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WS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5104发布日期:2018-06-12 23:1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TWS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WS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为一种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电讯号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的音频输出装置。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通过耳机既可独自聆听音响,又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机也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装置。耳机通常可分为有线耳机与无线耳机。由于有线耳机佩戴不方便,使得无线耳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其中,包括真实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TWS),简称TWS耳机。TWS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传输立体声信号的设备,即左右耳机在没有任何电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蓝牙接收来自手机等播放设备的立体声信号,实现重放。

目前,TWS耳机普遍采用动圈单元作为其发声单元。用户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希望能听到钢琴等比较明亮的高频声音,而由于动圈单元作为TWS耳机的高频效果不佳,从而使得采用动圈单元作为其发声单元的TWS耳机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低频、中频及高频效果的TWS耳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TWS耳机,包括:

第一壳体部,设置有凹槽及固定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槽底部设置开孔;

第二壳体部,设置出声通道,所述凹槽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出声通道连通,所述固定槽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出声通道连通;

动铁单元,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动圈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设置有收容空间以及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凹槽是由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表面朝所述收容空间下凹得到的,所述凹槽两相对的侧壁分别设置第一滑动口和第二滑动口,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口和所述第二滑动口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凹槽连通;

所述TWS耳机还包括伸缩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滑动件、齿轮件、齿条、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对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动铁单元进行抵接限位;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从所述安装口插入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铰接,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口,并且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口滑动;所述齿轮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所述齿轮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转动,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齿轮件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件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并且所述滑动件可在所述滑动孔内滑动;

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口,并且所述第二挡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口滑动,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且所述齿轮件与所述齿条咬合,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被按压时,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杆运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一挡板向第一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三连接杆运动,所述第三连接杆带动所述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带动所述齿条运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二挡板向与第一方向运动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设置有音频输入模块及分频电路,所述分频电路与音频输入模块连接,并且所述分频电路还分别与所述动铁单元及所述动圈单元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出声通道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部设置出音孔,所述出声通道设置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三端部;

所述凹槽的通孔与所述出声通道的第一端部对齐,所述固定槽的开孔所述出声通道的第二端部对齐,所述出声通道的第三端部与所述出音孔对齐,以使所述动铁单元产生的声音经所述通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以及所述动圈单元产生的声音经所述开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并从所述出声通道穿过所述出音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还包括阻尼滤网,所述阻尼滤网设置于所述出声通道的所述第三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还包括耳机胶套,所述耳机胶套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铁单元为方形结构或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的TWS耳机,将所述动铁单元与动圈单元相结合来共同作为所述TWS耳机的发声单元,由于所述动铁单元具有良好的高频效果,所述动圈单元具有良好的低频和中频效果,从而使得所述TWS耳机的具有良好的低频、中频及高频效果,也即所述TWS耳机在全频上具有良好的声音表现。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伸缩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图2所示的伸缩组件的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100。所述TWS耳机100包括第一壳体部10、第二壳体部20、动铁单元30及动圈单元90。所述第一壳体部10设置有凹槽101及固定槽107,并且,所述凹槽10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槽107底部设置开孔。所述第二壳体部20设置出声通道201,所述凹槽101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出声通道201连通,并且所述动铁单元30收容于所述凹槽101内,以使所述动铁单元30产生的声音可以经过所述通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再由所述出声通道201向外传播,进而使得所述声音可传入用户的耳朵。所述固定槽107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出声通道201连通,并且,所述动圈单元90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07,以使所述动圈单元90产生的声音可以经过所述开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再由所述出声通道201向外传播,进而使得所述声音可传入用户的耳朵。由于所述动铁单元30具有良好的高频效果,所述动圈单元90具有良好的低频和中频效果,将所述动铁单元30与动圈单元90相结合来共同作为所述TWS耳机100的发声单元,从而使得所述TWS耳机100的具有良好的低频、中频及高频效果,也即所述TWS耳机100在全频上具有良好的声音表现。

