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75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多媒体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播放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媒体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演进,各种视频设备和应用不断开发,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视听感受。目前,数字影音技术已经成为进行视听播放的主流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专门用于影音数据传输的传输接口。为了满足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图形影像的要求,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以美国Silicon Image公司的专利技术为蓝本,推出了一种名为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接口,旨在统一新时代数字显示接口标准。这一技术并且得到了IT业内以Intel、DELL、HP、IBM、微软等多个大企业的广泛支持。经过推广,DVI技术在计算机显示输出领域得到了迅速运用,但是伴随着数字高清影音技术的发展,DVI接口也开始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数字影像技术进步的瓶颈:DVI接口对影像版权保护缺乏支持,而且只支持8bit的RGB信号传输,不能让广色域的显示终端发挥最佳性能,另外DVI接口出于兼容性考虑,预留了不少引脚以支持模拟设备,造成接口体积较大,效率很低。并且DVI接口只能传输图像信号,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支持完全没有考虑。

由于以上种种缺陷,DVI接口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为了能够满足高清视频行业发展,出现了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HDMI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并且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HDMI相对于现有其他视频接口具有以下特点:

1、质量:HDMI是数字接口,避免了模拟连接(例如分量视频或S-video)在从模拟转换为数字时的损失,因此能提供最佳的视频质量。这种差别在更高分辨率,例如1080p时更加明显。数字视频将比分量视频更清晰,消除了分量视频中发现的柔和度和拖尾现象。诸如文本这类微小、高对比度的细节将这种差别发挥到极致。

2、易用性:HDMI在单线缆中集成视频和多声道音频,从而消除了当前A/V系统中使用的多线缆的成本、复杂性和混乱,便于后续升级和设备的添加。

3、高清晰内容就绪:支持HDCP的HDMI设备能够访问高级的高清晰度内容。利用影像抵制标记(又称为内容保护标记),将来的高清晰度电影将无法通过不受保护的接口以高清晰度播放。

然而随着用户对互动性要求的提高,面对日益丰富多样的信息传输需求,HDMI在一些应用场合出现了不足,例如HDMI只能单向传输音视频多媒体信号,功能和传输内容过于单一,不能实现其他数据,例如互动数据的传输,其他功能的数据的传输需要利用其他的传输接口,一方面占用了更多的接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传输线缆,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满足用户观看视频互动性要求的多媒体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减少系统的接口和使用的传输线缆。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传输系统,其包括传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并且传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通过多媒体传输线连接,其中传送装置分别用于连接影音提供设备和人机交互设备,以分别接收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并且传送装置设置有编码器,编码器配置成将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编码为预设的传输信号,并向多媒体传输线提供;以及接收装置分别用于连接播放设备和交互处理设备,并且接收装置设置有解码器,解码器将来自于多媒体传输线的传输信号解码为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以分别向播放设备和交互处理设备提供。

可选地,传送装置还包括:影音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影音提供设备,以接收影音数据;以及交互输入接口,用于连接人机交互设备,以接收交互数据;并且编码器还具有:第一输入端,与影音输入接口相连;第二输入端,与交互输入接口相连;以及输出端,用于输出编码后的传输信号。

可选地,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多媒体接口,与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向多媒体传输线提供传输信号。

可选地,接收装置还包括:第二多媒体接口,其接口类型与第一多媒体接口的接口类型相适配,以接收由多媒体传输线传输的传输信号。

可选地,解码器具有:输入端,连接第二多媒体接口,以获取传输信号;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解码出的影音数据;以及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解码出的交互数据。

可选地,接收装置还包括:播放设备连接接口,与第一输出端连接,以将解码出的影音数据提供给播放设备;以及交互处理设备连接接口,与第二输出端连接,以将解码出的交互数据提供给交互处理设备。

可选地,第一多媒体接口和第二多媒体接口均为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多媒体传输线为HDMI传输线。

可选地,传送装置通过显示器数据通道DDC连接影音提供设备,并且解码器通过显示器数据通道DDC向播放设备影音数据。

可选地,传送装置集成于包含影音提供设备和人机交互设备的主机系统中。

可选地,接收装置集成于包含播放设备和交互处理设备的播放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在传送装置中设置编码器,将影音提供设备提供的影音数据和人机交互设备提供的交互数据编码为统一的传输信号,利用连接传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多媒体传输线进行传输,最终由接收装置中的解码器将传输信号解码还原为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从而实现了一根多媒体传输线同时传输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减少了设备的数据接口以及设备之间的传输线缆,精简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通过精简传输线缆,便于使用者进行系统的安装和使用,避免了多根信号线交叠难于布置的情况,并且由于对数据传输资源进行了复用和优化调度,减少了传输冗余,降低了功耗。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可以使用HDMI作为多媒体传输线,充分利用HDMI线缆的数据传输能力,在满足高清视频数据播放要求的同时,实现了互动功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的构造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多媒体传输系统10,通过一根多媒体传输线13同时传输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实现了线缆的功能复用,减少了设备的数据接口以及设备之间的传输线缆。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0的构造示意图,该多媒体传输系统1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传送装置11和接收装置12,传送装置11和接收装置12通过多媒体传输线13连接。

