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9446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与之相关的用户电话号码保护问题也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其中比较重要的用户电话号码包括个人的移动电话号码。

例如,在物流和电子商务活动中,个人电话号码不可避免地要提供给物流投递人员,否则就难以及时将物品投递到目标用户手中。再例如,由于停车位数量有限,有的驾驶者如果没有停车入位而是阻挡了其他车辆出入车位,就会留下自己的移动电话以用于联系挪车。这都会导致泄漏个人的联系方式,留下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灵活的用户电话号码保护通信。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 包括: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提供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从而标识使用者能够利用所述用户标识在屏蔽用户电话号码的情况下与所述用户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用户标识用于获得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用于呼叫对应的用户。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标识物为二维码。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获得或使用后的预定时间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如果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未被使用,则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第一预定时间后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如果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已被使用,则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第二预定时间后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预定条件下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指令而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使用后立即失效。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动态电话号码还用于实现回拨。

根据一实施方式,提供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包括打印所述标识物以将所述标识物附于物品上、或者将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发送给第三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系统,包括:分配模块,用于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处理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从而标识使用者能够利用所述用户标识在屏蔽用户电话号码的情况下与所述用户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用户标识用于获得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用于呼叫对应的用户。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打印模块,用于打印所述标识物以将所述标识物附于物品上。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发送给第三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为所述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将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第二用户,以使所述第二用户通过所述动态电话号码与所述第一用户通信,其中该动态电话号码与所述真实电话号码对应且随机生成,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服务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或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传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第二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和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动态而灵活的用户电话号码保护。另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的通信方法能够用于物流且同时保护用户电话号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

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实现回拨的方法。

图6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实现回拨的方法。

图7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系统。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使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针对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通信服务平台提供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在通信时,不是将被叫方的真实电话号码提供给主叫方,而是将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主叫方。由于动态电话号码是随机动态生成的,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电话号码。而且,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不需要用户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使用上更加方便灵活。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如图1所示,用于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包括通信服务平台100、互联网160、电话通信网络170、以及主叫终端181和被叫终端183。电话通信网络170可包括多台各级交换机150。

如图1所示,通信服务平台100可包括互联网服务器105、cti服务器110、动态码服务器115、以及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这些服务器可通过局域网130彼此耦接和通信,但本公开不限于此。cti服务器110可通过e1线路或t1线路连接到电话通信网络170,例如连接到电信服务提供商,从而可以接入终端用户通过电话通信网络170拨入的呼叫。

如图1所示,主叫用户可通过诸如手机的主叫终端181上的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160向互联网服务器105发出服务请求。服务请求中可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主叫用户例如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服务请求网址。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主叫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rfid获得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和服务请求网址。主叫用户的终端上并不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在一个场景中,被叫用户可以是通信服务平台100的客户,被叫用户可以具有用于通信服务平台100的用户标识,例如从通信服务平台100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可以包含在二维码中。被叫用户可以打印此二维码以供使用。

互联网服务器105可响应主叫用户的服务请求,从动态码服务器115获得一动态电话号码,并返回包含该动态电话号码的服务响应。该动态电话号码可与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相对应。动态电话号码可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例如,如果平台接入码是98888,动态编码是123456789,则动态电话号码为98888123456789。动态编码是通过动态码服务器115随机生成的且与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如用户标识与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相对应。相比于号码固定绑定的相关技术,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可以实现灵活的用户电话号码保护机制。

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被叫用户信息以及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存储在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中。数据库服务器120例如可运行关系型数据库,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用户信息、真实电话号码和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存储在缓存设备中,缓存设备可以是应用服务器125或互联网服务器105的计算机内存。根据一实施例,互联网服务器105通过应用服务器125获得响应信息。

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或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这时,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中实际保存的是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与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获得动态电话号码后,主叫用户可以使用主叫终端181呼叫该动态电话号码。cti服务器110接入该呼叫,建立与主叫终端181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cti服务器110通过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通过查询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或通过查询缓存可获得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

