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8919发布日期:2018-12-14 22:4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手机终端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因此研究手机用户的行为,变得十分有意义。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一旦某个用户更换了手机,由于无法获知该用户的新手机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基于手机终端来对该用户的画像及行为进行持续分析。

为此,如何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两者对应于同一用户,以便于后续基于新手机终端来对该用户的画像及行为进行持续、全部的分析,其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可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得两者对应于同一用户,打通了不同手机终端下的画像及行为,以供对用户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用于根据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确定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并将更换手机前后的两个手机终端进行关联,包括:

获取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针对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

选取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可选地,所述待分析时段划分为m个等时长的周期,每个所述周期包括n个检测时段;

在任一所述周期内的任一所述检测时段,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所述检测时段内至少一次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则在该所述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1;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所述检测时段内没有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则在该所述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0;

所述出现规律包括:针对各所述检测时段,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

可选地,所述针对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y_i表示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i∈[1,n];

根据第j个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xj_i表示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第j个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j∈[1,s],s为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总数量;

所述针对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采用预设的向量相似度算法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可选地,所述采用预设的向量相似度算法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其中,α和β分别为预先设置的常数。

可选地,α和β分别为: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扫描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从扫描范围覆盖所述特定位置的扫描终端中,获取所述扫描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所扫描到全部手机终端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对应手机终端的mac地址、对应手机终端被所述扫描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刻;

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第一预设筛选规则,从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一个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

筛选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通过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步骤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第二预设筛选规则,从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满足如下条件:

1)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所述待分析时段的结束时刻为t3,其中,t3-t2>t1,t1为第一预设时长阈值;

2)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1,其中,d1>d1,d1为第一预设天数阈值;

3)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被更换前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1为第一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均满足如下条件:

1)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其中,t3-t2'<t2,t2为第二预设时长阈值;

2)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1’,其中|t1’-t2|≤t3,t3为第三预设时长阈值;

3)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2,其中,d2>d2,d2为第二预设天数阈值;

4)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从第一次被扫描到至最后一次被扫描到的期间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2为第二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系统,用于根据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确定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并将更换手机前后的两个手机终端进行关联,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计算模块,用于针对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

关联模块,用于选取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可选地,所述待分析时段划分为m个等时长的周期,每个所述周期包括n个检测时段;

在任一所述周期内的任一所述检测时段,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所述检测时段内至少一次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则在该所述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1;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所述检测时段内没有出现于所述特定位置,则在该所述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0;

所述出现规律包括:针对各所述检测时段,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向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y_i表示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i∈[1,n];

第二向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j个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xj_i表示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第j个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j∈[1,s],s为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总数量;

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采用预设的向量相似度计算系统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向量相似度计算单元,用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其中,α和β分别为预先设置的常数。

可选地,α和β分别为:

可选地,还包括:

扫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扫描信息,具体包括:从扫描范围覆盖所述特定位置的扫描终端中,获取所述扫描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所扫描到全部手机终端的扫描信息,所述扫描信息包括对应手机终端的mac地址、对应手机终端被所述扫描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刻;

第一筛选模块,用于基于全部的扫描信息筛选出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具体包括:根据第一预设筛选规则,从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一个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

第二筛选模块,用于基于全部的扫描信息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具体包括:根据通过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步骤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第二预设筛选规则,从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

可选地,通过所述第一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满足如下条件:

1)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所述待分析时段的结束时刻为t3,其中,t3-t2>t1,t1为第一预设时长阈值;

2)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1,其中,d1>d1,d1为第一预设天数阈值;

3)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被更换前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所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1为第一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通过所述第二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各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均满足如下条件:

1)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其中,t3-t2'<t2,t2为第二预设时长阈值;

2)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1’,其中|t1’-t2|≤t3,t3为第三预设时长阈值;

3)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2,其中,d2>d2,d2为第二预设天数阈值;

4)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从第一次被扫描到至最后一次被扫描到的期间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所述备选新手机终端在所述待分析时段内被所述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2为第二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通过计算各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之间相似度,并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得两手机终端对应于同一用户,打通了不同手机终端下的画像及行为,以供对用户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和手机终端关联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用于根据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确定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并将更换手机前后的两个手机终端进行关联,包括:

步骤s1、获取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在本发明中,以特定位置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研究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时刻,可以得到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步骤s2、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基于上述步骤s2相同的过程,可得到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备选新手机终端是指可能作为同一用户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的若干个终端。本发明对步骤s1和步骤s2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

对于获取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方法将在后续内容中进行描述。

步骤s3、针对各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

对于同一用户而言,在更换手机前后,其活动规律会保持一致性;相应地,其在更换手机前所拥有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与在更换手机后所拥有的新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两者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基于该原理,在步骤s3中,分别计算各备选新手机终端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

