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包围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24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包围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包围保护壳。



背景技术:

本部分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背景技术,相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理解,本部分的说明是用于上述目的,而并非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例如手机,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是集专业、时尚与品味于一体的新兴媒介。为新购置的电子设备选择一款保护壳是时尚一族的普遍选择。保护壳的作用,一个是保护电子产品,减少电子产品损坏的机会,另一个是使电子产品的外观更加丰富。

目前是保护壳都是套在电子产品后套面,屏幕是外露的,这样的保护壳只能保护电子产品后盖,不能保护电子设备正面的屏幕,需要用户自己贴屏幕保护膜,而且不防水,使用时,功能较少。

由于贴膜过程中极易在保护膜和屏幕之间引入气体、杂质或将保护膜贴歪、贴斜,现有手机贴膜工作一般是由比较专业的人士来完成的。手机贴膜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清洁屏幕。第二步:将①号离型膜撕开一部分。第三步:将保护膜的吸附层对准屏幕边角,再慢慢地将保护膜粘贴到手机屏幕上。第四步:将②号离型膜完全撕开。其中第三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小心翼翼,一气呵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将保护膜贴歪或者在保护膜与屏幕之间引入气泡或杂质,影响贴膜的最终效果。为了保证贴膜质量,实践上贴膜技师或消费者本人往往依靠目测或直尺等工具来实现保护膜和手机屏幕之间的对齐。

另外现有的保护壳并不能全面的保护电子设备,例如,仅仅保护电子产品的背面和侧面,并不能保护电子产品的正面,如果想保护正面需要进一步贴膜或者其他方式保护。而这种方式会导致保护膜与保护壳之间产生不可避免的缝隙,致使灰尘进入是电子设备,或者保护不完全,电子产品和保护壳掉落时,保护壳容易脱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全包围保护壳。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包围保护壳,可以全方位保护电子产品。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包围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待保护设备相匹配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及连接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至少两个侧壁;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之间预留有容纳待保护设备的空间;

所述两个侧壁不相邻;

所述前面板、所述后面板与所述侧壁一体成型;

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两个侧壁可拆卸连接的端盖;

所述端盖与所述两个侧壁相邻。

可选地,所述端盖是两个;

所述两个端盖分别与所述两个侧壁相邻。

可选地,所述端盖通过插接机构固接在所述两个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凸起;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卡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凹槽插入所述凸起卡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端盖通过插接机构固接在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上。

可选地,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卡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端盖通过所述凹槽插入所述凸起卡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凸起上设置有凸棱;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凹陷;或,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凸棱;

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凹陷。

可选地,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透明窗口;

所述透明窗口与所述被保护设备的屏幕大小相当;

所述透明窗口设置有透明保护层;

所述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外表面;或,

所述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内表面;或,

所述透明保护层嵌入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中。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围保护壳,通过一体成型的前后面板及侧壁和可拆卸的端盖形成全包围的保护壳,在保护电子产品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零部件,减少装配的复杂程度;端盖和前后面板形成无缝的结合体,有效避免了灰尘进入电子设备,尽可能降低电子产品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全包围保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全包围保护壳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全包围保护壳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全包围保护壳使用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全包围保护壳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结构6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结构6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包围保护壳,包括:与待保护设备8相匹配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及连接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的至少两个侧壁3,所述前面板1和所述后面板2之间预留有容纳待保护设备8的空间;所述两个侧壁3不相邻;所述前面板1、所述后面板2与所述侧壁3一体成型;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两个侧壁可拆卸连接的端盖5;所述端盖5与所述两个侧壁3相邻。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围保护壳展开详细的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为了更好地使用不同的用户习惯,可以将端盖5设置成是两个;所述两个端盖5分别与所述两个侧壁3、4相邻。用户可以从其中一个端盖5拆装电子产品,也可以从其中一个端盖拆电子产品,从另一个端盖5安装电子产品。

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方便用户拆装该全包围保护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端盖5通过插接结构6以形式固接在所述两个侧壁3上。所述插接机构可选为两个,所述插接机构6设置在所述侧壁3与所述端盖5的连接部,所述插接机构包括突起61和凹槽62。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所述侧壁3上设置有凸起61;所述端盖5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1相配合的凹槽62;所述端盖5通过所述凹槽62插入所述凸起61卡合固定。突起61插入凹槽62时所述凹槽夹紧所述突起61使其固接。进一步地,为了使端盖5与所述侧壁3固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所述凸起61上设置有凸棱63;与之相对应地,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应当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凸棱63;所述凸61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同样地,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

与图6、图7所示的方案相对应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端盖5上设置有凸起61;所述侧壁4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1相配合的凹槽62;所述端盖5通过所述凸61起插入所述凹槽62卡合固定。突起61插入凹槽62时所述凹槽夹紧所述突起61使其固接。进一步地,为了使端盖5与所述侧壁3固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所述凸起61上设置有凸棱63;与之相对应地,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应当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凸棱63;所述凸61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同样地,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

应当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端盖5通过插接结构6插接在所述前面板1和/或所述后面板2上。所述插接机构6可选为两个,所述插接机构6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和/或所述后面板2与所述端盖5的连接部,所述插接机构包括突起61和凹槽62。

所述前面板1和/或所述后面板2上设置有凸起61;所述端盖5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1相配合的凹槽62;所述端盖5通过所述凹槽62插入所述凸起61卡合固定。突起61插入凹槽62时所述凹槽夹紧所述突起61使其固接。进一步地,为了使端盖5与所述前面板1和/或所述后面板2固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所述凸起61上设置有凸棱63;与之相对应地,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应当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凸棱63;所述凸61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同样地,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

与上述方案相对应的方案中,所述端盖5上设置有凸起61;所述前面板1和/或所述后面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凸61起相配合的凹槽62;所述端盖5通过所述凸起61插入所述凹槽62卡合固定。方突起61插入凹槽62时所述凹槽夹紧所述突起61使其固接。进一步地,为了使端盖5与所述侧壁3固接更牢固不易脱落,所述凸起61上设置有凸棱63;与之相对应地,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应当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62内设置有凸棱63;所述凸61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3相匹配的凹陷64。同样地,在凸起61伸入所述凹槽62时,凸棱63正好卡入凹陷64中其实牢固卡接。

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在保护电子产品的同时还不妨碍用户的使用,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透明窗口10;所述透明窗口10与所述被保护设备的屏幕大小相当;所述透明窗口设置有透明保护层11;所述透明保护层11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外表面;或,所述透明保护层11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内表面;或,所述透明保护层11嵌入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优选是高强度树脂或钢化玻璃。通过设置透明保护层11可以有效保护电子设备的屏幕,还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变用户购置保护壳后还单独购买屏幕保护膜并进行复杂的安装,进一步提升的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围保护壳,通过一体成型的前后面板及侧壁和可拆卸的端盖形成全包围的保护壳,在保护电子产品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零部件,减少装配的复杂程度;端盖和前后面板形成无缝的结合体,有效避免了灰尘进入电子设备,尽可能降低电子产品的损坏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方面,也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也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和/或置换。而且,可以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方面和/或实施例或者与一个或更多其他方面和/或其实施例结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