为坐标数据的内容数据传输到传输控制系统50,并传输作为类型信息的“坐标”(步骤S204),与在步骤S202类似,传输控制系统50判定传输目的地(步骤S205)。在这种情况下,电子黑板20b能够再现作为笔画图像(B)的坐标数据,然而呼叫终端10aa不能再现作为笔画图像(B)的坐标数据。因此,传输控制系统50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电子黑板20b(步骤S206),但不将内容数据传输到呼叫终端10aa。

(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如上文所述,根据实施例中的传输系统1,当第一传输终端将内容数据经由传输控制系统50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第一传输终端不仅传输内容数据,还传输代表内容数据的类型的类型信息。对此作出响应,传输控制系统50基于类型信息判定第二传输终端是否能够处理内容数据。然后,如果第二传输终端能够处理内容数据,传输控制系统50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或者如果第二传输终端不能处理内容数据,传输控制系统50不将内容数据传输到第二传输终端。因此,获得传输控制系统50不需要执行无效的传输,以及能尽可能地避免通信网络2的拥塞的效果。

(实施例的补充描述)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传输控制系统50、程序提供系统90,以及维护系统100可由单个计算机构成,或被分为几部分(功能单元)以由多个计算机构成。

另外,如果程序提供系统90由单个计算机构成,由程序提供系统90传输的程序可通过将程序分块为多个模块传输,或者可在没有分块的情况下传输。此外,如果程序提供系统90由多个计算机构成,程序可在被分块为多个模块状态下从计算机中被传输。

此外,传输系统1可应用于任何系统,只要该系统为其中传输终端能够与彼此通信的通信系统。例如,传输系统1可应用于电视(视频)会议系统、声音会议系统、声音电话系统(包含移动电话系统)、文本聊天系统、白板共享系统等。另外,传输终端可以是对于上述通信系统的专用终端,特定于游戏、个人计算机,或移动通信终端的终端。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包含智能电话、移动电话终端、平板类终端、可穿戴计算机终端、机器人等。此外,这样的可穿戴计算机终端包含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腕表、眼镜、dead-up显示单元、耳机、帽子、手套、鞋,以及包)。

另外,上述程序可被记录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上,所述记录介质诸如CD-ROM,其作为具有在计算机上可安装的或可执行的格式的文件,以被分配。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7中所示,在传输控制系统50中的存储单元5000中构成认证管理DB 5001、终端管理DB 5002、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3,以及会话管理DB 5004,但是所述DB并不限于如此构成。例如,在与传输控制系统50分离的另一服务器(系统)的存储单元中构成认证管理DB 5001、终端管理DB 5002、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3,以及会话管理DB5004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传输控制系统50的存取单元59经由收发单元51访问其他服务器(计算机),以存储和读取各种信息项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终端ID作为认证信息的示例,但认证信息不限于此;作为认证信息的另一示例,可使用以识别用户的用户ID。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在传输控制系统50上安装认证管理DB 5001、终端管理DB 5002、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3,以及会话管理DB 5004,但所述安装不限于此。例如,可在能够与传输控制系统50经由通信网络2通信的传输管理系统(未示出)安装认证管理DB 5001、终端管理DB 5002、目的地列表管理DB 5003,以及会话管理DB 5004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存取单元59能够经由通信网络2访问安装在传输管理系统上的各种管理DB。

到目前为止,已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应用实例。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例和应用实例,而且能够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和更改。

本申请权利要求是基于2014年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优先权申请No.2014-038656,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 传输系统

10 呼叫终端

16 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的示例)

20 电子黑板

36 显示叠加单元(显示控制单元的示例)

50 传输控制系统

51 收发单元(传输控制单元,以及接收单元的示例)

52 认证单元

53 创建单元(创建单元的示例)

58 判定单元(判定单元的示例)

59 存取单元(存取单元的示例)

60 通信控制单元

61 收发单元

63 登录请求单元

65 输出叠加单元

67 创建单元

68 判定单元

69 存取单元

5000 存储单元

5001 认证管理DB

5002 终端管理DB(管理单元的示例)

5003 目的地列表管理DB

6000 存储单元

现有技术文档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待审专利公布:No.2012-075073

专利文献2

日本待审专利公布:No.2013-13120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