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5304发布日期:2018-06-19 06:0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视频监控行业发展迅猛,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交通、建筑等各行业。大多数视频监控系统中用网络摄像机(IPC)或摄像机编码器组合作为前端图像采集单元,用网络硬盘录像机(NVR)或VMS服务器作为后端管理单元,一台后端管理单元管理着数十台甚至数百IPC。

然而视频监控系统开局或维护工作量巨大,包括设备注册管理、设备参数修改、图像参数调优等,操作步骤反复执行,工作量大。例如,工程维护人员要实现对IPC的管理,需要知道IPC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分别把每一台IPC添加注册到相应的NVR上,正式注册添加后,工程维护人员才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录像机对网络摄像机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包括修改IPC的IP地址、用户名及密码、图像参数调节等。在IPC和NVR设备数量很多的情况下,这种方案操作效率低下。

以某视频监控系统中5台NVR配置100台IPC的调试搭建为例,现有开局维护方案配置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1、把NVR及所有IPC接入网络中,并保证各设备间网络可达;

2、登录NVR的客户端;

3、输入IPC的用户名和密码,注册添加IPC;

4、IPC在NVR上在线后,进行相关业务操作,调节图像参数等。

显然,现有技术方案在开局时,工程人员需要知道IPC的用户名和密码才可以对IPC进行开局调试和操作,对于大规模设备的开局来说操作繁杂,且安全性不高。在NVR客户端上(可以是PC客户端也可以是手机APP)调取IPC的实时画面调节图像参数时,对没有权限查看实况的还很难进行调节。此外,IPC必须注册添加到NVR上,工程人员才可以在NVR的客户端查看IPC的实时画面。工程人员需要根据网络摄像机安装位置进行通道排序,易用性不强,需要具有一定施工经验人员施工搭建系统。用户无法再注册添加前对IPC进行用户名密码、IP地址、图像参数等进行配置和调节。添加后查看摄像机监控画面发现,该摄像机不是想要添加的设备,需要删除,需要重新查找需要添加的摄像机,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后端管理单元(后续以NVR代替)无需注册添加网络摄像机(后续以IPC代替),省去了较多繁琐的操作,提升了工程维护人员的开局体验感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用于实现视频监控网络中前端设备与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包括:

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管理模式消息给前端设备,携带模式识别字段;

前端设备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管理模式消息,识别到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后端管理单元接收前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发起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请求与前端设备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

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

后端管理接收实况码流数据,在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状态下,对前端设备进行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还包括:

后端管理单元采用与前端设备约定的加密方法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加密;

前端设备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管理模式消息,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解密,识别到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理模式为开局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开局调试时间T1、后端管理单元开局模式下收流端口P1;

所述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1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1;

前端设备在定时器时长T1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理模式为维护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维护调试时间T2、后端管理单元维护模式下收流端口P2、前端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

所述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2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2;

前端设备在定时器时长T2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还包括:

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根据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查看本地是否有缓存的录像,如果有则发送缓存的录像,否则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缓存发送的实况码流数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装置,应用于视频监控网络中前端设备,实现前端设备与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部署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管理模式消息,识别到所述管理模式消息中携带的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实况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起的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请求,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

实况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向后端管理单元发送实况码流数据;

部署响应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指令,按照部署指令进行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对后端管理单元加密的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理模式为开局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开局调试时间T1、后端管理单元开局模式下收流端口P1;

所述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执行如下操作:

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1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1;

在定时器时长T1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理模式为维护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维护调试时间T2、后端管理单元维护模式下收流端口P2、前端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

所述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执行如下操作:

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2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2;

在定时器时长T2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还执行如下操作:

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根据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查看本地是否有缓存的录像,如果有则发送缓存的录像,否则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缓存发送的实况码流数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及装置,后端管理单元通过在管理模式消息中携带模式识别字段与前端设备交互,建立实况连接,工作在开局模式或维护模式。后端管理单元在实况连接状态下,对前端设备进行开局部署和维护。本发明在开局过程中不需要使用IPC的用户名和密码鉴权,NVR不需要注册添加IPC,极大的提高了开局效率。同时在维护阶段,通过模式识别字段和用户名密码双重鉴权,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视频监控网络的组网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示出了一种典型的视频监控网络的组网结构图,以下实施例以该组网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前端设备以网络摄像机IPC为例,后端管理单元以NVR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用于实现视频监控网络中前端设备与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该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包括:

