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34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图像数据的图象处理装置、以及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有的具备扫描仪功能。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读取印刷在印刷介质一面的图像的扫描仪单元,以及对该印刷介质的与被读取图像的面相反的面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1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一般来说,对电子设备的用户的便利性有很高的期待,关于图象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也期待着进一步提高便利性。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图象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象处理装置具备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与生成单元。检测单元检测在第一图像数据的第一位置有无特定模式。处理单元根据由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结果生成数据信息。生成单元通过在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配置数据信息来生成第二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读取单元、修正单元与图像形成单元。读取单元从第一印刷介质读取第一图像数据。修正单元根据第一图像数据修正第二图像数据。图像形成单元根据由修正单元修正后的第二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结构例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具体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主机PC的软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附加信息设定单元的一个动作例子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印刷介质的一个具体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具体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服务器的软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构成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数据库的一个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计分处理单元的一个动作例子的说明图。

图13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1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符号的说明

1,2,2B 图像形成装置

8 印刷介质

9A~9E 搬送路

10 图像读取单元

12 供给托盘

13 图像传感器

14 排出托盘

18 扫描仪控制单元

19 扫描图象变换单元

20 图像形成单元

21 供给托盘

22,22K,22Y,22M,22C ID(Image Dram)单元

23,23K,23Y,23M,23C 感光体

24,24K,24Y,24M,24C 光源

25,25K,25Y,25M,25C 转印辊

26 定影单元

26A 加热辊

26B 加压辊

27 排出托盘

28 图像形成控制单元

29 印刷图象生成单元

31 通信单元

32 输入单元

33 显示单元

34 设定管理单元

35 记忆单元

36 数据分析单元

36A 打印数据分析单元

36B 扫描数据分析单元

36C 附加信息分析单元

38 通信单元

39 控制单元

40 主机PC(Personal Computer)

41 应用软件

42 打印机驱动器

43 附加信息设定单元

44 打印数据生成单元

50 服务器

51 扫描数据取得单元

52 计分处理单元

53 数据库

54 附加信息生成单元

55 打印数据生成单元

59 处理单元

81 邮票栏

82 邮政编码栏

83 广告

84 印刷对象区域

85 标记

85A 正确答案的标记

86 解答栏

87 印刷对象区域

A1 信息

A2 解答信息

DP 打印数据

DP2 中间图像数据

DS 扫描数据

F 搬送方向

INF 附加信息

SF 假脱机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再有,说明按以下顺序进行。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二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例子]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结构例子。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等的功能,是所谓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 i Function Peripheral)。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单元10与图像形成单元20。

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图像读取单元10具有供给托盘12、图像传感器13与排出托盘14。该图像读取单元10具有ADF(Auto Document Feeder)功能。供给托盘12装有将被读取图像的印刷介质8。图像传感器13是读取图像的传感器。排出托盘14排出图像被读取后的印刷介质8。

通过该结构,在图像读取单元10中,沿着搬送路9A,将装在供给托盘12上的印刷介质8搬送到图像传感器13处。然后,在图像读取单元10中,将图像被图像传感器13读取后的印刷介质8引导到排出托盘14。另外,图像读取单元10通过沿着搬送路9B搬送印刷介质8,而具有将印刷介质8翻转的功能。由此,图像读取单元10能够读取印刷介质8两面的图像。

另外,图像读取单元10具有沿着搬送路9C,将图像被读取后的印刷介质8搬送到图像形成单元20的功能。

图像形成单元20对印刷介质8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20具有:供给托盘21、4个ID(Image Dram)单元22(22K、22Y、22M、22C)、4个光源24(24K、24Y、24M、24C)、4个转印辊25(25K、25Y、25M、25C)、定影单元26、与排出托盘27。

供给托盘21装有将被形成图像的印刷介质8。

4个ID单元22分别形成显影粉图像。具体地说,ID单元22K形成黑色显影粉图像,ID单元22Y形成黄色显影粉图像,ID单元22M形成品红色显影粉图像,ID单元22C形成青色显影粉图像。在搬送方向F上依次配置有ID单元22K、22Y、22M、22C。

