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1409发布日期:2019-08-17 01:1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为了实现显示屏的高屏占比,将实现自拍或可视通话功能的前置摄像头从tp面板(touchpanel,触控面板)上调整为从电子设备的侧面弹出的方式以使用,在无需使用前置摄像头时,可以将前置摄像头收回入电子设备内。

然后,由于该前置摄像头在使用时凸伸出电子设备的壳体外,缺少壳体整体性保护,该凸出的前置摄像头很脆弱,经不住整机的跌落冲击,该弹出类的前置摄像头容易损坏,甚至导致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受到前置摄像头的冲击而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设计了一种可缓解冲击力以保护功能组件的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装配于移动终端的终端主体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基座、并排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丝杠和导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杠的传动组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终端主体的功能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丝杠配合螺纹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作用于所述连接部的复位件;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复位件抵持于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连接部适配于所述丝杠,从而驱使所述功能组件凸伸出所述终端主体或者收容于所述终端主体内;在所述连接组件受到外力作用且所述外力在所述丝杠轴向上的径向分力大于所述复位件的抵持力时,所述连接部脱离于所述丝杠。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滑行座、以及于所述滑行座上延伸出的连接臂;其中,所述滑行座连接于所述导轨上且沿所述导轨滑行,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滑行座内,所述复位件配合在所述滑行座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功能组件,以使所述功能组件随所述滑行座的移动而移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圈、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圈的开放式螺母,所述连接圈套设于导轨上,所述开放式螺母适配于所述丝杠,并在所述丝杠的转动下驱动所述滑行座滑行。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开放式螺母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开放式螺母配备一所述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连接圈,所述扭簧的一扭臂抵持于所述开放式螺母,所述扭簧的另一扭臂抵持于所述滑行座上。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行座,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开放式螺母。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组合或者传动带与传动轮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功能组件以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基座、并排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丝杠和导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杠的传动组件、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终端主体内的功能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丝杠配合螺纹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作用于所述连接部的复位件;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复位件抵持于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连接部适配于所述丝杠,从而驱使所述功能组件凸伸出所述终端主体或者收容于所述终端主体内;在所述连接组件受到外力作用且所述外力在所述丝杠轴向上的径向分力大于所述复位件的抵持力时,所述连接部脱离于所述丝杠。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模组本体、设置于所述模组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从所述模组本体延伸出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终端主体内的控制电路板,以使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包括处理器,所述驱动件通信连接于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从而驱使所述功能组件凸伸出所述终端主体或者收容于所述终端主体内。

可选地,所述终端主体包括中框壳体,所述中框壳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摄像模组相适配的收容槽,所述摄像模组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其中,当所述摄像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摄像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中框壳体的顶端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从所述终端主体的正面装配于所述终端主体上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全面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终端主体内,当不需要用到功能组件时,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完全收容于终端主体内,可以将摄像头隐藏在终端主体内。当需要用到功能组件时,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从终端主体内移出,以供用户使用。本公开通过结构的改进,设计了一种跌落防冲击设计的驱动装置,在功能组件受到撞击时,利用复位件与连接部的配合实现了自我保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了对功能组件的保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功能组件隐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功能组件凸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终端主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连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连接组件驱动功能组件收回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中连接组件驱动功能组件凸伸出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连接组件中连接部与丝杠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公开,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30装配于移动终端100的终端主体1内,用于控制终端主体1内的功能组件20从终端主体1的侧面凸伸出或者收容于终端主体1内。该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件31以及与驱动件31配合的传动机构32,终端主体1内的功能组件20连接在传动机构32上,驱动件31通过传动机构32可以驱动功能组件20在终端主体1内移动,从而使功能组件20收容于终端主体1内或者使功能组件20凸伸出终端主体1,以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功能组件20可以被控制地在终端主体1内移动,在无需使用该功能组件20时,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功能组件20收容在终端主体1内,此时该功能组件20隐藏于终端主体1内。当需要使用该功能组件20时,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功能组件20凸伸出终端主体1,以供用户使用。本公开的功能组件20为前置摄像模组,将传统设置于显示屏正面的摄像头21改成可被控制地从终端主体1的侧面移入移出,可以满足高屏占比的需求,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全面屏的设计。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公开的传动机构32包括基座324、并排设置于基座324上的丝杠321和导轨322、连接于驱动件31与丝杠321的传动组件323、以及分别连接于导轨322与功能组件20的连接组件33。该基座324为一u型基座,该丝杠321可以转动连接于基座324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导轨322固定在该两个相对侧壁上。

该连接组件33包括与丝杠321配合螺纹连接的连接部333、以及作用于连接部333的复位件334。其中,在初始状态下,复位件334抵持于连接部333,以使连接部333适配于丝杠321,即连接部333上的螺纹配合于丝杠321上的螺纹,从而通过驱动件31驱动丝杠321转动而驱使功能组件20凸伸出终端主体1或者收容于终端主体1内。本实施例中,该驱动件31为步进电机。

