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5556发布日期:2018-10-16 21:0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终端定位成为了一种各类应用均会涉及到的技术。终端定位是指通过定位技术来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技术。终端定位具体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利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对终端定位、利用定位切换方法对终端进行定位,以及基于基站位置的定位等。现阶段,常采用基于基站位置的定位法。采用基于基站位置的定位法,首先需要确定基站位置。具体的,可利用终端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的强度确定终端附近基站的位置信息。但由于基站信号传播范围较广,且基站信号的强度容易产生波动,导致确定基站位置的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确定基站位置的精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终端的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用户标识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将定位数据按照基站标识分类;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位置确定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用户标识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分类模块,用于将定位数据按照基站标识分类;聚类模块,用于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定位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对一类中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聚类区域可作为一个用户接收到某一基站的信号对该基站的定位搜索区域。从而在定位基站时,可在一个基站下的一个用户对应的聚类区域里定位该基站,与现有技术中根据终端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的强度确定基站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聚类区域为用户经常活动的区域。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聚类区域作为确定基站位置的依据更加全面且更加具有可信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因此利用聚类区域进行基站位置的定位,提高了确定基站位置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1中在基站a1信号覆盖范围内终端b1一段时间内运动的终端自测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手机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手机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站位置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的服务器的示例性硬件架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用于利用可与基站通信的终端对基站进行定位。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可移动的通信终端设备。用户可登录多个终端,或者在多个终端中切换当前使用的终端。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用户登录多个终端或切换终端,终端上所登录的用户标识是相同的。用户标识可以为电话号码、用户名、邮箱地址或应用程序账号等,在此并不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图示区域中具有2个基站和7个终端。7个终端各自均对应1个用户,即每个用户登录1个终端。

2个基站分别为基站a1和基站a2。7个终端分别为终端b1、终端b2、终端b3、终端b4、终端b5、终端b6和终端b7。

图1中以基站a1为中心的虚线圈为基站a1的信号覆盖范围,以基站a2为中心的虚线圈为基站a2的信号覆盖范围。其中,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接收基站a1的信号。终端b5、终端b6和终端b7接收基站a2的信号。

终端在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的过程中,终端可以获取到基站标识(即基站id)、基站的刷新时间等信息和参数。基站标识具有唯一性。终端还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技术或beacon技术等获取终端自测位置信息。beacon技术是指利用基于低功耗蓝牙的信号广播设备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的一种技术。

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包括gps位置信息、wifi位置信息和/或beacon位置信息。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具体可以为经度和纬度等数量化位置参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基站位置确定方法可由服务器执行。具体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可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1中,获取终端的定位数据。

其中,定位数据用于确定基站位置。在一个示例中,每条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用户标识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基站标识用于标识基站。用户标识可用于标识用户。一个用户可拥有多个不同的终端,一个用户标识可对应多个不同的终端或终端标识。终端自测位置信息为终端结合终端自身和某些通信技术手段测量得到的位置信息。比如,如图1所示,终端b1的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a1、用户标识b1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gps1。终端b6的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a2、用户标识b6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gps6。

服务器可主动采集终端的定位数据,也可接收终端主动上报的定位数据,在此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定位数据的准确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确定基站位置的精确度,可在执行步骤s102之前,对定位数据进行筛选,去除脏数据。

具体的,可获取数据筛选参数,数据筛选参数用于筛选定位数据。每条定位数据均对应有数据筛选参数。比如,数据筛选参数可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中的一项或多项。可利用数据筛选参数对定位数据进行筛选,得到步骤s102中分类所需的定位数据。

对于基站的刷新时间来说,基站的刷新时间越短,基站的刷新时间对应的定位数据保留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终端的移动速度来说,终端的移动速度越低,终端的移动速度对应的定位数据保留的可能性越大。对于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来说,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越高,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对应的定位数据保留的可能性越大。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针对数据筛选参数预先设定数据筛选阈值范围,若与定位数据对应数据筛选参数满足数据筛选阈值范围,则保留该定位数据。若与定位数据对应的数据筛选参数不满足数据筛选阈值范围,则去除该定位数据。比如,数据筛选参数包括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对应的数据筛选阈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期望精度阈值。若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大于或等于期望精度阈值,则筛选过程中保留该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对应的定位数据。若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小于期望精度阈值,则筛选过程中去除该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对应的定位数据。

