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78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在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用户创建团队路线计划;

第二用户接受团队路线计划,以及根据需要设置个人路线计划;

根据整体路线计划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智能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户指代导游或领队或活动组织者;

所述第二用户指代游客或活动参与者;

所述团队路线计划由至少两个路线节点构成;

所述路线节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属性项:节点序号、节点类型、节点位置、计划到达时间、计划停留时间、出行方式、预警时限、组队方式;

所述节点序号是由系统按照出行顺序自动生成的节点编号,方便用户快速地识别或区别路线节点,以及用户交流时能准确传递节点信息;

所述节点类型包括:必选节点、可选节点;

所述节点位置具有两种定位模式:预定位模式、动态定位模式;

所述出行方式式用于设定用户前往路线节点的交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步行、骑行、乘车、驾车、飞机;

所述预警时限是第一用户为了避免第二用户前往路线节点时出现迟到等异常情况设置的提前预警时间;

所述组队方式用于设定用户前往路线节点期间的组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导游领队带队、自由行;

所述路线计划可以有多个层级,即一个路线节点可以展开为子路线计划,形成多层级的树状结构;

所述团队路线计划具有唯一标识号,可以进行复制、修改、转发、共享;

所述团队路线计划可以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进行存储,以进行跨平台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整体路线计划对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智能管理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1)周期地通过卫星定位或位置服务获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

2)将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共享给第二用户;

3)根据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判断团队及个人当前行进的阶段,即确定团队和个人的当前节点;

4)计算并显示用户到达当前节点的剩余距离、预计用时以及根据需要进行路线导航;

5)根据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及当前节点的节点位置和组队方式,确定第二用户的预警等级:正常、提醒、警报;

6)当第二用户的预警等级为提醒时,系统对第二用户发出提醒,同时将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距离同步给第一用户;

7)当第二用户的预警等级为警报时,系统将同时向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发出警报,并且如果节点类型为可选,向第二用户确认是否关闭当前的可选节点以及基于后续节点提供新的路线计划供第二用户选择,否则持续周期性对第二用户和第一用户发出警报,或提供预先设定的服务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导航服务、求助服务、报警服务;

8)当第二用户非正常离线时,向第一用户发出警报及提供第二用户的最后位置及上报时间;

所述根据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及当前节点的节点位置和组队方式,确定第二用户的预警等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1)计算第二用户到第一用户的距离,当相距距离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预警等级为正常;

2)计算第二用户到当前节点的距离,当相距距离小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时,预警等级为正常;

3)当前节点的组队方式为导游/领队带队时,如果第二用户到第一用户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时,预警等级为提醒;

4)当前节点的组队方式为导游/领队带队时,如果第二用户到第一用户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预警等级为警报;

5)当前节点的组队方式为自由行时,根据当前节点的出行方式计算出第二用户从当前位置到达当前节点位置的到达时间,如果到达时间早于计划到达时间且提前时间超过预警时限时,预警等级为正常;

6)当前节点的组队方式为自由行时,根据当前节点的出行方式计算出第二用户从当前位置到达当前节点位置的到达时间,如果到达时间早于计划到达时间,但提前时间小于预警时限时,预警等级为提醒;

7)当前节点的组队方式为自由行时,根据当前节点的出行方式计算出第二用户从当前位置到达当前节点位置的到达时间,如果到达时间晚于计划到达时间时,预警等级为警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1)经授权的第一用户可以随时修改团队路线计划,系统仅对历史路线计划进行记录保存;

2)第一用户可以通过团队路线属性的设置使得第二用户的个人路线计划对第一用户可见,或者第二用户的个人路线计划必须得到第一用户的同意;

3)经授权确认后,第一用户的人员构成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退出;

4)基于第二用户的路线计划进行导游服务共享;

所述基于第二用户的路线计划进行导游服务共享步骤包括:

a)第二用户将个人路线计划中的路线节点的组队方式设置为动态导游;

b)系统根据第二用户的动态导游路线自动匹配第一用户人选;

c)对第二用户与经匹配的第一用户在行进过程中进行智能管理;

d)当第二用户需要现场导游服务时向第一用户发出导游请求;

e)第一用户响应于第二用户,并开始进行位置共享;

f)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通过系统提供的身份标识相互确认身份,以及第一用户为第二用户提供现场导游服务;

所述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用户可设置路线节点的集合指令,或即时发起集合指令,系统根据集合指令自动进行队伍分级集合管理;

所述集合指令包括:集合时间、集合距离;

所述系统根据集合指令自动进行队伍分级集合管理,具体步骤包括:

1)根据集合指令及第二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计算出第二用户前往集合地点所需的时间,并按预定的时间层级了确定通知顺序层级:暂不通知、第一通知、第二通知、第三通知、已集合; 如果所有第二用户都处在暂不通知层级时,表示暂时不进行集合;系统在集合指令仍然有效时将持续周期地重复本步骤;

2)判断是否存在处在第一通知层级的第二用户,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向第二用户推送集合请求;如果第二用户响应了集合请求,则将第二用户状态标记为正在集合,并周期更新第二用户的位置给第一用户;当所有处在第一通知层级且状态为正在集合的第二用户都进入第二通知层级区间时,进行下一步;

