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2753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振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喇叭是依靠华司产生磁隙间,依靠音圈通电后转成磁力后产生动力,带动振膜发出声音,但是这种发声方式需要额外的华司和音圈,这就使得喇叭的本身体积较大,对于目前喇叭越来越倾向于轻薄化设计,传统的结构是不足以满足的,目前市面上缺乏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能够减少音圈和华司从而满足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消除传统传统喇叭的音圈和华司,集合成为喇叭振膜,从而替代传统的音圈和华司,大大地降低了原来喇叭的厚度,实现轻薄化设计,并可实现机械流水线生产。

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包括底膜,所述底膜上下两端各自分别设有两个伸出端,所述上端两个伸出端的端部均设有焊盘,所述底膜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底膜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底膜背离线圈一面安装有振膜,所述振膜四周设有鼓起部分。

优选地,所述振膜通过胶水与底膜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圈在通电之后能够产生磁场。

优选地,所述底膜的材质为fpc。

优选地,所述振膜自身能够上下振动。

优选地,所述焊盘用于和弹片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消除传统传统喇叭的音圈和华司,集合成为喇叭导电振膜,通过喇叭振膜里的线圈在通电之后产生磁场,从而替代音圈,振膜可以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由于喇叭振膜和传统的华司和音圈相比较,大大地降低了原来喇叭的厚度,能够喇叭的轻薄化,从而使得喇叭设计更加轻薄,由于集合成为喇叭振膜,这使得制造工艺简化,可实现机械流水线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的部分结构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的主视图。

图中:1-振膜;2-焊盘;3-底膜;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包括底膜3,所述底膜3上下两端各自分别设有两个伸出端,所述上端两个伸出端的端部均设有焊盘2,所述底膜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线圈4,所述线圈4缠绕在底膜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底膜3背离线圈4一面安装有振膜1,所述振膜1四周设有鼓起部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振膜1通过胶水与底膜3连接,所述线圈4在通电之后能够产生磁场,所述底膜3的材质为fpc,所述振膜1自身能够上下振动,所述焊盘2用于和弹片相连接。

本发明消除传统传统喇叭的音圈和华司,集合成为喇叭振膜,通过喇叭振膜里的线圈4在通电之后产生磁场,从而替代音圈,喇叭振膜中的振膜1可以在线圈4产生磁场的带动作用下,产生振动,由于喇叭振膜和传统的喇叭相比较,消除了华司和音圈,大大地降低了原来喇叭的厚度,能够实现喇叭的轻薄化,从而使得设计更加轻薄;传统喇叭华司和音圈的加工较为麻烦,由于本发明消除传统传统喇叭的音圈和华司,集合成为喇叭振膜,使得喇叭制造工艺简化,可实现机械流水线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振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电功能的喇叭振膜,包括底膜,所述底膜上下两端各自分别设有两个伸出端,所述上端两个伸出端的端部均设有焊盘,所述底膜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缠绕在底膜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底膜背离线圈一面安装有振膜,所述振膜四周设有鼓起部分,本发明能够消除传统传统喇叭的音圈和华司,集合成为喇叭振膜,从而替代传统的音圈和华司,大大地降低了原来喇叭的厚度,实现轻薄化设计,并可实现机械流水线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达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赞歌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8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