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90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端自动设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出厂时的设置通常是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操作习惯,但是每个用户总会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设置修改,如关闭旋转屏幕功能,关闭WIFI蓝牙,打开数据流量,调节设备的亮屏时间等等,以适应用户的个性化操作习惯。而用户在使用新移动终端时,往往希望新移动终端的各种设置项能够按照自己的习惯即旧移动终端的状态进行设置。现如今的办法是只能靠用户的记忆完成操作,此方法可能会发生有些设置项会被忽略,或者以前设置过但是现在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设置的地方等等情况。而且如今Android系统在不断更新,自带的或者芯片厂商提供settings软件也可能会进行更新,诸如设置屏幕锁定项,可能在不同的Android版本中,软件上的位置不一样,用户一时间找不到相应的设置位置时有发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IM卡存储的手机快速设置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更换移动终端时,基于其个性化操作习惯,需根据记忆重新设置移动终端,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到SIM卡中;

B、当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SIM卡插入时,根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当检测到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修改时,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是否有差异;

A2、当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有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对修改信息进行更新,当无时则新增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

A3、当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无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删除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无时则结束流程。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检测到SIM卡插入到新移动终端时,判断是否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当是时,则进入步骤B2,当否时,则结束流程;

B2、读取SIM卡的修改信息,并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

B21、读取SIM卡中的修改信息;

B22、将读取到的修改信息转换成XML文件;

B23、解析所述XML文件;

B23、根据解析结果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系统,其中,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和保存移动终端的配置修改信息;

SIM卡卡座,设于移动终端内,用于容纳SIM卡;

配置模块,用于当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SIM卡插入自身的所述SIM卡卡座时,根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当检测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修改时,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是否有差异;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当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有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对修改信息进行更新,当无时则新增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当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无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删除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无时则结束流程。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检测到SIM卡插入到新移动终端时,判断是否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当是时,则进入自动设置步骤,当否时,则结束流程;

自动设置单元,用于读取SIM卡的修改信息,并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所述自动设置单元具体包括:

读取子单元,用于读取修改信息配置文件;

转换子单元,用于将读取到的修改信息配置文件转换成XML文件;

解析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XML文件;

自动设置子单元,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保存至SIM卡中,当用户将SIM卡插入新的移动终端时,若用户确认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信息,则自动帮助用户按原移动终端的设置对新移动设备完成配置,满足并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给用户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SIM卡卡文件系统图。

图3为SIM卡中保存移动终端当前配置的配置文件的文件类型以及其他信息的协议定义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至SIM卡中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SIM卡自动设置新移动终端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SIM卡自动设置移动终端的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8为图7中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9为图7中配置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图9中自动设置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步骤:

S1、将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到SIM卡中;

S2、当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SIM卡插入时,根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每个用户对于移动终端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操作习惯和使用习惯,当用户更换移动终端时,往往会按照之前的使用习惯对移动终端进行个性化设置,繁琐麻烦还往往达不到之前的设置效果。因为用户更换移动终端时,一般轻易更换他们的SIM卡,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方法,先将原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保存至SIM卡中,当用户将SIM卡插入新移动终端时,若果用户确认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信息,则自动帮助用户按原移动终端的设置对新移动设备完成设置,从而满足并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给用户带来了方便。

具体来说,在步骤S1中,移动终端能够自动将当前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到SIM卡中。设置项的各项参数即代表了用户的个性化设置,是其个性化操作和使用习惯的表现,但是SIM卡容量较小,一般只有8KB、16KB、32KB或者64KB,其中512k以上的大容量的SIM卡统称为STK卡,若将用户对于移动终端的全部设置项信息保存至SIM卡中,存在两个问题:1、保存的数据较多,耗时太长,需要用户等待,造成不佳的用户体验;2、保存的数据较多,文件太大,现有SIM卡的容量完全不够用。

移动终端的出厂设置都是一样的,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只是在出厂设置的基础上的少许修改,所以只需将表示用户修改过的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至SIM卡中,即能够达到保存用户全部个性化设置的效果,该修改信息的文件大小不到几KB,这样现有SIM卡的容量完全够用。

较优的,在SIM卡中新增一个EFCONFIG文件用于对所述修改信息进行保存,当然,在SIM卡中还有许多EF文件也可以保存移动终端的配置,具体还要看SIM卡的卡文件系统,以及运营商是否对SIM卡有特殊要求。

