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2026阅读:4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



背景技术:

扫描,指通过电子束、无线电波等的左右移动在屏幕上显示出画面或图形。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的使用范围已经布满全世界,但不是人人都知晓与使用因为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这三大特性,所以完全终结了前几年的键盘式手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CDMACDMA2000正迅速风靡全球并已占据20%的无线市场。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户已超过2.56亿,遍布70个国家的156家运营商已经商用3GCDMA业务。包含高通授权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内全球有数十家OEM厂商推出EVDO移动智能终端·2002年,高通公司芯片销售创历史佳绩;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制造商提供了累计超过75亿多枚芯片。智能手机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不同操作系统手机之间的应用软件互不兼容,而相同系统的手机软件基本通用,使用起来相当的便利。因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所以智能手机有丰富的扩展功能。手机的设计越来越智能,其能够安装许多软件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前,办公和学习中需要扫描文件,需要将文件放在专业的扫描仪上进行扫描,扫描仪需要与电脑连接,扫描后的文件需要用U盘拷贝输出,其操作困难,而且扫描仪的扫描操作繁琐,需要启动扫描仪和文件的转换以及输出等等。随着手机拍照像素的提高以及手机扫描软件的出现,如华为mate7手机安装“扫描全能王”软件后,其可有效实现利用手机对文件的高像素扫描。但是,目前手机大多为平板式,在利用手机进行扫描时,难以保证手机摄像头位于待扫描文件的上方正中部且摄像头与文件垂直布置,以及拍照时的抖动,导致拍成的照片呈倾斜状,经软件扫描后生成的扫描文件同一行字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在专利号为CN201420650153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手机扫描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扫描文件的托台,位于托台正上方用于固定手机的卡套,以及立状布置用于安装卡套的支架,卡套包括对手机的两侧边部进行夹持固定的槽口相向布置的槽形的两卡夹,两卡夹的同侧端部分别固定在支架上设置的横条块上,且至少有一个卡夹与横条块沿两卡夹之间的间距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卡夹所处的平面与托台的撑托面相平行布置。将手机固定在上述手机扫描装置上,其可实现手机与撑托面相平行布置,这样拍照后的照片就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了,扫描的文件每一行字都处于同一直线上,实现文件的高质量扫描。

上述专利文件可实现手机与撑托面相平行布置,这样拍照后的照片就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了,扫描的文件每一行字都处于同一直线上,实现文件的高质量扫描。但是其功能过于落后,对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便捷,适用范围更广的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便捷,适用范围更广的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横向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分、支撑部分和扫描架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固定板、弹簧和伸缩杆,所述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座与所述框架右端内壁固定相连,另外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框架右端内壁固定相连,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相抵接,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定位伸缩杆和转轴,所述定位伸缩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定位伸缩杆的朝向各不相同,所述扫描架部分包括支撑杆、直线往复电机、连接件和支架,所述直线往复电机通过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地面,所述支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直线往复电机相连,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相连,所述直线往复电机外接开关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地面吸合。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的最大伸缩长度。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层缓冲层,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润滑涂层。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照明灯外接干电池和开关。

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栓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央位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螺栓连接件的中心位置设有螺孔,所述螺栓旋接在所述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部分,利用弹簧和伸缩杆连接固定板和框架,这样使得固定板可进行左右方向的水平移动,不能够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在进行手机固定的时候,可将手机放置在支撑板上,由于手机的长度大于固定板距离框架另外一侧面的距离,在安装的时候手机会顶紧固定板,固定板受力压缩弹簧运动,伸缩杆收缩,此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会作用于固定板,固定板反作用与手机,实现手机的固定,当不需要扫描的时候,可不用连接扫描架部分,此时可通过转轴打开定位伸缩杆,转轴的转动是限定为90度,是即只能旋转到与框架垂直的位置,且转轴本身是可以定位的,通过调节不同方位的定位伸缩杆的长度,可实现高度和角度的双重调节,当一边高一边低的时候就是存在坡度,更有利于手机的支撑和观看,当需要扫描的时候,此时利用螺栓旋进螺孔,实现扫描架部分的安装,将支撑板与直线往复电机相连,使得直线往复电机可带着框架和手机实现定速的直线往复运动,其扫描更加精准,且如果通过变频器还可改变其运动的速度,当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可打开照明灯,实现更好的扫描效果,手机在扫描的时候需配备相应的手机软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便捷,适用范围更广,可实现支架和扫描架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框架;2、转轴;3、定位伸缩杆;4、支撑杆;5、吸盘;6、直线往复电机;7、弹簧;8、固定板;9、支撑板;10、螺栓;11、支架;12、螺栓连接件;13、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包括框架,框架横向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板,包括固定部分、支撑部分和扫描架部分,固定部分包括固定板、弹簧和伸缩杆,弹簧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座与框架右端内壁固定相连,另外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座与固定板固定相连,伸缩杆一端与框架右端内壁固定相连,另外一端与固定板固定相连,固定板与支撑板相抵接,支撑部分包括定位伸缩杆和转轴,定位伸缩杆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框架的底部,定位伸缩杆的朝向各不相同,扫描架部分包括支撑杆、直线往复电机、连接件和支架,直线往复电机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地面,支架通过连接件与直线往复电机相连,支架与支撑板固定相连,直线往复电机外接开关和电源。

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吸盘,吸盘与地面吸合。

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小于伸缩杆的最大伸缩长度。

框架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层缓冲层,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润滑涂层。

多功能手机扫描支架还包括照明灯,照明灯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照明灯外接干电池和开关。

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栓连接件与支撑板的底部中央位置相连。

螺栓连接件的中心位置设有螺孔,螺栓旋接在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部分,利用弹簧和伸缩杆连接固定板和框架,这样使得固定板可进行左右方向的水平移动,不能够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在进行手机固定的时候,可将手机放置在支撑板上,由于手机的长度大于固定板距离框架另外一侧面的距离,在安装的时候手机会顶紧固定板,固定板受力压缩弹簧运动,伸缩杆收缩,此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力会作用于固定板,固定板反作用与手机,实现手机的固定。

当不需要扫描的时候,可不用连接扫描架部分,此时可通过转轴打开定位伸缩杆,转轴的转动是限定为90度,是即只能旋转到与框架垂直的位置,且转轴本身是可以定位的,通过调节不同方位的定位伸缩杆的长度,可实现高度和角度的双重调节,当一边高一边低的时候就是存在坡度,更有利于手机的支撑和观看。

当需要扫描的时候,此时利用螺栓旋进螺孔,实现扫描架部分的安装,将支撑板与直线往复电机相连,使得直线往复电机可带着框架和手机实现定速的直线往复运动,其扫描更加精准,且如果通过变频器还可改变其运动的速度,当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可打开照明灯,实现更好的扫描效果,手机在扫描的时候需配备相应的手机软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节便捷,适用范围更广,可实现支架和扫描架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