在一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23为齿轮组合或者传动带与传动轮的组合。本实施例中,在驱动件31与丝杠321之间选用齿轮组合,为了保护齿轮组合,驱动件31与丝杠321之间还设有齿轮箱,通过多个齿轮间的配合以将驱动件31的驱动力传递给丝杠321,从而使丝杠321转动。

在本公开功能组件20的运动系统中,连接组件的运动方向由步进电机驱动实现,例如:当该步进电机正转时,连接组件33前进,功能组件20移出终端主体1;当步进电机反转时,连接组件33后退,功能组件20收回终端主体1内。正常情况下,在步进电机上电的状态下,系统是有一定的自锁能力的,外力逆推已经伸出的功能组件20,是不能轻易使步进电机反转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功能组件20突然受到外力冲击,运动系统是来不及改变步进电机运动方向来缓解冲击力,如果不能及时将自锁的系统脱开,会对传动机构32造成巨大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某些传动部件的损坏。

因此,本公开设置为在连接组件33受到外力作用且外力在丝杠321轴向上的径向分力大于复位件334的抵持力时,连接部333脱离于丝杠321。该径向分力即为丝杠321对连接组件33的反作用力,径向分力的方向与复位件334的抵持力的方向相对,此时连接组件33不再受到丝杠321的制约,从而使功能组件20与连接组件33可以自由滑行,如此即满足在功能组件20受到撞击时,连接组件33可以与丝杠321松脱开,从而使连接组件33和功能组件20可以自由缓冲,从而起到保护功能组件20的作用。

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33还包括滑行座331、以及于滑行座331上延伸出的连接臂332。其中,滑行座331连接于导轨322上且沿导轨322滑行,连接部333设置于滑行座331内,复位件334配合在滑行座331与连接部333之间,连接臂332连接于功能组件20,以使功能组件20随滑行座331的移动而移动。其中,该连接臂332连接于功能组件20远离收容槽12的槽口的一端面,且该连接臂332相对滑行座331朝向靠近中框壳体11的顶端延伸,如此以使该连接臂334可以保证将功能组件20整体推出收容槽12。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连接部333包括连接圈3331以及连接于连接圈3331的开放式螺母3332,连接圈3331与开放式螺母3332一体成型设置。该开放式螺母3332可在外力作用下配合于丝杠321或者远离丝杠321,该开放式螺母3332优选采用开放式半螺母。其中,该连接圈3331套设于导轨322上,开放式螺母3332适配于丝杠321,并在丝杠321的转动下驱动滑行座331滑行。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该连接部333为两个,两个开放式螺母3332相对设置,两个开放式螺母3332优选为开放式半螺母。其中,每个开放式螺母3332配备一复位件334,在功能组件20受到撞击力时,两个开放式螺母3332分别脱离于丝杠321,从而使连接组件33与功能组件20可以沿导轨322自由滑行,以缓解撞击力。

本公开实施例中,该复位件334为扭簧,扭簧套设于连接圈3331,扭簧的一扭臂抵持于开放式螺母3332,扭簧的另一扭臂抵持于滑行座331上。其中,当连接部333未受到外力作用时,该连接部333在扭簧的扭矩力下以使开放式螺母3332适配在丝杠321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复位件334还可以为弹片,该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滑行座331,弹片的另一端抵持于开放式螺母3332。在初始状态(即连接部333未受到外力作用)时,该弹片抵持于开放式螺母3332,以使开放式螺母3332适配在丝杠321上。

其中,复位件334以扭簧为例对本公开的实现原理进行具体阐述。在初始状态下,扭簧的扭矩力f大于丝杠321对开放式螺母3332的径向分力f1,此时开放式螺母3332与丝杠321的螺纹啮合,丝杠321可以驱动连接部333沿丝杠321的轴向滑行,即驱动滑行座331沿丝杠321轴向滑行。当功能组件20受到外力作用时,径向分力f1会变大,当该径向分力f1大于f时,开放式螺母332会被顶开而脱离于丝杠321,以使滑行座331可以自由滑行,从而保护功能组件20的运动系统。

本公开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终端主体内,当不需要用到功能组件时,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完全收容于终端主体内,可以将摄像头隐藏在终端主体内。当需要用到功能组件时,通过驱动装置将功能组件从终端主体内移出,以供用户使用。本公开设计了一种跌落防冲击设计的驱动装置,在功能组件受到撞击时,利用复位件与连接部的配合实现了自我保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了对功能组件的保护。