所述第一壳体部10大致为中空三角体结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10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中空半球体、中空圆柱体或中空长方体等。所述第一壳体部10设置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用于容置所述动铁单元30。所述凹槽10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凹槽101与所述出声通道201,以使所述动铁单元30发出的声音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所述第一壳体部10还设置有固定槽107,所述固定槽107用于容置所述动圈单元90。所述固定槽107的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用于连通所述固定槽107与所述出声通道201,以使所述动圈单元90发出的声音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

所述第一壳体部10还设置有收容空间103以及与所述收容空间103连通的安装口104。所述凹槽101可以由所述第一壳体部10的外表面朝所述收容空间103下凹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10的外表面是指背向所述收容空间103的一面。所述凹槽101两相对的侧壁分别设置第一滑动口和第二滑动口,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口和所述第二滑动口将所述收容空间103和所述凹槽101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口和所述第二滑动口大致齐平的设置于所述凹槽101两相对的侧壁。

所述第二壳体部20大致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部20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中空长方体等。所述第二壳体部20设置出声通道201及出音孔,所述出声通道201设置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第三端部。所述凹槽101的通孔与所述出声通道201的第一端部对齐,所述固定槽107的开孔所述出声通道201的第二端部对齐,所述出声通道201的第三端部与所述出音孔对齐,以使所述动铁单元30产生的声音经所述通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以及所述动圈单元90产生的声音经所述开孔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并从所述出声通道201穿过所述出音孔,进而传入用户的耳朵。

所述动铁单元30大致为方形结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动铁单元30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结构,例如,所述动铁单元30为圆形结构等。所述动铁单元30为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的发声单元。所述动铁单元30大致为密闭的容器结构,只需要很小的电流便可以驱动所述动铁单元30,使得所述动铁单元3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所述动铁单元30具有体积小、面积小以及良好的高频效果的特征。

所述动圈单元90大致为圆形结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动圈单元90还可以为其它合适的结构。所述动圈单元90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在发声方面,所述动圈单元90具有良好的低频和中频效果。通过将所述动铁单元30与动圈单元90相结合来共同作为所述TWS耳机100的发声单元,可以使得所述TWS耳机100的具有良好的低频、中频及高频效果。并且,所述TWS耳机100设置有音频输入模块及分频电路,所述分频电路与音频输入模块连接,并且所述分频电路分别与所述动铁单元30及所述动圈单元90连接。所述音频输入模块用于接收音频信号,例如,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外部电子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并且,所述音频输入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分频电路。由于所述动铁单元30具有良好的高频效果,所述动圈单元90具有良好的低频和中频效果,因此,所述分频电路将所述音频信号中的高频部分发送至所述动铁单元30,并且将所述音频信号中的低频和中频部分发送至所述动圈单元90,也即所述动铁单元30负责高频输出,所述动圈单元90负责低频和中频输出,所述动铁单元30输出的声音与所述动圈单元90输出的声音在所述出声通道201进行混合及叠加,以提高所述TWS耳机100的音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分频电路为通常的扬声器系统中元件,所述分频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所述分频电路的内部的电路连接关系在此处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4-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100还包括:伸缩组件40。所述伸缩组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所述伸缩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杆401、第二连接杆402、第三连接杆403、滑动件404、齿轮件405、齿条406、第一弹性件407、第二弹性件408、第一挡板409及第二挡板410。所述第一挡板409与所述第二挡板410用于对位于所述凹槽101内的所述动铁单元30进行抵接限位。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从所述安装口104插入所述收容空间103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40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07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407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弹性元件,例如,所述第一弹性件407为弹簧、弹片等。所述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0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02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401还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其中,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不在同一位置。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409铰接,所述第一挡板409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口。并且,所述第一挡板409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口滑动。所述齿轮件405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3内,为了防止所述齿轮件405悬空,可以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齿轮件405进行固定。具体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齿轮件405,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101的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也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所述齿轮件405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转动,其中,所述齿轮件405可以为圆柱齿轮。所述滑动件4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齿轮件405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件404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并且所述滑动件404可在所述滑动孔内滑动。所述第三连接杆403为具有弯折的杆体,例如,所述第三连接杆403为直角弯折的杆体等,通过弯折,以保证所述滑动件404的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所述滑动孔内。