各个ID单元22具有感光体23。感光体23是在表面(表层部分)上带有静电潜像的部件。具体地说,ID单元22K的感光体23K通过由光源24K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ID单元22Y的感光体23Y通过由光源24Y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ID单元22M的感光体23M通过由光源24M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ID单元22C的感光体23C通过由光源24C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另外,在各个感光体23中,根据静电潜像形成显影粉图像。

4个光源24是分别对4个ID单元22的感光体23照射光的部件。具体地说,光源24K对感光体23K照射光,光源24Y对感光体23Y照射光,光源24M对感光体23M照射光,光源24C对感光体23C照射光。由此,这些感光体23通过各个光源24各自曝光。

4个转印辊25是用于将由4个ID单元22形成的显影粉图像分别静电转印到印刷介质8的被转印面上的部件。转印辊25K通过搬送路9E与感光体23K对向配置,转印辊25Y通过搬送路9E与感光体23Y对向配置,转印辊25M通过搬送路9E与感光体23M对向配置,转印辊25C通过搬送路9E与感光体23C对向配置。通过该结构,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由各个ID单元22形成的显影粉图像被转印到印刷介质8的被转印面上。

定影单元26通过对印刷介质8提供热和压力来使转印到印刷介质8上的显影粉图像固定在印刷介质8上。定影单元26具有加热辊26A与加压辊26B。加热辊26A例如以在其内部包含卤素灯等加热器的方式构成,对印刷介质8上的显影粉提供热量。加压辊26B以其与加热辊26A之间形成压接部的方式配置,对印刷介质8上的显影粉提供压力。由此,在定影单元26中,印刷介质8上的显影粉被加热而融化、且被加压。其结果是:显影粉图像被固定在印刷介质8上。

排出托盘27将形成有图像的印刷介质8排出。

通过该结构,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将从图像读取单元10沿着搬送路9C被搬送的印刷介质8、或者从供给托盘21沿着搬送路9D被搬送的印刷介质8,沿着搬送路9E搬送到4个ID单元22。然后,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将通过4个ID单元22被转印有显影粉图像的印刷介质8,沿着搬送路9E搬送到定影单元26。然后,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将定影有显影粉图像的印刷介质8,沿着搬送路9E搬送到排出托盘27。以这种方式,图像形成单元20对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后所述,根据由主机PC40(后述)供给的打印数据DP,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装在供给托盘12上的印刷介质8的图像,生成扫描数据DS。然后,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根据该扫描数据DS,修正打印数据DP。然后,图像形成单元20根据该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对被读取图像后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

图2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具体例子。在该例子中,印刷介质8是在日本使用的明信片。该明信片具有邮票栏81、邮政编码栏82和广告83(图2的(A))。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这样的明信片,生成扫描数据DS(图2的(B))。由主机PC40(后述)供给的打印数据D P包含有邮政编码、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等附加信息INF。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该扫描数据DS,确定邮政编码、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等的印刷位置和大小,修正打印数据D P。然后,图像形成单元20如图2的(C)所示,根据该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在该明信片上,印刷邮政编码、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等信息。具体地说,图像形成单元20在邮政编码栏82印刷邮政编码,在印刷对象区域84印刷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

图3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通信单元31、扫描仪控制单元18、扫描图象变换单元19、输入单元32、显示单元33、设定管理单元34、记忆单元35、数据分析单元36、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8、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与控制单元39。

通信单元31在该例子中从主机PC(Personal Computer)40接收打印数据DP。通信单元31例如可以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与主机PC40连接,也可以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 rk)与主机PC40连接。

图4表示主机PC40的软件构成的一个例子。在主机PC40中,安装有应用软件41和打印机驱动器42。应用软件41例如是文字处理器软件、试算表软件,根据用户的印刷指示将假脱机文件SF提供给打印机驱动器42。打印机驱动器42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即所谓的设备驱动器。打印机驱动器42具有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与打印数据生成单元44。

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设定附加信息INF。具体地说,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对用户显示接口画面,接受由用户输入的信息,并且根据该输入信息设定附加信息INF。

