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1126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但智能手机普遍存在耗电量大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人们通常会在车里或者办公室、家里等地方为手机充电,每次都要把手机放置或固定到一个地方,然后再找到相应充电线插入手机接口,充电线的另一头插入车内充电源或者移动电源等供电设备才能为手机充电或者传输数据,充完电或者传输完数据时要先拔下线才能拿走手机。

现有的车充和手机车载固定支架或者办公室桌面支架虽然可以起到供电和固定手机的作用,但是不能提供方便的一次性连接,必须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步骤才能实现充电或传输数据,极其不够人性化和简便化。

总体上说目前充电方式的缺点在于:每次都要找线,再插入手机和供电设备,在使用上非常繁琐,并且如果忘记带线就无法连接;当要取走手机时还要先把线拔下来,操作起来更加繁琐,在车上操作时还会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手机充电步骤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手机保护套和手机支架,所述手机保护套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功能连接器与手机连接,所述功能连接器用于将手机上的充电母座转换为公座,并位于手机保护套的第一线路板上,所述手机保护套上还设有第一金属触点和FPC排线,所述FPC排线一端与第一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金属触点连接,所述手机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线路板、第二金属触点以及可插入的数据线接口,所述第二线路板位于支架内部用于供电及数据传输,当带有保护套的手机放在支架上时,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第一金属触点电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中,所述手机保护套上还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手机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用于对手机进行定位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中,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分别均布在第一金属触点和第二金属触点周围的两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中,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可调整方向和角度并可固定在介质的面上,所述第二金属触点设计为多方向的金属触点组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数据线插拔充电装置,设计为通过将手机连接在保护套上,保护套与手机支架通过金属触点进行电连接,在手机支架上设有可插入数据接口以连接供电电源,实现了充电、数据传输开始及完成时的无插拔操作,比较方便简捷。通过在手机保护套和手机支架的对应位置设计磁铁,可对手机进行定位和固定,进一步提高取放便利性的同时,保证了充电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将支架上的金属触点设计为多方向的金属触点组合,并将支架的底座设计为多方向多角度的灵活调整方式,实现了横屏效果和充电两不误,并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坐姿等条件灵活调整方向以及角度,使用起来更加契合用户需求。将支架的数据线接口设计为不同的类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套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套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套结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套结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第二金属触点部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7,一种免插拔手机充电及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手机保护套10和手机支架20,手机保护套10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功能连接器(图中未示出)与手机连接,参照图2,功能连接器用于将手机上的充电母座301转换为公座302,以完成手机和保护套的电连接,功能连接器位于手机保护套10的第一线路板101上,手机保护套10的中央位置还设有第一金属触点102,FPC排线103一端与第一线路板101焊接,另一端与第一金属触点102连接以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手机支架20上设置有第二线路板(图中未示出)、第二金属触点202以及可插入的数据线接口201,第二线路板位于支架20内部用于供电及数据传输,当带有保护套的手机放在支架上时,所述第二金属触点202与第一金属触点102电接触,使支架和保护套电连接为一体。这样,可以用支架的数据线接口连接上数据线再连接到电源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充电或传输数据,通过位于支架内部的第二线路板传输到第二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与第一金属触点电接触,第一金属触点又通过FPC排线连接到第一线路板,通过第一线路板上的功能连接器将电量或者数据传送到手机中,从而完成了整个充电或数据的传输过程。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金属接触点和第二金属接触点的连接实现了与手机连接的保护套和手机支架的连接,这样只要保证手机支架连接到电源或其他设备,就可保证带有保护套的手机和支架一经触点接触即可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从而省去了每次充电要寻找数据线、插线以及充电完成后拔线的麻烦,使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快捷直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7,手机保护套10上还设置有第一磁铁104,手机支架20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10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磁铁204,通过磁铁之间的吸附力,以用来对手机进行定位和固定,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位置对应,当需要充电或传输数据时,只需要将套有此保护套的手机轻轻放在此支架上,即可通过磁铁定位和吸附,而且磁铁的位置设置为当磁铁吸附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也刚好接触,这样即可由金属触点传输电力和数据,充电完成后只需取走手机即可。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而且磁铁的吸附力触点稳定接触,保证了充电或数据传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104和第二磁铁204分别均布在第一金属触点102和第二金属触点202的周围,各为两对。相对于采用一个或者一对磁铁,磁铁的吸附力更强,更为有效的避免了充电或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导致的金属触点之间不能正常接触而造成的充电或者传输中断的问题,更好的保证了充电或数据传输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手机支架20还包括底座(图中未示出),所述底座可调整方向和角度并可固定在介质的面上,第二金属触点202设计为多方向的金属触点组合。本实施例中第二金属触点采用的是十字形设计,如果用户想观看横屏效果,例如用手机进行导航或者横屏观影时,可以将手机直接横向放置,此时即通过与竖向放置时垂直的第二金属触点接触传输数据,配合将手机支架的底座设计为多方向、多角度的灵活调整形式,让手机可以竖着放置或横着放置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导通。而底座可固定在车里或其他与底座接触的介质的面上,保证装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不致于轻易的发生晃动或移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1、驾驶过程:预先通过用数据线将普通车充和本实用新型手机支架连接好,以后每次在车里为手机充电时,只需将带有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套的手机轻轻放置在支架上,即可实现充电,不用再去找线、插线,下车时直接将手机拿走,不用再去拔线,轻松便利;如果用户想观看横屏效果,例如用手机进行导航时,也可以将手机直接横向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多方向的金属触点设计,实现了横屏导航和充电两不误。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驾驶者或者使用者的身高、坐姿等条件灵活调整方向以及角度,使用起来更加契合用户需求。

2、在办公室或者家庭、酒店等地点,预先通过数据线将普通充电器或者电脑设备和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连接好,以后每次充电或者传输数据时,只需要将带有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套的手机轻轻放置在支架上,即可实现充电和传输数据,不用再去找线、插线,离开时时直接将手机拿走,不用再去拔线,轻松便利;如果用户在午休或其他场合需要观看手机横屏效果时,也可以将手机直接横向放置,通过多方向的金属触角设计,可以实现横屏效果和充电两不误,也可以传输数据。并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坐姿等条件灵活调整方向以及角度,使用起来更加契合用户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带有可插入的数据线接口,包括但不限于TYPE C、Micro USB、Lightning接口,或者带有包括但不限于TYPEC、Micro USB、Lightning接口的数据线进行一体式设计的方式;支架底部设计有可以固定在车里或者其他介质的面上的装置例如吸盘、双面胶等;供电设备端与本专利支架底座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拔、磁吸等方式。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例如任何通过改变磁铁的位置或数量,改变金属触角的位置或数量,以及改变外观等的方案,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