步骤s4、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在步骤s4中,通过对步骤s3计算出的各相似度进行比较,并确定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一个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并将该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在本发明中,计算各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之间相似度,并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得两手机终端对应于同一用户,打通了不同手机终端下的画像及行为,以供对用户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所示手机终端关联方法为基于图1所示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的一种具体化方案,该手机终端关联方法包括:

步骤s01、获取扫描信息。

步骤s01具体包括:从扫描范围覆盖特定位置的扫描终端中,获取扫描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所扫描到全部手机终端的扫描信息。

在本发明中,在特定位置所对应区域内预先设置有扫描终端(例如路由器),该扫描终端扫描范围覆盖特定位置;该扫描终端可通过路由器扫描或者局域网arp协议扫描等方式对其周边的手机终端进行扫描。当扫描终端扫描到某个手机终端时,则表明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此时生成该手机终端的一个扫描信息,该扫描信息包括该手机终端的mac地址和当前扫描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特定位置”优选为用户经常去的位置,例如:家里、公司;本发明中的特定位置可以是指某一个具体位置,也可是多个位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待分析时段内,扫描终端实时对处于特定位置的手机终端进行扫描,并生成相应的扫描信息,同时将扫描信息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待分析时段内可以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其中,待分析时段越长,则后续获取到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越精准,但是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待分析时段为2年。

步骤s02、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

步骤s02具体包括:根据第一预设筛选规则,从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一个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

其中,通过第一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满足如下条件:

1)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待分析时段的结束时刻为t3,其中,t3-t2>t1,t1为第一预设时长阈值。

2)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1,其中,d1>d1,d1为第一预设天数阈值;

3)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被更换前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1为第一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t1为3个月(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的结束前3个月不再出现于特定位置),d1为60天(待关联旧手机终端至少活跃60天),e1为0.5次/天(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被更换前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大于0.5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t1、d1和e1的值进行设计、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数量可能为多个,在本发明中,可从中先随机选取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作为研究对象。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用于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第一预设筛选规则进行设计和调整。

步骤s03、筛选备选新手机终端。

步骤s03具体包括:根据通过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步骤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第二预设筛选规则,从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

通过第二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均满足如下条件:

1)备选新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其中,t3-t2'<t2,t2为第二预设时长阈值;

2)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1’,其中|t1’-t2|≤t3,t3为第三预设时长阈值;

3)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2,其中,d2>d2,d2为第二预设天数阈值;

4)备选新手机终端从第一次被扫描到至最后一次被扫描到的期间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2为第二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t2为3个月(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的结束前3个月仍出现于特定位置),t3为15天,d2为60天(备选新手机终端至少活跃60天),e2为0.5次/天(备选新手机终端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大于0.5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t2、t3、d2和e2的值进行设计、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手机终端的数量为多个,这些手机终端均作为备选新手机终端。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用于筛选备选新手机终端的第二预设筛选规则进行设计和调整。

通过上述步骤s01~s03可获取到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多个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在本发明中,假定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总数量为s。

步骤s1、获取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在本发明中,待分析时段划分为m个等时长的周期,每个周期包括n个检测时段;在任一周期内的任一检测时段,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内至少一次出现于特定位置,则在该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1;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内没有出现于特定位置,则在该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0;出现规律包括:针对各检测时段,在待分析时段内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

以待分析时段为2年,周期为1周,1周划分为56个检测时段(一周包括7天,在每一天中以3小时作为一个检测时段,一天包括8个检测时段,一周包括56个检测时段)为例,则待分析时段划分为104个等时长的周期。根据该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的扫描信息,可获取该104个周期中,每周期内每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在本发明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待分析时段、周期、检测时段的具体取值进行设计和调整。

为方便描述,将第k个周期内的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记为bk_i,其中,k∈[1,m],i∈[1,n]。在待分析时段内,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为y_i,

在待分析时段内,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各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构成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步骤s1a、根据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

其中,周期向量

步骤s2、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基于上述获取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的相同方法,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其中,为方便描述,将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在第k个周期内的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记为aj_k_i,其中,j∈[1,s]。在待分析时段内,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为xj_i,在待分析时段内,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各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构成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步骤s2a、根据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

在步骤s2a中,根据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为其中

步骤s3、针对各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

可选地,步骤s3包括:

步骤s301、采用预设的向量相似度算法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在本发明中,使用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周期向量与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周期向量之间的相似度,作为两者出现规律的相似度。

