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中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7986发布日期:2018-06-16 02: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成像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中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领域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成像硬件、软件功能越来越完善、强大,相应产生了多种趣味性十足的成像应用,高速摄像就是其中一种,在电影场景中我们又称其为“子弹时间”。高速摄像是利用高帧率相机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由于帧率很高,可以抓取到大量的运动细节,在后期播放时由于采用通常的24FPS(帧/秒),视觉上给人造成一种慢动作的效果。目前,移动终端已经可以达到每秒240帧,在这种帧率下拍摄日常的运动场景完全足够了,可以在回放时达到比较好的慢动作效果。而且,移动终端在高速摄像时通过采用固定的成像传感器、固定的曝光时间参数,能够确保在不同环境中达到高帧率。但是,在目前的移动终端上实现真正的子弹级别的高速摄像还有困难,由于实际帧率=1/(曝光时间+数据读取时间),因此,要达到帧率诸如240FPS,曝光时间和数据读取时间的总和时间约是4.2毫秒,由于总和时间中还包括数据读取时间,而数据读取时间需要维持在一个稳定数值,因此,当生成每帧数据时,留给移动终端中的成像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就会低于总和时间,所以要达到较高的帧率就需要较低的曝光时间。另外,在光线亮度较暗的场景,由于曝光时间不能调整,移动终端上的成像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亮度偏低,直接导致最终生成的图像数据亮度不足,影响画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摄像中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高速摄像的摄像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中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帧率;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帧率,包括:接收帧率选择操作,根据所述帧率选择操作确定当前摄像所使用的帧率。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包括: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的两倍确定为第一曝光时间;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确定为第二曝光时间。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包括:确定主摄像头的延迟时间,将所述第二曝光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的差确定为间隔时间。上述方案中,所述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包括: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然后,继续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依此类推;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上述方案中,所述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之后,还包括: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包括:根据第一裁剪框对存储的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辅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并根据第二裁剪框对存储的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主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未裁剪掉的主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组成重合摄像数据;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裁剪框和第二裁剪框的确定,包括: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包括: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和/或,所述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包括: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上述方案中,所述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编码并显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摄像中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帧率;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裁剪模块;所述裁剪模块,用于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编码并显示。上述方案中,所述裁剪模块,还用于: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上述方案中,所述裁剪模块,还用于: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和/或,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中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确定帧率;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如此,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通过第一曝光时间提升摄像亮度,通过第二曝光时间作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启动的间隔时间,可达到高速摄像的目的,这样能够提升高速摄像的摄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摄像中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摄像中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高速摄像的摄像质量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启动摄像的时序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缓冲器的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中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确定帧率。具体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帧率选择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帧率选择操作确定当前摄像所使用的帧率。用户可以根据当前摄像环境的亮度选择帧率。其中,可供用户选择的帧率的取值可以有多个,例如240FPS、120FPS、60FPS。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AD(平板电脑,PortableAndroidDevice)等具有摄像功能的终端。步骤102: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这里,所述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的第一曝光时间,包括:移动终端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的两倍确定为第一曝光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作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曝光时间越大,由主摄像头或辅摄像头摄像所得到的影像的亮度越高。这里,所述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的第二曝光时间,包括:移动终端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确定为第二曝光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用于保证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高帧率摄像。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这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包括:移动终端确定主摄像头的延迟时间,将所述第二曝光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的差确定为间隔时间。