然后,cti服务器110可呼出该真实电话号码,并建立与被叫终端183之 间的第二通信链路。cti服务器110将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可使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通话。这样,可以实现主叫终端号码与被叫终端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进行通话,但在主叫用户看来,只是与动态电话号码进行通话,而且主叫用户并不知道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

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动态电话号码不会一直有效。在动态电话号码失效后,将无法再通过该动态电话号码呼叫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在获得或使用后的预定时间失效。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如果动态电话号码未被使用,则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设置的获得后的预定时间后失效。预定时间根据不同应用情况可以是若干天、若干小时或若干分钟等。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如果动态电话号码已被使用,则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设置的另一预定时间后失效。另外,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预定条件下失效,例如预定的时间段(如,夜间)。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根据对应用户的指令失效。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在某些一次性使用的情境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使用后立即失效。

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还可以实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时的回拨。根据一示例实施方式,cti服务器110可利用被叫用户的动态电话号码实现被叫用户回拨主叫用户。

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在主叫用户呼叫动态电话号码时,cti服务器可记录对动态电话号码进行呼叫的主叫终端的号码。这样,当真实电话号码的电话终端也呼叫该动态电话号码时,cti服务器可呼出该主叫终端号码,从而使真实电话号码的终端与原主叫终端之间进行通话,实现回拨。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不仅可以保护被叫用户电话号码,也可以保护主叫用户电话号码。cti服务器110可以配置为在接入主叫终端号码对动态电话号码的呼叫之后,通过动态码服务器随机生成与主叫终端号码对应的第二动态电话号码。在cti服务器110呼出真实电话号码时,以该第二动态电话号码或其他号码作为主叫。这样,被叫用户看到的是第二动态电话号码或其他号码,从而实现对主叫用户的用户电话号码保护。

cti服务器110还可以保存第二动态电话号码与主叫终端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利用该第二动态电话号码实现回拨。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在被叫用户使用真 实电话号码呼叫第二动态电话号码时,cti服务器可取得对应的原主叫终端号码并呼出该终端号码,使该真实电话号码的终端与原主叫终端之间进行通话,从而实现回拨。

图2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在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还包括应用平台200。应用平台200作为通信服务平台100的用户,可以利用通信服务平台100向其自己的用户提供能够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服务。

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应用平台200可为其用户分配用户标识。例如,可向通信服务平台100请求用户标识,或者向通信服务平台100提供或注册用户标识,这样通信服务平台100就能够识别该用户标识,并用于动态电话号码服务。然后,应用服务平台200可向预定对象提供该用户标识。例如,可将该用户标识可包含在二维码中,打印二维码并将该二维码附于快递物品上,可以实现隐藏电话号码的快递服务。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应用服务平台200获得该用户标识后,可以不必打印包含该用户标识的二维码,而是直接将包含该用户标识的二维码通过例如互联网提供给目标对象,从而目标对象可以通过该二维码获得被叫用户的动态电话号码。

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3示出的系统架构与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图3的系统架构中第一用户381和第二用户381均可通过例如互联网160与应用平台200通信,向应用平台200发送服务请求,并接收响应信息。

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应用平台200可通过例如互联网接收第一用户381的服务请求信息,该服务请求信息中可包括或关联真实电话号码。应用平台200可为该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例如,应用平台200可通过通信服务平台100或任何可用的其他类似方式给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然后,应用平台200可通过例如互联网将该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第二用户383。这样,第二用户383可利用该动态电话号码与第一用户381通信,同时隐藏了第一用户381的真实电话号码,实现用户电话号码保护。

图4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通过例如图1-3所示的系统架构中的通信服务平台100实现,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下面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通信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图4仅是 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图4所示的处理并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根据实际实现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参照图4,在步骤s402,通信服务平台100可获取服务请求中的用户标识。例如,如前所述,主叫用户可通过诸如手机的主叫终端181上的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160向互联网服务器105发出服务请求。服务请求中可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主叫用户例如可通过扫描被叫用户自己提供的或者第三方提供的二维码获得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和互联网服务器105的网址。如前所述,服务请求可以来自扫描得到被叫用户的用户标识的主叫用户,也可以来自第三方应用平台。在前者的情况下,通信服务平台100可直接为主叫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在后者的情况下,通信服务平台100可为第三方应用平台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用户标识可以包括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通信服务平台100将为该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对应的动态电话号码。