图5表示接口画面的一个例子。该接口画面表示在进行明信片印刷的情况下的附加信息IN F的设定画面。在该例子中,将附加信息设定设定为“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输入邮政编码、地址和姓名。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根据这些信息,生成附加信息INF。再有,在该例子中,虽然采用了用户直接输入邮政编码、地址和姓名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读取记忆在主机PC中的包含邮政编码、地址和姓名等的数据库的内容。

在该接口画面中,如果将附加信息设定设定为“无”,那么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不生成附加信息INF。另外,如果将附加信息设定设定为“打印机设定”,那么能够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的附加信息INF。具体地说,例如用户直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从例如名片读取邮政编码、地址、姓名来生成附加信息INF。在将附加信息设定设定为“打印机设定”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像这样生成的附加信息INF。

打印数据生成单元44(图4)根据假脱机文件SF生成打印数据DP。在这里,打印数据DP例如由页面描述语言(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记述。这时,在附加信息设定被设定为“有”的情况下,打印数据生成单元44根据附加信息设定单元43生成的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也就是说,打印数据生成单元44预计明信片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的印刷位置和大小,并且根据该预计结果生成打印数据DP。另外,在附加信息设定被设定为“打印机设定”的情况下,打印数据生成单元44将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的附加信息INF进行图像形成的趣旨包含在打印数据DP中。

扫描仪控制单元18(图3)根据来自控制单元39的指示,来控制包含在图像读取单元10中的各个部件的动作。扫描图象变换单元19根据来自扫描仪控制单元18的指示,将图像传感器13读取的图像格式转换成所定的数据格式。

输入单元32是用户在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时使用的输入接口,例如由各种按钮、触摸面板等构成。显示单元33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等,例如使用液晶显示面板等构成。设定管理单元34管理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设定。

记忆单元35记忆打印数据DP、扫描数据DS和附加信息INF等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的各种数据,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

数据分析单元36具有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与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分析打印数据DP。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分析扫描数据DS。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分析附加信息INF。

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8根据来自控制单元39的指示,来控制包含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的各个部件的动作。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根据来自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8的指示,生成印刷图像。具体地说,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如后所述,例如根据由数据分析单元36分析的结果,修正打印数据DP,并且具有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生成中间图像数据DP2的功能。

控制单元39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方框的动作。

在这里,图像读取单元10对应于本发明的“读取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和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对应于本发明的“修正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图像形成单元20对应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邮政编码栏82对应于本发明的“特定模式”的一个具体例子。

[动作和作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整体动作概要)

首先,参照图3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动作概要。通信单元31接收由主机PC40供给的打印数据DP。扫描仪控制单元18控制包含在图像读取单元10中的各个部件的动作。由此,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扫描图象变换单元19通过将读取的图像格式转换成所定的数据格式,来生成扫描数据DS。记忆单元35记忆打印数据DP、扫描数据DS和附加信息INF。数据分析单元36的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分析打印数据DP,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分析扫描数据DS,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分析附加信息INF。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根据由数据分析单元36分析的结果,修正打印数据DP,并且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生成中间图像数据DP2。图像形成控制单元28根据该中间图像数据DP2,控制包含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的各个部件的动作。由此,图像形成单元20对图像被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

(详细动作)

图6A,6B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动作例子。在该例子中,如图2所示,表示将明信片作为印刷介质8使用的情况的一个具体例子。如果从主机PC40接收到打印数据DP,那么图像形成装置1首先分析该打印数据DP。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生成扫描数据DS,并且分析该扫描数据DS,再根据该分析结果修正打印数据DP。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对图像被读取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以下,对该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通信单元31接收由主机PC40发送的打印数据DP(步骤S1)。然后,记忆单元35记忆该打印数据DP。

其次,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分析打印数据DP(步骤S2)。然后,打印数据分析单元36A从打印数据DP中抽出附加信息设定。

