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及其系统、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5757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及其系统、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话网终端的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及其系统、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也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频繁使用电话和互联网通信;目前2g、3g、4g、5g等双模、多模无线电话机除可以通过电话网wap、gprs、cdma1x、hspa、3g-edvo、4g-lte等通道进行互联网通信,又可以用wifi、wimax、bluetooth、uwb等无线通道进行互联网通信。

连接电话网和连接互联网的无线电话机和计算机,分别简称为(智能)手机或上网pc。它们都是以cpu为主控核心、并有ram及人机界面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可连接互联网的2g、2.5.g、3g、4g、5g等移动电话机也作为是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只是移动电话机又包含有无线通信和电话语音收发部份。目前大多数固定电话终端由于缺乏手机或pc的操作界面,尤其不能利用手机进行快捷的电话拨号和通话,也不能用手机代固话接听来话,造成固定电话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固定电话使用不方便的灵活通话的方法及其系统、终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提供一连接互联网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又提供若干连接电话网和互联网的智能电话终端,所述互联网还连接若干互联网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智能通信终端预先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有关联登记并进行了认证登录,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间的通信转接;

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在空闲时收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的呼出指令后、拨出被叫电话号码并将该呼出的电话网语音与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语音进行转接,实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与所述被叫电话号码方的通话;

或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信息发给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并在收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的接听指令后、将该呼入的电话网语音与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语音进行转接,实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与所述主叫电话号码方的通话。

优选地,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关联多个互联网终端,所述的多个互联网终端均可使用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作呼出和通话使用。

优选地,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关联多个互联网终端并分配了各分机号,当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即自动应答并放提示音,又在收到二次拨号时将含主叫电话码的呼入信息、经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发给对应分机号的关联互联网终端,又在智能电话终端收到接听指令时转接双方的电话语音;

所述互联网终端关联多个智能电话终端,所述的互联网终端可分别使用各所述关联智能电话终端作呼出和通话。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装置:

用于将互联网终端发出的呼出指令转发给关联智能电话终端的装置a;

用于实现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b。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功能模块:

用于将互联网终端发出的呼出指令转发给关联智能电话终端的功能模块a;

用于实现互联网终端与关联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b。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装置:

用于将智能电话终端发出的呼入信息转发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装置c;

用于实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d。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用于将智能电话终端发出的呼入信息转发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功能模块c;

用于实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d。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装置:

用于登录的装置e;

用于接收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呼出指令的装置f;

用于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g。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登录的装置h;

用于向关联互联网终端发送呼入信息的装置i;

用于接收关联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接听指令,并实现与关联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j。

优选地,使用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的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装置及互联网接口装置,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如下按顺序衔接组成灵活通话处理装置的功能模块:

用于登录的功能模块e;

用于接收关联互联网终端呼出指令的功能模块f;

用于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g;

用于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登录的功能模块h;

用于向关联互联网终端发送呼入信息的功能模块i;

用于接收关联互联网终端发送的接听指令,并实现与关联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j。

所述灵活通话的方法利用一手机或pc方使的操作界面,并可通过现有的通信录,或来去电记录进行快捷的电话代拨号和显号,既可用智能电话终端的通话手柄接听电话,而又可用手机接听电话,这种灵活选择终端通话的新功能大大方便了固定电话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呼出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呼入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智能电话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智能电话终端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提供一连接互联网的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又提供若干连接电话网和互联网的智能电话终端,所述互联网还连接若干互联网终端,包括: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预先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作关

联登记并进行了认证登录,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所述关联终端间的通信转接;

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在空闲时收到所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呼出指令后、

拨出被叫电话号码并将该呼出的电话网语音与所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语音进行转接,实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与所述被叫电话号码方的通话;

或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信息发

给所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并在收到所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接听指令后、将该呼入的电话网语音与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语音进行转接,实现所述关联互联网终端与所述主叫电话号码方的通话。

说明1: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预先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

统有关联登记,还记录了各终端的登录帐号和登录密码,在各终端登录后,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关联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间的转接通信;

其中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对关联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智能通信终

端间的语音转接通信采用电话软交换方式,以确保电话通信的语音质量。

说明2:当关联的双方都同时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上登录后,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关联的双方的通信;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互联网通道进行登录。

说明3:互联网终端的呼出指令至少包括被叫电话号码,在空闲的所述智能

电话终端收到该呼出指令时,即拨出其中的被叫电话号码,并且将其电话网语音通过互联网及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转接给所述互联网终端;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的电话语音转接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收到电话网的模拟电话语音信号进行模/数编码转换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将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互联网终端;同时、所述互联网终端也将发送的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收到的ip语音包进行经解码及数/模转换后,将还原的模拟电话语音信号送入电话网中至被叫电话机处;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互联网通道进行ip语音包收发。

说明4:或当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信息

发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所述呼入信息至少包括主叫电话号码。

说明5:互联网终端向所述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发送的接听指令,由所述

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的电话网语音转接给所述互联网终端,其具体说明与上面的说明3类似,所以不再复述。

所述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关联多个互联网终端,所述的多个互联网终端均可使用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作呼出和通话使用。

所述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关联多个互联网终端并分配了各分机号,当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即自动应答并放提示音,又在收到二次拨号时将含主叫电话码的呼入信息、经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发给对应分机号的关联互联网终端,又在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收到接听指令时转接双方的电话语音。

所述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终端关联多个智能电话终端,所述的互联网终端可分别使用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作呼出和通话。

优选地,一种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如图4、图5所示,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

用于将互联网终端发出的呼出指令转发给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装置a;

