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749发布日期:2018-12-14 22: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jp特开2001-257976号公报公开了下述相机。第一次释放(release)之后将以预定间隔拍摄的图像依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中,若进行第二次释放,则将存储图像中在第二次释放(摄影指示信号)前拍摄的前帧(preframe)数的图像、与第二次释放(摄影指示信号)对应的帧的图像、以及在第二次释放(摄影指示信号)之后拍摄的后帧(postframe)数的图像,保存到存储卡中。



技术实现要素:

在现有技术中,前帧数(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取得的帧图像数)、前帧数和后帧数(摄影指示信号之后取得的帧图像数)的比率都是预先设定的。但对摄影者而言是不清楚适当的值的,因此存在难于进行比率设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摄像装置具有:指示部,发出摄影指示信号;摄像元件,以预定间隔取得帧图像;存储部,依次存储由摄像元件取得的多个帧图像;保存候补决定部,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多个帧图像中,将在上述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后取得的多个帧图像作为保存到记录介质的图像的候补;和候补数决定部,根据预定信息自动决定通过保存候补决定部成为候补的帧图像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第1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优选,还具有操作部件,其接受从作为保存的图像的候补的多个帧图像中选择预定帧图像的操作,候补数决定部将接受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与取得预定的帧图像的时间之差作为预定信息,而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2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保存的图像的候补由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取得的a张帧图像及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后取得的b张帧图像构成,还具有保存部,保存接受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和取得预定的帧图像的时间之差的历史,候补数决定部根据上述时间差的平均值,决定在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帧图像的候补数,上述时间差的平均值基于保存部中保存的历史。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2或第3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候补数决定部根据在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帧图像解析摄影场景,将其解析结果作为预定信息,而按照解析的各摄影场景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1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保存的图像的候补由在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a张帧图像及在摄影指示信号产生之后取得的b张帧图像构成,候补数决定部根据a张帧图像求出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将该运动的信息作为预定信息,该运动大小越小,则减少候补数以使a张及b张之和越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在第5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大小越大,则候补数决定部增加候补数以使a张及b张之和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6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候补数决定部决定候补数,以使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大小越大,则a张相对a张及b张之和所占的比率越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在第5或第6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候补数决定部在存储部的剩余容量为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帧之间的运动的大小越小时,减少候补数以进一步减小a张及b张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第2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还具有保存部,保存接受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和取得预定帧图像的时间之差的历史,候补数决定部根据保存部中保存的历史的平均值和分散值,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第9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判断部,判断是否为保持对离该摄像装置预定距离的被拍摄体进行了焦点调节的状态而进行的摄影,候补数决定部根据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使帧图像的候补数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式,在第10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候补数决定部在由判断部判断为是保持进行了焦点调节的状态而进行的摄影、且焦点区域内不存在主要被拍摄体时,取代决定的帧图像的候补数,而决定为预先确定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式,在第9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分组部,将保存部中保存的历史分成组,候补数决定部根据构成由分组部分成的组的历史的平均值和分散值,决定上帧图像的候补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式,在第12方式下的摄像装置中优选,还具有速度检测部,检测主要被拍摄体的移动速度,分组部将保存部中保存的历史分成与移动速度对应的组,候补数决定部根据构成与移动速度对应的组的历史的平均值和分散值,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

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可适当设定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取得的帧图像数及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后取得的帧图像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相机1的要件构成的框图。

图2是说明预拍摄(pre-capture,前捕捉)摄影模式中的图像的取得时间的图。

图3是说明预拍摄摄影模式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初始值学习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学习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例δt的分布及平均值的图。

图7是说明变形例4的图。

图8是示例特c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相机1的要件构成的框图。电子相机1由主cpu11控制。

摄影透镜21使被拍摄体像成像于摄像元件22的摄像面上。摄像元件22由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构成,拍摄摄像面上的被拍摄体像,并将摄像信号输出到摄像电路23。摄像电路23除了进行对从摄像元件22输出的光电变换信号的模拟处理(增益控制等)外,通过内置的a/d变换电路将模拟摄像信号a/d变换为数字数据。

主cpu11输入从各模块输出的信号,并进行预定的运算,将基于运算结果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各模块。缓冲存储器31暂时存储a/d变换后的图像信号。缓冲存储器31至少确保可存储100帧图像信号的容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用于暂时存储在摄影指示前(释放按钮的全按操作前)由摄像元件22以预定帧率取得的预拍摄图像。对预拍摄图像稍后进行论述。

