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596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普遍带有消息便捷提示的功能,使得用户在不用点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情况下,便能了解是否有待处理事件,例如未接来电、未查看的推送消息或者未查看的设备故障提示消息等。目前,移动终端普遍采用提示灯来实现消息便捷提示,例如:提示灯可以是多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用户根据提示灯是否发光,便可了解是否有待处理事件。进一步地,用户根据提示灯发光的不同颜色和不同闪烁频率,便可预估待处理事件的类型。

相关技术中,当移动终端的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检测待处理事件时,AP将根据预设的亮度点亮提示灯,直到用户对该待处理事件做出处理,AP才控制提示灯熄灭。在此过程中,由于提示灯的亮度是预设的,在不同环境中,提示灯的亮度总是固定不变的,可能造成提示不明显而被用户忽略,因此在用户体验上有待改进;另外,当移动终端被置于口袋中或被反扣于桌面时,在用户无法看到提示灯的情况(例如:移动终端被置于口袋中或被反扣于桌面)下,提示灯依旧会亮起并长亮,这将导致提示灯无谓地耗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减小提示灯的耗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提醒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

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所述应用处理器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到的多个参数;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匹配的亮度值;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亮度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所述预设使用场景包括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被遮挡,或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朝向地面;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时,控制所述提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匹配的亮度值,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不属于所述预设使用场景时,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匹配的亮度值;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提示灯以所述亮度值点亮。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对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进行完一次调整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所述调整策略;

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

所述应用处理器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

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所述调整策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出所述调整策略时,唤醒所述应用处理器,以使所述应用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微处理器、提示灯,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提示灯连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检测到所述待提醒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之后,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多个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到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匹配的亮度值;根据所述亮度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所述预设使用场景包括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被遮挡,或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朝向地面;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时,控制所述提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

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不属于所述预设使用场景时,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匹配的亮度值;控制所述提示灯以所述亮度值点亮。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对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进行完一次调整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微处理器、提示灯,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提示灯连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所述调整策略;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

所述应用处理器还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所述调整策略;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确定出所述调整策略时,唤醒所述应用处理器,以使所述应用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在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提示灯的方法中,AP可以借助于微处理器,以达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相适应的目的。一方面,因为有微处理器分担,所以可以降低AP的功耗;另一方面,由于如何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是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的,所以避免了提示灯无谓地耗电,减小了提示灯的耗电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AP控制提示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对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提示灯的方法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进行说明。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包括:AP、微处理器、提示灯以及多个传感器,其中,AP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多个传感器连接,提示灯可以与微处理器和AP中的任一者连接。在提示灯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情况下,提示灯由微处理器控制,即由微处理器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在提示灯与AP连接的情况下,提示灯由AP控制,即由AP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多个传感器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以及其他功能的传感器。

请参考图1A,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提示灯与微处理器连接。请参考图1B,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本公开所适用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B所示,提示灯与应用处理器连接。图1A和图1B均以多个传感器包括光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为例,且如图1A和图1B所示,AP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光线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分别连接。

与相关技术所适用的移动终端不同,本公开提出在相关技术所适用的移动终端上增设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进而辅助AP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以使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始终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相适应,进而达到既可以提醒用户处理待处理事件,又可以省电的目的。

其中,根据提示灯是与微处理器连接还是与AP连接,微处理器向AP提供的辅助有所不同。在提示灯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向AP提供的辅助包括:微处理器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场景,接着由微处理器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在提示灯与AP连接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向AP提供的辅助包括:微处理器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场景,接着微处理器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场景,确定用于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并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AP,最后由AP按照微处理器提供的调整策略,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无论微处理器向AP提供的辅助是上述哪一种,在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提示灯的方法中,AP均可以借助于微处理器,以达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相适应的目的。一方面,因为有微处理器分担,所以可以降低AP的功耗;另一方面,由于如何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是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的,所以避免了提示灯无谓地耗电,减小了提示灯的耗电量。

下面对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提示灯的方法进行说明。由于提示灯可以与微处理器和AP中的任一者连接,所以可以由微处理器或AP控制提示灯。首先对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适用于提示灯与微处理器连接的移动终端,例如图1A所示的移动终端。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

步骤S22: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提醒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步骤S23: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步骤S24: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在本公开提供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中,AP与微处理器各自分工不同。AP的功能是: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当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微处理器处理该待处理事件;当未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继续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AP向微处理器发出通知后,AP的作用发挥完毕。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

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所述应用处理器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本公开中,AP在通常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以降低AP的功耗。待处理事件以中断的方式唤醒AP,以使得AP检测到待处理事件,在AP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AP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以便于在运行状态下向微处理器发出通知,通知微处理器处理该待处理事件,在向微处理器发送通知完毕后,AP恢复到休眠状态,以降低AP的功耗。也就是说,AP将对待处理事件的处理分配给微处理器完成,以尽量减少AP处于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尽量增加AP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长。采用本公开提供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将AP的工作量分担给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处于运行状态的功耗低于AP处于运行状态的功耗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

接下来,由微处理器处理该待处理事件。为了避免提示灯无谓地耗电,本公开提出由微处理器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进而达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相适应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到的多个参数;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匹配的亮度值;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亮度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所述预设使用场景包括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被遮挡,或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朝向地面;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时,控制所述提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不属于所述预设使用场景时,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

所述微处理器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匹配的亮度值;

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提示灯以所述亮度值点亮。

本公开中,微处理器与多个传感器相连,因而微处理器能够接收到多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到的多个参数,例如:环境光亮度、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与用户接近程度、移动终端的水平状态等,然后微处理器根据多个参数,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例如:移动终端的上半部被遮挡(例如移动终端被置于口袋中,或者移动终端的智能皮套闭合等)、移动终端被反扣于桌面(包括普通非透明桌面、透明的玻璃桌面)、移动终端处于手持且显示屏朝下等。