SIM卡卡文件系统如图2所示,通常,USIM或者CSIM等应用共用的卡文件都会保存在DFTELECOM中,当然,也可以保存在MF目录下。如图2所示,在MF目录下也有几种EF文件,如EFDIR,其包含应用标识符(AID)和应用标签并作为必选项;EFPL,包括n种语言的编码,信息由用户/运营商确定,它按优先权的顺序定义了首选语言;EFARR,用来表示文件的访问控制权限;EFICCID,ICC卡提供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因此,也可以在此级别的目录(即与EFDIR、EFPL、EFARR等相同级别的目录)下新增一个用户保存手机当前配置的EF文件(可称为配置文件),命名为EFCONFIG,此文件的类型以及其他信息,按照协议定义如图3所示。

该文件是可读的,也可以进行更新。因此可以将移动终端的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至SIM卡,而且移动终端修改过的配置信息不会太大,一般只占用几KB,现有的SIM卡容量可满足要求。

较优选的,本发明也可以不在用户对设置项进行修改时,保存修改信息,而是在移动终端关机时,对各设置项的修改信息进行保存(实际是在关机过程中),同样也是将修改信息保存在SIM卡中,而所述的修改信息也是指与出厂设置相比有变化的修改内容。

为使得本发明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到SIM卡中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给出了具体实施流程,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至SIM卡中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当检测到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修改时,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是否有差异。

当用户进行移动终端的某一个设置项修改时,会通知监听事件,然后将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进行对比,该出厂设置已经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判断其修改后的该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是否有差异,而不用对全部设置项进行对比,程序运算简单,耗时少,有针对性,有差异则执行S12,否则执行S13。

S12、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对修改信息进行更新,当无时则新增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

当判定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有差异时,则需要进一步检测SIM卡中是否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并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的操作。

具体的,若检测到SIM卡中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时则对该修改信息进行修改,更新其设置项的修改信息(该修改信息是指相对出厂设置所做的修改),也就是说只需对该设置项已经保存过的修改信息进行修改,不是新增或是删除再新增,直接覆盖原有的修改信息,最大限度节省运算步骤和存储空间;而若检测到SIM卡中没有保存该设置项的修改信息时,才新增并保存该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以保证设置项的修改信息都保存至SIM卡中。

S13、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删除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无时则结束流程。

当检测到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没有差异时,则需要进一步检测SIM卡中是否有该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记录,并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的操作。

具体的,当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无差异时,表示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该设置项的目前设置与出厂设置一样,而本发明在SIM卡中保存的是与出厂设置相比有差异的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因此无需对与出厂设置无差异的设置项修改信息进行保存,若检测到SIM卡中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则将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删除以释放SIM卡内存,若检测到SIM卡中没有保存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则结束该检测保存修改信息流程。总的来说,对于某个设置项而言,最近一次的修改与出厂设置无差别,则要么删除掉SIM卡中已保存的修改信息,要么直接结束流程即可。

在所述步骤S2中,当SIM卡移植到新移动终端(与此移动终端相比,前述步骤中的移动终端可称为原移动终端或旧移动终端)时,新移动终端的Modem层会上报一个消息至AP层,通知有新的SIM卡插入。当上报有新的SIM卡插入,意味着此新移动终端需要进行一次自动化设置,以适应当前SIM卡用户的操作习惯。当SIM卡插入到新移动终端时,新移动终端能够检测和识别到SIM卡中保存的用户关于原移动终端的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并能够根据所述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的相应设置项完全按照用户的旧习惯进行自动化配置。

较优的,因为用户也有可能不希望更改当前新移动终端的设置,所以在所述步骤S2中,还有一用户确认步骤,用于供用户选择是否按SIM卡中的设置修改信息更改当前移动终端的设置,具体的是设置一个弹出提示框,提示新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否使用SIM卡保存的移动终端配置。只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会自动安装SIM卡进行配置的更改,否则不会更改。

更优的,在开机后,当移动终端已插入SIM卡,则Modem会上报SIM卡插入的消息,当移动终端启动完毕后,会提示用户是否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也就是说,本发明不只是在检测到热插拔SIM卡时,会提示用户是否使用SIM卡中的配置,同时也会在移动终端开机后已插入SIM卡的情况进行提示。

为使得本发明基于SIM卡中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进行自动化设置的方法更加清楚,下面给出了具体实施流程,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基于SIM卡自动设置新移动终端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当检测到SIM卡插入到新移动终端时,判断是否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当是时,则进入步骤S22,当否时,则结束流程。

