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382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及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电视机中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视产品中S板(Source Board)屏蔽罩因具有保护S板不受损坏的作用,对解决电视产品的EMC不合格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诸如音响、电源开关、WiFi支架等均需固定在S板屏蔽罩上,从而使得屏蔽罩的安装必不可少。

现有屏蔽罩10的安装采用了螺钉20固定的方案,如图1所示,所使用螺钉20的数量依据屏蔽罩10尺寸的增大而增多,由于螺钉20固定存在的工时长、装配易不到位以及需要拆装工具等弊端,电视产品中逐渐表现出“无螺钉”的市场需求,故尽可能减少电视产品中的螺钉固定变的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有效克服了螺钉固定屏蔽罩所带来的弊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屏蔽罩以及前壳,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背板之间形成卡装结构,所述屏蔽罩卡装于所述连接件、前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罩、连接件之间形成卡装用的第一插装结构,所述第一插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罩或连接件的第一插装部,设于所述连接件或屏蔽罩的第一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部为所述屏蔽罩上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一插槽或第一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罩设有凹口以及延伸至所述凹口内的悬臂,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设有所述第一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罩、前壳之间形成卡装用的第二插装结构,所述第二插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罩或前壳的第二插装部,设于所述前壳或屏蔽罩的第二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装部为所述屏蔽罩上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所述前壳上的第二插槽或第二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卡凸,设于所述背板上的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设有凸台,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抵接于所述背板的限位部。

基于上述的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其包括有上述的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彻底避免了螺钉的使用,从而克服了螺钉固定屏蔽罩所带来的弊端。为了不使用安装工具并且能可靠、快速地安装屏蔽罩,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中连接件通过卡装的方式可快速、可靠地安装于背板,并进一步利用连接件、前壳将屏蔽罩卡装固定。操作简单、无需借用安装工具,也无需在屏蔽罩上进行打孔操作。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由于现有技术中安装防护S板用的屏蔽罩采用了螺钉固定的方案存在着一些弊端,为此,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有背板30、屏蔽罩40以及前壳50,而为了避免螺钉的使用,本实施例安装结构中还包括有连接件60,连接件60与背板30之间形成卡装结构,实现了连接件60的快速安装,并特别设计将屏蔽罩40卡装在连接件60、前壳50之间,不仅较好地防护了S板70,还实现了屏蔽罩40的快速安装。在未设置连接件60的部位,如图4所示,屏蔽罩40则通过翻边抵靠于背板30、前壳50上,以保证对S板70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中屏蔽罩40与连接件60、前壳50之间的连接结构存在多种可选方案。为了更利于操作人员的安装,本实施例在屏蔽罩40、连接件60之间形成卡装用的第一插装结构,具体的,在屏蔽罩40上设有第一插装部,并在连接件60设有被插装用的第一配合部,第一插装部插入第一配合部形成第一插装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连接件60上设有第一插装部,并在屏蔽罩40上设有第一配合部,只需第一插装部插入于第一配合部形成第一插装结构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装部、第一配合部的具体结构也不唯一,考虑到屏蔽罩40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了便于加工成所需的屏蔽罩40,第一插装部具体为屏蔽罩40上的第一翻边41,通过冲压工艺制成即可,而第一配合部既可以是设于连接件60上的第一插槽61,也可以是设于连接件60上的第一插孔,本实施例具体在连接件60上设有第一插槽61与第一翻边41插装配合。

由于安装完成后,屏蔽罩40卡装于连接件60、前壳50之间,为了降低操作人员卡装时所需的力度,本实施例中在屏蔽罩40上设有凹口以及延伸至凹口内的悬臂42,参考图2所示,并在悬臂42的自由端形成上述的第一翻边41。在将第一翻边41插入第一插槽61时,悬臂42自身的弹性变形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安装时所需的力度,而且凹口的设计还能避免屏蔽罩40中与凹口相邻部位产生变形。此外,为了提高悬臂42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还在悬臂42上冲压形成加强凸筋。

为了利于操作人员的安装,本实施例在屏蔽罩40、前壳50之间形成了卡装用的第二插装结构,具体的,在屏蔽罩40上设有第二插装部,在前壳50上设有被插装用的第二配合部,第二插装部插入第二配合部形成第二插装结构。与第一插装结构类似,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前壳50上设有第二插装部,并在屏蔽罩40上设有第二配合部,只需第二插装部插入于第二配合部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屏蔽罩40上设有第二翻边43作为第二插装部,并可在前壳50上设有第二插槽或第二插孔作为第二配合部,为了降低第二配合部的形成难度,本实施例具体在前壳50上设有第二插孔51作为第二配合部。

针对连接件60与背板30之间的卡装结构可参考现有飞机型线夹设计出多种方案,本实施例中为降低卡装结构的复杂性,卡装结构包括设于连接件60的卡凸62以及设于背板30上的卡孔31。操作人员把卡凸62卡入卡孔31即可完成连接件60的卡装,为了保证卡装的可靠性,卡凸62与卡孔31过盈配合,卡凸62采用PC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卡凸62呈圆柱形,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计卡凸62呈圆台形,保持一定的锥度以便更利于卡装的牢固性。

为了提高背板30上卡孔31处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背板30上设有凸台32,并具体将卡孔31设置在凸台32上。凸台32的设计既可以起到加强筋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卡凸62的安装与背板30内部的光学膜片干涉。

此外,本实施例还在连接件60上设有抵接于背板30的限位部63,在操作人员将卡凸62卡入卡孔31的过程中,当限位部63抵接于背板30时(本实施例中限位部63具体抵接于凸台32上)则表明连接件60卡装到位,连接件60与背板30之间的装配完成。而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按压,本实施例进一步还在限位部63和第一插槽61之间设有方便操作人员按压的按压部64,如图3所示。

基于以上阐述的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有上述提出的S板屏蔽罩安装结构,并可根据屏蔽罩40的尺寸设置多个连接件60,其中,背板30、前壳50的安装方案均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