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243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配电终端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终端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完成对配电线的运行检测和监控。随着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深入,不同节点配电终端的数据交互需求逐渐加大。为满足配电终端间的数据交互需求,需要不同节点的配电终端间具备通讯能力,即不同节点的配电终端间需具备单播、组播或广播等通信方式。

目前,传统的配电终端的单播通信仅支持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其组播通信仅支持gmrp(garpmulticastregistrationprotocolgarp组播注册协议)的二层协议,其广播通信仅支持二层广播包。因此传统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数据包无法穿透现有的一些如lte构架网络等的无线网络架构进行数据传输,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限制配电终端间的数据交互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传统的配电终端的通信数据包无法穿透现有的一些如lte构架网络等的无线网络架构进行数据传输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包括:

用于挂载第一配电终端的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和用于挂载第二配电终端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与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与源地址对应的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获取其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并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

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解析出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并将解析出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其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一种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与源地址相对应。

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

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以使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将解析出的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一种配电终端的通讯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与源地址相对应。

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以使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将解析出的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程序时实现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通过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附图说明

图1为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4glte无线网络的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流程图;

图5为配电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

用于挂载第一配电终端的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和用于挂载第二配电终端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间建立数据连接。

其中,每台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对应连接一台配电终端。

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间通过支持三层通信的通信网络架构建立数据连接。可选地,为便于解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以4glte无线网络为例,如图2所示,为基于4glte无线网络的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以4glte无线网络建立数据连接。

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为支持l2gre隧道协议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以便于与配电终端之间通过l2gre隧道形成二层网络,建立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与配电终端间的数据交互。

可选地,为便于解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无线终端接入设备选用无线cpe(customerpremiseequipment接收wifi信号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为例,选用支持l2gre隧道协议的无线cpe来作为接入配电终端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实现将高速的4g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提高配电终端间的数据交互速率。

其中,各无线cpe接入配电终端后,通过与4glte基站无线enodeb建立连接,实现各无线cpe间的数据传输。

与源地址对应的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获取其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并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

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解析出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并将解析出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其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电终端的通讯系统,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

s201,获取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源地址相对应。

其中,实现配电终端间的通信,包括将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发送至特定一个第二配电终端的单播通信、将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发送至特定多个第二配电终端的组播通信和将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发送至任意多个第二配电终端的广播通信。

对应地,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包括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单播业务数据、二层组播业务数据或二层广播包。

基于此,源地址为第一配电终端的ip地址或与用于挂载第一配电终端的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的ip地址;目标地址为第二配电终端的ip地址或与用于挂载第二配电终端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的ip地址。其中,源地址一般为一个ip地址,目标地址可以为一个或多个ip地址。

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在向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发送数据时,一般是将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的ip地址配置为源地址,将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的ip地址配置为目标地址。可选地,可将配电终端的ip地址映射到相应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上,使第一配电终端的ip地址为源地址,使第二配电终端的ip地址为目标地址,以提高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的管理效率。

s202,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

其中,三层报文为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实现三层数据交换的报文。可选地,在三层报文中配置好相应的目标地址,生成预设的三层报文。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三层报文中目标地址的改写,满足二层通信数据的多种通信方式。

其中,对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的方式依据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及对应的无线网络的数据转换方法和相应的通信协议确定。以常见的61850配电终端、无线cpe和4glte无线网络构建的通讯系统为例,对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的方式包括直接封装、dup封装和tcp封装。

s203,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以使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将解析出的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其中,在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的过程之前,还包括步骤:

根据三层报文获取目标地址。

根据三层报文获取目标地址,即根据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确定数据发送的目标配电终端,即目标地址。基于此,根据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获取目标地址,以提高目标地址的准确率。

根据三层报文获取目标地址,确定配置端口,即配置目标地址,将三层报文根据目标地址发送至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

本实施例一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实施例二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

s301,获取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源地址相对应。

s302,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

在本实施例二中,预设的三层报文不包括目标地址的配置,目标地址由服务器确定。

s303,将三层报文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使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将解析出的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如图2所示,在基站enodeb之间的传输网络中建立服务器,使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均与服务器连接。在第一配电终端产生二层通信数据,经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封装后的三层报文直接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地址将三层报文发送出去。

其中,在服务器中预先配置的目标地址可在后续作修改,配置成组的目标地址完成配电终端间的组播通信。同时,在服务器中配置目标地址降低了三层报文的数据量,提高了配电终端的数据交互速率。

本实施例二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配电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示意图,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挂载的第一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1与源地址相对应。

数据封装模块402,用于将二层通信数据封装到预设的三层报文上。

其中,配电终端的通讯模块还包括目标地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三层报文获取目标地址。

数据发送模块403,用于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以使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将解析出的三层报文中的二层通信数据传输至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挂载的第二配电终端。

其中,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的过程,包括步骤:

将三层报文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三层报文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第二无线终端接入设备102。

本实施例的配电终端的通讯模块,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程序时实现上述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配电终端的通讯方法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和或内存)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发明。存储介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记录方式,例如纸张存储介质(如纸带等)、磁存储介质(如软盘、硬盘、闪存等)、光存储介质(如cd-rom等)、磁光存储介质(如mo等)等。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进行封装,使二层通信数据挂载到三层报文上,使配电终端的二层通信数据可以穿透三层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大规模的配电终端组网通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