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0738发布日期:2018-11-17 00: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发展进步,用户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占比的需求越来越高,全屏或者高屏占比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设置于显示屏一侧的受话器,会限制移动终端的全屏化设计。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设计刘海屏,并在刘海屏上预留的非显示区域设置受话器,以便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虽然刘海屏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但是刘海屏上的用于布局受话器的非显示区域的存在,同样会限制移动终端的全屏设计。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存在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存在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一开口;

受话器组件,所述受话器组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开口,且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出声孔;

以及,与所述受话器组件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在所述容置槽内转动;

其中,所述出声孔能够随所述受话器组件的转动显露于所述开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受话器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容置槽内,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实现将声音外放;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受话器组件,可以省去受话器组件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组件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包括一开口;

受话器组件20,所述受话器组件20位于所述容置槽11内,并部分显露于所述开口,且所述受话器组件20包括出声孔21;

以及,与所述受话器组件20连接的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20在所述容置槽11内转动;

其中,所述出声孔21能够随所述受话器组件20的转动显露于所述开口。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包括显示屏和后盖的单面屏移动终端,容置槽11可以设于显示屏和后盖之间壳体10上;而对于包括相背设置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容置槽11可以设于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壳体10上。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声音的麦克风以及用于发出声音的受话器,为了方便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的受话器更好的接听电话或者听取其他语音信息,容置槽11与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分别设于壳体10的两相对侧。比如,麦克风位于壳体10的底部,则容置槽11设于壳体10的顶部;又或者麦克风位于壳体10的顶部,则容置槽11设于壳体10的底部。

受话器组件20可以用于接听电话或者听取其他语音信息,通过将受话器组件20设置于容置槽11内,并部分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其中,显露于开口部分的受话器组件20与壳体10在视觉上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移动终端的整体性和美观度。而且,受话器组件20还包括可以将声音连通至外界的出声孔21,在出声孔21处还可以设置外观装饰罩或者防尘网等结构件,以保证出声孔21的美观度和清洁度,并延长受话器组件20的使用寿命。

驱动机构30设于壳体10内侧,且与受话器组件20连接,并可驱动受话器组件20在容置槽11内转动,以使出声孔21能够随受话器组件20的转动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使出声孔21与外界接触,以便将声音外放,实现用户使用受话器组件20接听电话或者听取语音信息。

其中,驱动机构30可以是电机,还可以是借助外力的拨动机构,以使出声孔21可以在转动至多个位置并进行切换,以实现受话器组件20的功能。优选的,驱动机构30可以是步进电机,以使受话器组件20可以在容置槽11内进行额定角度的转动,以实现出声孔21转动角度的精准定位。

这样,如图4所示,在移动终端待机或者不需要使用受话器组件20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0驱动受话器组件20转动,以使出声孔21调整至远离容置槽11开口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出声孔21隐藏,从而有效防止灰尘和液体进入,避免出声孔21被堵塞。而在需要使用受话器组件20进行通话或者听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控制驱动机构30驱动受话器组件20转动,以使出声孔21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使出声孔21与外界接触,以便将声音外放,实现用户可以受话器组件20接听电话或者听取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对于包括第一屏幕a和第二屏幕b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确定哪个屏幕朝向用户的耳朵,并将出声孔21调整至朝向用户耳朵所在一侧,以实现用户可以自由使用第一屏幕a或者第二屏幕b操作,并接听电话,而不要考虑出声孔21的位置,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具体的,如图5所示,当确定第一屏幕a为朝向用户耳朵的屏幕时,则控制出声孔21朝向第一屏幕a;如图6所示,当确定第二屏幕b为朝向用户耳朵的屏幕时,则控制出声孔21朝向第二屏幕b。

可选的,所述受话器组件20包括基座22和受话器23,所述基座22设有容置腔221,所述受话器23位于所述容置腔221内,所述基座22与所述驱动机构30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置槽11内,且所述受话器23能够随所述基座22在所述容置槽11内转动;

所述受话器23设有出声通道231,所述出声通道231与所述出声孔21连通,且所述出声通道231与所述容置腔221隔离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基座22可以与驱动机构30驱动连接,即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基座22在容置槽11内转动。比如,可以在基座22上设置与驱动机构30的驱动轴匹配的轴孔,以使驱动机构30的驱动轴驱动基座22转动。

其中,容置腔221相当于受话器23的后腔,出声通道231相当于受话器23的前腔,通过将出声通道231与容置腔221隔离设置,并实现出声通道231与容置腔221的声学隔离,可以有效提升受话器23的音放效果。

