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5425发布日期:2018-11-14 01:0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上输出的很多内容都是由后台的源来提供的。例如,电子设备上运行的应用所输出的内容一般都是由后台服务器提供的。

然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当前源所提供的内容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查找和改善。如,网络环境差时很容易造成电子设备输出的视频卡顿,那么,用户只能通过改善网络环境来消除影响。

显然,这种改善影响因素的方式严重依赖用户,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其中,如果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所述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所述第一输出效果和所述第二输出效果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式为由与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由与源不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效果对应第一界面布局,所述第二输出效果对应第二界面布局,所述第一界面布局和所述第二界面布局不同。

优选的,所述保持所述第一输入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包括:

保持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所述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以由所述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

优选的,所述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包括:

获取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当前进度信息;所述当前进度信息包括文件标识以及所述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进度标识;

基于所述当前进度信息访问所述第二源,以使得所述第二源提供与所述文件标识对应的,且通过所述进度标识与所述第一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第二内容,从而以第二方式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优选的,所述第一源和所述第二源的所在网络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源和所述第二源的所在网络类型不同。

优选的,所述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或,所述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

或,如果所述第一方式对应于用户标识,则所述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相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

通信器,用于与第一源或第二源进行通信;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以第一方式在所述显示器上输出来自所述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第二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如果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所述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所述第一输出效果和所述第二输出效果不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当满足条件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其中,如果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所述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所述第一输出效果和所述第二输出效果不同。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包含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具有第一输出效果,如果满足条件,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其中,如果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第一输出效果和第二输出效果不同。由此可见,本申请能够在满足条件时,切换提供内容的源,即将由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切换到由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并且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保持原本的第一输出效果,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源的切换,因此本申请能够通过切换不同源来提供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保证了用户的当前观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界面的一种布局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界面的一种布局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界面的另一种布局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界面的另一种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一种关联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另一种关联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六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步骤102: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

其中,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为不同的方式,第一方式指代为由与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第二方式指代为由与源不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在本申请中,第二方式具体是指为由第一源对应的,且不与第二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

具体的,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指代为:以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指代为:以为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其中,第二源与第二应用对应。

如果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而第二输出效果与第一输出效果不同。也就是说,如果采用与第二源对应的第二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其输出效果与采用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的输出效果不同。

需说明的是,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在应用开发时,就已设定好该应用采用哪种源来提供内容。或者说,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应用和源来自同一开发对象,如同一开发公司。

例如,a客户端应用与a服务器对应,b客户端应用与b服务器对应,即,在现有技术中,a客户端应用只能播放a服务器提供的视频,b客户端应用只能播放b服务器提供的视频。

在本申请中,a客户端应用播放a服务器提供的视频对应于第一方式,b客户端应用播放b服务器提供的视频对应于第一方式,a客户端应用播放b服务器提供的视频对应于第二方式,b客户端应用播放a服务器提供的视频对应于第二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由上述内容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在满足条件时,自动切换提供内容的源,即将由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切换到由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并且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保持原本的第一输出效果,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源的切换,因此本申请能够通过自动切换不同源来提供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保证了用户的当前观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二中,针对输出效果的一种解释下,第一输出效果对应第一界面布局,第二输出效果对应第二界面布局,其中,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

其中,界面布局指代为当前界面针对区域划分和/或内容所处位置的布局方式。

具体的,第一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一界面的布局,第二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二界面的布局,那么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可以指代为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区域的划分方式不完全相同,或者第一界面布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同一内容所设置的位置不完全相同。

例如,图2a示出了第一界面的一种布局示意图,图2b示出了第二界面布局的一种布局示意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界面的区域划分方式与第二界面的区域划分方式不同,而不同区域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3a示出了第一界面的另一种布局示意图,图3b示出了第二界面的另一种布局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虽然第一界面的区域划分方式与第二界面的区域划分方式相同,但是相同区域所展示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针对输出效果的另一种解释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步骤402:如果满足条件,保持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所述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以由所述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

