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9193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网络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三大功能,近年来在智能家居、医疗及交通方面都拥有大量的应用,是物联网技术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网络也呈现出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的趋势。通过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技术,不仅能够获取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信息,而且还可以定位信息得来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传感器网络信息互通。但这些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利用,没有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具备统一性、综合性的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一系列管理技术对解析得到的传感节点感知信息、节点身份属性信息、节点应用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利用直观的数据呈现方式,方便用户更好的利用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挖掘出这些信息的潜在价值,为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也是传感节点标识符扩展应用的保障。因此,对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对传感节点的应用以及传感网标识符的扩大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该方法用于管理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的信息,便于用户更好的利用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挖掘出这些信息的潜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用于管理通过传 感节点标识符解析获得的传感节点身份属性信息、应用属性信息和传感节点的感知信息,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解析所得的感知信息的统计、解析所得信息的呈现以及解析所得信息的导出。其中解析所得信息的统计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解析所得的感知信息进行统计;解析所得信息的呈现包括感知信息的呈现、身份属性信息的呈现、应用属性信息的呈现;解析所得信息的导出包括感知信息的导出、身份属性信息的导出、应用属性信息的导出。针对需要呈现的感知信息、身份属性信息和应用属性信息的不同结构,对需要呈现的数据通过组织和整合,再呈现给用户,便于用户快速发现需要的信息。针对导出信息的不同提出了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身份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和应用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来减少对数据库的查询次数以及减小生成的xml文档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解析所得信息的统计包括根据用户需求对解析所得的感知信息进行统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用户根据自己的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的需求,配置最值统计和区间值统计等统计条件;22)根据用户配置的感知信息统计条件生成对应的数据库操作语句,对感知信息进行统计。设:上限值为upper、下限值为lower、感知数据数组为e[n]={e1,...en}、最大值为max、最小值为min、大于某值的数组为p[m],大于某值的数量为numbig、小于某值的数组为q[h],小于某值的数量为numsma、值在某个区间的数组为r[x],值在某个区间的数量为nummid。那么,max满足max≥ei(i=1,...n)且max属于e[n]。min满足min≤ei(i=1,...n)且min属于e[n]。从e[n]中取出元素ei放入数组p[m],其中ei需满足ei≥lower(i=1,...,n),那么numbig=sizeof(p)。从e[n]中取出元素ei放入数组q[h],其中ei需满足ei≤upper(i=1,...,n),那么numsma=sizeof(q)。从e[n]中取出元素ei放入数组r[x],其中ei需满足lower≤ei≤upper(i=1,...n),那么numsma=sizeof(r);23)将最值统计的结果直接返回给用户,将“值在某个区间的感知信息数量”统计的结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返回给用户。

进一步,所述步骤23)所述的区间统计值可视化包括以下步骤:31)在服 务器端创建gdi画图,将统计结果绘成饼状图的形式,直观的反映统计对象在总体数据中的比例;32)将服务器端绘制的饼状图形发送到客户端进行显示。

进一步解析所得信息的呈现包括感知信息的呈现、身份属性信息的呈现、应用属性信息的呈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将用户通过传感网内解析所获得的传感节点感知信息,根据用户设置的呈现配置,对感知数据进行排序,并根据数据的情况合并部分重复的字段处理再呈现给用户;42)将用户通过互联网解析所获得的传感节点身份属性信息,根据用户设置的呈现配置,对身份属性信息进行分类、排序处理再呈现给用户;43)将用户通过互联网解析所获得的传感节点应用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再呈现给用户。

进一步所述步骤43)所述的应用属性信息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51)将解析所得的应用属性信息分割为节点描述和信号接口描述两部分;52)合并节点描述部分的重复数据,信号接口描述部分按“信号接口编号”合并为一个整体;53)呈现处理后的应用属性信息。

进一步解析所得信息的导出包括感知信息的导出、身份属性信息的导出、应用属性信息的导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61)将用户需要导出的感知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转换为xml文档,供用户自行下载;62)将用户需要导出的身份属性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身份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转换为xml文档,供用户自行下载;43)将用户需要导出的应用属性信息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转换为xml文档,供用户自行下载。