用于实现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b。

登录认证装置说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预先在所述灵

活通话服务系统有关联登记,还记录了各终端的登录帐号和登录密码;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的登录认证装置实现互联网登录服务器的功能。

装置a说明:所述互联网终端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发送呼出指令,并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接收后又以互联网通信方式转发给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

装置b说明: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关联的终端间的ip语音包转接通信,也即实现电话软交换机的功能。

优选地,一种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功能模块:

用于将互联网终端发出的呼出指令转发给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功能模块a;

用于实现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b。

优选地,一种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

用于将智能电话终端发出的呼入信息转发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装置c;

用于实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d。

登录认证装置说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预先在所述灵

活通话服务系统有关联登记,还记录了各终端的登录帐号和登录密码;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的登录认证装置实现互联网登录服务器的功能;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互联网终端以互联网通信方式与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进行登录和ip语音包通信。

装置c说明:当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

信息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发给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又以互联网通信方式转接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

装置d说明: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关联终端间的ip语音包转接通信,也即实现电话软交换机的功能。

优选地,一种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接口装置、还包括登录认证装置,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功能模块:

用于将智能电话终端发出的呼入信息转发给关联的互联网终端的功能模块c;

用于实现关联的互联网终端与智能电话终端间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d。

上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中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或功能模块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优选地,一种智能电话终端,如图6、图7所示,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含编码)和数/模(含解码)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

用于登录的装置e;

用于接收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呼出指令的装置f;

用于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g。

所述电话机主体的特别说明:所述电话机主体包括机壳和相连的通话电路、拨号键盘和拨号电路、通话手柄、响铃等装置。

装置e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在在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上登录。

装置f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接收并执互联网终端发送的呼出指令,即进行拨叫被叫电话号码。

装置g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并通过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的转接通信;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的电话语音转接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收到电话网的模拟电话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编码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将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互联网终端;同时、所述互联网终端也将发送的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收到的ip语音包进行数/模转换并经解码,又将还原的模拟电话语音信号送入电话网;

在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中,由嵌入式计算机实现电话语音的数/模和模/数转换及语音包转接的功能效果较好。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使用有线(网线)或无线(wifi)的互联网通道进行登录和ip语音包收发。

优选地,一种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功能模块:

用于登录的功能模块e;

用于接收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呼出指令的功能模块f;

用于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g。

优选地,一种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

用于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登录的装置h;

用于向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发关呼入信息的装置i;

用于接收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发送的接听指令并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装置j。

所述电话机主体的特别说明:所述电话机主体包括机壳和相连的通话电路、拨号键盘和电路、通话手柄、响铃等装置。

装置h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在在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上登录。

装置i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并通过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实现向互联网终端发送呼入信息,呼入信息至少包括有主叫电话号码。

装置j说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接收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发送的接听指令后,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的转接通信;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的电话语音转接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该呼入的电话网模拟电话语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编码后,以互联网通信方式将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互联网终端;同时、所述互联网终端也将发送的ip语音包送到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再由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以电话软交换方式将该ip语音包发给关联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将收到的ip语音包进行数/模转换并经解码,又将还原的模拟电话语音信号送入该呼入的电话网;

所述智能电话终端使用有线(网线)或无线(wifi)的互联网通道进行ip语音包收发。

优选地,一种智能电话终端,包括电话机主体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所述计算机系统还包括收发语音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模块及互联网接口模块,所述计算机系统又还包括按顺序衔接的灵活通话处理功能模块:

用于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登录的功能模块h;

用于向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发送呼入信息的功能模块i;

用于接收关联的智能电话终端的发送的接听指令并实现与关联的互联网终端进行ip语音包转接通信的功能模块j。

上述智能电话终端中的灵活通话处理装置或功能模块具体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本说明中将连接互联网的包括手机和pc的通信终端,均统称为互联网终端。

本说明中所说的连接电话网的固定电话机是一种电话终端,也属于电话网。

本说明中所说的电话终端包括固定有线(或无绳)或无线电话终端,所说的电话网包括有线或无线电话网;所述电话网包括电路域或分组域结构。

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述电话网包括电话(含智能网)网交换系统、或(含ims和智能网)软交换系统。

本发明说明书所说的通信网包括电话网和互联网;所述的电话网包括有线电话网和无线电话网;所述的电话终端连接通信网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方式。

本发明说明书所说的语音转接或语音包转接即为电话的语音交换或电话软交换。

本实施例的拨号工作原理为:

一智能手机和一智能电话终端预先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作关联注册登记并登录后;

当空闲的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收到所述智能手机发送的呼出指令后作呼出拨号;

又由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转接所述关联智能手机与该被叫电话号码方的语音通信,实现了所述智能手机与所述被叫电话号码方的电话通信。

本实施例的接听工作原理为:

一智能手机和一智能电话终端预先在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作关联注册登记并登录后;

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有电话呼入时,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向所述智能手机发送呼入信息;

又当所述智能电话终端收到所述智能手机发送的接听指令后,由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转接所述智能手机与该主叫电话号码方的语音通信,实现了所述智能手机与主叫电话号码方的电话通信。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计算机也包括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集群计算机等,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的计算机为计算机服务器时,能实现更强大的网络服务和管理功能。

2.计算机还含有互联网接口装置,例如以太网接口网卡,用于与所述智能电话终端和互联网终端进行通信。

3.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的登录服务器和软交换服务器功能可由一台计算机服务器实现,也可由多台计算机服务器通过负荷分担而共同实现。

4.所述灵活通话服务系统还包括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各终端的账号、密码、ip地址(含端口信息)、电话号码等资料;而在计算机中安装使用数据库系统实现上述储存管理时系统性能更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