所述第二挡板410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口,并且所述第二挡板4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口滑动。所述齿条406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410,并且所述齿条406与所述第二挡板410一体成型。所述齿轮件405与所述齿条406咬合。所述第二挡板4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08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08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408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弹性元件,例如,所述第二弹性件408为弹簧、弹片等。

在一定情况下(如更换所述动铁单元30时),需要从所述凹槽101中取出所述动铁单元30,此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07的一端,以便取出所述动铁单元30。其具体过程为:当所述第一连接杆401的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07的一端被按压时,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受到压力而向下运动,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02铰接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可带动所述第二连接杆402运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杆402与所述第一挡板409铰接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402带动所述第一挡板409向第一方向运动。具体的,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为所述凹槽101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口的侧壁朝所述第一壳体部10的内表面的方向。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三连接杆403铰接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带动所述第三连接杆403运动;由于所述滑动件4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杆403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齿轮件405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件404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滑动孔内,使得所述第三连接杆403带动所述齿轮件405;由于所述齿轮件405与所述齿条406咬合,使得所述齿轮件405带动所述齿条406运动,进而所述齿条406带动所述第二挡板410向与第一方向运动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通过所述第一挡板409向第一方向运动及所述第二挡板410向第二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动铁单元30可从所述凹槽101中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40中的所述第二弹性件408可以省略,当所述第二弹性件408被省略时,所述第二挡板410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的底部还设置有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凹槽101的底部的不同位置。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可以在所述第一挡板409向第一方向运动及所述第二挡板410向第二方向运动的同时,所述动铁单元30被自动弹出,而无需人工去取所述动铁单元30,方便对所述动铁单元30进行更换。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弹性元件,例如,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弹片等。并且为了增加弹力,弹性部件可设置为多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409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抵接部4091,所述第二挡板410的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40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抵接部4101。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斜面抵接部4091及第二斜面抵接部4101,以便更换所述动铁单元30后,放入新的动铁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TWS耳机100还包括密封件、阻尼滤网、耳机胶套70以及上盖。

其中,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101与所述出声通道201的连接处,以保证所述动铁单元30产生的声音经所述通孔完全的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内。所述密封件可以为密封圈或密封垫,所述密封件可采用任何密封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所述密封件由橡胶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107与所述出声通道201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所述密封件,以保证所述动圈单元90产生的声音经所述开孔完全的传播至所述出声通道201内。

所述阻尼滤网设置于所述出声通道201的所述第三端部。一方面所述阻尼滤网可用于调节声音;另一方面所述阻尼滤网可用于防尘,阻挡异物进入所述TWS耳机100。

所述耳机胶套70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20的端部。所述耳机胶套70可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所述耳机胶套70由硅胶制成。一方面所述耳机胶套70可用于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所述耳机胶套70可用于在用户佩戴所述TWS耳机100时提高舒适度。

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具体的,所述上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的顶部。其中,所述上盖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部10的顶部,例如,螺纹连接、卡扣等方式。所述上盖可对所述TWS耳机100起保护作用。

所述TWS耳机100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以实现与所述移动终端间的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并且,所述TWS耳机100还包括用于开启/关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触摸按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100,将所述动铁单元30与动圈单元90相结合来共同作为所述TWS耳机100的发声单元,由于所述动铁单元30具有良好的高频效果,所述动圈单元90具有良好的低频和中频效果,从而使得所述TWS耳机100的具有良好的低频、中频及高频效果,也即所述TWS耳机100在全频上具有良好的声音表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