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管理模式消息给前端设备,携带模式识别字段;

前端设备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管理模式消息,识别到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后端管理单元接收前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发起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请求与前端设备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

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

后端管理接收实况码流数据,在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状态下,对前端设备进行部署。

具体地,本实施例管理模式包括开局模式和维护模式,在现场安装部署时,安装人员把NVR及所有IPC接入网络中,并保证各设备间网络可达。然后通过NVR发送管理模式消息给IPC,携带模式识别字段,容易理解的是,报文的本身还携带NVR的IP地址,前端设备在收到后可以对该IP地址进行响应。其中本技术方案不限于模式识别字段的具体内容,该字段可以是一个设定的字符串或数字。

IPC收到NVR的管理模式消息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向NVR发送响应消息。NVR在收到响应消息后,与IPC建立起连接状态,表明目前处于对应的管理模式。随后NVR继续发起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请求与前端设备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的过程采用RTSP协议的标准流程或ONVIF协议的标准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IPC开始发送实况码流数据给NVR,NVR收到实况码流数据后,可以查看IPC端的实况。此时,NVR可以对IPC进行图像参数调节、网络地址修改、用户名密码修改等开局或维护操作,顺利完成开局和维护监控设备的部署。

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方法,还包括:

后端管理单元采用与前端设备约定的加密方法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加密;

前端设备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开局模式消息,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解密,识别到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本实施例NVR还对模式识别字段采用与IPC约定的加密方法进行加密,以防止字段内容的泄漏,以及与不同厂家监控设备的区别,防止设备被非法用户用于部署不当的设备。

为了区别不同的管理模式,更加便于开局管理和维护管理,本技术方案还给出了以下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管理模式为开局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模式识别内容包括:NVR的MAC地址、NVR产品序列号、开局调试时间T1、NVR开局模式下收流端口P1;其中NVR的MAC地址和产品序列号这两个关于厂商部分的信息内容组合后作为模式识别字段。

NVR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加密处理,加密的方法与IPC事先约定,可以采用一对私钥、公钥对,也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的方法,本技术方案对此不做限制,密钥在出厂的时候进行设置。IPC收到开局模式消息后,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解密,识别其中的内容,分别获取NVR的MAC地址、NVR产品序列号、开局调试时间T1、NVR开局模式下收流端口P1等信息并保存至本地。其中,对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识别时,如果未识别到,则返回失败消息给NVR,本次开局模式过程终止;如果识别到,则继续进行后续操作。

IPC开启开局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NVR。NVR收到IPC发送的响应消息后,与IPC建立起开局连接状态,表明目前处于开局模式。随后NVR继续发起建立开局实况连接请求与前端设备建立开局实况连接,建立开局实况连接的过程采用RTSP协议的标准流程或ONVIF协议的标准流程,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开局实况连接),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1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1;

前端设备在定时器时长T1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此时,IPC开始发送实时码流数据给NVR,NVR的收流端口是模式识别字段里面的端口P1。开始实时流发送后,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1。NVR收到实况码流数据后,可以查看IPC端的实况。此时,NVR可以对IPC进行图像参数调节、网络地址修改、用户名密码修改等开局维护操作,顺利完成开局监控设备的部署。

本实施例在定时器时长T1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NVR,并且IPC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NVR的开局实况连接。至此,开局模式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开局过程中不需要使用IPC的用户名和密码鉴权,而是通过模式识别字段的方式来达到临时连接的目的。有别于现有技术方案的NVR添加注册IPC才能进行业务配置、实况建立等的操作,本方案中NVR不需要注册添加IPC,极大的提高了开局效率。NVR与IPC建立/关闭临时实况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字段里面基于时间维度的字段T1,目的是限制开局模式下NVR长时间连接IPC查看实况,提高安全性。在NVR与IPC建立临时开局实况连接后,与NVR与IPC正常建立实况流程相同,NVR可以对IPC进行图像参数调节、网络地址修改、用户名密码修改等开局维护操作。

