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及具有该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961发布日期:2018-09-14 23:3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机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耳机的声音听上去更均衡,会增加声短路,可以使耳机振膜振动更协调,拥有更好的瞬态效果,避免佩戴过程中扬声器振膜异响。

但有时耳机的空间有限,在耳机结构上增加声短路孔可能会限制振膜的尺寸,影响扬声器原有的声学效果。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耳机设计是在扬声器的边缘处设置声短路结构,耳套需要较大的宽度,防止耳套海绵堵住声短路孔。然而,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加耳机尺寸,在耳机设计过程中,由于外观尺寸的硬性要求,比如压耳式头戴耳机要求耳机外观尺寸较小,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声短路设计。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声短路设计的结构紧凑的扬声器模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结构紧凑,设置声短路结构的同时无需增大整体设计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盖合连接的前壳和后壳,以及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形成的腔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前壳设有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出音孔上方,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周向侧壁设有具有径向延伸的声短路孔,所述声短路孔连通所述前音腔和所述后音腔。

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周向侧壁的端面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单体压紧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为环形的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周向侧壁的端面压紧连接。

优选地,所述声短路孔设于所述周向侧壁的端面上,和/或所述声短路孔沿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径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声短路孔位于所述后音腔的端口覆盖有声短路调音件,所述前壳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声短路调音件限位于所述声短路孔端部的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外侧,所述声短路调音件设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和所述限位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环上对应所述声短路孔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声短路调音件的扇形凸起腔体,所述声短路调音件设于所述扇形凸起腔体内、并与所述声短路孔端面连接;

和/或,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弹性密封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声短路调音件为可调节声短路透气量的调音棉。

一种耳机装置,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由前壳和后壳形成的空间被扬声器单体分割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声短路孔设置在扬声器单体的侧壁上,使得前音腔和后音腔通过声短路孔连接,可以使耳机振膜振动更协调,拥有更好的瞬态效果,避免佩戴过程中扬声器振膜异响。由于声短路孔没有设置在扬声器单体的轴向位置,也就避免了设置在振膜上或靠近振膜,因此不会影响振膜的工作面积,避免影响扬声器单体原有声学效果,同时,相比起在前壳上设置声短路孔的方案而言,本申请避免了对前壳尺寸的影响,不必再在耳机结构上预留声短路空间,可满足外观尺寸要求小的耳机需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腔体内部的俯视图。

图1-2中,附图标记为:

前壳1、出音孔11、后壳2、支撑件21、扬声器单体3、壳体31、声短路孔32、振膜33、限位装置4、弹性密封件5、调音棉6、耳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设有声短路结构,且无阻增大整体尺寸,也不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正剖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腔体内部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组,主要用于耳机或音响装置中,扬声器模组主要包括前壳1、后壳2和其中设置的扬声器单体3。

具体地,前壳1和后壳2盖合连接,前壳1或后壳2中的一者为杯状结构,另一者与之盖合连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腔体,扬声器单体3设于前壳1和后壳2形成的腔体内。在前壳1的主工作面上设有出音孔11,扬声器单体3位于出音孔11上方,扬声器的振膜33与出音孔11相对地设置。扬声器单体3为具有周向侧壁的结构,周向侧壁凸出于扬声器单体3,形成类似于支架的结构,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的端面与前壳1密封连接,扬声器单体3将腔体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前音腔与上述出音孔11连通。周向侧壁设有连通腔体的声短路孔32,声短路孔32具有沿扬声器单体3径向的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将腔体分割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的端面与前壳1贴紧、密封连接,且在该周向侧壁上设有连接前音腔和后音腔的声短路孔32,也就是说,虽然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与前壳1密封连接,但是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的内部与外部通过声短路孔32连通,该声短路孔32就是设置在扬声器单体3的声短路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由前壳和后壳形成的空间被扬声器单体分割为前音腔和后音腔,声短路孔设置在扬声器的侧壁上,使得前音腔和后音腔通过声短路孔连接,可以使耳机振膜振动更协调,拥有更好的瞬态效果,避免佩戴过程中扬声器振膜异响。

由于该孔没有设置在扬声器单体的轴向位置,也就避免了设置在振膜上或靠近振膜设置,因此不会影响振膜的工作面积,避免影响扬声器单体原有声学效果,同时,相比起在前壳1上设置声短路孔的方案而言,本申请避免了对前壳1尺寸的影响,不必再在耳机结构上预留声短路空间,可满足外观尺寸要求小的耳机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声短路孔32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声短路孔32可以是在扬声器单体3外缘上设置的一个缺口,缺口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根据耳机的设置来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1,上述周向侧壁可以为扬声器单体3的外部壳体31。

