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04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比如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分量载波进行聚合,可以获得更大的传输带宽,从而获取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也就是说,通过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使用户获得更多的资源。

然而,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时,所用到的信号频段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终端设备的天线的带宽要足够大。可是,由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各类硬件越来越多,以及终端在设计上越来越薄等原因,导致分配给终端天线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天线所能够覆盖的带宽也受到限制,尤其是比较难覆盖到较低频频段或者接收到的较低频频段信号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旨在当较低频频段信号差时,提高移动终端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收发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若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所述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当判断出所述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检测所述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若检测出所述终端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所述终端切换至所述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获取单元,用于若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所述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检测单元,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检测所述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控制单元,用于若检测出所述终端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所述终端切换至所述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首先由终端确定其是否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在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终端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并判断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判断出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在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收发通信信号。由于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较终端内置天线宽,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控制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通信信号的收发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包括:确定终端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若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当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若检测出该终端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该终端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S101中,确定终端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技术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人们研发了许多新的技术,比如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分量载波进行聚合,可以获得更大的传输带宽。由于参与聚合的载波可以位于同一频段,也可以位于不同频段,所以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时,所用到的信号频段很多。例如手机在应用载波聚合技术后,其可能用到的频段包括450—470MHz、698—762MHz、790—862MHz、2.3—2.4GHz、3.4—4.2GHz以及4.4—4.99GHz等。相对于2.3—2.4GHz、3.4—4.2GHz等频段而言,450—470MHz、698—762MHz以及790—862MHz等频段属于较低频频段。也就是说,应用载波聚合技术之后,可能用到的信号频段从较低频频段到较高频频段均有分布,这就要求终端设备的天线的带宽要足够大。

然而,由于目前终端内部集成的各类硬件越来越多,以及终端在设计上越来越薄等原因,导致分配给终端天线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天线所能够覆盖的带宽也受到限制。比如,对于一些较低频的频段,例如790—862MHz频段,由于接收较低频频段的信号,要求天线具备更大的净空区域和更长的天线长度。因此在终端天线的空间受到限制而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时,会导致终端接收到的较低频频段信号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1中,终端先确定其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比如,在终端接收到通信信号时,终端判断其是否正在使用较低频的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例如该较低频的预设通信频段为800—810MHz频段等。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通信频段可以由用户或终端厂商设定,可以是一个频段,也可以是多个频段。另外,若某个终端对于某个较高频频段的信号的接收能力出现不良,那么终端也可以将该某个较高频频段设为预设通信频段等,此处举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若终端确定出其未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例如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是一些较高频的频段,如2370—2390MHz频段,对于这些较高频的频段,终端的内置天线可以稳定地接收到信号,那么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若终端确定出其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例如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为预设的较低频频段,如800—810MHz频段,那么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若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比如,在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为预设的较低频频段时,由于终端内置天线对于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接收能力较差,所以在本步骤中,终端获取其正在使用的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在获取到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之后,终端判断该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终端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此时终端接收到的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好,那么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若终端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此时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当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在步骤S104中,若检测出该终端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该终端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例如,步骤S103和S104可以具体为:

当终端判断出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表明终端内置天线接收到的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信号差。此时,终端检测其是否成功接入外置天线。

若终端检测出其未成功接入外置天线,那么终端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若终端检测出其成功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终端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而不再使用终端内置天线收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终端内置天线,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更宽,能覆盖到较低频频段,同时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在终端接收到的较低频频段的信号差时,通过接入外置天线,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收发能力。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置天线可以接入终端的耳机孔或者USB接口等处,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在步骤S103中当判断出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

基于此,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的步骤可以具体为:基于该提示信息,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例如,在终端判断出较低频的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终端生成一个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在终端的耳机孔处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之后,终端检测耳机孔处是否成功接入外置天线。若检测出耳机孔处未成功接入外置天线,则终端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若检测出耳机孔处成功接入外置天线,则终端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而不再使用内置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中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可以具体包括:

通过预设终端应用及磁性感应传感器,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预先在终端的射频电路上集成磁性感应传感器,通过磁性感应传感器可以检测出终端电平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终端电平的变化发送至预设终端应用,由预设终端应用对终端电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中控制该终端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包括:

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比如,可以预先在终端的射频电路以及用于接入外置天线的终端插口上设置射频电路开关,并将该射频电路开关确定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用于实现终端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的切换。例如,可以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终端的内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闭合状态确定为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而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终端的外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外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断开状态确定为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基于此,当在步骤S103中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之后,在步骤S104中,终端可以发送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终端的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的外置天线工作模式,例如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从而使外置天线与终端的射频电路相连接,终端基于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4中控制该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若检测出该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则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

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外置天线被从终端上拔出,即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时,终端发送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例如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预设的闭合状态,从而使内置天线与终端射频电路相连接,终端使用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在检测到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时,通过及时将终端切换至内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保证终端的通信不中断。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首先由终端确定其是否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在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终端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并判断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判断出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在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收发通信信号。由于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较终端内置天线宽,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控制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通信信号的收发能力。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下面以手机为例对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在步骤S201中,手机接收通信信号,并根据该通信信号确定出对应的通信频段。

比如,由于目前手机的设计越来越薄等原因,导致分配给手机天线的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天线所能够覆盖的频段也受到限制,这导致天线接收到的一些较低频频段的信号较差。

为了提高手机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接收能力,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201中,可以在手机接收到通信信号后,手机根据该通信信号,确定出与该通信信号对应的通信频段,即确定出当前手机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

在手机确定出其当前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之后,手机判断该通信频段中是否包括预设通信频段。例如,手机判断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中是否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如800—810MHz频段等。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的通信频段可以由用户或手机厂商根据需求自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若手机判断出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中不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比如当前手机使用的通信频段都是一些较高频的通信频段,由于手机的内置天线可以较好地接收这些较高频频段的信号,那么手机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若手机确定出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中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则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若基于该通信频段,确定出手机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比如,步骤S202可以具体为:

在手机确定出其正在使用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由于手机的内置天线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接收能力较差,因此可以在此时由手机获取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然后,手机将该信号强度值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该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手机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手机使用内置天线接收到的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较好,那么手机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接收信号。

若手机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进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当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手机检测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手机判断出内置天线接收到的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手机使用其内置天线接收到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较差。此时,手机检测其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优选地,在上述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为手机接入外置天线。

基于此,上述手机检测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可以具体为:基于该提示信息,手机检测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例如,在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浏览信息的过程中,手机使用到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接收信号,由于手机内置天线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接收能力较差,导致手机上网速度缓慢,所以可以在此时由手机生成一个提示信息,用于告知用户当前接收到的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信号较差,并提示用户在手机的耳机孔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以不同的方式生成上述提示信息。例如,在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浏览新闻时,手机可以在屏幕上弹出一则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在手机耳机孔处接入外置天线。而在用户使用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可以生成一则语音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在手机耳机孔处接入外置天线等。

通过生成提示信息,可以使用户及时了解到手机接收到的较低频频段信号较差,以便用户为手机接入外置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中手机检测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可以包括:

手机通过预设手机应用及磁性感应传感器,检测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该磁性感应传感器集成在手机的射频电路上,通过该磁性感应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手机电平的变化。该磁性感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电平的变化发送至预设手机应用。然后由预设手机应用对该电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手机是否接入外置天线。通过预设手机应用及磁性感应传感器可以快速、简单地检测出手机是否接入外置天线。例如,该磁性感应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

若手机判断出未接入外置天线,则进入步骤S205,手机继续使用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若手机判断出接入外置天线,则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若检测出手机接入外置天线,则手机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比如,手机通过预设手机应用和磁性感应传感器,判断出手机接入外置天线,那么手机就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而不再使用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比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4中手机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包括:

手机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比如,可以预先在手机的射频电路以及用于接入外置天线的手机插口上设置射频电路开关,并将该射频电路开关确定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用于实现手机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的切换。

例如,可以预先在手机的射频电路上设置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并将其确定为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同时,在手机耳机孔的插入检测线路(DET线路)上设置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并将其确定为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用于手机在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进行切换。

具体的,对于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可以设置当其处于闭合状态时,内置天线通过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与手机的射频电路电性连接,从而使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而设置当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内置天线与手机射频电路的连接断开,从而使内置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

对于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可以设置在手机耳机孔未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例如,在手机耳机孔接入耳机的场景下,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使手机耳机孔的插入检测线路与耳机上的插入检测线路相连接,耳机正常工作。而设置在手机耳机孔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实现外置天线和手机射频电路的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手机耳机孔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耳机的地线可以用作外置天线的地线。

基于此,可以将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处于闭合的状态,确定为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而将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处于断开的状态,确定为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基于上述确定的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上述手机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可以具体包括:手机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断开连接,以进入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通过控制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断开连接,可以使外置天线和手机的射频电路电性连接,即外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而手机的内置天线则处于非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4中手机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若检测出该外置天线与手机断开连接,则手机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

比如,在手机检测出外置天线被从手机的耳机孔中拔出时,即该外置天线与手机断开连接,则此时手机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即控制内置天线与手机的射频电路连接,从而使手机由外置天线切换至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例如,手机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可以具体为:手机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闭合,即手机根据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控制预设第一射频电路开关和预设第二射频电路开关均闭合,从而使得手机的内置天线与射频电路连接,即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通过在手机检测出外置天线与手机断开连接时,控制手机切换回内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保证手机的通信不中断。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首先由终端确定其是否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在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终端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并判断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判断出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在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收发通信信号。由于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较终端内置天线宽,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控制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通信信号的收发能力。

第三实施例

为便于更好地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3a,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301,获取单元302,检测单元303,以及控制单元304。

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终端是否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比如,在终端接收到通信信号后,确定单元301根据该通信信号,确定其是否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例如,确定单元301根据终端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确定终端是否正在使用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进行通信。

若确定单元301确定出终端未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例如确定单元301确定出终端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为较高频频段,而不包含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由于终端内置天线可以较好地接收到较高频频段的信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获取单元302,用于若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则获取所述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

比如,由于终端内置天线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接收能力较差,因此在确定单元301确定出终端基于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由获取单元302获取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然后,终端判断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终端判断出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表明终端内置天线接收到的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好,那么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检测单元303,用于当判断出所述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检测所述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在终端判断出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表明终端内置天线接收到的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差,那么此时检测单元303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303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通过预设终端应用及磁性感应传感器,检测该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预先在终端的射频电路上集成磁性感应传感器,通过磁性感应传感器可以检测出终端电平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终端电平的变化发送至预设终端应用,由预设终端应用对终端电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单元303根据预设终端应用的分析结果判断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若检测303检测出终端未接入外置天线,则终端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控制单元304,用于若检测出所述终端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所述终端切换至所述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比如,若检测单元303检测出终端成功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单元304控制该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该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304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控制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比如,可以预先在终端的射频电路以及用于接入外置天线的终端插口上设置射频电路开关,并将该射频电路开关确定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用于实现终端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的切换。例如,可以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终端的内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闭合状态确定为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而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终端的外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外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断开状态确定为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基于此,当检测单元303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之后,控制单元304发送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终端的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的外置天线工作模式,例如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从而使外置天线与终端的射频电路相连接,终端基于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终端内置天线,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更宽,能覆盖到较低频频段,同时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在终端接收到的较低频频段的信号差时,通过接入外置天线,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信号的收发能力。

请一并参阅图3b,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生成单元305以及切换单元306。

生成单元305,用于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

比如,在终端判断出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生成单元305可以生成一则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例如生成单元305提示用户在终端的耳机孔处接入外置天线。