实施例二、管理模式为维护模式。

本实施例在管理模式为维护模式时,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维护调试时间T2、后端管理单元维护模式下收流端口P2、前端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视频监控网络的工程维护人员在维护时,与开局模式不同,使用维护模式,安全性相比开局阶段要求更高。其中在开局模式下,NVR与IPC建立开局连接状态,NVR只需要携带模式识别字段,不需要携带IPC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开局维护防区的收流端口是P1。而在维护模式下,NVR与IPC建立维护连接状态,NVR需要携带模式识别字段以及IPC的用户名密码,使用模式识别字段和用户名密码双鉴权方式。IPC在收到管理模式消息后,通过模式识别字段和用户名密码双鉴权方式,识别到模式识别字段,并且用户名密码都匹配,才进行维护工作,进行响应。

本实施例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2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2;

前端设备在定时器时长T2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可见,在维护模式下,NVR的收流端口是P2。维护调试时间T2可以与开局调试时间T1相同,本技术方案对此不做限制。

维护模式与开局模式,除了上述鉴权方式以及收流端口的区别外,其他流程完全相同,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技术方案的另一实施例,前端设备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还包括:

在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根据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查看本地是否有缓存的录像,如果有则发送缓存的录像,否则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缓存发送的实况码流数据。

具体地,以开局模式为例,IPC收到NVR的建立开局实况消息,通过NVR的MAC地址来判断该NVR是否是第一次请求开局实况,如果是第一次请求开局实况,则IPC会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到NVR,时间长度为T1,同时保存该段实时流数据。如果不是第一次请求开局实况,则IPC不会再发送实时的视频图像数据给NVR,而是发送第一次缓存的录像内容信息给NVR。

另外,缓存的录像保存一定的时长后删除,或设置到固定的时间删除,例如每天零点删除。此外,针对不同NVR请求,受限于IPC内存或SD卡的大小限制,总共可以缓存的录像内容段数需要限制,超过段数限制后拒绝最晚的请求。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非法用户通过该手段来不断查看前端设备IPC的实况,有效保护实况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在维护模式同样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本技术方案在整个过程中,NVR完全不涉及到通道的概念,所以IPC无需注册添加到NVR上。用户在添加摄像机之前就可以通过NVR查看IPC的实时码流,对IPC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进行实时调整。本实施例安装人员在开局或维护时可以使用PC客户端登录NVR进行操作,也可以使用手机APP作为客户端登录NVR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与上述方法对应地,本技术方案还给出了一种视频监控设备部署装置的实施例,应用于视频监控网络中前端设备,实现前端设备与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部署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送的管理模式消息,识别到所述管理模式消息中携带的模式识别字段后开启对应的管理模式,发送响应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

实况连接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发起的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请求,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

实况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向后端管理单元发送实况码流数据;

部署响应模块,用于接收后端管理单元的部署指令,按照部署指令进行部署。

本实施例的装置应用在前端设备,与上述方法对应的,还包括以下具体的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识别模块,还用于对后端管理单元加密的模式识别字段进行解密。

本实施例在所述管理模式为开局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开局调试时间T1、后端管理单元开局模式下收流端口P1;

对应地,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执行如下操作:

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1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1;

在定时器时长T1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本实施例在所述管理模式为维护模式时,所述模式识别字段内容包括: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后端管理单元产品序列号、维护调试时间T2、后端管理单元维护模式下收流端口P2、前端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

对应地,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执行如下操作:

向后端管理单元的收流端口P2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启动时间定时器,定时器时长设置为T2;

在定时器时长T2结束后,发送断开连接消息给后端管理单元,并且停止发送音视频码流,断开与后端管理单元的实况连接。

本实施例实况数据发送模块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发送实况码流数据,还执行如下操作:

在与后端管理单元建立对应管理模式的实况连接后,根据后端管理单元的MAC地址查看本地是否有缓存的录像,如果有则发送缓存的录像,否则发送实况码流数据,并缓存发送的实况码流数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