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5126发布日期:2018-11-14 01:03阅读:2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一种基于光学原理布局的车载智能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全息技术最早于1948年由dennisgabor提出,多应用于小型展柜、小型舞台中,给人带来虚实结合的立体感受。

车载智能机器人,就是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在车内实现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用户不需要佩戴立体眼镜或其他任何的辅助装备,就可以在车内观察到机器人3d影像。

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是全息投影技术在车载领域的首次应用,并结合智能系统属于在车载领域的发明创新。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与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互动,可增加用户的驾驶体验,让用户感觉不孤单,有人陪伴,并可提供用户驾驶提醒、行程提醒、导航、车内状态提醒、车辆故障提醒、娱乐互动等车辆信息提醒功能,也可通过语音或手势控制车辆音响娱乐、空调、天窗等系统,让用户全方位感受车辆的智能性及体贴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是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声纹、语音、手势等输入,实现人车新对话及操控的模式。该系统具有类似智能生命,人可与智能机器人进行沟通交流、八卦聊天、游戏等互动及可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对车辆部分功能的操控;并可结合车辆信息进行指导驾驶提醒、行程提醒、导航、车内状态提醒、车辆故障提醒、娱乐互动等与人交互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一种基于光学原理布局的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系统,用于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通过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车与人智能操控、娱乐互动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包括:车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

车辆信息系统,其与互联网及云端通过移动网络信号连接,通过互联网及云端获取的网络及用户信息,再将互联网信息及车辆信息整合,进行交互处理,完成车辆信息与互联网融合并汇总;

网络通信处理单元,其与车辆信息系统通过总线连接,用于将车辆信息系统整合的数据处理之后,转换成预先设定的信号数据,传递到图像处理单元中;

图像处理单元,其与网络通信处理单元连接或与车辆信息系统集成,接收网络通信处理的数据或直接接收车辆信息系统信息,转换成预先设定的3d智能机器人3d人设、3d动作、图像、语音等,并输出;

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其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连接,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内形成投影面,用于显示智能机器人的3d图像;

人机交互包括非集成式和集成式,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

非集成式中网络通信处理单元与车辆信息系统连接,用于将用户需求(声纹、语音或手势等)、汽车及网络的数据整合处理之后,转换成预先设定的信号数据,传递到图像处理单元中;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单元连接,接收网络通信处理的数据,输出3d机器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是将网络通信传输数据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芯片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转化后的信号要求,调取存储的3d模型及3d视频,图像处理芯片再自动根据传输数据的信息要求及时间长度,生成3d机器人模型,并伴有不同的表情及动作;生成的3d模型转化为3d视频,配合外部的语音共同完成语音、表情及动作的一致性;通过视频传输给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显示。

集成式中车辆信息系统与图像处理单元集成,通过车辆信息系统将用户需求(声纹、语音或手势等)、汽车及网络的数据整合处理之后,内部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过车辆信息系统传输的数据,转化数据并输出的3d机器人视频;图像处理单元是将车辆信息系统的整合后的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处理芯片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处理后的信号要求,调取存储的3d模型及3d视频,图像处理芯片再自动根据传输数据的信息要求及时间长度,生成3d机器人模型,并伴有不同的表情及动作。生成的3d模型转化为3d视频,配合外部的语音共同完成语音、表情及动作的一致性。通过视频传输给全息影像显示单元系统,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显示。

所述的全息投影显示单元是通过tft屏与显示用三棱锥的一个经过镀膜处理的反射面形成45°的角度,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发射到人眼中,让人眼感觉图像是在三棱锥中一个垂直面显示出来的,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内形成虚拟投影面,用于显示机器人的状态,通过3d图像、声音、智能控制等输出,与用户实现智能操控、娱乐互动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提高用户的人机体验及其驾驶安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形象、动作、语音、标识等3d动画增强驾驶员对驾驶的感知及增加人与车的互动,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智能机器人有感情、可陪伴驾驶(使驾驶不孤独)、可沟通交流互动、游戏等娱乐功能,最终实现智能机器人成为车辆的虚拟生命,并实现车与人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智能驾驶管家;并与用户实现智能操控、娱乐互动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提高用户的人机体验及其驾驶安全;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声纹、语音、手势等输入,实现人车新对话及操控的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非集成式车载智能机器人框图。