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的过程中,并不改变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只在后台实现第一源和第二源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第一源已提供的,且当前并未输出的第一内容可以保存在缓存中。那么,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如果缓存中仍缓存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将缓存中提供的第一内容输出完毕后,再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而如果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缓存中没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立刻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

也就是说,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与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可以进行无缝连接,以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输出内容的卡顿。

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步骤502: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获取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当前进度信息;

其中,所述当前进度信息包括文件标识以及所述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进度标识。

该文件标识为第一内容所属的文件标识,第一内容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进度标识可以为当前输出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或者为第一源已提供的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

步骤503:基于所述当前进度信息访问所述第二源,以使得所述第二源提供与所述文件标识对应的,且通过所述进度标识与所述第一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第二内容,从而以第二方式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也就是说,第二内容也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共同构成了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其中,进度标识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进行关联指代为第一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前的内容,第二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后的内容。即可选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指代为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属于同一文件标识,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在文件标识所表征整体内容中没有重复性。

如图6a所示,整体内容的总播放长度为l,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的播放长度为l1,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的播放长度为l2,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进行关联点为j1,那么,j1所对应的播放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需说明的是,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同步。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恰好完全输出,此时,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直接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如图6a所示,j1点既为第一源和第二源的源切换点,又是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输出切换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的当前播放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早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但是还缓存有一部分未输出的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那么,将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完全输出后,再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如图6b所示,j2点为第一源和第二源的源切换点,j1点为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的输出切换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所缓存的内容所对应的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四中,第一源和第二源所在网络的类型相同,或者,第一源和第二源所在网络的类型不同。

其中,在进行第一源和第二源之间的切换时,可以进行同网络类型的源之间的切换,如,第一源和第二源均处于互联网中,具体的如第一源和第二源为处于互联网中的不同服务器。

作为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用户通过电子设备在线观看视频,当网络环境差时,电子设备可以在保持当前输出效果的基础上,切换提供视频的服务器。由于该切换只发生在后台,用户不会感知到提供视频的源已经进行了切换。

其中,在进行第一源和第二源之间的切换时,也可以进行不同网络类型的源之间的切换,如第一源处于互联网中,第二源处于广电网中。

作为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智能电视,用户通过点播的方式观看视频时,即在线观看视频,当智能电视发现某一电视台也正在广播该视频,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在保持当前输出效果的基础上,切换到电视台来输出视频,这样既不占用网络环境,又能够达到较好的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该切换只发生在后台,用户不会感知到提供视频的源已经进行了切换,即使得用户仍通过点播的方式观看电视台广播的视频。

在本实施例中,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

当满足第二条件时,且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时,则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切换到以第一方式来输出来自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

需说明的是,前文实施例所提及的条件可以称之为第一条件,以与本实施例中第二条件进行区分,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类似。例如,第一条件为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那么,相应的,第二条件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也具有内容关联性,具体的,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来自同一文件标识,且属于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输出的内容。如,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相隔预设时间长度后的内容,或者,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属于相邻的,且位于当前输出内容之后的下一集内容。需说明的是,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指代为,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在其所属文件标识中的整体内容的播放进度包含在第三内容中。这种情况下,第三内容可以包括部分第二内容或者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当前进度标识为起点的。

如果第三内容包括第二内容的部分,那么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需要确定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在所述第三内容中查找所述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来输出第三内容。如果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为起点的,那么,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直接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输出第三内容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当满足第二条件时,切换回第一源提供第三内容,当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不同网络类型时,能够在第二源不满足条件时,立刻切换回来,由于预加载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因此能够流畅的实现内容的切换,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而即便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同一网络类型,当确定第二源的网络环境差时,也能够立刻切换回来,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

在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五中,上述条件(或者说第一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可以为第一源与用于输出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之间的网络环境,该网络参数用于表征相应网络环境的好坏,如网络参数可以为网络吞吐量。