其次,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确认附加信息设定(步骤S3)。具体地说,在打印数据DP包含有附加信息INF的情况下,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判断附加信息设定为“有”;在打印数据DP包含有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的附加信息INF进行图像形成的趣旨的情况下,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判断附加信息设定为“打印机设定”;在上述2种情况以外的情况下,附加信息分析单元36C判断附加信息设定为“无”。

在步骤S3中,如果附加信息设定被判断为“有”(步骤S3中为“有”),那么进入步骤S6。另外,如果附加信息设定被判断为“无”(步骤S3中为“无”),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根据打印数据DP生成中间图像数据DP2(步骤S28),图像形成单元20对由供给托盘21供给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步骤S29)。

在步骤S3中,如果附加信息设定被判断为“打印机设定”(步骤S3中为“打印机设定”),那么设定管理单元34确认打印机设定的有无(步骤S4)。具体地说,设定管理单元34通过确认在记忆单元35中有没有记忆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的附加信息INF,来确认有没有打印机设定。

在步骤S4中,如果有打印机设定(步骤S4中为“Y”),那么设定管理单元34分析打印机设定(步骤S5)。由此,设定管理单元34取得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的附加信息INF。另外,在步骤S4中,如果没有打印机设定(步骤S4中为“N”),那么进入步骤S28。

其次,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装在供给托盘12上的印刷介质8的图像(步骤S6)。由此,图像读取单元10生成扫描数据DS。然后,记忆单元35记忆该扫描数据DS。

其次,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分析扫描数据DS(步骤S7)。

然后,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是否识别了邮政编码栏82(步骤S8)。在没能识别邮政编码栏82的情况下(步骤S8中为“N”),如果还没有读取印刷介质8两面的图像(步骤S9中为“N”),那么图像读取单元10将印刷介质8翻转(步骤S10)。具体地说,扫描仪控制单元18通过使印刷介质8沿着搬送路9B被搬送,来翻转印刷介质8。然后,返回到步骤S6,反复进行步骤S6~S8的动作。另外,如果已经读取了印刷介质8两面的图像(步骤S9中为“Y”),那么因为在印刷介质8的表面和背面都没有邮政编码栏82,所以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判断印刷介质8不是明信片,从而进入步骤S28。

在步骤S8中,如果识别了邮政编码栏82(步骤S8中为“Y”),那么接下来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印刷介质8的方向是否适当(步骤S11)。具体地说,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例如根据扫描数据DS的邮政编码栏82的位置等,确认印刷介质8的方向是否适当。如果印刷介质8的方向不适当(步骤S11中为“N”),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通过将打印数据DP所示的图像数据转动180度,来修正打印数据DP(步骤S12)。然后,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1中,如果印刷介质8的方向适当(步骤S11中为“Y”),那么接下来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步骤S13)。具体地说,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根据扫描数据DS的邮政编码栏82,确认邮政编码的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另外,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根据扫描数据DS检测出印刷对象区域84(图2的(B)),并且根据该印刷对象区域84的位置和大小,确认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的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如果印刷位置和大小不适当(步骤S13中为“N”),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通过将打印数据DP所示的图像数据扩大、缩小或移位来进行调整,从而修正打印数据DP(步骤S14)。然后,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3中,如果印刷位置和大小适当(步骤S13中为“Y”),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根据打印数据DP生成中间图像数据DP2(步骤S15)。

其次,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预览处理(步骤S16)。具体地说,控制单元39通过使扫描数据DS与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生成的中间图像数据DP2叠合,来生成如图2的(C)所示的印刷后的图像,并且显示单元33显示该图像。

其次,图像形成单元20根据中间图像数据DP2,对由图像读取单元10供给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步骤S17)。

到此该流程结束。

像这样,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因为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并且根据该读取的图像修正打印数据DP,所以对应印刷介质8,能够以适当的方向、适当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印刷。其结果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因为用户没有必要进行印刷位置的调整等,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读取印刷介质的图像,并且根据该读取的图像修正打印数据,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变形例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明信片作为印刷介质8,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信封。另外,也可以使用如图7所示的美术明信片。该美术明信片具有邮票栏81与装饰线89。在该例子中,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能够根据扫描数据DS检测出印刷对象区域84,并且能够根据该印刷对象区域84的位置和大小,来调整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的印刷位置和大小。再有,并不限于信封、美术明信片,能够使用设置有所定信息记载栏的各种各样的印刷介质。

