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074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占用空间小,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模组的声学性能。
【专利说明】
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终端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外壳由至少两个壳体结合而成,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后声腔为密闭式的空间,前声腔连通模组的出声孔。在一些后声腔面积较大的扁平形扬声器模组中,为了满足产品的结构强度,通常会在后声腔内设置支撑结构,以防止扬声器模组工作时产生共振音。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为密封式的柱体,即圆筒状结构或多边形筒状结构,在模组的后声腔超声密封后,该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后声腔两侧的壳体结合,因此,该支撑结构内部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气流无法进入流通,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减小了后声腔的实际空间,对扬声器模组的频响曲线造成了影响,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对后腔体积影响小,优化了产品的频响曲线,声学性能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
[0006]其中,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
[0007]其中,各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
[0008]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板均竖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0009]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齐平并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10]其中,所述连接板未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一端设有凹槽。
[0011 ]其中,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个角部设有倒角斜面。
[0012]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模组的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与所述模组的中心之间的连线。
[0013]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0014]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由于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后声腔上下两侧的壳体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与现有技术的密封柱式支撑结构相比,占用后声腔的空间小,在后声腔密封后,仍然是开放式的空间,不会出现密封的空间,避免了空间的浪费,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对模组的频响曲线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0017]由于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对支撑件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支撑板歪斜或倾倒,保证了支撑件的支撑作用。
[0018]由于连接板和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支撑板的高度,此结构占用空间小,同时也减小了对气流的阻挡,更有利于声学性能的提高。
[0019]由于连接板未固定在壳体上的一端设有凹槽,该凹槽进一步的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增大了两支撑板之间的气流通道,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0020]由于加强筋板的一个角部设有倒角斜面,倒角斜面进一步的减小了占用空间。
[0021 ]由于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与模组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支撑件的此种设置角度可使得后声腔中的气流流通更为顺畅,支撑板对气流的阻挡最小,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占用空间小,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模组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组合图;
[0025]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0026]图4是图1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8]图中:1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22、支撑件,220、支撑板,222、连接板,2220、凹槽,224、加强筋板,2240、倒角斜面,24、安装孔,30、第三壳体,40、扬声器单体,50、出声孔,
60、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均指靠近模组中心的一侧,外侧均指远离模组中心的一侧;方向上指扬声器单体振动系统的方向,方向下指扬声器单体磁路系统的方向。
[0031]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扬声器模组,为扁平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40,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0上,同时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扬声器单体40、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后声腔,扬声器单体4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共同围成前声腔。
[0032]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位于后声腔上下两侧的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22,即位于后声腔位置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支撑件22,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2共设有三个,三个支撑件22呈品字形分布在后声腔的中部。实际应用中,该支撑件22的个数并不限于三个,也不一定要呈品字形分布,设计人员可根据后声腔的大小及结构进行调整。
[0033]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个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本实施方式以支撑件设有两个支撑板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图4和图5共同所示,支撑件22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220,两个支撑板22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连接。两支撑板220之间竖向连接有连接板222,两支撑板220相背的一侧各竖向设有两个加强筋板224,支撑板220、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连接为一体。连接板222及各加强筋板224均与支撑板220相垂直,支撑板220、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的上端齐平,均固定在第二壳体20上,支撑板220的下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定在第一壳体10上,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的高度均小于支撑板220的高度,即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与第一壳体10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撑件22与第二壳体20为一体结构,在注塑第二壳体20时直接注塑而成,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
[0034]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连接板222未与第二壳体20连接为一体的一端设有凹槽2220,凹槽2220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结合后能够增大两支撑板220之间的气流通道60,减小占用空间的同时更有利于气流的流通。
[0035]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加强筋板224未与第二壳体20和支撑板220相连接的角部设有倒角斜面2240,倒角斜面2240可进一步的减小占用的空间。
[0036]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扬声器单体40位于模组的边缘位置,即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0的边缘位置,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撑板220的延伸方向与扬声器单体40的中心点和模组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相平行,支撑件22的此种安装角度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对气流的影响最小,支撑板220对气流的阻挡最小,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0037]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为一体。第二壳体20上对应扬声器单体40的位置设有一与扬声器单体40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安装孔24,第三壳体30结合在安装孔24处。第三壳体30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与前声腔相通的出声孔50,出声孔50位于模组的边缘部位。第三壳体30与第二壳体20也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结合为一体。
[0038]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为开方式的结构,占用空间小,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模组的声学性能。
[0039]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在后声腔中采用板式结构的支撑件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其中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一种需要在后声腔中设置支撑结构的扬声器模组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需要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就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到其它结构的扬声器模组中,故无论扬声器模组的结构是否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只要是在后声腔中设置板式结构的支撑件,用以提高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的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40]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的命名仅是为了区别技术特征,并不代表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组装顺序。
[004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板均竖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齐平并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未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一端设有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个角部设有倒角斜面。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模组的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与所述模组的中心之间的连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
【文档编号】H04R9/06GK205726407SQ20162066750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宋倩倩, 金晓东, 李志
【申请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