优选的,基座22为圆筒状基座,以便于基座22在容置槽11内转动,其中,出声孔21设置于圆筒状基座的周面上,并沿圆筒状基座的中心线方向呈线性排列设置。而且受话器23的出声通道231针对出声孔21设置,且与出声孔21连通,以便将受话器23发出的声音更好的通过出声孔21外放,提升受话器23的音放效果。

移动终端还包括信号引线40,信号引线40用于给受话器23提供声音电信号,并分别电连接受话器23和移动终端的主板(未图示)。

可选的,所述受话器组件20与所述容置槽11之间密封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受话器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实现受话器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密封,进而防止灰尘或者液体从受话器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以提升移动终端在容置槽11处的密封效果。其中,密封结构可以是硅胶软垫、泡棉等常用的密封结构,由于硅胶软垫和泡棉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预压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受话器组件20与容置槽11之间的间隙处的密封效果。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受话器组件2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置槽11内,并通过驱动机构30驱动受话器组件20转动,以使受话器组件20的出声孔21显露于容置槽11的开口,实现将声音外放;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受话器组件,可以省去受话器组件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并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

该步骤中,第一输入可以是用于触发启动受话器组件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

比如,电话通信中,第一输入可以为作用于被叫方移动终端的接听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以响应呼叫方的通话请求,实现电话通信。又或者在其他应用中,当需要使用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时,可以通过检测对应的确认按钮上的第一输入,以启动受话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受话器组件没有被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默认设置在远离移动终端的容置槽开口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出声孔隐藏,关闭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液体通过出声孔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并避免由于灰尘等杂物堵孔造成受话器的声音小、杂音或者无音等问题。

在检测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即在需要使用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即将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与外界连通,以实现受话器组件的功能。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受话器组件,可以省去受话器组件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具体的,可以将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转动至容置槽开口,并朝向显示屏的一侧,以便使受话器组件的声音能够传送至靠近屏幕一侧的用户的耳朵,优化受话器组件的声音外放效果。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关闭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二输入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隐藏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内。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可以是用于触发关闭受话器组件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比如,电话通信中,第一输入可以为作用于被叫方移动终端的挂断按钮上的点击操作或者按压操作,以挂断呼叫方的通话请求,结束电话通信。

在检测到第二输入的情况下,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隐藏在远离容置槽的开口的一侧(即移动终端的内部),将出声孔隐藏,关闭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液体通过出声孔进入到移动终端的内部,并避免由于灰尘等杂物堵孔造成的受话器声音小、杂音或者无音等问题。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所述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包括: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确定所述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所述目标屏幕为朝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一屏幕的一侧;在所述目标屏幕为所述第二屏幕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所述第二屏幕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的双面屏移动终端,在检测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双面屏移动终端的目标屏幕,比如,可以将朝向用户耳朵的屏幕作为目标屏幕;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在容置槽内转动,以使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并朝向目标屏幕的第一侧。其中,若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则将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若目标屏幕为第二屏幕,则将出声孔转动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

在电话通信中,可以通过红外接近传感器(感应方向与对应的屏幕显示朝向一致),即可感知是否有使用对应的屏幕拨打或者接听电话;或者通过屏幕模组中的触控感应功能,感知用户当前操作、人脸靠近或者解除状态,来确定用户是否正在使用该屏幕,并将用户正在使用的屏幕确定为目标屏幕。

其中,在通话过程中,若存在目标屏幕变更的情况,可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转动,并调整出声孔的朝向。比如,若当前目标屏幕为第一屏幕,当用户将目标屏幕变更为第二屏幕时,则将出声孔从朝向第一屏幕的一侧调整至朝向第二屏幕的一侧,以便用户更好的接听受话器组件发出的声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乐趣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屏幕变更的过程中,可以控制驱动机构转动更小的角度,以实现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可以节省受话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能量损耗。比如,出声孔只需要转动90°就可以实现出声孔朝向的调整,这样就不用控制出声孔转动270°,以降低受话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可选的,所述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出声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未存在所述遮挡物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在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继续转动,以使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处未存在遮挡物的区域,从而使受话器组件发出的声音能够恢复正常。

比如,在出声孔转动至显露于容置槽开口的位置后,若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在出声孔的附近有遮挡物,或者移动终端的音量检测器检测到出声孔发出的音量小于正常音量,则确定处于当前位置的出声孔被遮挡物遮挡或者堵塞;在确定出声孔被障碍物遮挡或者堵塞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继续转动,直至受话器的声音外放效果恢复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受话器组件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在接收到启动所述移动终端的受话器组件的第一输入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受话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置槽的开口。这样,通过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置受话器组件,并可以根据受话器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驱动机构驱动受话器组件转动,以将受话器组件的出声孔显露于容置槽的开口,实现受话器组件的功能,相对于在显示屏一侧布局受话器组件,可以省去受话器组件在显示屏一侧的布局空间,以及避免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侧开孔,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