其中,所述延迟时间为主摄像头启动到主摄像头开始摄像的时间间隔。步骤104: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这里,所述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包括:移动终端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然后,继续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依此类推,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这里,所述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之后,还包括: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这里,所述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根据第一裁剪框对存储的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辅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并根据第二裁剪框对存储的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主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未裁剪掉的主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组成重合摄像数据;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第一裁剪框和第二裁剪框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这里,所述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和/或,所述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所述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编码并显示。这里,所述对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编码,包括:基于视频编码的高压缩比参数,分别对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压缩;其中,所述视频编码所采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是H264。实施例二:为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中的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21、第二确定模块22、第三确定模块23和启动模块24;其中,第一确定模块21,用于确定帧率;第二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帧率确定第一曝光时间和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第三确定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确定辅摄像头延后主摄像头启动的间隔时间;启动模块24,用于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用户的帧率选择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帧率选择操作确定当前摄像所使用的帧率。用户可以根据当前摄像环境的亮度选择帧率。其中,可供用户选择的帧率的取值可以有多个,例如240FPS、120FPS、60FP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2具体用于,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的两倍确定为第一曝光时间。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2还具体用于,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确定为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三确定模块23还用于,确定主摄像头的延迟时间;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曝光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的差确定为间隔时间。所述启动模块24具体用于,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然后,继续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1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依此类推,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所述装置,还包括裁剪模块,用于对存储的所述摄像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摄像数据。所述裁剪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裁剪框对存储的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辅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并根据第二裁剪框对存储的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主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未裁剪掉的主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组成重合摄像数据;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裁剪模块,还用于: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所述裁剪模块,还用于: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和/或,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编码并显示。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基于视频编码技术的高压缩比参数,分别对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压缩;其中,所述视频编码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是H264。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1、第二确定模块22、第三确定模块23、启动模块24、裁剪模块、显示模块均可由位于移动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等实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实现过程及原理。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升高速摄像的摄像质量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01:移动终端进入高速摄像,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帧率选择操作,如果接收到用户的帧率选择操作,则执行步骤302;否则,直接进行拍摄。用户根据当前摄像环境的亮度选择帧率。其中,可供用户选择的帧率的取值可以有多个,例如240FPS、120FPS、60FPS。如果摄像环境的亮度不足,用户选择取值为240FPS的帧率进行拍摄;如果根据步骤307显示的拍摄画面的亮度依然不足,用户重新选择取值为120FPS的帧率进行拍摄;如果针对帧率取值为120FPS进行拍摄得到的步骤307中显示的拍摄画面的亮度依然不足,用户再次重新选择取值为60FPS的帧率进行拍摄。步骤302-303: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帧率选择操作,确定当前摄像所使用的帧率。移动终端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的两倍确定为第一曝光时间,将所述帧率的倒数确定为第二曝光时间,所述第一曝光时间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曝光时间,之后,执行步骤304。步骤304:移动终端确定主摄像头的延迟时间,将所述第二曝光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的差确定为间隔时间,之后,执行步骤305。