第一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预先设定,本申请不做限定。

或,所述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为电子设备接收的但未输出的内容,具体可以为缓存中的第一内容。即,当缓存中的第一内容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满足条件。

或,如果所述第一方式对应于用户标识,则所述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相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

第一方式下对应有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其中,预设属性可以为预设特殊权限属性。例如,预设特殊权限属性用于表征当前登录用于输出第一源的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的用户为会员。

这种情况下,可以检测当前第一内容的质量是否达到第三阈值,如果未达到第三阈值,确定满足条件,从而在保持当前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而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即第二内容的质量好于第一内容的质量,以给具有特殊权限的属性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效果。

第一内容的质量具体可以指代为第一内容的清晰度,或者第一内容的播放流畅度等等。

与上述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下通过几个装置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100、通信器200以及处理器300,其中:

处理器300用于以第一方式在显示器100上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第二内容。

通信器200,用于与第一源或第二源进行通信。

其中,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为不同的方式,第一方式指代为由与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第二方式指代为由与源不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在本申请中,第二方式具体是指为由第一源对应的,且不与第二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

具体的,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指代为:以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指代为:以为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其中,第二源与第二应用对应。

如果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而第二输出效果与第一输出效果不同。也就是说,如果采用与第二源对应的第二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其输出效果与采用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的输出效果不同。

需说明的是,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在应用开发时,就已设定好该应用采用哪种源来提供内容。或者说,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应用和源来自同一开发对象,如同一开发公司。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在满足条件时,自动切换提供内容的源,即将由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切换到由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并且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保持原本的第一输出效果,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源的切换,因此本申请能够通过自动切换不同源来提供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保证了用户的当前观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二中,针对输出效果的一种解释下,第一输出效果对应第一界面布局,第二输出效果对应第二界面布局,其中,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

其中,界面布局指代为当前界面针对区域划分和/或内容所处位置的布局方式。

具体的,第一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一界面的布局,第二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二界面的布局,那么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可以指代为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区域的划分方式不完全相同,或者第一界面布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同一内容所设置的位置不完全相同。

针对输出效果的另一种解释下,处理器在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所述第二源的第二内容中,具体用于保持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所述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以由所述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

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的过程中,并不改变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只在后台实现第一源和第二源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第一源已提供的,且当前并未输出的第一内容可以保存在缓存中。那么,处理器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如果缓存中仍缓存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将缓存中提供的第一内容输出完毕后,再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而如果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缓存中没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处理器立刻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

也就是说,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与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可以进行无缝连接,以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输出内容的卡顿。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三中,处理器在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中具体用于,获取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当前进度信息,基于所述当前进度信息访问所述第二源,以使得所述第二源提供与文件标识对应的,且通过进度标识与所述第一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第二内容,从而以第二方式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其中,当前进度信息包括文件标识以及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进度标识。

该文件标识为第一内容所属的文件标识,第一内容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进度标识可以为当前输出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或者为第一源已提供的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

第二内容也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共同构成了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其中,进度标识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进行关联指代为第一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前的内容,第二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后的内容。即可选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指代为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属于同一文件标识,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在文件标识所表征整体内容中没有重复性。

需说明的是,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同步。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恰好完全输出,此时,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直接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的当前播放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早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但是还缓存有一部分未输出的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那么,将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完全输出后,再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所缓存的内容所对应的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四中,所述第一源和所述第二源的所在网络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一源和所述第二源的所在网络类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之后,还可以用于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当满足第二条件时,且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时,则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切换到以第一方式来输出来自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

需说明的是,前文实施例所提及的条件可以称之为第一条件,以与本实施例中第二条件进行区分,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类似。例如,第一条件为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那么,相应的,第二条件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也具有内容关联性,具体的,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来自同一文件标识,且属于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输出的内容。如,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相隔预设时间长度后的内容,或者,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属于相邻的,且位于当前输出内容之后的下一集内容。需说明的是,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指代为,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在其所属文件标识中的整体内容的播放进度包含在第三内容中。这种情况下,第三内容可以包括部分第二内容或者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当前进度标识为起点的。