本公开提出,不同的使用场景所匹配的亮度值不同。有些使用场景(即本公开中的预设使用场景)所匹配的亮度值是零,即可以控制提示灯保持熄灭状态,不需要点亮提示灯,例如上述移动终端的上半部被遮挡、移动终端被反扣于桌面、移动终端处于手持且显示屏朝下等使用场景。有些使用场景所匹配的亮度值非零,且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相匹配。

因此,微处理器在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后,首先要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属于预设使用场景,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属于预设使用场景的情况下,控制提示灯处于熄灭状态,因为预设使用场景下,即使点亮提示灯,用户也看不到提示灯,因而提示灯起不到提示作用,点亮提示灯会造成浪费移动终端的电量,导致提示灯无谓地耗电。

在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不属于预设使用场景的情况下,微处理器根据光线传感器采集到的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确定与之匹配的亮度值,然后按照所确定的亮度值点亮提示灯,以使提示灯适当地发挥提示作用。由于提示灯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向匹配,所以减少了提示灯在环境光亮度较大的情况下,被用户忽视的情况,也减少了提示灯在环境光亮度较小的情况下,对用户造成的视觉干扰。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对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进行完一次调整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在微处理器具有低功耗性能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可以实时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发生变化,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使用场景,重新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例如:控制提示灯由熄灭状态切换到点亮状态,或者控制提示灯由点亮状态切换到熄灭状态);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未发生变化时,可以保持提示灯的亮灭状态不变。以此实现微处理器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实时地点亮或者熄灭提示灯。

或者,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未发生变化,且提示灯处于点亮状态时,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是否发生变化,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环境光亮度,调整提示灯的亮度。以此实现提示灯的亮度始终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相匹配。

接下来对AP控制提示灯的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适用于提示灯与AP连接的移动终端,例如图1B所示的移动终端。请参考图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AP控制提示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

步骤S32: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

步骤S33: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

步骤S34: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所述调整策略;

步骤S35: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

步骤S36:所述应用处理器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本公开提供的AP控制提示灯的方法与本公开提供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类似,以下主要说明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在本公开提供的AP控制提示灯的方法中,AP与微处理器各自分工不同。AP的功能是: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当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当未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继续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AP向微处理器发出通知后,AP等待微处理器向AP发送调整策略,AP在接收到微处理器发送的调整策略后,按照微处理器提供的调整策略,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微处理器的功能是:在接收到AP的通知后,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然后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调整策略,并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AP。其中,微处理器如何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调整策略,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S24。也就是说,微处理器可以根据执行步骤S24的过程,确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

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所述调整策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包括:

所述微处理器在确定出所述调整策略时,唤醒所述应用处理器,以使所述应用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

如前所述,本公开中,AP在通常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以降低AP的功耗。待处理事件以中断的方式唤醒AP,以使得AP检测到待处理事件,在AP检测到待处理事件时,AP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以便于在运行状态下向微处理器发出通知,通知微处理器提供调整策略,在向微处理器发送通知完毕后,AP恢复到休眠状态,以降低AP的功耗。也就是说,AP将确定调整策略的任务分配给微处理器完成,以尽量减少AP处于运行状态的持续时长,尽量增加AP处于休眠状态的时长。采用本公开提供的微处理器控制提示灯的方法,将AP的工作量分担给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处于运行状态的功耗低于AP处于运行状态的功耗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

微处理器在确定出调整策略时,唤醒AP,以使AP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然后微处理器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AP,接着AP按照微处理器提供的调整策略,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如前所述,在微处理器具有低功耗性能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可以实时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发生变化,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使用场景,对调整策略进行更新,(例如:将调整策略由控制提示灯熄灭更新为控制提示灯点亮,或者将调整策略由控制提示灯点亮更新为控制提示灯熄灭),然后将更新后的调整策略发送给AP;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未发生变化时,可以保持调整策略不变。以此实现AP根据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实时地点亮或者熄灭提示灯。

或者,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未发生变化,且提示灯处于点亮状态时,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是否发生变化,在确定出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环境光亮度,对调整策略进行更新,(例如:调整策略为控制提示灯的亮度值增大,或者调整策略为控制提示灯的亮度值减小),然后将更新后的调整策略发送给AP。以此实现提示灯的亮度始终与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相匹配。

可选地,微处理器在确定出更新后的调整策略时,再次唤醒AP,以使AP再次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然后微处理器将更新后的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AP,接着AP按照微处理器提供的调整策略,调整提示灯的亮灭状态或者调整提示灯的亮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请参考图1A,该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微处理器、提示灯,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提示灯连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检测到所述待提醒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在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之后,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多个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到的多个参数;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匹配的亮度值;根据所述亮度值,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

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是否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所述预设使用场景包括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被遮挡,或所述提示灯所在的一面朝向地面;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属于预设使用场景时,控制所述提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

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不属于所述预设使用场景时,获得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确定与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环境光亮度匹配的亮度值;控制所述提示灯以所述亮度值点亮。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对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进行完一次调整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请参考图1B,该移动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微处理器、提示灯,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提示灯连接;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处理事件;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用于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的调整策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确定所述调整策略;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

所述应用处理器还用于:按照所述调整策略,调整所述提示灯的亮灭状态;

其中,处于点亮状态的所述提示灯用于提醒用户处理所述待处理事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待处理事件时,由休眠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微处理器确定所述调整策略;由运行状态切换为休眠状态;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确定出所述调整策略时,唤醒所述应用处理器,以使所述应用处理器由休眠状态切换为运行状态;将所述调整策略发送给处于运行状态的所述应用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每次将所确定的调整策略发送给所述应用处理器后,返回到所述微处理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的步骤。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