传送装置11分别用于连接影音提供设备20和人机交互设备3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影音提供设备20和人机交互设备30可以集成于主机系统,该主机系统可以为个人计算机、小型机、机顶盒、互联网电视盒等提供高清影音数据的播放源,影音提供设备20和人机交互设备30作为主机系统的不同部件,分别用于提供高清影音数据以及进行人机互动功能。传送装置11也可以选择性地集成于包含影音提供设备20和人机交互设备30的主机系统中。

传送装置11从影音提供设备20中接收影音数据,并从人机交互设备30中接收交互数据。传送装置11设置有编码器110,该编码器110将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编码为预设的传输信号,并向多媒体传输线13提供。编码器110可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硬件器件构建,实现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的编码功能,编码方式并非将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叠加,而是将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重新编码成符合多媒体传输线13的传输协议的数据。接收装置12也可以选择性集成于包含播放设备40和交互处理设备50的播放系统中,例如可穿戴播放器、智能电视等。

接收装置12分别用于连接播放设备40和交互处理设备50,播放设备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音箱等输出视听信号的设备,交互处理设备50可以是各种执行交互数据的装置,其可以包括播放设备40的控制装置、动作执行装置、动作响应装置等等可为用户提供互动信息的设备。播放设备40和交互处理设备50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

接收装置12设置有解码器120,解码器120将来自于多媒体传输线13的传输信号解码为影音数据和交互数据,以分别向对应的播放设备40和交互处理设备50提供。解码器120也可以可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硬件器件构建,实现传输信号的解码功能。

在一些替代方式中,编码器110和解码器120也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实现。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0的构造示意图,该多媒体传输系统10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传送装置11设置有影音输入接口101、交互输入接口102、第一多媒体接口103。编码器110具有第一输入端111、第二输入端112、以及输出端113。其中影音输入接口101,用于连接影音提供设备20,以接收影音数据;交互输入接口102,用于连接人机交互设备30,以接收交互数据;编码器110的第一输入端111连接影音输入接口101,编码器110的第二输入端112连接交互输入接口102。其中影音输入接口101以及编码器110的第一输入端111按照影音提供设备20的数据传输接口的类型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选择使用显示器数据通道(Display Data Channel,简称DDC)进行数据传输。交互输入接口102以及编码器110的第二输入端112可以按照人机交互设备30的数据传输接口的类型,例如可以选择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等传输总线。编码器110的输出端113连接第一多媒体接口103,该第一多媒体接口103用于连接多媒体传输线13,以通过多媒体传输线13向接收装置12传送编码后的传输信号。

接收装置12设置有第二多媒体接口104、播放设备连接接口105、交互处理设备连接接口106、解码器120具有输入端121、第一输出端122、第二输出端123。其中第二多媒体接口104通过多媒体传输线13连接第一多媒体接口103,第二多媒体接口104的接口类型与第一多媒体接口103的接口类型相适配,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多媒体接口103和第二多媒体接口104均为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多媒体传输线13为HDMI传输线,从而利用HDMI中冗余的数据传输能力实现交互数据以及影音数据的共同传输。

解码器120的输入端121连接第二多媒体接口104,以获取传输信号,经过解码后,解码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向播放设备连接接口105输出解码出的影音数据,解码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向交互处理设备连接接口106输出解码出的交互数据。播放设备连接接口105以及解码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可以按照播放设备40的数据传输接口的类型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选择使用显示器数据通道(Display Data Channel,简称DDC)进行数据传输。交互处理设备50连接接口以及解码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可以按照交互处理设备50的数据传输接口的类型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选择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等传输总线。

上述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0的一种应用实例的信号流传输方式为主机系统的DDC信号以及双向通信信号,分别传输给主机系统侧的传送装置11,传送装置11经过编码输出编码后的符合HDMI规范的信号,通过HDMI线中DDC信号线缆,传输到播放设备侧的接收装置12中,输出解码后的DDC信号至播放设备40,并向互动处理设备输出双向通信信号。

由于HDMI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4.5Gb/s,由于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0.5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本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0利用更改传输余量,可以对数据传输资源进行复用和优化调度,减少了传输冗余,降低了功耗,充分利用HDMI线缆的数据传输能力,在满足高清视频数据播放要求的同时,实现了互动功能。因此,本实施例的多媒体传输系统10在对于虚拟现实应用方向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能大大降低传输线缆的数量要求解决了目前使用中的各种瓶颈。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