在步骤s404,通信服务平台100可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例如,如前所述,可从动态码服务器115获得对应的动态电话号码。

在步骤s406,通信服务平台100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真实电话号码和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如前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被叫用户信息以及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存储在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中,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用户标识是被叫用户真实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中实际保存的是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与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s408,通信服务平台100可响应所述服务请求而返回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动态电话号码可以返回主叫用户,也可以返回给第三方应用平台。在前者的情况下,主叫用户获得该动态电话号码后,可以呼叫该动态电话号码。在后者的情况下,第三方应用平台可将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其用户,该用户可作为主叫用户利用该动态电话号码呼叫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

在步骤s410,通信服务平台100可接入一终端号码对所述动态电话号码的呼叫。例如,获得动态电话号码后,主叫用户可以使用主叫终端181呼叫该动态 电话号码。cti服务器110接入该呼叫,建立与主叫终端181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

在步骤s412,通信服务平台100可根据所述动态编码得到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例如,cti服务器110可通过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通过查询数据库或数据文件服务器120或通过查询缓存可获得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

在步骤s414,通信服务平台100可呼出所述真实电话号码,使所述终端号码与所述第一电话终端之间进行通话。例如,cti服务器110可呼出该真实电话号码,并建立与被叫终端183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cti服务器110将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可使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进行通话。这样,可以实现主叫终端号码与被叫终端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进行通话,但在主叫用户看来,只是与动态电话号码进行通话,而且主叫用户并不知道被叫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

如前所述,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动态电话号码不会一直有效。在动态电话号码失效后,将无法再通过该动态电话号码呼叫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根据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在获得或使用的预定时间后失效。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如果动态电话号码未被使用,则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设置的预定时间后失效。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如果动态电话号码已被使用,则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设置的另一预定时间后失效。另外,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预定条件下失效,例如预定的时间段(如,夜间)。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根据对应用户的指令失效。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在某些一次性使用的情境下,动态电话号码或动态编码可在使用后立即失效。

如前所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还可以实现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回拨。

图5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实现回拨的方法。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2,通信服务平台100记录对动态电话号码进行呼叫的终端号码。

在步骤s504,判断是否是前述真实电话号码呼叫该动态电话号码。如果是,则转到步骤s506。

在步骤s506,cti服务器110可以该动态电话号码作为主叫,呼出该终端号码, 使所述真实电话号码与所述终端号码之间进行通话,从而实现回拨。

在本公开的该方法中,通过动态电话号码,可以实现被叫用户回拨主叫用户,更方便通信。

图6示意性示出用于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实现回拨的方法。

如图6所示,在步骤s602,通信服务平台100接入一终端号码对动态电话号码的呼叫。

在步骤s604,随机生成第二动态电话号码。

在步骤s606,保存该第二动态电话号码与该终端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s608,以该第二动态电话号码作为主叫,呼出该真实电话号码。

在步骤s610,判断是否是前述真实电话号码呼叫该第二动态电话号码。如果是,则转到步骤s612。

在步骤s612,cti服务器110可以该动态电话号码作为主叫,呼出该述终端号码,使前述真实电话号码与前述终端号码之间进行通话,从而实现回拨。

在本公开的该方法,不仅可以保护被叫用户电话号码,也可以保护主叫用户电话号码,并且能够实现回拨。

图7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系统700。图7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与前述通信方法相应,并可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在不同网络和/或服务器装置和/或通信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系统700包括请求处理模块702、响应模块704、动态码模块706、存储模块708、呼叫接入模块710、呼出模块712及查询模块714。

