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1322发布日期:2019-03-05 19:1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极体传声器。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产品对声音的拾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微型传声器主要包括圆柱形金属外壳,内部设计振动膜片、绝缘垫片、极板、爪式弹片、线路板组件。其中,爪式弹片因为施力不均容易造成极板与振动膜片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不均衡或微变形,从而影响灵敏度,因此传统的驻极体传声器的信噪比不高,进而导致传声器拾取声音性能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线路板组件与金属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的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极体传声器,能够提高线路板组件与金属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驻极体传声器,包括用于设置在金属极板和线路板组件之间的弹片,所述弹片的顶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上支撑所述线路板组件的第一接触部,所述弹片的底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下支撑所述金属极板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金属极板的接触点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所述接触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在工作状态下相贴合,且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中部具有上凸结构、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中部具有下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对应呈平板状且无缝贴合。

优选地,所述弹片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对称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为上凸的拱形板,所述第二接触部为下凸的拱形板。

优选地,所述弹片与所述金属极板之间的接触点形成一条直线、所述弹片与所述线路板组件之间的接触点形成另一条直线上,两条所述直线上下对应且平行。

优选地,所述拱形板的横向投影为圆弧线或具有至少一个转角的折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横向投影为波浪形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横向投影呈u形,所述连接部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一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连接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触部上还设有支撑于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金属极板之间且具有导电作用的连接件。

本发明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包括用于设置在金属极板和线路板组件之间的弹片,弹片的顶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上支撑线路板组件的第一接触部,弹片的底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下支撑金属极板的第二接触部。其中,第一接触部的第一端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部相连,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在工作状态下,第一接触部与线路板组件的接触点、第二接触部与金属极板的接触点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接触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且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相贴合。

由于接触点的对应关系,线路板组件受到的弹片向上的弹力、金属极板受到的弹片向下的弹力的位置相对,且位置变化较为规则,从而可以提高线路板组件与金属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的均匀性,提高弹片与线路板组件、弹片与金属极板之间接触的可靠性,且该弹片的使用可以降低与外壳间的寄生电容,相比爪式弹片结构传声器,灵敏度可以提高1db以上,从而提高信噪比,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二端在工作状态下相贴合,由于在工作状态下弹片的自由端闭合,相比于相同高度系列的其他弹片,该弹片在不发生屈服变形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宽的弹性力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轻薄程度,满足微型传声器结构轻薄的需求;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弹片的自由端闭合,可以提高弹片自身放置的稳定性,使弹片与其接触部件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摩擦和位移,使弹片、接触部件受力更均匀,金属极板和线路板组件之间的信号传输更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00-线路板组件,101-支撑腔体,102-弹片,103-金属极板,104-绝缘垫片,105-振动膜片,106-金属外壳,1-第一接触部,2-第二接触部,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驻极体传声器,能够提高线路板组件与金属极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的均匀性。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所提供驻极体传声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用于设置在金属极板103与线路板组件100之间的弹片102。该弹片102的顶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上支撑线路板组件100的第一接触部1,该弹片102的底部为用于在弹力作用下向下支撑金属极板103的第二接触部2。第一接触部1的第一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部3相连接,第一接触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其中,弹片102可以整体均具有弹性。其中,该驻极体传声器可以为全指向驻极体传声器,也可以为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

此种驻极体传声器中,弹片102为双面接触式弹片,在工作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与线路板组件100的接触点、第二接触部2与金属极板103的接触点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接触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其中,随着金属极板103与线路板组件100之间间距的改变,弹片102的第一接触部1、第二接触部2能够同时弹性形变,使任意状态下相对应的接触点对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其中,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可以均为金属,以使线路板组件100通过第一接触部1、第二接触部2导通金属极板103,实现线路板组件100与金属极板103之间的信号传导。

通常,驻极体传声器包括线路板组件100、支撑腔体101、金属极板103、绝缘垫片104、振动膜片105以及金属外壳106,弹片102设置在线路板组件100与金属极板103之间且设置在支撑腔体101中。

本实施例中,由于接触点的对应关系,线路板组件100受到的弹片102向上的弹力、金属极板103受到的弹片102向下的弹力的位置相对,且位置变化较为规则,从而可以提高线路板组件100与金属极板103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受力的均匀性,提高弹片102与线路板组件100、弹片102与金属极板103之间接触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信噪比,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二端在工作状态下可以相贴合,且第一接触部1的中部具有上凸结构、第二接触部2的中部具有下凸结构。即在工作状态下,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的自由端所形成的张口转变为闭合状态,使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之间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由于在工作状态下弹片102的自由端闭合,相比于相同高度系列的其他弹片,该弹片102在不发生屈服变形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宽的弹性力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轻薄程度,满足微型传声器结构轻薄的需求;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弹片102的自由端闭合,可以提高弹片102自身放置的稳定性,使弹片102与其接触部件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摩擦和位移,使弹片102、接触部件受力更均匀,金属极板103和线路板组件100之间的信号传输更可靠。

具体地,第一接触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二端可以对应呈平板状且无缝贴合,以便于加工,同时保持第一接触部1的自由端与第二接触部的自由端贴合状态的稳定性。当然,第一接触部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二端的接触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无缝贴合的形状。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部1可以为上凸的拱形板,第二接触部2可以为下凸的拱形板,即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上具有一个相背设置的拱形部分,弹片102形成对称双拱形弹性臂,从而有利于减小弹片102的体积,提高接触的灵敏度。

具体地,弹片102与金属极板103之间的接触点形成一条直线、弹片102与线路板组件100之间的接触点形成另一条直线上,两条直线上下对应且平行,即,在工作状态下,弹片102与金属极板103之间、弹片102与线路板组件100之间始终为线接触,且变化规律相对应,相比于点接触,其稳定性更高;相比于面接触,其灵活性更好。

更进一步地,拱形板的横向投影可以为圆弧线或具有至少一个转角的折线,其中,具有至少一个转角的折线中,相邻两个转角之间的线段为直线段,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的形状的规则性,简化加工。

又或者,第一接触部1与第二接触部2的横向投影可以为波浪形线,其中,该波浪形线的每个凸起或凹陷可以为圆角或尖角,从而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强度。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部3的横向投影具体可以呈u形,连接部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第一接触部1的第一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一端,且连接部3与第一接触部1的连接处、连接部3与第二接触部2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u形设置可以保证弹片102的支撑强度,保证第一接触部1的第一端与第二接触部2的第一端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第二接触部1上还可以设有支撑于第二接触部1与金属极板103之间且具有导电作用的连接件,连接件的设置可以提高弹片102在金属极板103上放置的稳定性。其中,连接件应不会影响第二接触部1正常的弹性形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