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679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除了通话、短信之外,还具有连接网络、拍摄照片视频、视频通话等功能。现有的手机通常只有一个数据接口,大部分是micro USB 接口,可以通过特定的数据线连接计算机;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为USB插头、micro USB插头,USB插头连接计算机,micro USB插头连接手机的micro USB接口。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手机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利用手机测速、测量物体的距离等其他功能。但现有的移动通讯终端不能提供这些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外接多种功能设备的移动通讯终端。

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其具有终端主体和后盖,所述终端主体具有主板,还包括标准USB接口和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所述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包括多个弹针、接口电路板以及设于接口电路板上的多个馈点,所述接口电路板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后盖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弹针一端与多个馈点对应接触,另一端穿入所述通孔用于与一个外接设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针具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面积小于馈点的面积,所述外接设备与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连接时处于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针具有接触头,所述接触头有球面,所述弹针还包括装于通孔中的主体以及位于主体和接触头之间的凸环,凸环直径大于通孔,且卡于通孔孔缘外,所述馈点为圆形斑点状或内凹窝形,所述内凹窝形的内凹最深处深度小于球面半径,所述深度为0.5-2m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孔口为倒角边缘,弹针末端端面与孔口预留一定距离,以构成用于容置外部设备的插针针头的空间,所述外接设备透过通孔与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馈点排列设于接口电路板表面,所述接口电路板固定于主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还设有应用模块,用于与接口电路板连接以实现对应的应用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USB接口为micro USB接口,用于所述终端充电或数据传输,所述micro USB接口设于终端顶端或底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的多个通孔线性排列并贯穿后盖内表面和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设备为激光笔、座充或红外测距器。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采用5pin接口,弹针和馈点分别为五个。

上述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利用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的弹针和馈点电性连接外接设备,所述馈点设于所述接口电路板上,通过弹针和馈点连接方式,使得连接位置方便对准,紧密接触,结构简便,便于制作和安装。所述接口电路板与手机主板相连,通过通讯终端控制连接的外接设备实现附加功能,例如测速、测量物体距离和对讲等其他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具有便携式、拆装自由、方便外挂等优点,可扩充测速,存储数据,计算距离、空间尺寸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USB的移动通讯终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USB的移动通讯终端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USB的移动通讯终端图2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10,其具有终端主体20和后盖30,所述终端主体20具有主板21,还包括标准USB接口40和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50,所述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50包括多个弹针51、接口电路板53以及设于接口电路板上的多个馈点52,所述接口电路板53连接于所述主板21,所述后盖30开设有多个通孔31,所述多个弹针51一端与多个馈点52对应接触,另一端穿入所述通孔31用于与一个外接设备电性连接,用于终端多样化功能的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弹针51具有接触头511,所述接触头511面积小于馈点52的面积,保证馈点52与外接设备接触良好,所述外接设备与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连接时处于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接触头511有球面,所述弹针51还包括装于通孔31中的主体512以及位于主体512和接触头511之间的凸环513,凸环513直径大于通孔31,且卡于通孔31孔缘外,所述馈点52为圆形斑点状或内凹窝形,所述内凹窝形的内凹最深处深度小于球面半径,所述深度为0.5-2mm。进一步地,所述主体512具有一定弹性,外接设备与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50连接时,可使外接设备插入通孔时,与馈点52接触紧密,凸环513起固定作用,使外接设备不会自然脱落。当给外接设备施加外力时,弹针主体512与凸环513连接处受力发生形变,使外接设备离开弹针51,达到分离的目的。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50设有五个弹针51和五个馈点52,相对应的,外接设备的插头的形状与弹针51形状相配位,用于外接设备的电性连接,实现外接设备的多种功能,达到手机功能多样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31孔口为倒角边缘,弹针51末端端面与孔口预留一定距离,以构成用于容置外部设备的插针针头的空间,所述外接设备透过通孔31与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50连接,所述后盖30的多个通孔31线性排列并贯穿后盖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多个馈点52排列设于接口电路板53表面,所述接口电路板53固定于主板21上。所述主板21还设有应用模块,用于与接口电路板53连接以实现对应的应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所装APP来控制与终端连接的外接设备,实现与其相连的外界设备的各项功能,比如说激光笔、测距和测量物体距离等功能,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30为micro USB接口,用于所述终端10充电或数据传输,所述。所述micro USB设于终端10顶端或底端位置,用于与终端所配备的数据线连接,用于充电或者数据连接等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设备为激光笔、座充或红外测距器等,不限于此。所述激光笔、座充或红外测距器连接到终端时,通过终端的APP控制连接的外接设备,实现外接设备的各项功能。例如,终端10连接红外测距器时,打开终端10所安装的APP软件,利用所述APP软件中各项按键实现红外测距器的功能,比如快速计算距离、快速测量空间尺寸。

上述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利用多功能触点接口模块的弹针和馈点电性连接外接设备,外接设备与弹针、馈点连接时,能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所述馈点设于所述接口电路板上,所述接口电路板与手机主板相连,并且通过终端所装APP控制与其连接的外接设备,通过通讯终端控制连接的外接设备实现附加功能,例如测速、测量物体距离和对讲等其他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具有便携式、拆装自由、方便外挂等优点,可扩充测速,存储数据,计算距离、空间尺寸等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