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67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通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固定带,尤其是一种有效固定不同品牌或不同型号手机的通用型固定带。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或IPAD的普及和功能多样化,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并且经常需 要随时随地携带手机。问题是,一般会将手机握在手里,或放在口袋里,而将 手机握在手里时,需要用手去处理其他事情就很不方便,例如在进行大部分运 动活动时都需要用手辅助,拿着手机就不方便运动,甚至不能运动;而将手机 放在口袋里,手在处理其他事情但需要用电话时,也不方便用手从口袋里将手 机拿出。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可以绑在手臂上的手机袋,将手机装在这种手机 袋中就可以解放双手,方便进行运动,又可以随时接听电话。但是,这种结构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根据不同手机品牌及手机型号进行设定,与品牌、型号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无法适应现代手机更迭快速的问题;另,手机要装在一个袋内,虽然袋面可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对手机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并不能直接进行触屏操作,操作起来还是不够方便灵活,而且放置和取出手机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固定带,其主要解决现有手机运动袋与手机品牌、型号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无法通用,同时无法便捷操作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通用固定带,其包括可调式的固定带及通用固定组件,所述通用固定组件安装在固定带一侧,所述固定带可绕于人体手臂或者手腕安装使用,其中:通用固定组件包括手机背垫,及能套设于手机四角的四个塑胶夹,

手机背垫,其缝纫于可调式的固定带侧面;

各塑料夹,其为能套设于手机转角处的三角状塑料体,各塑料夹通过运动弹性带与固定带相连,形成能通过弹性调节以固定不同型号或品牌手机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各运动弹性带一端与对应的塑料夹相连,另一端缝纫于手机背垫与固定带之间。

进一步,所述手机背垫边沿缝纫于固定带上。

进一步,所述各塑料夹为能与手机转角配合套接的塑料体,且包括L形状边框,前端片及后端片,所述前端片及后端片分别置于L形状边框两侧且与L形状边框一体相连,所述前端片呈三角形状,而后端片呈矩形状且其上开设有与运动弹性带穿设相连的连接孔,所述后端片靠近固定带设置。

进一步,所述L形状边框的两端设置有让位于手机控制按键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L形状边框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两个通孔间隔设置在边框上。

进一步,所述各塑料夹内安装有垫体。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为一与人体手臂或手腕相适配的软带,该固定带两侧面均设置有绒毛,该固定带上开设有透气孔,且该固定带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上还安装有调节环,该调节环置于固定带一端,该固定带上的魔术贴置于固定带另一端,且其与通用固定组件安装在固定带同一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带上设置通用固定组件,且通用固定组件包括手机背垫,及能套设于手机四角的四个塑胶夹,其中手机背垫缝纫在固定带上并能对手机进行支撑,而所述四个塑胶袋通过运动弹性带与固定带相连,且固定带置于固定带与手机背垫之间,利用弹性运动弹性带的弹性将塑料夹套设于不同手机品牌、型号的手机转角处,以实现手机的固定,达到手机通用的目的;另,本新型通过四个塑料夹固定在手机四个角处,不会遮挡手机屏幕及其他插孔,从而达到在手机背固定的时候能便捷的操作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夹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与手机配合相连结构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与手机配合相连结构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与手机配合相连结构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与手机装配后套接于人体手腕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与手机装配后套接于人体手腕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通用固定带,其可通用在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或IPAD上,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说:一种通用固定带,其包括可调式的固定带1及通用固定组件2,所述通用固定组件2安装在固定带1一侧,其中固定带1可绕于人体手臂或者手腕安装使用。

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的通用固定组件2包括手机背垫21,及能套设于手机四角的四个塑胶夹22,手机背垫21缝纫于可调式的固定带1侧面,各塑料夹22为能套设于手机A转角处的三角状塑料体,各塑料夹22通过运动弹性带23与固定带1相连,形成能通过弹性调节以固定不同型号或品牌手机的结构。

请参阅图1所示,具体的说,所述各运动弹性带23一端与对应的塑料夹22相连,另一端缝纫于手机背垫21与固定带1之间;所述手机背垫21边沿缝纫于固定带1上,所述手机背垫21可以为能与手机背部贴近或形成支撑的任何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机背垫21为矩形,且其边沿缝纫于固定带1上。

请参阅图1所示,具体的说:前述各塑料夹22为能与手机A转角配合套接的塑料体,且包括L形状边框221,前端片222及后端片223,所述前端片222及后端片223分别置于L形状边框221两侧且与L形状边框221一体相连,所述前端片222呈三角形状,而后端片223呈矩形状且其上开设有与运动弹性带23穿设相连的连接孔,所述后端片23靠近固定带1设置,所述L形状边框221的两端设置有让位于手机A控制按键的凸起224,所述L形状边框221开设有多个通孔,且两个通孔间隔设置在边框221上,其中通孔的数量根据而定,本实施例中L形状边框221上开设有六个等距分布的通孔。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前述固定带1为一与人体手臂或手腕相适配的软带,该固定带1两侧面均设置有绒毛,该固定带1上开设有透气孔,且该固定带1两端通过魔术贴3相连,按照图3至图5所示的方式安装于人体手腕或手臂处,所述固定带1上还安装有调节环4,该调节环4置于固定带1一端,该固定带1上的魔术贴3置于固定带1另一端,且其与通用固定组件2安装在固定带1同一侧面,达到图6至图7所示的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具体的说:所述固定带1上设置的魔术贴3包括置于固定带1同一端的毛绒片31及硬质粘连片32,所述毛绒片31及硬质粘连片32间隔设置在固定带1同一端处,且硬质粘连片32靠近固定带1边沿设置,所述安装有硬质粘连片32穿过前述的调节环4弯折并与毛绒片31相连,从而实现在人体手臂或手腕B的固定。

跟优选的方案是,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各塑料夹22内安装有垫体,5具体的说:所述垫体5为一垫片,其附着于各塑料夹22的后端片靠近前端片222的侧面上,所述垫体5优选为软质垫片,其能有效调节前端片222与后端片223之间的空隙,从而调节各塑料夹22内的空间,有效能根据手机A的厚度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稳定的夹持。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上述的在固定带1上设置通用固定组件2,且通用固定组件2包括手机背垫21,2包括手机背垫21,及能套设于手机四角的四个塑胶夹22,其中手机背垫21缝纫在固定带1上并能对手机A进行支撑,而所述四个塑胶袋22通过运动弹性带23与固定带1相连,且固定带1置于固定带1与手机背垫21之间,利用弹性运动弹性带23的弹性将塑料夹22套设于不同手机品牌、型号的手机A转角处,以实现手机的固定,达到手机通用的目的;另,本新型通过四个塑料夹22固定在手机四个角处,不会遮挡手机屏幕及其他插孔,从而达到在手机背固定的时候能便捷的操作等目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