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终端、代理服务器及数据播发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9476发布日期:2019-01-05 09:1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终端、代理服务器及数据播发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终端、代理服务器及数据播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基站与用户终端的通信过程包括三部分,观测数据回传、业务平台内部通信及差分改正数据的播发;而回传是基于tcp回传观测数据,平台内部通信及数据播发送采用ntrip传输;ip地址是每一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的唯一标识,每一基准站逐个回传对应的观测数据,平台只能根据需求逐个请求应的每一基准站发送数据,实现过程比较复杂,且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终端、代理服务器及数据播发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观测数据未进行分组导致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包括一组以上分组观测数据;

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接收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所述数据定制请求携带对应的数据主题。

优选地,所述业务数据携带网格信息主题,所述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接收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所述业务定制请求携带请求的网格信息主题。

优选地,所述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定制请求将对应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每一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

发送单元,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播发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代理服务器,该代理服务器包括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终端,所述传输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每一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

发送单元,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播发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数据播发系统,所述播发系统包括一种代理服务器及与其连接的业务平台,所述代理服务器包括观测数据的传播终端,其中:

业务平台,用于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数据定制请求,并接收所述代理服务器基于所述数据定制请求发送的观测数据,将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一条以上业务数据;

所述传播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每一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

发送单元,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播发单元,用于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播发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代理服务器连接的一个以上基准站,其中:

基准站,用于生成观测数据,并基于预设规则对所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并封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包括一组以上分组观测数据;

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包括一组以上分组观测数据;

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

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s4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终端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播发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包括一组以上分组观测数据;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业务数据;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

具体地,首先接收到基准站主动回传的观测数据,该观测数据由基准站实时生成,并封装而成。进一步地,预先为每一基准站设置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具体为:对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优选地,根据基准站的属性(例如基准站的用途、地理位置等)来进行分组,为具有相同属性的基准站的观测数据添加一个相同的数据主题,在生成观测数据后,基准站根据自身的属性为该观测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主题标签,然后进行封装。例如,预先设置一预设规则(根据基准站的用途属性来分组),每一基准站均遵循该预设规则,每个基准站在生成观测数据时,根据自身的用途属性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当基准站a的用途属性为1时,对应的观测数据的数据主题标签为1;当基站站b的用途属性也为1时,对应的观测数据的数据主题标签为1;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基准站均对自身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封装,最后回传,进一步优选地,相同属性的基准站可同时回传观测数据,即同时回传具有相同主题标签的观测数据,但在实际应用中,每一基准站是独立的,回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可能会同时接收到不同基准站的观测数据,且不同基准站的属性不一致(即观测数据不属于同一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观测数据是基于消息队列协议(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mqtt)来进行封装,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遵循该消息队列协议。进一步地,该消息队列协是轻量级传输协议及基于字节传输协议,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数据封装的过程如下:将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字段设置为保留字段,所有的报文采用一致的qos标准,使得消息队列协议不用确认发布的消息,仅依靠底层的tcp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步骤s2,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

具体地,根据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来发送相应的观测数据,例如:业务平台a的数据定制请求为d1,业务平台b的数据定制请求为d2,此时向业务平台a发送与d1对应的观测数据,向业务平台b发送与d2对应的观测数据,通常情况下,d1与观测数据的分组结果对应,例如d1对应1,d2对应2,其中,1、2为数据主题标签。向业务平台发送需要的观测数据,便于业务平台将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即每一业务平台接收到观测数据后,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一个以上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该业务数据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

步骤s3,接收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具体地,业务平台对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后,还需要将业务数据反馈回来,此时可同时接收到一个以上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进一步地,该业务数据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业务数据网格信息主题)。进一步地,该网格信息主题以对应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来标识。

步骤s4,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具体地,优选根据网格信息主题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每一客户端根据自身需求而发送的业务定制请求中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网格信息与客户端所在粗略地理位置对应),可进行批量播发或者逐个播发,此处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该业务数据可为差分改正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见图2),该步骤s2之前还可包括:

步骤s5,接收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

具体地,接收到一个以上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该定制请求携带观测数据信息主题,当多个业务平台请求的观测数据信息主题一致时,该步骤s2可具体为:统一向多个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s5可放在步骤s1之前、之后或者与步骤s1同时进行,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步骤s4之前还可包括:

步骤s6,接收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

具体地,当客户端有业务需求时,需要发出业务定制请求,该业务定制请求携带网格信息主题及具体的业务需求信息,当接收到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时,步骤s4具体为:根据业务需求信息选择对应的业务数据,然后发送至对应的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步骤s4具体为:基于所述业务定制请求将对应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s4的具体流程图,该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对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具体地,首先分析接收的业务数据,然后进行业务分类,此时可根据网格信息主题进行分类,例如将一个数据主题下的业务数据分成小类(可根据网格信息主题来分类,或者按照业务所在区域来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分类结果;

步骤s42,基于分类结果将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

具体地,根据分类结果以及结合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来播发业务数据。

为了进一步描述播发及后续应用过程,下面以一实例进行说明:

假设业务覆盖区域纬度范围为北纬(a,b),东经(c,d)之间,纬度用lat表示,经度用lon表示,a≤lat≤b-1,c≤lon≤d-1a,b,c,d,lat,lon为正整数,用1°表示为间隔的经线纬线将覆盖区域分割成(b-a-1)*(d-c-1)个网格,纬度在lat与lat+1之间,经度在lon与lon+1之间的网格用lat°n,lon°e标识;

客户端初步定位获得粗略位置信息的纬度整数部分为lat,经度整数部分为lon,客户端在订制消息的主题过滤器中添加“lat°n,lon°e”关键字模糊匹配,向差分改正数消息代理服务发起订制。客户端成功订制与其当前所在网格的差分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消息队列传输协议来封装数据,根据客户端的需求来批量定制业务数据,提高定制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终端的结构图,该终端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与第一接收单元1连接的发送单元2、与发送单元2连接的第二接收单元3、与第二接收单元3连接的播发单元4,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1,用于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

具体地,首先接收到基准站主动回传的观测数据,该观测数据由基准站实时生成,并封装而成。进一步地,预先为每一基准站设置预设规则,该分预设规则具体为:对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优选地,根据基准站的属性(例如基准站的用途、地理位置等)来进行分组,为具有相同属性的基准站的观测数据添加一个相同的数据主题,在生成观测数据后,基准站根据自身的属性为该观测数据添加相应的数据主题标签,然后进行封装。例如,预先设置一预设规则(根据基准站的用途属性来分组),每一基准站均遵循该预设规则,每个基准站在生成观测数据时,根据自身的用途属性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当基准站a的用途属性为1时,对应的观测数据的数据主题标签为1;当基站站b的用途属性也为1时,对应的观测数据的数据主题标签为1;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基准站均对自身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封装,最后回传,进一步优选地,相同属性的基准站可同时回传观测数据,即同时回传具有相同主题标签的观测数据,但在实际应用中,每一基准站是独立的,回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可能会同时接收到不同基准站的观测数据,且不同基准站的属性不一致(即观测数据不属于同一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观测数据是基于消息队列协议(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mqtt)来进行封装,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遵循该消息队列协议。进一步地,该消息队列协是轻量级传输协议及基于字节传输协议,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数据封装的过程如下:将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字段设置为保留字段,所有的报文采用一致的qos标准,使得消息队列协议不用确认发布的消息,仅依靠底层的tcp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发送单元2,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

具体地,根据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来发送相应的观测数据,例如:业务平台a的数据定制请求为d1,业务平台b的数据定制请求为d2,此时向业务平台a发送与d1对应的观测数据,向业务平台b发送与d2对应的观测数据,通常情况下,d1与观测数据的分组结果对应,例如d1对应1,d2对应2,其中,1、2为数据主题标签。向业务平台发送需要的观测数据,便于业务平台将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即每一业务平台接收到观测数据后,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一个以上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该业务数据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

第二接收单元3,用于接收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具体地,对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后,还需要将业务数据反馈回来,此时可同时接收到一个以上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进一步地,该业务数据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例如业务数据网格信息主题)。进一步地,该网格信息主题以对应的经度和/或纬度信息来标识。