如果第三内容包括第二内容的部分,那么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需要确定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在所述第三内容中查找所述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来输出第三内容。如果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为起点的,那么,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直接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输出第三内容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当满足第二条件时,切换回第一源提供第三内容,当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不同网络类型时,能够在第二源不满足条件时,立刻切换回来,由于预加载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因此能够流畅的实现内容的切换,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而即便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同一网络类型,当确定第二源的网络环境差时,也能够立刻切换回来,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五中,上述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可以为第一源与用于输出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之间的网络环境,该网络参数用于表征相应网络环境的好坏,如网络参数可以为网络吞吐量。

或,所述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为电子设备接收的但未输出的内容,具体可以为缓存中的第一内容。即,当缓存中的第一内容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满足条件。

或,如果所述第一方式对应于用户标识,则所述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相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

第一方式下对应有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其中,预设属性可以为预设特殊权限属性。例如,预设特殊权限属性用于表征当前登录用于输出第一源的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的用户为会员。

这种情况下,处理器具体可以用于检测当前第一内容的质量是否达到第三阈值,如果未达到第三阈值,确定满足条件,从而在保持当前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而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即第二内容的质量好于第一内容的质量,以给具有特殊权限的属性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效果。

第一内容的质量具体可以指代为第一内容的清晰度,或者第一内容的播放流畅度等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六中,如图8所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输出单元801、第二输出单元802。其中:

第一输出单元801,用于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且具有第一输出效果;

第二输出单元802,用于当满足条件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

其中,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

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为不同的方式,第一方式指代为由与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第二方式指代为由与源不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在本申请中,第二方式具体是指为由第一源对应的,且不与第二源对应的应用输出内容的方式。

具体的,第二输出单元802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一源的第一内容,指代为:第二输出单元802以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第二输出单元802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指代为:第二输出单元802以为由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其中,第二源与第二应用对应。

如果以第一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具有第二输出效果,而第二输出效果与第一输出效果不同。也就是说,如果采用与第二源对应的第二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则其输出效果与采用与第一源对应的第一应用来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的输出效果不同。

需说明的是,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在应用开发时,就已设定好该应用采用哪种源来提供内容。或者说,源与应用对应指代为应用和源来自同一开发对象,如同一开发公司。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在满足条件时,自动切换提供内容的源,即将由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切换到由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并且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保持原本的第一输出效果,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源的切换,因此本申请能够通过自动切换不同源来提供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保证了用户的当前观看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七中,针对输出效果的一种解释下,第一输出效果对应第一界面布局,第二输出效果对应第二界面布局,其中,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

其中,界面布局指代为当前界面针对区域划分和/或内容所处位置的布局方式。

具体的,第一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一界面的布局,第二界面布局可以对应于针对第二界面的布局,那么第一界面布局和第二界面布局不同可以指代为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区域的划分方式不完全相同,或者第一界面布和第二界面中针对同一内容所设置的位置不完全相同。

针对输出效果的另一种解释下,本实施例中,第二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满足条件,保持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所述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以由所述第二源提供第二内容。

在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的过程中,并不改变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只在后台实现第一源和第二源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第一源已提供的,且当前并未输出的第一内容可以保存在缓存中。那么,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如果缓存中仍缓存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将缓存中提供的第一内容输出完毕后,再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而如果在保持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不变,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时,缓存中没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则立刻通过输出第一内容的应用界面输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

也就是说,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与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可以进行无缝连接,以使得用户不会感知到输出内容的卡顿。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八中,第二输出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满足条件,保持所述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获取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所述第一内容的当前进度信息。

其中,所述当前进度信息包括文件标识以及所述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二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进度标识。