步骤305:移动终端、具体为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启动主摄像头摄像,延迟所述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摄像,按摄像顺序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具体地,移动终端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一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一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然后,继续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下一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一标记进行标记,再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下一帧摄像数据,并使用第二标记进行标记,依此类推,并且,分别存储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一帧摄像数据后,执行步骤306。步骤306:移动终端根据第一裁剪框对对存储的主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辅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并根据第二裁剪框对存储的辅摄像头得到的第i帧摄像数据进行裁剪,裁剪掉未与主摄像头的第i帧摄像数据重合的摄像数据;未裁剪掉的主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和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组成重合摄像数据;其中,所述i=1,2,…N,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第一裁剪框和第二裁剪框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所述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所述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确定过程,包括:移动终端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摄像的重合数据宽度。步骤307:移动终端基于视频编码的高压缩比参数,分别对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所述重合摄像数据进行压缩并显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启动摄像的时序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启动主摄像头。步骤2:移动终端的控制器接收主摄像头得到的第一帧摄像数据,并对摄像数据形成的影像进行预览,主摄像头启动到主摄像头得到摄像数据形成预览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步骤3: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延迟间隔时间启动辅摄像头,所述间隔时间为第二曝光时间与所述延迟时间的差,所述第二曝光时间为帧率的倒数。步骤4:移动终端的控制器接收辅摄像头得到的第一帧摄像数据,并对摄像数据形成的影像进行预览,辅摄像头启动到辅摄像头得到摄像数据形成预览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步骤5:移动终端的控制器接收主摄像头得到的第二帧摄像数据。步骤6: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将主摄像头得到的第一帧摄像数据存储至缓冲器(buffer),并使用第一标记、如0进行标记;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将辅摄像头得到的第一帧摄像数据存储至缓冲器,并使用第二标记、如1进行标记。步骤7:移动终端的控制器接收辅摄像头得到的第二帧摄像数据。步骤8: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将主摄像头得到的第二帧摄像数据存储至缓冲器,并使用第一标记、如0进行标记;移动终端的控制器将辅摄像头得到的第二帧摄像数据存储至缓冲器,并使用第二标记、如1进行标记,后续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的各帧摄像数据在缓冲器中的存储,依此类推。步骤6与步骤5或步骤7可以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只要在步骤3和步骤4之后执行即可。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缓冲器的使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缓冲器用于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摄像数据的写入和读出,包括:将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得到摄像数据存入到buffer时,包括:指针Pin一开始指向buffer的头部,buffer中每存入一帧摄像数据时,指针Pin加一,缓冲器的索引(Index)为偶数如0、2处存储主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并用第一标记、如数字0标记。缓冲器的索引为奇数如1、3处存储辅摄像头得到的摄像数据,并用第二标记、如数字1标记。将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分别得到的摄像数据从缓冲器读出时,包括:指针Pout一开始指向buffer的头部,缓冲器中每取出一帧摄像数据时,指针Pout加一。这里,Pin用于标识写入摄像数据的位置,Pout用于标识读出摄像数据的位置,必须使用同步技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包括:建立坐标系,确定主摄像头的坐标原点为Oleft,辅摄像头的坐标原点为Oright;法线方向为Y轴,向上为正,水平方向为X轴,向右为正;被摄对象(Object)在左侧主摄像头的成像位置为Xleft,被摄对象在右侧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为Xright;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透镜主光轴之间的距离为T,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的焦距均为f,被摄对象到主摄像头坐标原点和辅摄像头坐标原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为Z。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和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的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包括:将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Xleft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Xright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主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用公式表示为:w/2-Xleft+(Xright-w/2)=w-(Xleft-Xright)=w-d,其中,w为摄像的画面宽度,d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对被摄对象成像的水平位移,这里所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是水平放置。将被摄对象在辅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Xright到辅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左边缘的距离、与被摄对象在主摄像头上的成像位置Xleft到主摄像头的摄像画面右边缘的距离的和,确定为辅摄像头的重合数据宽度,用公式表示为:Xright-(-w/2)+w/2-Xleft=w-(Xleft-Xright)=w-d,其中,w为摄像的画面宽度,d为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对被摄对象成像的水平位移,这里所述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是水平放置。对数据进行裁剪时会需要依据第一裁剪框和第二裁剪框进行处理,这里,第一裁剪框的确定过程,如下:根据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一裁剪框;具体地,在主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建立坐标系,坐标原点为所述画面的左下角,第一裁剪框的宽为w-d,第一裁剪框的高为h,则第一裁剪框用坐标表示为:(d,0)(w,0)(d,h)(w,h)。第二裁剪框的确定过程,如下:根据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尺寸和重合数据宽度,确定第二裁剪框;具体地,在辅摄像头摄像的画面建立坐标系,坐标原点为所述画面的左下角,第二裁剪框的宽为w-d,第二裁剪框的高为h,则第二裁剪框用坐标表示为:(0,0)(w-d,0)(0,h)(w-d,h)。如果主摄像头和辅摄像头对摄像有尺寸缩放,缩放因数为ratio,则第一裁剪框和第二裁剪框相应调整为:第一裁剪框的坐标表示为:(d×ratio,0)(w×ratio,0)(d×ratio,h×ratio)(w×ratio,h×ratio);第二裁剪框的坐标表示为:(0,0)(w×ratio-d×ratio,0)(0,h×ratio)(w×ratio-d×ratio,h×ratio)。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