进一步可选地,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其中,α和β分别为预先设置的常数。

本发明中,优选地α和β分别为:具体地,在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之间相似度时,首先将周期向量中的每一项均减去一个平均值周期向量中的每一项均减去一个平均值然后再计算经过处理后的两个周期向量之间的余弦距离。在计算两个周期向量余弦距离之前,减去每个向量对应的平均值,可为了突出向量在不同维度的差值,余弦计算是建立在向量的角度基础上,减去平均值之后,不同维度间的差异化会体现的比较明显,两周期向量的角度的差异化更加明显。当然,本发明中α和β还可取其他值(在计算余弦距离之前,先对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进行预处理),此处不再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过采用向量的余弦相似度算法来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余弦距离(当α和β均不为0时,表示先对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计算余弦距离),且将计算结果作为相似度的情况,其仅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可选方案,本发明中还可采用其他向量相似度算法来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例如,先分别计算周期向量和周期向量的单位向量,再计算周期向量所对应的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所对应周期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并将该欧式距离作为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步骤s4、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02中可得到符合第一筛选规则的多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实际应用中,可针对每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均执行上述步骤s03~步骤s4,从而可获取每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各自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分别提供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方法,通过计算各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之间相似度,并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得两手机终端对应于同一用户,打通了不同手机终端下的画像及行为,以供对用户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手机终端关联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手机终端关联系统可用执行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手机终端关联方法,用于根据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确定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并将更换手机前后的两个手机终端进行关联,该手机终端关联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第二获取模块2、计算模块3和关联模块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第二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出现于特定位置的出现规律;

计算模块3用于针对各备选新手机终端,计算该备选新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之间的相似度;

关联模块4用于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所对应的出现规律的相似度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模块1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第二获取模块2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计算模块3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关联模块4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4。对于各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待分析时段划分为m个等时长的周期,每个周期包括n个检测时段;在任一周期内的任一检测时段,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内至少一次出现于特定位置,则在该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1;若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内没有出现于特定位置,则在该周期内该检测时段所对应的出现频数记为0;出现规律包括:针对各检测时段,在待分析时段内对应的手机终端在该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

进一步可选地,该手机终端关联系统还包括:第一向量生成模块5和第二向量生成模块6。

其中,第一向量生成模块5用于根据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y_i表示在待分析时段内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i∈[1,n];

第二向量生成模块6用于根据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生成对应的周期向量其中xj_i表示在待分析时段内第j个备选新手机终端在第i个检测时段的出现频数之和,j∈[1,s],s为备选新手机终端的总数量。

此时,计算模块3具体用于采用预设的向量相似度计算系统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作为一种具体可选方案,计算模块3包括:向量相似度计算单元(未示出),向量相似度计算单元用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周期向量与周期向量的相似度

其中,α和β分别为预先设置的常数。可选地,α和β分别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向量生成模块5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a,第二向量生成模块6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2a,向量相似度计算单元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对于各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手机终端关联系统还包括:扫描信息获取模块7、第一筛选模块8和第二筛选模块9。

其中,扫描信息获取模块7用于获取扫描信息,具体包括:从扫描范围覆盖特定位置的扫描终端中,获取扫描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所扫描到全部手机终端的扫描信息,扫描信息包括对应手机终端的mac地址、对应手机终端被扫描终端扫描到的扫描时刻。

第一筛选模块8用于基于全部的扫描信息筛选出一个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具体包括:根据第一预设筛选规则,从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一个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

更具体地,通过第一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满足如下条件:

1)待关联旧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待分析时段的结束时刻为t3,其中,t3-t2>t1,t1为第一预设时长阈值;

2)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1,其中,d1>d1,d1为第一预设天数阈值;

3)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被更换前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1为第一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第二筛选模块9用于基于全部的扫描信息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具体包括:根据通过筛选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步骤所筛选出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和第二预设筛选规则,从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全部手机终端中筛选出各备选新手机终端。

更具体地,通过第二预设筛选规则所筛选出的各备选新手机终端均满足如下条件:

1)备选新手机终端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2',其中,t3-t2'<t2,t2为第二预设时长阈值;

2)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为t1’,其中|t1’-t2|≤t3,t3为第三预设时长阈值;

3)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总天数为d2,其中,d2>d2,d2为第二预设天数阈值;

4)备选新手机终端从第一次被扫描到至最后一次被扫描到的期间平均每天被扫描到的次数为其中,表示由备选新手机终端第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1’开始至最后一次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的扫描时刻t2’结束所历经的天数,c总’表示备选新手机终端在待分析时段内被扫描终端所扫描到总次数,e2为第二预设平均次数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扫描信息获取模块7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01,第一筛选模块8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02,第二筛选模块9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03。对于各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手机终端关联系统,通过计算各备选新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之间相似度,并选取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的出现规律最大的备选新手机终端作为与待关联旧手机终端相关联的新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将用户在更换手机前的待关联旧手机终端与更换手机后的新手机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使得两手机终端对应于同一用户,打通了不同手机终端下的画像及行为,以供对用户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