图像处理电路12例如作为asic构成,对从缓冲存储器31输入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例如包括轮廓增强、色温调整(白平衡调整)处理、对图像信号的格式变换处理。

图像压缩电路13对由图像处理电路12处理后的图像信号,例如以jpeg格式进行预定压缩比率的图像压缩处理。显示图像制作电路14生成用于将摄像图像显示到液晶监视器19上的显示用信号。

液晶监视器19由液晶面板构成,根据从显示图像制作电路14输入的显示用信号,显示图像、操作菜单画面等。影像输出电路20根据从显示图像制作电路14输入的显示用信号,生成用于将图像、操作菜单画面等显示到外部的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并输出。

缓冲存储器15除了暂时存储图像处理前、图像处理后及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外,还用于存储记录到记录介质30前的图像文件,或存储从记录介质30读出的图像文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还用于暂时存储在摄影指示后(释放按钮的全按操作后)由摄像元件22以预定帧率取得的后拍摄(post-capture,后捕捉)图像。对后拍摄图像稍后进行论述。

闪存16存储主cpu11执行的程序、主cpu11进行处理所需的数据等。闪存16存储的程序、数据的内容可通过来自主cpu11的指示进行追加、变更。

卡接口(i/f)17具有连接器(未图示),在该连接器上连接存储卡等记录介质30。卡接口17根据来自主cpu11的指示,进行对连接的记录介质30的数据写入、自记录介质30的数据读取。记录介质30由内置了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或硬盘驱动器等构成。

操作部件18包括电子相机1的各种按钮、开关类,将模式切换开关的切换操作等、与各操作部件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主cpu11。半按开关18a及全按开关18b与释放按钮(未图示)的按下操作联动,各自将接通信号输出到主cpu11。来自半按开关18a的接通信号(半按操作信号)在释放按钮按下操作到通常行程的一半左右时输出,通过半行程的按下操作解除来解除输出。来自全按开关18b的接通信号(全按操作信号)在释放按钮按下操作到通常行程时输出,通常行程的按下操作被解除时,解除输出。半按操作信号向主cpu11指示开始摄影准备。全按操作信号向主cpu11指示开始取得记录用图像。

(摄影模式)

电子相机1具有通常的摄影模式和预拍摄摄影模式。在通常的摄影模式中,电子相机1对应于上述全按操作信号而逐帧地取得摄影图像,并记录到记录介质30。在预拍摄摄影模式中,电子相机1接收到上述半按操作信号时,将高速快门秒时(例如比125分之1秒高速)的静止图像以120帧/秒(120fps)连拍,取得多帧摄影图像。并且,电子相机1接收到上述全按操作信号时,将接收到该全按操作信号的时刻的前后的预定帧图像分别记录到记录介质30。构成为各摄影模式能够根据来自操作部件18的操作信号而切换。

(重放模式)

重放模式的电子相机1将在上述各摄影模式中记录的图像,按照各帧、或按照预定个数的帧,重放显示到液晶监视器19。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存在于上述预拍摄摄影模式,因此以下说明以预拍摄摄影模式为中心来进行。图2是说明预拍摄摄影模式中的图像取得时间的图。

(预拍摄摄影)

在图2中,在时刻t0下输入半按操作信号时,主cpu11开始释放待机处理。在释放待机处理中,例如主cpu11以120帧/秒(120fps)的帧率拍摄被拍摄体像,进行曝光运算、焦点调节,并且将取得的预拍摄图像的数据依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1。

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存储器31的容量中,预先确保预定容量可用于预拍摄摄影。在时刻t0之后缓冲存储器31中存储的帧图像(预拍摄图像)的帧数到达预定张数、已存储容量超过上述预定容量时,主cpu11从时间较早的帧图像开始依次覆盖删除。这样一来,可将用于预拍摄摄影的缓冲存储器31的存储器容量限制为预定容量。

在时刻t1输入全按操作信号时,主cpu11开始释放处理。在释放处理中,主cpu11使时刻t1之前拍摄的a张帧图像(预拍摄图像)、和时刻t1之后拍摄的b张帧图像(后拍摄图像)建立关联,分别记录到记录介质30。

a相当于前帧数,b相当于后帧数。图2中的黑带表示取得记录到记录介质30的c=(a+b)张帧图像的区间。斜线带表示取得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1中、但被覆盖删除的帧图像的区间。