进一步所述步骤61)中的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包括以下步骤:61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感知信息数据,并预先按“身份标识符”升序、“感知日期”降序、“感知时间”降序排好序;612)创建xmldocument对象,并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创建xml文档的根节点;613)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并为其设置属性值,将此节点添加到根节点;614)创建二级叶子节点“单位”和“感知数据类型”,并为其设置属性值,并将这两个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615)创建二级叶子节点“感知日期”以及三级叶子节点“感知时间”和“感知数据”,并为他们配置属性和添加文本,并将同一日期的“感知时间”和“感知数据”添加到同一个“感知日期”二级叶子节点;616)将根节点添加到所创建的xmldocument对象,完成感知信息xml 文档的生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62)中的身份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包括以下步骤:62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身份属性信息数据,记为:data,并获取需要导出数据的条数i;622)创建xmldocument对象,并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创建xml文档的根节点;623)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x条记录,如果x<i+1,则执行步骤624),否则执行步骤625);624)从data中获取第x+1条记录,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并为其设置属性值,依次创建二级叶子节点“传感器类型”、“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测量范围”、“生产批次”、“生产厂商”并为这些二级叶子节点添加文本,x=x+1,返回步骤623);625)将根节点添加到所创建的xmldocument对象,完成身份属性信息xml文档的生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63)中的应用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包括以下步骤:63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数据,记为data,并按“身份标识符”升序、“信号接口编号”降序预先排序,统计需要导出数据的节点的重复情况;632)创建xmldocument对象,并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创建xml文档的根节点;633)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为此一级节点写入属性值,并将此一级节点添加到根节点;634)创建二级叶子节点“版本”,为此二级节点写入属性值,并将此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635)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信号接口通道数量”,为此三级叶子节点写入文本,并将将此三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636)根据“版本”情况,创建三级叶子节点,若果“版本”为简化版,则直接执行步骤637),否则,依次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供电方式”、“外壳防护等级”、“无线频段”、“防爆形式”,为这些三级叶子节点写入文本,并将这些三级叶子节点依次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637)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信号接口编号”,为此三级叶子节点写入属性值,并将此三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638)根据信号接口描述数据的不同,创建相应的叶子节点,为这些叶子节点写入文本,并将这些叶子节点按照逻辑结构依次添加到对应的父节点;639)将根节点添加到所创建的xmldocument对象,完成应用属 性信息xml文档的生成。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系统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为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流程图

图3为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流程图;

图4为身份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流程图;

图5为应用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包括客户端、国家oid标识解析服务器、标识符管理服务器、传感网标识解析服务器(snirs)、属性标识解析服务器(airs)、传感层标识解析服务器(slirs)、传感节点。

客户端,用户与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

国家oid标识解析服务器,负责“1.2.156”和“2.16.156”的oid解析服务。

标识符管理服务器,包含有一系列的软件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传感节点标识解析所得信息的统计、呈现、数据导出的条件,调用相应软件功能模块,统计、呈现、导出解析所得的信息。

传感网标识解析服务器(snirs),负责“2.16.156.101818”的oid解析服务,提供节点身份标识符对应的airs地址或slirs地址。

属性标识解析服务器(airs),存储由厂商提供的节点身份属性和应用属性信息,并提供解析服务。

传感层标识解析服务器(slirs),存储传感节点上传的感知信息、网关ip地址与节点身份标识符的映射关系,并提供解析服务。

传感节点,用于向slirs上传感知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方法,包括解析所得的感知信息的统计、解析所得信息的呈现以及解析所得信息的导出三 个部分。并针对需要呈现的感知信息、身份属性信息和应用属性信息的不同结构,对需要呈现的数据通过组织和整合,再呈现给用户,便于用户快速发现需要的信息。针对导出信息的不同提出了感知信息xml转换算法、身份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和应用属性信息xml转换算法,来减少对数据库的查询次数以及减小生成的xml文档所占用的空间。

如图2为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流程图,传感器网络传感节点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流程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用户在需要进行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时,登录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系统;

2)根据需求选择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管理的目的,包括:解析所得感知信息的统计、解析所得信息的呈现和解析所得信息的导出。

3)根据用户选择的管理目的进行标识符解析所得信息的管理。

如图3为节点感知信息的导出流程图,节点感知信息的导出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数据,记为data,并按“身份标识符”升序、“感知日期”降序、“感知时间”降序预先排序;

2)统计需要导出数据的节点重复情况,记为包含节点数为:numjiedian,若numjiedian>0,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3)

3)没有相应的数据,退出感知信息的导出;

4)创建xmldocument对象,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创建感知信息xml文档的根节点;

5)设已经写入xml文档x个节点的数据,若x<numjiedian+1,则执行步骤7),否则执行步骤6);

6)将根节点添加到所创建的xmldocument对象,感知信息xml文档生成完成,可供用户下载;

7)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节点身份标识符”数据;

8)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一级节点的属性中,并将此一级节点添加到根节点;

9)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单位”和“感知数据类型”信息;