其中,1、车辆信息系统;2、网络通信处理单元;3、图像处理单元;4、全息影像显示单元;

图2为本发明集成式车载智能机器人框图。

其中,1、车辆信息系统;3、图像处理单元;3、全息影像显示单元;

车辆信息系统1与图像处理单元3采用集成。

图3为本发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声纹、语音、手势等输入,实现人车新对话及操控的模式。

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形象、动作、语音、标识等3d动画增强驾驶员对驾驶的感知及增加人与车的互动,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智能机器人有感情、可陪伴驾驶(使驾驶不孤独)、可沟通交流互动、游戏等娱乐功能,最终实现智能机器人成为车辆的虚拟生命,并实现车与人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智能驾驶管家。

网络通信处理单元2与车辆信息系统1连接,用于将汽车及网络的数据整合处理之后,转换成预先设定的信号数据,传递到图像处理单元系统3中。

图像处理单元3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单元2连接,接收网络通信处理的数据,输出预先设定的3d机器人图像。

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单元2、图像处理单元3连接,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内形成投影面,图像处理单元是将网络通信传输数据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芯片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转化后的信号要求,调取存储的3d模型及3d视频,图像处理芯片再自动根据传输数据的信息要求及时间长度,生成3d机器人模型,并伴有不同的表情及动作;生成的3d模型转化为3d视频,配合外部的语音共同完成语音、表情及动作的一致性;通过视频传输给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显示。所述的全息投影显示单元是通过tft屏与显示用三棱锥的一个经过镀膜处理的反射面形成45°的角度,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发射到人眼中,让人眼感觉图像是在三棱锥中一个垂直面显示出来的,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内形成虚拟投影面,用于显示机器人的状态,通过3d图像、声音、智能控制等输出,与用户实现智能操控、娱乐互动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提高用户的人机体验及其驾驶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3d全息投影智能机器人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声纹、语音、手势等输入,实现人车新对话及操控的模式。

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形象、动作、语音、标识等3d动画增强驾驶员对驾驶的感知及增加人与车的互动,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智能机器人有感情、可陪伴驾驶(使驾驶不孤独)、可沟通交流互动、游戏等娱乐功能,最终实现智能机器人成为车辆的虚拟生命,并实现车与人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智能驾驶管家。

车辆信息系统1与图像处理单元3集成,通过车辆信息系统1将汽车及网络的数据整合处理之后,内部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3。

图像处理单元3通过车辆信息系统1传输的数据,转化数据并输出预先设定的3d机器人图像。

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接收图像处理单元3传输的视频信号(通过lvds、hdmi或以太网等传输方式),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内形成投影面,图像处理单元是将车辆信息系统的整合后的信息数据通过信息处理芯片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芯片,通过处理后的信号要求,调取存储的3d模型及3d视频,图像处理芯片再自动根据传输数据的信息要求及时间长度,生成3d机器人模型,并伴有不同的表情及动作。生成的3d模型转化为3d视频,配合外部的语音共同完成语音、表情及动作的一致性。通过视频传输给全息影像显示单元系统4,并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4显示。

所述的全息投影显示单元是通过tft屏与显示用三棱锥的一个经过镀膜处理的反射面形成45°的角度,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发射到人眼中,让人眼感觉图像是在三棱锥中一个垂直面显示出来的,在全息影像显示单元内形成虚拟投影面,用于显示机器人的状态,通过3d图像、声音、智能控制等输出,与用户实现智能操控、娱乐互动及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提高用户的人机体验及其驾驶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