将SIM卡插入新移动终端后,新移动终端会有提示框提示用户是否选择应用SIM卡中的配置,给予了用户一键选择的权利,并不会强制地更改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这样的用户体验会很好。若用户选择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则执行步骤S22,按照SIM卡中的修改信息自动设置新的移动终端;若用户一键选择不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则结束所述步骤自动设置流程。

更优选的,所述步骤S21中,当用户一键选择不进入自动设置流程, SIM卡自动删除当前保存的修改信息,同时保存新移动终端当前设置。用户选择不进入自动设置流程,表明其使用习惯有变化,在删除已保存的修改信息后,检测新移动终端设置项与出厂设置的差异,识别出修改过的设置后,将差异设置项的修改信息保存至SIM卡中,以适应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供下次更换移动终端时进行自动设置使用。

S22、读取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并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用户确认新移动终端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后,新移动终端读取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并按照SIM卡中保存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相应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即自动按照SIM卡用户的旧习惯对新移动设置进行设置,而无需用户凭记忆手动操作。

为使得步骤S22更加清楚,下面给出了具体实施流程,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基于SIM卡自动设置新移动终端的方法步骤S22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更具体的,所述步骤S22包括:

S201、读取SIM卡中的修改信息;

用户确认新移动终端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后,新移动终端读取SIM卡中保存了修改信息,所述修改信息以前述提到的配置文件形式保存。

S202、将读取到的修改信息转换成XML文件;

将修改信息转换成XML文件,XML数据结构简单良好,能够为下一步解析和配置提供便利,减少程序运算,缩短配置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XML与其他数据表现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它极其简单,这使得XML易于在任何应用程序中读写数据,是数据交换的唯一公共语言,虽然不同的应用软件也支持其它的数据交换格式,但不久之后他们都将支持XML,那就意味着程序可以更容易的与Windows、MacOS、Linux以及其他平台下产生的信息结合,然后可以很容易加载XML数据到程序中并分析他,并以XML格式输出结果。

为了显得对用户友好,XML重新定义了SGML的一些内部值和参数,去掉了大量的很少用到的功能,这些繁杂的功能使得SGML在设计网站时显得复杂化。XML保留了SGML的结构化功能,使得设计者可以定义自己的文档类型。本发明采用XML文件来进行解析和配置,更加简单方便,且配置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S203、移动终端对保存了修改信息的XML文件进行解析。

S204、根据解析结果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移动终端解析了保存有修改信息的XML文件之后,根据解析结果,对移动终端的相应设置项进行设置修改,设置是完全按照SIM卡用户旧移动终端的设置项来进行的。

本发明通过将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保存至用户一般不会更换的SIM卡中,当用户将SIM卡插入新的移动终端时,若用户确认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信息,则自动帮助用户按原移动终端的设置对新移动设备完成设置,满足并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考虑,给用户带来了方便;若用户不选择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进行设置,则将新移动终端的设置保存至SIM卡中,解决了使用新移动终端时需重新设置移动终端,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系统,图7为本发明一种基于SIM卡自动化设置移动终端的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如图7所示,其包括:

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和保存移动终端的配置修改信息;

SIM卡卡座200,设于移动终端内,用于容纳SIM卡;

配置模块300,用于当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SIM卡插入自身的所述SIM卡卡座时,根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图8为检测模块100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所述检测模块100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101,用于当检测用户对原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修改时,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是否有差异;

第一存储单元102,用于当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有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对修改信息进行更新,当无时则新增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

第二存储单元103,用于当判断修改后的设置项与出厂设置无差异时,检测SIM卡中是否保存有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有时,则删除所述设置项的修改信息,当无时则结束流程。

图9为配置模块300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所述配置模块300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310,用于当检测到SIM卡插入到新移动终端时,判断是否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当是时,则进入自动设置步骤,当否时,则结束流程;

自动设置单元320,用于读取SIM卡的修改信息,并据所述SIM卡中的修改信息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图10为自动设置单元320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所述自动设置单元320具体包括:

读取子单元321,用于当用户确认移动终端进入自动设置流程后,读取SIM卡中保存了修改信息配置文件;

转换子单元322,用于将读取到的SIM卡中保存了修改信息配置文件转换成XML文件;

解析子单元323,用于对所述XML文件进行解析;

自动设置子单元324,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对新移动终端设置项进行自动设置。

关于上述模块单元的技术细节在前面的方法中已有详述,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移动终端的当前设置保存至SIM卡中,当用户将SIM卡插入新的移动终端时,若用户确认使用SIM卡中的配置信息,则自动帮助用户按原移动终端的设置对新移动设备完成配置,满足并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解决了需根据记忆重新设置移动终端,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给用户带来了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