与前面描述的通信方法对应,请求处理模块702可用于获取移动应用通过互联网发送过来的用户标识。动态码模块706可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随机生成对应的动态电话号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存储模块708可用于保存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真实电话号码和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响应模块704可用于通过互联网将所述动态电话号码返回到所述应用。呼叫接入模块710可用于接入一终端号码对所述动态电话号码的呼叫。查询模块714可用于根据所述动态编码得到对应的真实电话号码。呼出模块712可用于呼出所述 真实电话号码,使所述终端号码与所述第一电话终端之间进行通话。通信系统700实现的其他功能与前面描述的通信方法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一示例实施例,通信系统700还可包括标识分配模块,用于在为用户首次提供通信服务之前,为用户分配所述用户标识,并保存所述用户标识与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人还提出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的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通信方法。

参见图3和图8,在步骤s802,获取第一用户381的真实电话号码。例如,应用平台200可通过例如互联网接收第一用户381的服务请求信息,该服务请求信息中可包括或关联真实电话号码。

在步骤s804,为所该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例如,应用平台200可通过通信服务平台100或任何可用的其他类似方式给真实电话号码分配动态电话号码。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与真实电话号码对应且随机生成。该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

在步骤s806,将该动态电话号码提供给第二用户,以使第二用户能够通过该动态电话号码与第一用户通信,同时隐藏了第一用户381的真实电话号码,实现用户电话号码保护。

本发明人还提出另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通信的方法。

参见图9,在步骤s902,应用平台200可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然后,在步骤s904,将用户标识或包含该用户标识的标识物(例如,二维码)提供给目标对象,而不是将用户的真实信息如真实电话号码提供出去。这样,标识使用者能够利用该用户标识在屏蔽用户电话号码的情况下与用户进行通信。如前所述,该用户标识用于获得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该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该动态电话号码用于通过例如通信服务平台100呼叫对应的用户。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可在预定时间后失效,或者在预定条件下失效。例如,该动态电话号码在物品投递完成之后失效。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还可用于回拨。其他与前述相同或类似的方面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示例实施方式,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可通过几种方式。例如,可以每次向通信服务平台100请求用户标识,也可以批量取得用户标识进行分配,然后将结果返回给通信服务平台。

根据示例实施例,如前所述,所述动态电话号码或所述动态编码在获得或使用后的预定时间失效或在预定条件下失效。

根据示例实施例,提供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包括打印所述标识物以将所述标识物附于物品上、或者将所述用户标识或包含所述用户标识的标识物发送给第三方,从而可应用于电子商务或物流。

本发明人还提出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的物流通信的方法。

根据示例实施方式,应用平台200为用户分配用户标识。然后,将用户标识或包含该用户标识的标识物(例如,二维码)提供给例如物流投递员,而不是将用户的真实信息如真实电话号码提供给物流投递员。这样,物流投递员能够利用该用户标识在屏蔽用户电话号码的情况下与用户进行通信。如前所述,该用户标识用于获得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随机生成的动态电话号码,该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该动态电话号码用于通过例如通信服务平台100呼叫对应的用户。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可在预定时间后失效,或者在预定条件下失效。例如,该动态电话号码在物品投递完成之后失效。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还可用于回拨。

本发明人还提出一种用于保护用户电话号码并实现叫车通信的方法。

根据示例实施方式,应用平台200取得与用车人和/或驾驶者分别对应的动态电话号码。然后,将用车人的动态电话号码或与用车人的动态电话号码对应的标识物通过移动网络应用提供给驾驶者,和/或将与驾驶者的动态电话号码对应的标识物通过移动网络应用提供给用车人,而不是提供真实电话号码。如前所述,所述动态电话号码包括平台接入码和动态编码,所述动态电话号码用于通过例如通信服务平台100呼叫对应的用车人或驾驶者。这样,叫车人和/或驾驶者能够利用动态电话号码进行通信,同时屏蔽了真实电话号码,保护了用户电话号码。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可在预定时间后失效,或者在预定条件下失效。例如,该动态电话号码可在用车完成之后失效或在用车完成之后的预定时间失效。如前所述,该动态电话号码还可用于回拨。其他与前述相同或类似的方面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 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