10)依次创建二级叶子节点“单位”和“感知数据类型”,将获取的数据写入二级叶子节点的属性中,并将这两个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

11)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日期”重复情况,按“感知日期”降序排列,并记为总共包含日期数为:numdate,日期date[i],重复datecf[i]次;

12)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y个日期的数据,若y<numdate+1,则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3)

13)返回到步骤5);

14)获取第y个日期对应的“感知日期”数据;

15)创建二级叶子节点“感知日期”,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二级叶子节点的属性中,并将此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

16)获取第y个日期对应的重复次数datecf[y];

17)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日期y的z条数据,若z<datecf[y]+1,则执行步骤19),否则执行步骤18);

18)返回步骤12);

19)设应经向xml文档写入了num条数据,设置num=num+1;

20)从data中获取第num条数据所对应的“感知时间”和“感知数据”数据;

21)依次创建三级叶子节点“感知时间”和“感知数据”,将获取的数据写入这两个三级叶子节点的文本中,并将此三级节点依次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感知日期”;

22)返回步骤17)。

如图4为节点身份属性信息的导出流程图,节点身份属性信息的导出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数据,记为data,统计需要导出数据的条数记为i;

2)若i>0,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3);

3)没有相应的数据,退出节点身份属性信息的导出;

4)创建xmldocument对象,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

5)创建身份属性信息xml文档的根节点;

6)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x条记录,若x<i+1,则执行步骤7)-步骤8),否则执行步骤9);

7)将根节点添加到xmldocument对象;

8)身份属性信息xml文档生成完成;

9)从data中获取第x+1条记录所对应的“节点身份标识符”“传感器类型”、“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测量范围”、“生产批次”、“生产厂商”信息;

10)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一级节点的属性中,并将此一级节点添加到根节点中;

11)依次创建二级叶子节点“传感器类型”、“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测量范围”、“生产批次”、“生产厂商”,将获取的数据写入这些二级节点的文本中,并依次将这些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

12)返回步骤6)。

如图5为节点应用属性信息的导出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接口描述数据包含了八种信号类型,所涉及到的叶子节点也很多,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以信号类型为电压型进行阐述,其他的信号类型可以参照此例进行,节点应用属性信息的导出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用户需求准备需要导出的数据,记为data,并按“身份标识符”升序、“信号接口编号”降序预先排序;

2)统计需要导出数据的节点的重复情况:记为包含节点的个数为numjiedian,节点jiedian[i],重复jiediancf[i]次;

3)若numjiedian>0,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4);

4)没有相应的数据,退出应用属性信息的导出;

5)创建xmldocument对象,创建xmldocument对象,配置xml的声明、处理指令、文档类型定义等信息;

6)创建应用属性信息xml文档的根节点,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了num条数据;

7)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x个节点的数据,若x<numjiedian+1,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8)-步骤9);

8)将根节点添加到所创建的xmldocument对象;

9)应用属性信息xml文档生成完成;

10)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节点身份标识符”数据;

11)创建一级节点“节点身份标识符”,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一级节点的属性中,并将此一级节点添加到根节点;

12)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版本”数据,记为banben;

13)创建二级叶子节点“版本”,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二级叶子节点的属性中,并将此二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一级节点;

14)获取第x+1个节点对应的节点重复情况记为:jiediancf[x+1];

15)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信号接口通道数量”,将获取的jiediancf[x+1]写入此三级叶子节点的文本中,并将此三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

16)若banben==1,则执行步骤17),否则执行步骤19);

17)从data中获取第num+1条数据所对应的“供电方式”、“外壳防护等级”、“无线频段”、“防爆形式”数据;

18)依次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供电方式”、“外壳防护等级”、“无线频段”、“防爆形式”,将获取的数据对应写入这四个三级叶子节点的文本中,并将这四个三级叶子节点依次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

19)设已经向xml文档写入关于节点jiedian[x+1]的y条数据,若y<jiediancf[x+1],则执行步骤21),否则执行步骤20);

20)返回到步骤7);

21)从data中获取第num+1条数据所对应的“信号接口编号”、“信号接口描述数据”数据,记“信号接口描述数据”为:siddata;

22)创建三级叶子节点“信号接口编号”,将获取的数据写入此三级叶子节 点的属性,并将此三级叶子节点添加到二级叶子节点;

23)对siddata解码,提取出“电压范围单位”、“上限值”、“下限值”、“共模与差模”、“阻抗匹配”、“接线方式”数据;

24)根据定义的xml文档结构,创建相应的叶子节点,将获取的数据写入叶子节点,并将这些叶子节点添加到对应的上级节点;

25)返回到步骤19)。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