<2.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并且根据该读取的图像生成附加信息INF。再有,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宜地省略其说明。

图8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的动作的一个具体例子。在该例子中,印刷介质8是进行选择式考试时使用的标记表(Mark Sheet)用纸。该标记表用纸具有标记85和解答栏86(图8(A))。标记85例如已经被受检者用铅笔等将多个栏中的1个全面涂抹。在该例子中,标记85包含有对应于选择式考试的选择项a、b、c、d的4个栏。解答栏86是在受检者的解答不正确的情况下、由图像形成装置2印刷正确答案(后述的解答信息A2)的栏。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这样的解答完毕的标记表用纸,生成扫描数据DS(图8(B))。然后,图像形成装置2将该扫描数据DS提供给服务器50(后述)。服务器50根据该扫描数据DS进行计分处理,并且根据该处理结果生成附加信息INF。该附加信息INF包含有表示各个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的信息A1。此外,对于解答为不正确的问题,附加信息INF包含有表示正确答案的解答信息A2。服务器50根据这样的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并且将该打印数据DP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2根据扫描数据DS,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修正打印数据DP。然后,图像形成单元20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如图8(C)所示,对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这时,图像形成单元20根据信息A1,在标记85上重复印刷“○”或“×”。这里“○”表示正确答案,“×”表示不正确答案。另外,图像形成单元20将解答信息A2印刷在解答栏86。

图9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的控制机构的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装置2具有通信单元38。在该例子中,通信单元38对服务器50供给扫描数据DS,并且从服务器50接收打印数据DP。服务器50根据扫描数据DS进行计分处理,并且根据该处理结果生成附加信息INF。然后,服务 器50根据该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

图10表示服务器50的软件构成的一个例子。服务器50具有:扫描数据取得单元51、计分处理单元52、数据库53、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与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

扫描数据取得单元51取得由图像形成装置2供给的扫描数据DS。

计分处理单元52根据扫描数据DS进行计分处理。数据库53是计分处理单元52进行计分处理时使用的数据库。

图11表示数据库53的一个结构例子。图12表示扫描数据DS的标记85和解答栏86的位置。如图11所示,在数据库53中,标记85的位置、正确答案的标记85A、解答栏86的位置与解答信息A2有关联。在这里,标记85的位置PQ1、PQ2、PQ3、……对应于各个问题而设定。同样,解答栏86的位置PA1、PA2、PA3、……对应于各个问题而设定。正确答案的标记85A是表示各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标记。解答信息A2表示各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被印刷在解答栏86。

计分处理单元52使用这样的数据库53,进行如下的计分处理。也就是说,计分处理单元52根据扫描数据DS,检测是否在位置PQ1、PQ2、PQ3、……的各个位置附近有对应于该位置的正确答案的标记85A,由此判断各个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在图12的例子中,位置PQ1附近的标记85与对应于该位置PQ1的正确答案的标记85A(图11)一致。因此,计分处理单元52判断问题1的解答正确。另外,位置PQ2附近的标记85与对应于该位置PQ2的正确答案的标记85A(图11)不一致。因此,计分处理单元52判断问题2的解答不正确。另外,位置PQ3附近的标记85与对应于该位置PQ3的正确答案的标记85A(图11)一致。因此,计分处理单元52判断问题3的解答正确。计分处理单元52通过这样判断各个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来进行计分处理。

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图10)根据由计分处理单元52计分的结果,来生成如图8所示的附加信息INF。也就是说,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根据表示各个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的信息A1、与关于解答不正确的问题的解答信息A2,来生成附加信息INF。

