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挂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3073发布日期:2018-07-11 05: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挂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MP3随身听、移动电话或笔记型电脑等电子产品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与其配套的耳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其体型小巧,更要求其具备能够逼真再现各种音效的高保真音质性能;因此,高保真耳机成为了市场趋势。此外,耳机也给聆听者提供了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听到及了解声音的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

耳挂式耳机是指在耳机侧边添加辅助悬挂的装饰以方便使用的一种耳机,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耳挂式是把耳机两个单元之间起连接作用与佩戴固定作用的横梁予以取消,配以精美的挂钩使之挂在耳朵上;但是,耳机与耳挂固为一体,相互连接的关系及位置关系固定不可调,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同时满足习惯使用耳挂或不使用耳挂的耳机用户的需求;而且,一旦耳挂坏损,则需要将整个耳机一同更换,这样不便于耳机的维护,耳机坏损则导致佩戴不便,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耳挂式耳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挂与耳机不可拆卸而导致其使用不方便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挂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耳挂,耳挂上设有连接部,耳机主体上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卡接部,连接部与卡接部可拆卸式连接;卡接部为开设在耳机主体的表面上的卡接凹槽,卡接凹槽包括位于耳机主体的顶部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耳机主体的侧面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连接部包括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第一凹槽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扣。

优选地,第一卡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位于第一凹槽的侧面上,第一卡槽为两条且相互连通。

优选地,两条第一卡槽之间的角为115-175度。

优选地,第一凹槽上还设有第三凸起,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三凸起相适配的第三卡槽。

优选地,第三凸起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设置。

优选地,第二凹槽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扣。

优选地,第二卡槽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第二凹槽的底部,第二卡槽呈弧形设置。

优选地,第二卡扣为凸出设置在第二连接部的底部的弧形卡片。

优选地,第一凹槽呈扇形设置,第二凹槽呈弧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耳机主体上直接设置卡接部,耳挂通过连接部与耳机主体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凹槽以及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凹槽的适配连接作用下,实现了耳机主体和耳挂的可拆卸式连接;耳挂采用软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保证了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避免了耳挂对耳朵的伤害,连接部采用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保证了耳挂和耳机主体连接的稳固性,其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连接部和耳机主体融为一体,外观整洁,节省了连接的空间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耳机主体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耳机主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耳挂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耳挂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耳挂在第三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耳机主体;101-卡接部;102-第一凹槽;103-第二凹槽;104-第一卡槽;105-第三凸起;106-第二卡槽;200-耳挂;201-连接部;202-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4-第一卡扣;205-第三卡槽;206-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附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耳机本体100和耳挂200,耳挂200上设有连接部201,耳机主体100上设有与连接部201相适配的卡接部101,连接部201与卡接部101可拆卸式连接;卡接部101为开设在耳机主体100的表面上的卡接凹槽,卡接凹槽包括位于耳机主体100的顶部上的第一凹槽102和位于耳机主体100的侧面上的第二凹槽103,第一凹槽102和第二凹槽103连通;连接部201包括与第一凹槽102相适配的第一连接部202和与第二凹槽10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203。耳挂200采用软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保证了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避免了耳挂200对耳朵的伤害,连接部201采用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满足了耳挂200和耳机主体100的适配性,保证了耳挂200和耳机主体100连接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在耳机主体100上直接设置卡接部101,耳挂200通过连接部201与耳机主体100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201和耳机主体100融为一体,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外观整洁,节省了连接空间。

参阅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2上设有第一卡槽104,第一连接部202上设有与第一卡槽104相适配的第一卡扣204。第一凹槽102和第一连接部202通过第一卡槽104和第一卡扣204卡接连接,方便其连接和拆卸,使其连接和拆卸简单。第一卡槽104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位于第一凹槽102的侧面上,第一卡槽104为两条且相互连通。两条第一卡槽104的连接处位于耳机主体100的中心线上,两条第一卡槽104呈八字型设置,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凹槽102和第一连接部202连接的稳定性。两条第一卡槽104之间的角为115-175度,其中一条第一卡槽104到另一条第一卡槽104的角为115-175度,整个耳挂200和耳机主体100的连接位置仅占用了不到半圈的空间,节省了结构空间。通常情况下,第一凹槽102上还设有第三凸起105,第一连接部202上设有与第三凸起105相适配的第三卡槽205。第三卡槽205与第三凸起105平滑过渡卡接,对连接在第一凹槽102上的第一连接部202其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部202沿第一凹槽102表面滑动,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凹槽102和第一连接部202连接的稳固性。一般情况下,第三凸起205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扇形设置。第三凸起205设置呈不同的形状,还可以增加美观效果。

参阅附图2、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03上设有第二卡槽106,第二连接部203上设有与第二卡槽106相适配的第二卡扣206。第二凹槽103和第二连接部203通过第二卡槽106和第二卡扣206卡接连接,方便其连接和拆卸,使其连接和拆卸简单。第二卡槽106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第二凹槽103的底部,第二卡槽106呈弧形设置。第二卡槽106和第二卡扣206的卡接方向与第一卡槽104和第一卡扣204的卡接方向垂直,有利于增加卡接连接后连接部201和卡接部101的稳定性;第二凹槽103设置在耳机主体100的侧面上,其是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这种设置的第二卡槽106,还有利于第二卡扣206与第二卡槽106的连接,使第二凹槽103和第二连接部203连接稳固。通常情况下,第二卡扣206为凸出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03的底部的弧形卡片。这种设置的第二卡扣206,其结构简单,方便连接,同时,在第一卡扣204、第一卡槽104以及第三凸起105、第三卡槽205的配合作用下,使连接部201紧密牢固地连接在卡接部101上,并与耳机主体100融为一体,增加了美观效果,并且,仅靠三处进行配合,结构简单,易拆易装。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2呈扇形设置,第二凹槽103呈弧形设置。第一凹槽102以耳机主体100的中心线与其顶部平面的交点为圆心呈扇形设置,第二凹槽103开设在耳机主体100的侧面上,这种设置的卡接凹槽仅占用耳机主体100不到一半的空间,大大节省了连接和装配的空间结构,连接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耳机主体100上直接设置卡接部101,耳挂200通过连接部201与耳机主体100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一连接部202和第一凹槽102以及第二连接部203和第二凹槽103的适配连接作用下,实现了耳机主体100和耳挂200的可拆卸式连接;耳挂200采用软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保证了使用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避免了耳挂200对耳朵的伤害,连接部201采用硬质材料制备而成,充分保证了耳挂200和耳机主体100连接的稳固性,其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连接部201和耳机主体100融为一体,外观整洁,节省了连接的空间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