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3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音箱通常由一系列不同音频段的喇叭组成,如低音喇叭、中音喇叭、高音喇叭,普通的音箱也至少具备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低音喇叭的功率占据音箱功率的80%-90%;对于音箱来说,经常有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长时间播放造成高低音喇叭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其包括至少两个温控器,其中一个温控器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位于低音喇叭WF的一侧;另一个温控器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位于高音电感的一侧和/或高音侧的第一电阻R1一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音箱的高低音电路为:所述电源正极一路经低音电感L1接于低音喇叭WF的一端,所述低音喇叭WF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负极;所述电源正极另一路经第一高音电容C1、第二高音电容C2、第一电阻R1接于高音喇叭TW的一端,所述高音喇叭TW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负极;所述低音喇叭WF上并联有一低音电容C3,所述高音喇叭TW上并联有一高音电感L2,所述高音电感L2的一端接于第一高音电容C1、第二高音电容C2之间,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所述高音喇叭TW上还并联有一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电阻R1、高音喇叭TW之间,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控器设置三个,其中,第一温控器W1位于低音喇叭WF一侧,所述第一温控器W1的两侧接电源正极;第二温控器W2位于第一电阻R1一侧,所述第二温控器W2的两侧接电源正极;第三温控器W3位于高音电感L2一侧,所述第三温控器W3的两侧接电源正极。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控器为常闭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对高低音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准确地断开电源保护高低音不受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音箱的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其包括至少两个温控器,其中一个温控器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位于低音喇叭WF的一侧;另一个温控器的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另一端位于高音电感的一侧和/或高音侧的第一电阻R1一侧。

如图1所示,所述音箱的高低音电路为:所述电源正极一路经低音电感L1接于低音喇叭WF的一端,所述低音喇叭WF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负极;所述电源正极另一路经第一高音电容C1、第二高音电容C2、第一电阻R1接于高音喇叭TW的一端,所述高音喇叭TW的另一端接于电源负极;所述低音喇叭WF上并联有一低音电容C3,所述高音喇叭TW上并联有一高音电感L2,所述高音电感L2的一端接于第一高音电容C1、第二高音电容C2之间,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所述高音喇叭TW上还并联有一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电阻R1、高音喇叭TW之间,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所述温控器设置三个,其中,第一温控器W1位于低音喇叭WF一侧,所述第一温控器W1的两侧接电源正极;第二温控器W2位于第一电阻R1一侧,所述第二温控器W2的两侧接电源正极;第三温控器W3位于高音电感L2一侧,所述第三温控器W3的两侧接电源正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所述温控器为常闭型,当温控器检测低音喇叭WF、高音电感L2、第一电阻R1任意一个的温度达到一定度数时,所述温控器切断电源正极,从而达到保护高音和低音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