如图1至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终端主体1、功能组件20以及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装置30。该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件31以及与驱动件31配合的传动机构32,传动机构32包括基座324、并排设置于基座324上的丝杠321和导轨322、连接于驱动件31与丝杠321的传动组件323、以及分别连接于导轨322与功能组件20的连接组件33,该连接组件33包括与丝杠321配合螺纹连接的连接部333、以及作用于连接部333的复位件334。其中,在初始状态下,复位件334抵持于连接部333,以使连接部333适配于丝杠321,即连接部333上的螺纹配合于丝杠321上的螺纹,从而通过驱动件31驱动丝杠321转动而驱使功能组件20凸伸出终端主体1或者收容于终端主体1内。在连接组件33受到外力作用且外力在丝杠321轴向上的径向分力大于复位件334的抵持力时,连接部333脱离于丝杠321。

本公开的功能组件20包括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模组本体22、设置于模组本体22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21、以及从模组本体22延伸出的柔性电路板23。本实施例中,模组本体22上设有两个摄像头21,以增强拍摄效果。另外,该模组本体22上还可以设有传感器和/或感光元件等。该柔性电路板23电性连接于中框壳体11内的控制电路板13,以使摄像头21通信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3。其中,该柔性电路板23具有一定的活动长度,以满足功能组件20的移动。

在又一实施例中,该功能组件20还可以包括卡托机构,该卡托机构用于装配sim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或者存储卡等,通过本公开的驱动装置30与该卡托机构的卡托配合,从而可以智能地控制卡托从终端主体的侧面弹出或者自动收回。其中,该驱动装置30的具体结构特征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在此就不再赘述。

其中,本公开说明书及图示中功能组件20以摄像模组为例作具体的介绍,该通过将摄像模组从而终端主体1的侧面弹出,且在非工作状态时隐藏在终端主体1内,不会影响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完全避让并且不占用显示模组中显示屏的空间,从而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该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从终端主体1的正面装配于终端主体1上的显示模组10,该显示模组10通常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优选地,该显示模组10包括全面屏,即该显示模组10设置为全面屏。本实施例中将设置于显示屏正面的摄像头21、传感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红外传感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以及感光元件等功能模块不再设置在显示模组10上,以使显示模组10可以将显示屏做到屏占比高或者为全面屏。其中,传感器和感光元件等功能模块可以设置在终端主体1的边框上。

该终端主体1包括中框壳体11,该中框壳体11的顶部设有与功能组件20相适配的收容槽12,功能组件20可移动地收容于收容槽12内,该收容槽12的位置可以对应在中框壳体11的顶部边缘的任意位置。当然,该收容槽12并不限于设置在中框壳体1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于靠近中框壳体11的其他一侧边,即该功能组件20可以还可以从中框壳体11的两侧面移出或者从中框壳体11的底端移出。本公开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优选地从中框壳体11的顶端移出。

本实施例中,当摄像模组20收容于收容槽12内时,摄像模组20的上表面与中框壳体11的顶端面齐平,如此在功能组件20收容于收容槽12内时,功能组件20的上表面构成了中框壳体11的一部分,从而不会影响移动终端100的外观。

本公开的中框壳体11可以包括边框以及底壳,该底壳可以与边框一体成型制成,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装配于边框。该收容槽12的槽口即设置在边框上,功能组件20可以从边框内移出或者在收回后与边框齐平。该中框壳体11内设有控制电路板13,功能组件20和驱动装置30分别通信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3,该控制电路板13上设有处理器(未图示)以及多个功能器件等。其中,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30,从而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功能组件20的移动,该控制信号可以为用户触控手机上的拍照或视频功能模块或者关联app的触控信号。

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功能组件20可以被控制地在中框壳体11内移动,在无需使用该功能组件20时,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功能组件20收容在中框壳体11内,即该功能组件20隐藏于中框壳体11内。当需要使用该功能组件20时,通过驱动装置30控制功能组件20凸伸出中框壳体11,以供用户使用功能组件20进行拍照、视频或者录像等。本公开的功能组件20为前置摄像模组,将传统设置于显示屏正面的摄像头21改成可被控制地从中框壳体11的侧面移入移出,可以满足高屏占比的需求,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全面屏的设计。

本公开中的移动终端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为:pda)等电子设备,本公开中移动终端100以手机为例具体说明。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主体1的顶端即为用户使用习惯上握持手机时手机的上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闪光灯(未图示),该闪光灯设置于模组本体22上。当移动终端100需要用到前置拍摄功能时,闪光灯可以对摄像头21进行灯光辅助,进而提高自拍或可视通话的体验。

本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将摄像模组可移动地设置在终端主体1内,通过摄像模组从终端主体1凸伸出,可使摄像头移动至终端主体1的正面,以弥补前置摄相头的缺失。当不需要用到前置拍摄功能(如自拍或可视通话)时,功能组件20完全收容于终端主体1内,可以将摄像头隐藏在终端主体1内。

本公开的驱动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对驱动装置的结构的改进,设计了一种跌落防冲击设计,在功能组件受到撞击时,利用复位件与连接部的配合实现了自我保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了对功能组件的保护。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