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92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会诊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会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切片扫描仪的采集的数字切片清晰度已越来越高,通过将数字切片扫描仪采集的数字切片提供给主治医师,进而可对患者进行精确的诊断,现有的数字切片扫描仪通过医院中的内部网络即局域网将采集的数字切片传输至主治医师对应的电脑中,但是这种工作模式存在着众多的局限,第一主治医师必须在医院的局域网中获取数字切片信息,若是主治医师有事外出,则不能及时的集合数字切片信息对患者作出诊断,因此亟需一种方便主治医师在外地随时随地能够查看待就诊的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并且作出远程诊断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主治医师获取数字切片信息及时作出诊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主治医师随时随地通过远程访问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并及时作出诊断的远程会诊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应用于对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进行远程会诊,其中,包括;多个第一客户端,以及与多个所述第一客户端连接的服务端;

每个所述第一客户端均包括:

关联模块,用以将患者的所述数字切片信息与选择的主治医师信息进行关联,以形成病历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与所述关联模块连接,用以将所述病历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包括:

数据解析模块,用以对每个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病历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主治医师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切片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解析模块连接,用以保存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数字切片信息;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根据每个所述主治医师信息提供一病历信息存储路径;

分配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解析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以根据解析出的所述主治医师信息,将所述病历信息保存于对应的所述病历信息存储路径中;

权限认证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以对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的账户信息以及密码进行认证;

并于认证通过后赋予所述第二客户端于对应的所述病历信息存储路径中访问所述病历信息的权限;

病历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以供远程登录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对所述病历信息进行诊断;

以形成与所述病历信息对应的诊断报告,并将所述诊断报告保存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还包括一诊断提示模块,所述诊断提示模块与所述病历处理模块连接,用以根据生成的所述诊断信息形成一与所述病历信息对应的诊断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还包括一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与所述诊断提示模块连接,用以将所述诊断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包括一登录模块,所述登录模块提供一登录界面,用以供使用者输入所述账户以及所述密码,并于所述服务端认证通过后,接入所述服务端。

优选的,所述病历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以及数字切片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一短信通知服务端,所述短信通知服务端提供一接口连接所述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提供一通知模块,所述通知模块与所述数据解析模块连接,用以根据被选中的所述主治医师信息,生成对应的会诊提示信息;

通过所述服务端调用所述接口将所述会诊提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客户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优选的,还包括一切片扫描仪,所述切片扫描仪与所述第一客户端连接;

所述切片扫描仪用以扫描获得的所述数字切片信息,并将所述数字切片信息输出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与选择的主治医师信息进行关联,进而将形成的病例信息发送至服务端,第二客户端对应的主治医师可通过远程与服务端中获取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而做出诊断,第一客户端的使用者可将做出的的诊断结果知患者,从而方便了主治医师随时随地的通过远程做出诊断,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远程会诊系统实施例中,关于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

1、第一客户端;2、服务端;3、第二客户端;4、短信通知服务端;5、切片扫描仪;11、关联模块;12、数据发送模块;21、数据解析模块;22、数据存储模块;23、分配处理模块;24、权限认证模块;25、病历处理模块;26、诊断提示模块;27、推送模块;28、通知模块;31、登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远程会诊系统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会诊系统的实施例,应用于对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进行远程会诊,其中,包括;多个第一客户端1,以及与多个第一客户端1连接的服务端2;

每个第一客户端1均包括:

关联模块11,用以将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与选择的主治医师信息进行关联,以形成病历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12,与关联模块11连接,用以将病历信息发送至服务端2;

服务端2包括:

数据解析模块21,用以对每个第一客户端1发送的病历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主治医师信息以及数字切片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22,与数据解析模块21连接,用以保存第一客户端1发送的数字切片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22根据每个主治医师信息提供一病历信息存储路径;

分配处理模块23,与数据解析模块21以及数据存储模块22连接,用以根据解析出的主治医师信息,将病历信息保存于对应的病历信息存储路径中;

权限认证模块24,与数据存储模块22连接,用以对第二客户端3提供的账户信息以及密码进行认证;

并于认证通过后赋予第二客户端3于对应的病历信息存储路径中访问病历信息的权限;

病历处理模块25,与数据存储模块22连接,用以供远程登录的第二客户端3对病历信息进行诊断;

以形成与病历信息对应的诊断报告,并将诊断报告保存于数据存储模块22。

针对现有的主治医师在出差或者参加活动处在外地不能对患者及时诊断的问题,本发明中通过第一客户端1的使用者将外部获取的患者的数字切片信息与被选择的主治医师信息进行关联,以形成对应患者的病例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患者的病例信息发送至服务端2;

服务端2对每个主治医师分配有对应的病例信息存储路径,第一客户端1发送的病例信息通过客户端解析获取其中的主治医师信息后,将该病例信息保存至对应主治医师的病例信息存储路径,进而方便第二客户端3的主治医师在登录服务端2中时及时查看有多少患者的病例信息,方便主治医师及时的作出诊断;

第二客户端3在需要对患者的病例信息作出诊断时,通过在第二客户端3中输入账户信息以及密码登录服务端2,服务端2对账户信息以及密码作出认证并于认证通过时将主治医师对应的病历信息存储路径发送至第二客户端3;

第二客户端3的主治医师于病历信息存储路径中访问对应的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而作出及时的诊断;

服务端2对第二客户端3的主治医师作出的诊断结果进行处理以形成诊断报告,并保存于服务端2中,其中诊断报告通过服务端2发送至对应的第一客户端1中,方便第一客户端1的使用者将诊断报告提供给对应的患者。

服务端2通过提供数据访问接口供第二客户端3于服务端中访问对应的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而作出及时的诊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服务端2还包括一诊断提示模块26,诊断提示模块26与病历处理模块25连接,用以根据生成的诊断信息形成一与病历信息对应的诊断提示信息。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服务端2还包括一推送模块27,推送模块27与诊断提示模块26连接,用以将诊断提示信息发送至第一客户端1。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二客户端3的主治医师在作出诊断之后,提示模块会生成与患者的病例信息对应的诊断提示信息,诊断提示信息用以表示主治医师已经作出了诊断,此时通过推送模块27将诊断提示信息推送至对应的第一客户端1,第一客户端1可根据该诊断提示信息于服务端2中获取对应患者的诊断报告。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二客户端3包括一登录模块,登录模块提供一登录界面,用以供使用者输入账户以及密码,并于服务端2认证通过后,接入服务端2。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病历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以及数字切片信息。

进一步的,如果患者处于住院部状态还可包括患者的床号等。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短信通知服务端4,短信通知服务端4提供一接口连接服务端2;

服务端2提供一通知模块28,通知模块28与数据解析模块21连接,用以根据被选中的主治医师信息,生成对应的会诊提示信息;

通过服务端2调用接口将会诊提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第二客户端3。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及时的提醒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就诊,服务端2通过通知模块28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调用接口通过短信通知服务端2将该提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主治医师的第二客户端3中,方便第二客户端3的主治医师及时作出诊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第二客户端3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切片扫描仪5,切片扫描仪5与第一客户端1连接;

切片扫描仪用以扫描获得的数字切片信息,并将数字切片信息输出至第一客户端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