播发单元4,用于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具体地,优选根据网格信息主题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每一客户端根据自身需求而发送的业务定制请求中携带对应的网格信息主题,网格信息与客户端所在粗略地理位置对应),可进行批量播发或者逐个播发,此处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该业务数据可为差分改正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终端还可包括:与发送单元2连接的第三接收单元5,其中:

第三接收单元5,用于接收业务平台的定制请求;

具体地,接收到一个以上业务平台的数据定制请求,该数据定制请求携带对应的观测数据信息主题,当多个业务平台请求的观测数据主题一致时,该发送单元2可具体用于:统一向多个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定制请求可在接收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之前、之后或二者同时进行,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第三接收单元5还用于:

接收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

具体地,当客户端有业务需求时,需要发出业务定制请求,该业务定制请求携带网格信息主题及具体的业务需求信息,当接收到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时,该播发单元4具体用于:根据业务需求信息选择对应的业务数据,然后发送至对应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播发单元4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定制请求将对应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该播发单元4具体包括:分类子单元及与其连接的播发子单元,其中:

分类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具体地,首先分析接收的业务数据,然后进行业务分类,此时可根据网格信息主题进行分类,例如将一个数据主题下的业务数据分成小类(可根据网格信息主题来分类,或者按照业务所在区域来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分类结果;

播发子单元,用于基于分类结果将业务数据播发给对应的客户端;

具体地,根据分类结果以及结合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来播发业务数据。

为了进一步描述播发及后续应用过程,下面以一实例进行说明:

假设业务覆盖区域纬度范围为北纬(a,b),东经(c,d)之间,纬度用lat表示,经度用lon表示,a≤lat≤b-1,c≤lon≤d-1a,b,c,d,lat,lon为正整数,用1°为间隔的经线纬线将覆盖区域分割成(b-a-1)*(d-c-1)个网格,纬度在lat与lat+1之间,经度在lon与lon+1之间的网格用lat°n,lon°e标识;

客户端初始定位获得粗略位置信息的纬度整数部分为lat,经度整数部分为lon,客户端在订制消息的主题过滤器中添加“lat°n,lon°e”关键字模糊匹配,向差分改正数消息代理服务发起订制。客户端成功订制与其当前所在网格的差分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其次,基于消息队列传输协议来封装数据,可减少对除了底层之外的其他层的依赖,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再者,根据客户端的需求来批量定制业务数据,提高定制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代理服务器,该代理服务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观测数据的传输终端,该传输终端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及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二的描述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播发系统,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播发系统的结构图,该播发系统包括:业务平台51及与其连接的代理服务器52,该代理服务器52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前述的一致,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图5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该代理服务器52包括第一代理服务器及第二代理服务器,其中一个代理服务器用于接收基准站53回传的观测数据及与业务平台的交互,另一个用于向客户端播发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播发系统还可包括:与代理服务器连接的一个以上基准站53;

进一步地,该业务平台51的数量可为1个以上(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其中:

预先为每一基准站53设置预设规则,每一基准站53根据预设规则对自身生成的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进行封装,回传给代理服务器52,而每一业务平台51根据业务需求向代理服务器52发送数据定制请求,代理服务器52根据数据定制请求向对应的业务平台51发布需要的观测数据,业务平台51将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业务数据,然后反馈给代理服务器52,代理服务器52会接收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代理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业务定制请求来播发相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实现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实施例四: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终端的结构图,该服务终端包括:存储器(memory)61、处理器(processor)6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63和总线64,该处理器62、存储器61、通信接口63通过总线64完成相互之间的交互通信。

存储器61,用于存储各种数据;

具体地,存储器61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例如通信过程中的数据、接收的数据等,此处对此不作限制,该存储器还包括有多个计算机程序。

通信接口63,用于该服务终端的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处理器62,用于调用存储器61中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例如:

接收一个以上基准站回传的观测数据,每一所述观测数据经过分组处理;

向业务平台发送对应的观测数据,便于所述业务平台将所接收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转为业务数据;

接收所述业务平台反馈的业务数据;

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播发给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多个计算机程序,该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观测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中,在基准站回传观测数据之前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可批量定制数据,无需逐个请求数据,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其次,基于消息队列传输协议来封装数据,可减少对除了底层之外的其他层的依赖,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再者,根据客户端的需求来批量定制业务数据,提高定制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