在另一个示例中,也可利用定位数据对应的数据筛选参数对定位数据打分,根据定位数据的分数,确定去除和保留的定位数据。具体的,可预先设定分数阈值范围。若定位数据的分数满足分数阈值范围,则在筛选过程中保留该定位数据。若定位数据的分数不满足分数阈值范围,则在筛选过程中去除该定位数据。

在数据筛选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中的一项的情况下,则可直接对着一项数据筛选参数进行打分。比如,分数阈值范围为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数据筛选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越短,定位数据的分数越高。若根据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对定位数据打出的分数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则保留该定位数据。若根据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对定位数据打出的分数低于期望分数阈值,则去除该定位数据。

在数据筛选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中的两项以上的情况下,可预先为每一项数据筛选参数设置权重系数,然后为每一项数据筛选参数打分。

利用每一项数据筛选参数的分数和每一项数据筛选参数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到数据筛选参数对应的定位数据的分数。分数阈值范围为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若定位数据的分数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则保留该定位数据。若定位数据的分数低于期望分数阈值,则去除该定位数据。例如,数据筛选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预先设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各自对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0.4和0.3。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各自的分数分别为79、86和94。期望分数阈值为80。则该定位数据的分数为79×0.3+86×0.4+94×0.3=86.3。该定位数据的分数大于期望分数阈值,保留该定位数据。

在步骤s102中,将定位数据按照基站标识分类。

在获取到定位数据后,将基站标识相同的定位数据分为一类。比如,如图1所示,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所上传的定位数据中的基站标识均为a1,则将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的定位数据分为一类。

在步骤s103中,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

聚类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聚类后可得到至少一个聚类区域。利用聚类区域细化了不同用户在同一个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不同活动区域。终端具有移动性,每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在一段时间内可产生多条定位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具体的,即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定位数据中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比如,如图1所示,基站a1的信号覆盖范围下具有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则针对基站a1信号覆盖下的终端b1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并针对基站a1信号覆盖下的终端b2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并针对基站a1信号覆盖下的终端b3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并针对基站a1信号覆盖下的终端b4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各自的聚类过程相互独立,并不限定针对终端b1、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各自的聚类过程之间的时序关系。

图3为图1中在基站a1信号覆盖范围内终端b1一段时间内运动的终端自测位置的示意图。终端自测位置是根据终端自测位置信息得到的。由图3可知,针对基站a1信号覆盖范围内终端b1的定位数据进行了聚类,得到了4个聚类区域,分别是聚类区域c11、聚类区域c12、聚类区域c13和聚类区域c14。得到的聚类区域c11、c12、c13和c14为基站a1覆盖范围内终端b1常出现的区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可根据聚类区域c12、c12、c13和c14来确定基站a1的位置。定位数据经过聚类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利用聚类区域确定基站的位置,可提高确定基站位置的准确度。对于图1中基站a1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终端,如终端b2、终端b3和终端b4各自的定位数据的聚类与图3所示的终端b1的定位数据的聚类相似。

具体的,可预先设置聚类区域大小和方差,根据聚类区域大小和方差利用聚类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聚类。比如,对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聚类区域大小可以为聚类区域半径等。比如,可采用isodata聚类方法,对定位数据进行聚类。isodata聚类在普通的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对聚类区域进行合并和分裂的操作。合并是当某一聚类区域中样本数太少,或两个聚类区域太近时,可将这两个聚类区域合并为一个聚类区域。分裂是某一聚类区域中的方差太大时,将该聚类区域分裂为两个聚类区域。

在一个示例中,在得到一类中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后,还可为聚类区域创建区域属性标签。区域属性标签用于标记聚类区域的属性,区域属性标签可以为工作、出行、旅游、就餐、购物等,在此并不限定。根据区域属性标签,可以得到用户在同一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下不同状态或生活轨迹的活动区域。