该文件标识为第一内容所属的文件标识,第一内容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进度标识可以为当前输出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或者为第一源已提供的第一内容的进度标识。

第二输出单元还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当前进度信息访问所述第二源,以使得所述第二源提供与所述文件标识对应的,且通过所述进度标识与所述第一内容进行内容关联的第二内容,从而以第二方式输出所述第二内容。

第二内容也为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中的部分内容,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共同构成了文件标识所表征的整体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其中,进度标识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进行关联指代为第一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前的内容,第二内容为整体内容的进度标识之后的内容。即可选的,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具有内容关联性指代为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属于同一文件标识,但第一内容和第二内容在文件标识所表征整体内容中没有重复性。

需说明的是,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同步。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由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后,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恰好完全输出,此时,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直接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的当前播放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另一种情况下,第一源和第二源的切换时间早于由输出第一内容切换到输出第二内容的切换时间。这种情况下,当满足条件时,将第一源切换到第二源,但是还缓存有一部分未输出的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那么,将第一源提供的第一内容完全输出后,再输出由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这种情况下,满足条件时整体内容所缓存的内容所对应的进度即为进度标识。

在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九中,第一源和第二源所在网络的类型相同,或者,第一源和第二源所在网络的类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预加载单元和第三输出单元。其中:

预加载单元,用于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

第三输出单元,用于当满足第二条件时,且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时,则在保持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切换到以第一方式来输出来自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

需说明的是,前文实施例所提及的条件可以称之为第一条件,以与本实施例中第二条件进行区分,其中,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可以类似。例如,第一条件为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那么,相应的,第二条件为第二源提供的第二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也具有内容关联性,具体的,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与第二内容来自同一文件标识,且属于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输出的内容。如,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相隔预设时间长度后的内容,或者,预加载的第三内容为文件标识所属整体内容中,与当前输出内容属于相邻的,且位于当前输出内容之后的下一集内容。需说明的是,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能够与第三内容进行拼接指代为,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在其所属文件标识中的整体内容的播放进度包含在第三内容中。这种情况下,第三内容可以包括部分第二内容或者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当前进度标识为起点的。

如果第三内容包括第二内容的部分,那么第三输出单元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需要确定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在所述第三内容中查找所述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来输出第三内容。如果第三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进度是以当前输出的第二内容的进度标识为起点的,那么,将第二内容切换到第二内容时,直接以所述进度标识为起点输出第三内容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加载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当满足第二条件时,切换回第一源提供第三内容,当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不同网络类型时,能够在第二源不满足条件时,立刻切换回来,由于预加载有第一源提供的第三内容,因此能够流畅的实现内容的切换,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而即便第一源和第二源处于同一网络类型,当确定第二源的网络环境差时,也能够立刻切换回来,保证了用户的观看效果。

在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十中,上述条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源提供所述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参数小于第一阈值。

其中,第一源提供第一内容的网络环境可以为第一源与用于输出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之间的网络环境,该网络参数用于表征相应网络环境的好坏,如网络参数可以为网络吞吐量。

第一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预先设定,本申请不做限定。

或,所述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一源已提供的且未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第一内容为电子设备接收的但未输出的内容,具体可以为缓存中的第一内容。即,当缓存中的第一内容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满足条件。

或,如果所述第一方式对应于用户标识,则所述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相应的,所述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

第一方式下对应有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具有预设属性,其中,预设属性可以为预设特殊权限属性。例如,预设特殊权限属性用于表征当前登录用于输出第一源的第一内容的第一应用的用户为会员。

这种情况下,第二输出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检测当前第一内容的质量是否达到第三阈值,如果未达到第三阈值,确定满足条件,从而在保持当前第一输出效果的情况下,以第二方式输出来自第二源的第二内容,而第二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内容的单位数据量,即第二内容的质量好于第一内容的质量,以给具有特殊权限的属性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效果。

第一内容的质量具体可以指代为第一内容的清晰度,或者第一内容的播放流畅度等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包含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