基于此,检测单元303可以根据生成单元305生成的提示信息,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切换单元306,用于若检测出所述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则发送预设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所述预设第二切换指令指示所述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

比如,当终端检测到外置天线被从终端上拔出,即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时,终端的切换单元306发送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例如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预设的闭合状态,从而使内置天线与终端射频电路相连接,终端使用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在终端检测到外置天线与终端断开连接时,通过切换单元306及时将终端切换至内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保证终端的通信不中断。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首先由终端确定其是否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在终端确定出其正在使用预设通信频段进行通信时,终端获取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并判断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判断出该预设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检测终端是否接入外置天线。在检测出终端接入外置天线的情况下,控制终端由内置天线切换至外置天线收发通信信号。由于外置天线的频带范围较终端内置天线宽,外置天线性能也好于内置天线,因此控制终端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终端对较低频频段通信信号的收发能力。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

第四实施例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移动终端400包括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该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其中该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可以具体包括:确定单元301、获取单元302、检测单元303、控制单元304、生成单元305以及切换单元306。

其中,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用于移动终端400在其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进行切换。该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中的确定单元301、获取单元302、检测单元303、控制单元304、生成单元305以及切换单元306的功能在第三实施例中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由于移动终端400的内置天线的带宽有限,导致其对于一些较低频频段的通信信号的接收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移动终端400接收到通信信号后,确定出与该通信信号对应的通信频段。之后,移动终端400将包含其正在使用的通信频段的信息发送至终端天线的切换装置410中的确定单元301,由确定单元301判断该通信频段中是否包括预设的通信频段,例如,判断该通信频段中是否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如800—810MHz频段。

若确定单元301判断出该通信频段中不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则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收发信号。例如,此时确定单元301可以发送一条预设的指令至移动终端400的中央处理器,该预设的指令指示终端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

若确定单元301判断出该通信频段中包括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则此时可以触发获取单元302获取该预设的较低频通信频段的信号强度值,并进一步判断该信号强度值是否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移动终端400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不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移动终端400可以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接收通信信号。

若移动终端400判断出该信号强度值低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可以由生成单元305生成一则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为移动终端400接入外置天线,例如提示用户在移动终端400的耳机孔处接入外置天线。之后,基于生成单元305生成的该提示信息,由检测单元303检测移动终端400是否接入外置天线。

若检测单元303检测出移动终端400未接入外置天线,则移动终端400继续使用其内置天线接收通信信号。若检测单元303检测出移动终端400接入外置天线,则控制单元304控制移动终端400切换至该外置天线接收信号,而不再使用内置天线接收信号。

比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304控制移动终端400切换至该外置天线接收信号,可以具体为:发送预设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第一切换指令指示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例如,可以预先在移动终端400的射频电路以及用于接入外置天线的终端插口上设置射频电路开关,并将该射频电路开关确定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用于实现终端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之间的切换。例如,可以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终端的内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内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闭合状态确定为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而设置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终端的外置天线与射频电路相连接,从而使外置天线处于工作状态,并将预设射频电路开关的断开状态确定为预设外置天线工作模式。

基于此,当检测单元303检测出移动终端400接入外置天线之后,控制单元304发送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终端的预设射频电路开关切换至预设的外置天线工作模式,例如预设的第一切换指令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断开状态,从而使外置天线与终端的射频电路相连接,终端基于外置天线进行通信。

在移动终端400切换至外置天线进行通信后,移动终端400检测该外置天线是否被从移动终端400上拔出。若检测到该外置天线被从移动终端400上拔出,则切换单元306控制移动终端400切换回内置天线进行通信。例如,切换单元306发送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至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该预设的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预设射频电路开关进入预设的闭合状态,即进入预设内置天线工作模式,从而使内置天线与终端射频电路相连接,移动终端400使用内置天线进行通信。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