具体的,可通过定位数据的采集时间或上传时间,来创建区域属性标签。比如,终端可实时向服务器上报获取到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时间,或者,服务器实时从终端采集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时间;根据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时间,创建区域属性标签。或者,定位数据还可包括终端自测位置时间,可根据定位数据中的终端自测位置时间,创建区域属性标签。例如,图3中的聚类区域c11中定位数据对应的时间均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7:00至9:00,则可为聚类区域c11创建区域属性标签“上班出行”。

具体的,也可通过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一些订单信息或付款信息,为聚类区域创建区域属性标签。例如,聚类区域c12中定位数据所关联的付款信息均为餐饮类付款,则可为聚类区域c12创建区域属性标签“就餐”。

当然,也可结合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时间、订单信息、付款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共同为聚类区域创建区域属性标签。终端也可接收用户输入的标签创建指令,根据标签创建指令生成自定义区域属性标签。

为了便于后续服务器对终端的定位,服务器可按照基站标识、用户标识和区域属性标签将定位数据存储。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步骤s104中确定基站位置的准确度,可以在得到聚类区域后,对得到的聚类区域进行筛选,在步骤s104中,根据筛选后保留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

可获取区域筛选参数。区域筛选参数用于进行聚类区域的筛选。比如,区域筛选参数可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和/或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时长。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越多,该聚类区域保留的可能性越高。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时长越长,该聚类区域保留的可能性越高。利用得到的区域筛选参数,筛选得到步骤s104中确定基站位置所需的聚类区域。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针对区域筛选参数预先设定区域筛选阈值范围,若聚类区域的区域筛选参数满足区域筛选阈值范围,则保留该聚类区域。若聚类区域的区域筛选参数不满足区域筛选阈值范围,则去除该聚类区域。例如,区域筛选参数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对应的区域筛选阈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期望数量阈值。若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大于或等于期望数量阈值,则筛选过程中保留该聚类区域。若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小于期望数量阈值,则筛选过程中去除该聚类区域。区域筛选阈值范围可根据工作场景、工作需求等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又比如,也可利用区域筛选参数对聚类区域打分,根据聚类区域的分数,确定去除和保留的聚类区域。具体的,可预先设定分数阈值范围。若聚类区域的分数满足分数阈值范围,则在筛选过程中保留该聚类区域。若聚类区域的分数不满足分数阈值范围,则在筛选过程中去除该聚类区域。分数阈值范围可根据工作场景、工作需求等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在区域筛选参数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或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时长的情况下,则可直接对着一项区域筛选参数进行打分。比如,分数阈值范围为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区域筛选参数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越多,聚类区域的分数越高。若根据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对聚类区域打出的分数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则保留该聚类区域。若根据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打出的分数低于期望分数阈值,则去除该聚类区域。

在数据筛选参数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时长的情况下,可预先为每一项区域筛选参数设置权重系数,为每一项区域筛选参数打分,利用每一项区域筛选参数的分数和每一项区域筛选参数的权重系数,计算得到区域筛选参数对应的聚类区域的分数。分数阈值范围为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若聚类区域的分数高于或等于期望分数阈值,则保留该聚类区域。若聚类区域的分数低于期望分数阈值,则去除该聚类区域。

在步骤s104中,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

基站的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等表示,在此并不限定。

一类中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可作为确定基站位置的依据。由于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应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用户的行为轨迹可能不同,因此一类中不同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可能也不同。每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行为轨迹具有一定规律,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中的定位数据更加全面。因此可利用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中的定位数据,作为确定基站位置所需的训练数据。与现有技术中根据终端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的强度确定基站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聚类区域为用户经常活动的区域。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聚类区域作为确定基站位置的依据更加全面且更加具有可信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因此利用聚类区域进行基站位置的定位,提高了确定基站位置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基站的位置后,还可利用基站的位置对用户进行定位。由于基站的位置的准确度得到提高,则基于基站位置对用户的终端进行定位的准确度也随之提高。而且,不同用户的行动规律不同,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也不同,根据聚类区域确定基站位置的方法也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用户使用的终端而言,终端需要向服务器上报定位数据,以使得服务器利用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并确定基站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在服务器根据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位置之后,还可以通过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向终端推送消息。推送的消息中包括基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确定的消息。由于同一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不用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的行为规律不同,所应该推送的消息也不同。向终端推送基于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确定的消息,可使推送的消息对于用户更有针对性,更贴合用户的需求,提高了消息推送的准确率。终端接收服务器通过基站推送的消息,还可通过显示或播放的方式通知用户推送的消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服务器还可利用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的基站的位置,对用户的终端进行定位,从而得到用户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在服务器定位得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可向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发送定位得到的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可将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作为该终端发起事务请求的位置信息。事务请求可以是外卖请求、交通查询请求、打车出行请求等,在此并不限定。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基站位置确定方法的应用说明。

