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流媒体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5305发布日期:2018-06-19 06:0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流媒体处理和存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量子流媒体云盘。



背景技术:

互联网对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推动了网络带宽和云存储发展。特别是分布式虚拟存储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嵌入式低功耗存储、满足互联网发展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云存储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AMR系统性能的升级和不断提高,多核SoC的不断推出,不但在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嵌入式服务器的需求,还使得嵌入式系统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优势,在分布式云存储和云计算中具有突出优势,特别适合于区块链的服务架构。

现有的云计算系统以微软软公司的云(Azure)系统,IBM公司的“智慧云”,AWS云等为代表,主要是通过大数据集中部署的,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系统,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

这种集中部署的云处理中心投资大,管理复杂,运维成本高。特别是,在提供流媒体服务时,所需带宽宽,集中运营将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用户体验不好。

针对以上技术背景和应用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量子流媒体云盘,满足云存储,及下一代互联网架构,流媒体服务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流媒体云盘,所述云盘包括大容量硬盘,在嵌入式SOC(system on chip)上运行Linux操作系统,集成HTTP服务器,支持WiFi、4G和5G数据通信。云盘中的流媒体以量子流块方式随机存储到指定存储空间。量子流块是用加密算法扰乱的一组量子流。用户在点播流媒体内容时,首先获得该内容的所有量子流块存储地址,再根据存储地址从其云盘的HTTP服务器获取相应的量子流块,根据加密算法和密钥将量子流块解扰成连续量子流媒体,再根据其时序进行重组恢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量子流媒体云盘,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含ARM 处理器的SOC,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HTTP服务器及软件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所述的处理器具有功耗低、性能高、可靠性高的特点;

RAM内存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的处理芯片连接,存储运行数据;

Nand Flash存储器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的处理器连接,用来存储数据和应用程序;

一个大容量硬盘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的处理器连接,作为大容量数据存储;

一个千兆以太网口或数据通信模块通过PCI总线与所述的处理器连接,用来完成连接外网的数据通讯;

一个WiFi通信模块,用来完成与用户终端的数据通讯。

所述的量子流媒体云盘采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装载Web服务器,用浏览器作为网络远程配置和监控,运行CGI解析和返回数据,通过HTTP引擎封装并传输数据。

所述的CGI指通用网关接口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是一个在Web服务器中使用的技术。

所述的量子流媒体云盘从互联网接收数据,在应用层解析数据,再将数据存入硬盘作为长期保存。在所述的硬盘中保存的数据在需要时被调出,通过HTTP封装后,经过互联网传输。

所述的HTTP引擎要具有同时接收多个HTTP链接访问的能力,并具有高效率。

所述的量子流媒体云盘所装载的数据以量子流块存储在硬盘空间,既可以利用量子流及加密来提供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

所述的量子流媒体云盘的内容通过EPG管理,还可以通过检索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量子流媒体云盘具有成本低、功耗小,节能环保的优点,在为本地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时,不受网络带宽的限制,内容切换速度快,数据传输可靠迅速,用户体验好,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量子流媒体云盘系统结构

图2是本发明的量子流媒体云盘的工作原理原理

图3是本发明的量子流媒体云盘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101是含AMR处理器的SOC,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华为的Hi3520系列,单核600GHz通用处理器,可以实现大带宽、多接入时的数据的快速分发。102是DDR3内存,与101处理通过数据总线连接,为程序运行提供数据缓存。103是Nand Flash,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到101处理器,缓存数据和应用程序。105是以太网口接入模块,通过105与互联网或固定网络连接,数据通过PCI总线送给101处理器。106是一个大容量硬盘,101 通过数据总线和106完成数据交换,106为需要长期保留的数据提供存储空间。在101处理器上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和软件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此外,该设备通过WiFi接口104为外部接入终端提供数据通信。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一个简单描述,201是Web浏览器,作为网络的数据出入口。202是HTTP引擎,所承载的IP数据根据CGI 205解析,并通过文件系统203送入数据存储单元208存储,读取所存储的数据时,CGI 反方向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交换,并通过HTTP引擎封装后传送。CGI是通用网关接口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在此完成通过浏览器对数据与服务器接口进行控制。在此,CGI的输出结果直接返回到浏览器,直接建立连接。HTTP引擎是一个关键处理单元,在此需要对多个HTTP访问同时处理。206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207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本发明中采用Linux系统。

图3 是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流程,数据从固定网络通过301收到,所收到的数据在302数据应用层解析,解析后的IP数据存储到硬盘302中。当数据要外送时,通过305将数据封装成HTTP协议,然后再通过306网络传输协议传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通过WiFi接入服务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