为了增强扬声器单体3与前壳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前壳1上设有用于连接周向侧壁的端面的弹性密封件5,后壳2上设有用于将扬声器单体3压紧于弹性密封件5的支撑件21。支撑件21可以挤压在扬声器单体3的多种部位,以便使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的端面与前壳密封连接,可选的,支撑件可以为支撑杆、支撑柱或其他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21固定于后壳2上,由于前壳1与后壳2为扣合压紧连接,所以支撑件21能够对扬声器单体3实现压紧,扬声器单体3与前壳1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5,当扬声器单体3受支撑件21的压力,压紧于弹性密封件5时,弹性密封件5的弹性回复力能够与扬声器单体3实现紧密连接,保证了扬声器单体3的密封作用,同时可以避免弹性密封件5的掉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5为环形的硅胶垫,硅胶垫与扬声器单体3的周向侧壁的端面压紧连接。

由于传统的点胶方案可能会将声短路堵死,本申请利用硅胶受挤压的回弹力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为了让硅胶垫受挤压,后壳2内部的支撑件21可以为支撑杆等结构,扬声器单体3即能够与前壳1挤压硅胶垫,即可保证扬声器单体的密封,又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点胶方案长时间使用后的胶脱落等不良现象。

可选的,本申请中前壳1与后壳2的连接可以通过设置在二者外部的螺栓或螺钉实现,当然,还可以通过卡扣等其他连接装置。可选的,前壳1的外端面上可以直接设置耳套7,或者设置用于连接耳套7的结构。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声短路孔32设于周向侧壁的端面上,和/或声短路孔32沿扬声器单体3的径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1,声短路孔32即为设置在扬声器单体3的壳体端部的凹槽,声短路孔32还可以设置在扬声器单体3壳体的其他位置。另外,本申请中提供的声短路孔32均需要具有沿扬声器单体3径向上的延伸,可选的,声短路孔32可以为径向通孔。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声短路孔32位于后音腔的端口覆盖有声短路调音件,前壳1上设有用于将声短路调音件限位于声短路孔32端部限位装置4。

本申请中,声短路调音件作用于声短路孔32上,其位置可设置在声短路孔32内部或声短路孔32的端口,在声短路孔32处还可以设置限位装置4,以避免声短路调音装置的位置的改变。

可选的,为了避免声短路调音件设置在声短路孔32中可能会造成的位置偏移而接触振膜,所以将声短路调音件设置在声短路孔32的外端口。

可选的,上述限位装置4的结构不局限于图1中所示出的块状结构。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限位装置4为限位环,限位环固定于前壳1并套设于扬声器单体3外侧,声短路调音件设于扬声器单体3和限位环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1和图2,限位环套设在扬声器单体3外侧,限位环和扬声器单体3将声短路调音件架设于二者之间,以便对声短路调音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声短路调音装置移动造成声短路孔32处没有声短路调音装置。可选的,声短路调音件可以以压缩状态设置于限位环和扬声器单体3之间。

由于扬声器单体3多为圆形结构,限位环为环形结构,二者的对准套接可能会对声短路调音件形成过度挤压,因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限位环上对应声短路孔32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纳声短路调音件的扇形凸起腔体,声短路调音件设于扇形凸起腔体内、并与声短路孔32端面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声短路调音装置设于扇形凸起腔体内能够实现限位装置对其限位作用,保证声短路调音件位于声短路孔32的端部,另外,还能够使得声短路调音装置的设置位置清晰,方便安装,也能够避免声短路调音件被过度挤压。

另外,可选的,限位环与弹性密封件5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环形的弹性密封件5设置于前壳1,并将出音孔11圈于其中,扬声器单体3设置在弹性密封件5上,其端部与弹性密封件5贴紧,扬声器单体3的壳体31上设置的声短路孔32将前音腔和后音腔连接,声短路孔32处设置声短路调音件,在扬声器单体3的外侧设置限位装置4,限位装置4可以套接在环形的弹性密封件5外侧,实现将声短路调音件限位于声短路孔32端面处,避免其移动。

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用硅胶垫过盈密封扬声器单体的方案,取代传统点胶密封的方案,既防止声短路被堵住,又能使密封效果更好、可靠性更加有保证。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声短路调音件为可调节声短路透气量的调音棉6。调音棉6的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调音Mesh的结构可以相同,或采用其他结构。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主要结构和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该耳机装置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上述耳机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之中,例如头戴VR设备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和具有上述扬声器模组的耳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