第一个场景:消息推送

服务器对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进行了定位,并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可基于该基站下某一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将聚类区域中的消息通过该基站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推送。具体的,还可根据聚类区域的区域属性标签,将与该基站下该用户标识对应的区域属性标签下的聚类区域的消息向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推送。

比如,服务器为远程服务器,终端为手机。远程服务器已经根据多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确定了基站的位置。若在中午12:00手机上传的定位数据表示手机的位置位于区域属性标签为“用餐”的聚类区域,则远程服务器可将聚类区域中的用餐消息通过确定了的基站推送至手机。用餐消息可以为该聚类区域中的用餐地点、用餐优惠等等。手机接收远程服务器通过确定了的基站推送的用餐消息,并显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手机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手机接收到用餐消息,手机显示了服务器推送的三个用餐地点的名称和用餐地点的图片。用餐地点3具有优惠券,手机将用餐地点3的优惠券在显示界面上显示。

第二个场景:订单处理

服务器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后,服务器还可根据基站的位置对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进行定位,并得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服务器可将定位得到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可利用接收的位置信息作为订单地址。具体的,该终端可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可选择定位得到的位置信息作为订单地址。

比如,终端为手机。用户需要在手机上通过应用程序下单,该订单需要用户填写收货地址。用户的手机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可选择定位得到的位置信息作为订单地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手机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手机的显示界面显示文字“是否选择采用定位位置作为当前订单收货地址?”、“是”和“否”。终端可接收用户点击“是”或“否”,确定是否采用定位得到的位置信息作为订单地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终端定位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定位装置200可包括数据获取模块201、分类模块202、聚类模块203和定位模块204。

数据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终端的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包括基站标识、用户标识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

分类模块202,用于将定位数据按照基站标识分类。

聚类模块203,用于针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自测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各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

定位模块204,用于根据得到的聚类区域确定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

上述定位数据还可包括终端自测位置时间。

上述聚类模块203具体可用于设置聚类区域大小和方差;根据聚类区域大小和方差利用聚类算法,对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定位数据进行聚类,得到一类中每一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定位装置200还可包括标签创建模块205,该标签创建模块205用于为聚类区域创建区域属性标签。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数据获取模块201还可用于获取数据筛选参数,数据筛选参数包括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刷新时间、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移动速度和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精度中的一项或两项以上;利用数据筛选参数,筛选得到分类所需的定位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聚类模块203还可用于获取区域筛选参数,区域筛选参数包括聚类区域中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数量和/或终端自测位置信息的采样时长;利用区域筛选参数,筛选得到定位所需的聚类区域。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定位装置200还可包括消息推送模块206和发送模块207。

其中,消息推送模块206用于通过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向终端推送消息,消息包括基于用户标识对应的聚类区域确定的消息。

上述定位模块204还可用于根据确定的基站标识对应的基站的位置,对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进行定位,得到与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发送模块207可用于向终端发送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将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作为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发起事务请求的位置信息。

图7为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定位方法和装置的服务器的示例性硬件架构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服务器300包括输入设备301、输入接口302、中央处理器303、存储器304、输出接口305、以及输出设备306。其中,输入接口302、中央处理器303、存储器304、以及输出接口305通过总线3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301和输出设备3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302和输出接口305与总线310连接,进而与服务器300的其他组件连接。

具体地,输入设备3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3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303;中央处理器303基于存储器3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3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3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306;输出设备3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服务器3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也就是说,图7所示的服务器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位置确定方法。

以上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服务器实施例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