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框、显示模组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381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胶框、显示模组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的胶框、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胶框是电视机的一个重要组件,其正面承载着电视机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屏,背面承载着显示模组中的扩散板及背板。

现有技术中的胶框一般是采用硬质的热固性材料制成的整体硬质胶框或者采用热塑性塑胶材料制成的整体软质胶框。硬质胶框尺寸稳定性好,然而,硬质胶框在安装钣金件的背板时,由于背板是卡装在胶框上,局部难装配的部位易崩角掉屑,碎屑吸附到电视机显示屏上,最终会产生黑点瑕疵;同时,由于扩散板是精密光学件,不能与胶框直接硬接触,则在安装扩散板时,需要在胶框上与扩散板接触的位置分别额外粘贴密封胶条,然后再安装扩散板,以起到保护作用,粘贴密封胶条需要将注塑生产出来的硬质胶框制品清洗后,人工手动粘贴,手动粘贴易粘贴歪斜,造成不良品,且粘贴效率较低。软质胶框质软易于装配,但材料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难以卡紧定位钣金件的背板,必须配合额外的钣金件一起装配,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也会降低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胶框、显示模组及电视机,集硬质胶框的尺寸稳定性和软质胶框的易装配性于一体,且扩散板与胶框之间无需手工粘贴密封胶条,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框,所述胶框包括固连为一体的硬框和软框,所述硬框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和位于本体上一长度方向边缘处的硬框卡装壁,所述软框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贴合部和位于贴合部上一长度方向边缘处的软框卡装壁;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本体的顶面上,且所述贴合部的顶面凸出于所述本体的顶面;所述软框卡装壁和所述硬框卡装壁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且所述软框卡装壁位于所述硬框卡装壁的外侧并与所述硬框卡装壁共同围成背板卡装槽。

所述本体的顶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所述贴合部的底面嵌入所述凹陷部内。

所述本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通孔,所述贴合部的底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对应嵌入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凸块的自由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底面。

所述硬框卡装壁由沿所述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爪构成。

所述卡爪的根部设有向所述软框卡装壁所在侧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背板卡装槽的槽底处。

所述软框卡装壁上与所述卡爪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豁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扩散板、显示屏、背板和胶框,所述胶框为上述的胶框,所述扩散板贴合在所述贴合部上,所述显示屏贴合在所述本体的底面上,所述背板卡装在所述背板卡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视机,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胶框,具有硬框和软框,硬框尺寸稳定性强,强度高,可保证胶框的支撑强度;软框质地较软,与扩散板贴合不会磨损损坏扩散板,无需再粘贴密封胶条,缩减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对于卡装背板的背板卡装槽,其硬框卡装壁可有效支撑背板,软框卡装壁可受力变形,则便于向外掰动软框卡装壁使背板轻松卡入卡装槽内,易于背板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胶框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I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当本实用新型胶框实施例中本体上设置通孔、贴合部上设置凸块时胶框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种胶框,其包括固连为一体的硬框10和软框20,硬框1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本体11和位于本体11上一长度方向边缘处的硬框卡装壁12,软框2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贴合部21和位于贴合部21上一长度方向边缘处的软框卡装壁22;贴合部21位于本体11的顶面上,且贴合部21的顶面凸出于本体11的顶面;软框卡装壁22和硬框卡装壁12位于本体11的同一侧,且软框卡装壁22位于硬框卡装壁12的外侧并与硬框卡装壁12共同围成背板卡装槽30。

具体地,本实施例胶框采用双色软硬胶注塑,集硬胶框的尺寸稳定性和软胶框的易装配性于一体,第一打注塑硬胶(或软胶),第二打注塑软胶(或硬胶),利于显示模组的装配;且相比单独硬胶框,可省去注塑出件还需要运到其它地方清洗后进行粘贴密封胶条的工序;相比软胶框,可以省去额外再装配钣金件的工序,则可极大的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其中,硬胶料优选PC(聚碳酸酯)+GF(玻纤),软胶料选用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经工业测试,此种硬胶料和软胶料的融合性高,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采用本实施例胶框进行显示模组装配时,显示屏位于本体11的底部,导光板及扩散板贴合在本体11的顶面,即贴合在贴合部21上,背板以其边缘部卡设在背板卡装槽30内。贴合部21、软框卡装壁22为软胶材质的一体结构,共同构成软框20,则导光板及扩散板贴合在贴合部21上,可以避免其接触硬框10产生磨损,无需另外粘贴密封胶条,省去了手工粘贴密封胶条的工序,同时,本体11为硬胶材质,保证对显示屏、导光板及扩散板的支撑强度;背板卡装槽30的外侧壁是软框卡装壁22,内侧壁是硬框卡装壁12,硬框卡装壁12保证卡装强度,有效支撑背板,外侧的软框卡装壁22可受力变形,则便于向外掰动软框卡装壁使背板轻松卡入卡装槽30内,大大方便了背板的装配,避免了原硬胶框掰动卡装槽的槽壁时出现崩角掉屑的情况。

如图4所示,为增强硬框10和软框20之间的结合程度,本实施例中在本体11的顶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112,贴合部21对应嵌入凹陷部112内。本实施例胶框进行双色注塑成型时,贴合部21成型在本体11的顶面上,同时嵌在凹陷部112内,相比整体平面贴合,嵌装贴合可以增强硬框10与软框20之间的结合程度,从而保证整个胶框的一体性。

进一步,参照图5和图6,本体1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通孔111,贴合部21的底面上对应设有多个凸块211,凸块211对应嵌入通孔111内,且凸块211的自由端凸出于本体11的底面。在装配时,显示屏的边缘贴合在凸块211的自由端上,则可以避免显示屏接触硬框10产生磨损,即显示屏与胶框之间无需另外粘贴密封胶条,省去了此处手工粘贴密封胶条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硬框卡装壁12由沿本体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爪121构成,这样可以在保证卡装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低减小胶框的自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卡爪121的根部设有向软框卡装壁22所在侧延伸的凸台122,凸台122位于背板卡装槽30的槽底处,用以支撑背板的侧边,进一步提高了对背板的卡装稳定性。

另外,如图1所示,在软框卡装壁22上与卡爪121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豁口221,即在软框卡装壁22上间隔设置多个豁口221,则在掰动软框卡装壁22时,豁口对软框卡装壁22的变形提供了变形空间,从而易于软框卡装壁22的变形,则大大方便了背板的装配。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扩散板、显示屏、背板和胶框,胶框的具体结构参照本实用新型胶框的实施例及附图1至6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扩散板贴合在胶框的贴合部21上,显示屏贴合在胶框的本体11底面上,背板卡装在背板卡装槽30内。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视机,包括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