3)判断是否存在处在第二通知层级且未作标记的第二用户,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向第二用户推送集合请求;如果第二用户响应了集合请求,则将第二用户状态标记为正在集合,并周期更新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的距离给第一用户;当所有处在第二通知层级且状态为正在集合的第二用户都进入第三通知层级区间时,进行下一步;

4)判断是否存在处在第三通知层级且未作标记的第二用户,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向第二用户推送集合请求;如果第二用户响应了集合请求,则将第二用户状态标记为正在集合,进行下一步;

5)当第二用户与集合地点的距离小于等于集合距离阈值时,标记为已集合;当所有状态为正在集合的第二用户都标记为已集合时,提示集合指令执行完成;

6)集合期间,如果第二用户未接收到集合请求信息,则在预定时间范围内周期性向第二用户推送集合请求,如仍未能正常接收,则将第二用户状态标记为接收异常;如第二用户不同意集合请求或不响应集合请求,则将第二用户状态标记为暂不集合;

7)集合期间,系统将每个第二用户的状态及汇总数据实时更新给第一用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整体路线计划对第三用户发出服务请求及进行智能管理;

当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出现异常情况时,根据预设方式通知第四用户;

所述第三用户指代第三方服务人员或组织;

所述第四用户指代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根据整体路线计划对第三用户发出服务请求及进行智能管理,包括:

1)将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共享给第三用户;

2)当第一用户的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第三用户发出服务请求或提醒;

3)第二用户可以对第三用户进行评价,系统将根据自行设定的评价系统对第三用户进行优先推荐或逐步淘汰。

6.一种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提交附带时间范围属性和/或地理位置属性的服务类商品交换请求,以及提出附带时间范围和/或地理位置需求的交换条件;

根据交换条件进行多级搜索,获得满足匹配条件的闭环交易链;

向交易链上的交易用户发出交易确认请求;

在获得交易用户的确认信息后,将交易商品的现有商品标识码注销,生成新的商品标识码发给对应的交易用户;

所述商品消费码是用户进行商品消费时提交给商家的凭证,包括但不限于:条形码、二维码、消费码、验证号、团购号;

所述商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商户标识号、商品内容、订购价格、有效期、服务地点或网点;

所述商品交换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内容/商品规格、消费时间、消费地点;

所述一种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方法,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1)对于同一商品的多个商品消费码,系统自动根据服务期限的到期快慢顺序进行匹配;

2)系统在商品退订期限前,自动向商家发起退票请求,以及在完成退票操作后,将退订信息推送给用户。

7.一种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用户创建即时通讯群,设置群属性及添加团队路线计划;

第二用户加入群,设置个人偏好设置及根据需要设置个人路线计划;

系统根据路线计划的时间范围进行群信息共享;以及

根据路线计划进行出行路线智能管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属性包括但不限于:群名称、群编号、成员清单;

所述根据路线计划进行出行路线智能管理具体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行路线智能管理方法;

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1)以团体方式订购的旅游产品可以分发到个人,并支持进行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

2)第一用户基于照片或短视频的进行景点解说及游记制作;

所述以团体方式订购的旅游产品可以分发到个人,并支持进行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具体步骤包括:

a)团队预订的旅游产品在系统后台生成对应数量的商品消费码;

b)第二用户可以申请归属个人的商品消费码下发到个人;

c)根据需要可将商品消费码对外进行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

所述进行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具体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匹配的服务类商品交换方法;

所述第一用户基于照片或短视频的进行景点解说及游记制作分享,具体步骤包括:

a)第二用户提交景点照片或短视频,同时附加位置信息;

b)第一用户基于所述景点照片或短视频及附加的位置信息进行景点解说;

c)第二用户对景点照片或短视频进行评价/评级;

d)旅游结束后,第一用户或系统根据筛选规则筛选出景点照片或短视频;

e)第二用户选择一个经筛选的景点照片或短视频进行留言;

f)第一用户将景点照片或短视频结合解说内容和第二用户的留言生成电子版游记。

9.一种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服务器和至少2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服务器包括:

即时通讯服务模块,用于实现多个移动客户端之间的即时通讯,包括创建对话/聊天群,进行信息推送;

路线管理服务模块,包括位置服务单元,路线查询服务单元,路线制作服务单元,路线预警服务单元,路线导航服务单元;

其中位置服务单元用于通过卫星定位信息或位置服务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路线制作服务单元用于进行路线计划的创建、修改、发布及查询;路线预警服务单元用于依据路线计划对用户提醒、预警;路线导航服务单元用于依据路线计划或用户设定目标进行路线导航;

地理信息模块,用于提供平台所需地理信息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即时通讯模块,用于提供即时通讯交互界面,提交或显示即时通讯信息;

路线管理模块,用于进行路线查找、路线制作、路线预警、路线导航的交互,提交用户指令给服务器及获得交互结果信息;

卫星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卫星定位芯片获得卫星定位信息,并上报给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路线计划的智能出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可以进一步包括:

商品交换服务模块,包括第三方商家接入单元,交易管理单元,多级撮合单元,商品消费码管理单元;

其中第三方商家接入单元用于与提供服务类商品的商家交易系统对接,进行商品查询及后台交易;交易管理单元,用于交易请求的生成及交易流程管理;多级撮合单元,用于进行交易请求的多级撮合匹配;商品消费码管理单元,用于商品消费码的注销、生成及管理;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

商品交换模块,用于提供商品交换的交互界面,提交交易请求及显示交易信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