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根据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生成的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在这里,打印数据DP例如由页面描述语言记述。该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预计标记表用纸的对应于信息A1的“○”或“×”、以及解答信息A2的印刷位置和大小,并且根据该预计结果生成打印数据DP。这时,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根据信息A1,在标记85上重复配置“○”或“×”。另外,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根据扫描数据DS检测出印刷对象区域87(图8(B)),并且在该印刷对象区域87配置解答信息A2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里,计分处理单元52和数据库53对应于本发明的“检测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对应于本发明的“处理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对应于本发明的“生成单元”的一个具体例子。标记85和正确答案的标记85A对应于本发明的“特定模式”的一个具体例子。

图13A,13B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的一个动作例子。在该例子中,如图8所示,表示使用标记表用纸作为印刷介质8的情况的一个具体例子。首先,图像形成装置2通过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生成扫描数据DS,并且将该扫描数据DS提供给服务器50。服务器50根据该扫描数据DS进行计分处理,并且根据该计分结果生成附加信息INF。然后,服务器50根据该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并且将该打印数据DP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2分析扫描数据DS,并且根据该分析结果修正打印数据DP。然后,图像形成装置2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对图像被读取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以下,对该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图像读取单元10读取装在供给托盘12上的印刷介质8的图像(步骤S31)。由此,图像读取单元10生成扫描数据DS。然后,记忆单元35记忆该扫描数据DS。

其次,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分析扫描数据DS(步骤S32)。

然后,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是否识别了标记85(步骤S33)。在没能识别标记85的情况下(步骤S33中为“N”),如果还没有读取印刷介质8两面的图像(步骤S34中为“N”),那么图像读取单元10将印刷介质8翻转(步骤S35)。然后,返回到步骤S31,反复进行步骤S31~S33的动作。另外,如果已经读取了印刷介质8两面的图像(步骤S34中为“Y”),那么因为在印刷介质8的表面和背面都没有标记85,所以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判断印刷介质8不是标记表用纸,从而显示单元33显示错误(步骤S49)。

在步骤S33中,如果识别了标记85(步骤S33中为“Y”),那么通信单元38将扫描数据DS提供给服务器50(步骤S36)。服务器50的扫描数据取得单元51取得该扫描数据DS。

其次,服务器50的计分处理单元52使用数据库53,进行计分处理(步骤S37)。其次,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根据由计分处理单元52计分的结果,生成如图8所示的附加信息INF(步骤S38)。其次,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根据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生成的附加信息INF生成打印数据DP(步骤S39)。这时,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预计标记表用纸的对应于信息A1的“○”或“×”、以及解答信息A2的印刷位置和大小,并且根据该预计结果生成打印数据DP。然后,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将该打印数据DP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2(步骤S40)。

其次,图像形成装置2的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印刷介质8的方向是否适当(步骤S41)。具体地说,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例如根据扫描数据DS的标记85的位置等,确认印刷介质8的方向是否适当。如果印刷介质8的方向不适当(步骤S41中为“N”),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通过将打印数据DP所示的图像数据转动180度,来修正打印数据DP(步骤S42)。然后,进入步骤S43。

在步骤S41中,如果印刷介质8的方向适当(步骤S41中为“Y”),那么接下来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确认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步骤S43)。具体地说,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根据扫描数据DS的标记85的位置,确认对应于信息A1的“○”或“×”的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另外,扫描数据分析单元36B根据扫描数据DS检测出印刷对象区域87(图8(B)),并且根据该印刷对象区域87的位置和大小,来确认解答信息A2的印刷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当。如果印刷位置和大小不适当(步骤S43中为“N”),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通过将打印数据DP所示的图像数据扩大、缩小或移位来进行调整,从而修正打印数据DP(步骤S44)。 然后,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3中,如果印刷位置和大小适当(步骤S43中为“Y”),那么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根据打印数据DP生成中间图像数据DP2(步骤S45)。

其次,图像形成装置2进行预览处理(步骤S46)。具体地说,控制单元39通过使扫描数据DS与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生成的中间图像数据DP2叠合,来生成如图8(C)所示的印刷后的图像,并且显示单元33显示该图像。

其次,图像形成单元20根据中间图像数据DP2,对由图像读取单元10供给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步骤S47)。

到此该流程结束。

像这样,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因为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并且服务器50根据该读取的图像生成附加信息INF,所以能够提高处理的自由度,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2中,因为读取印刷介质8的图像,并且根据该读取的图像修正打印数据DP,所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同样,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读取印刷介质的图像,并且根据该读取的图像生成附加信息,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变形例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标记表用纸作为印刷介质8,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设置有所定信息记载栏的各种各样的印刷介质。

[变形例2-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服务器50进行了计分处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替代手段,例如也可以由主机PC进行计分处理。另外,例如图1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B,也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2B自身进行计分处理。该图像形成装置2B具有处理单元59。处理单元59进行计分处理。具体地说,处理单元59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计分处理单元52、数据库53、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和打印数据生成单元55同样的功能。

[变形例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计分处理单元52判断各个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也可以进一步取得受检者的解答。此外,附加信息生成单元54也可以除了根据由计分处理单元52计分的结果之外,也根据受检者的解答,生成附加信息INF。这时,附加信息INF能够包含对应于受检者的解答的解说。

以上虽然列举几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等,可以做出各种变化。

例如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虽然根据修正后的打印数据DP,对图像被读取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替代手段,也可以对与图像被读取的印刷介质8不同的印刷介质8进行印刷。具体地说,例如与预览处理相同,也可以使扫描数据DS与印刷图象生成单元29生成的中间图像数据DP2叠合,并且将该叠合的图像印刷在与图像被读取的印刷介质8不同的印刷介质上。

另外,例如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处理结果印刷在印刷介质8上,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进行到印刷。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预览处理生成图像,并且记忆该生成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和2、主机PC40以及服务器50的替代品,能够使用具有照相机功能的所谓的智能手机。

在将该变形例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首先,智能手机生成打印数据DP(附加信息I NF),并且通过拍摄印刷介质8生成扫描数据DS。然后,该智能手机根据打印数据DP和扫描数据DS,在进行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的处理之后进行预览处理。然后,该智能手机记忆由预览处理生成的图像。

另外,在将该变形例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首先,智能手机通过拍摄印刷介质8生成扫描数据DS,并且根据该扫描数据DS生成打印数据DP(附加信息INF)。然后,该智能手机根据打印数据DP和扫描数据DS,在进行了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的处理之后进行预览处理。然后,该智能手机记忆由预览处理生成的图像。

再有,本技术也能够采用以下结构。

(1)

一种图象处理装置,其中,具备:

检测单元,检测在第一图像数据的第一位置有无特定模式;

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结果生成数据信息;以及

生成单元,通过在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配置所述数据信息来生成第二图像数据。

(2)

所述(1)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具有特定模式、第一位置、与记忆有多组关联数据信息的数据集的数据库,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结果,使用所述数据库来生成所述数据信息。

(3)

所述(2)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

各组数据集也进一步关联第二位置,

所述处理单元除了所述数据信息还生成所述第二位置。

(4)

所述(1)至所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第二位置进一步检测出印刷对象区域,

所述生成单元在所述印刷对象区域配置所述数据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

(5)

所述(1)至所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从第一印刷介质读取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读取单元。

(6)

所述(1)至所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生成单元通过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上重复配置所述数据信息来生成所述第二图像数据。

(7)

所述(6)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显示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显示单元。

(8)

所述(6)或所述(7)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在第二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9)

所述(5)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根据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10)

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读取单元,从第一印刷介质读取第一图像数据;

修正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修正第二图像数据;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根据由所述修正单元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

(11)

所述(10)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接收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通信单元。

(12)

所述(10)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生成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生成单元。

(13)

所述(10)至所述(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修正单元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检测特定模式,且根据该检测结果修正所述第二图像数据。

(14)

所述(10)至所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修正单元通过变更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来修正所述第二图像数据。

(15)

所述(10)至所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修正单元通过扩大或缩小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来修正所述第二图像数据。

(16)

所述(10)至所述(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根据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17)

所述(10)至所述(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象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修正后的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在第二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本公开含有涉及在2015年8月2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5-166959中公开的主旨,其全部内容包括在此,以供参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虽然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能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可替换项,但是它们均包含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或它的等同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