此外,关于帧图像的记录,构成为能够根据来自操作部件18的操作信号来切换第1记录方式和第2记录方式。在第1记录方式中,电子相机1将(a+b)张帧图像全部记录到记录介质30。在第2记录方式中,电子相机1仅将(a+b)张帧图像中、由使用者指定的帧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30。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选择了第2记录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2记录方式中,主cpu11在将(a+b)张帧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30前,按照每1帧或预定帧(例如每4帧)显示到液晶监视器19上。并且,主cpu11仅将由来自操作部件18的操作信号指示的帧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30。第2记录方式时的黑带对应于取得成为记录到记录介质30的候补的(a+b)张帧图像的区间。

上述a及b的值如下所述由电子相机1自动设定。图3是说明主cpu11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主cpu11在设定为预拍摄摄影模式时,重复图3的处理。在图3的步骤s1中,主cpu11判断是否进行了半按操作。主cpu11在输入了来自半按开关18a的半按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1进行肯定判断,前进到步骤s2。主cpu11在未输入来自半按开关18a的半按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1进行否定判断,等待半按操作信号。

在步骤s2中,主cpu11对上述a、b及c设定初始值,并前进到步骤s3。在步骤s3中,主cpu11开始上述释放待机处理,并前进到步骤s4。在步骤s4中,主cpu11判断是否进行了全按操作。主cpu11在输入了来自全按开关18b的全按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4进行肯定判断,并前进到步骤s5。主cpu11在未输入来自全按开关18b的全按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4进行否定判断,返回到步骤s1。

在步骤s5中,主cpu11开始上述释放处理,前进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主cpu11调节上述a及b的值,前进到步骤s7。具体而言,主cpu11在对步骤s4进行肯定判断前,根据缓冲存储器31中存储的帧图像(预拍摄图像)求出公知的运动矢量。并且,该运动矢量的大小越小,则主cpu11减小a、b的至少一个以使(a+b)的大小越小。与之相反,该运动矢量的大小越大,则主cpu11至少增大a以使(a+b)的大小越大。

在步骤s7中,主cpu11结束图像取得,前进到步骤s8。在步骤s8中,主cpu11接受下述操作:从(a+b)张帧图像中选择记录到记录介质30的图像。主cpu11在从操作部件18输入了用于指示记录的帧图像的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8进行肯定判断,前进到步骤s9。主cpu11在未从操作部件18输入用于指示记录的帧图像的操作信号时,对步骤s8进行否定判断,等待选择操作。

在步骤s9中,主cpu11将选择的帧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30,前进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主cpu11为了下次处理而进行初始值学习处理,并结束图3的处理。

初始值学习处理是指,根据在步骤s8中选择的帧的取得时刻与从全按开关18b输入全按操作信号的时刻之差δt,修正初始值a。对初始值学习处理的流程,参照图4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图4的步骤s91中,主cpu11计算上述δt(选择帧的取得时刻和接收全按操作信号的时刻之差),前进到步骤s92。在步骤s92中,主cpu11将δt存储到闪存16中,前进到步骤s93。

在步骤s93中,主cpu11使用闪存16中存储的δt的历史,进行公知的统计处理,前进到步骤s94。在步骤s94中,主cpu11计算新a及新b,前进到步骤s95。具体而言,根据步骤s93中的统计处理结果去除δt的特异值,计算出去除了特异值的δt的平均值δtm。并且,主cpu11将向平均值δtm乘以1.5的值作为学习处理后的初始值a(新a=1.5×δtm)。主cpu11进一步将初始值c减去新a的值作为初始值b(新b=初始值c-新a)。

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值a、初始值b及初始值c预先如下决定。一般情况下,关于人的释放操作时间,存在具有比瞄准瞬间早些进行释放操作的倾向的人,也存在具有比瞄准瞬间晚些进行释放操作的倾向的人。根据众多实验者统计数据后发现,较早操作的人的操作时间在距瞄准瞬间0.3秒前为止的期间内、较晚操作的人的操作时间在距瞄准瞬间0.4秒后为止的期间内的比例较高。因此,通过使在摄影指示信号前取得的帧数a大于在摄影指示信号后取得的帧数b,可提高瞄准瞬间的图像包含在记录候补中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设初始值a为上述0.4秒钟取得的帧数(120fps时48张)、初始值b为0.3秒钟取得的帧数(120fps时36张)、其和为初始值c(=初始值a+初始值b)。

在步骤s95中,主cpu11在可用于预拍摄图像的暂时存储的缓冲存储器31的剩余容量不满预定容量时,即上述步骤s6中求出的运动矢量的大小为预定值以下时,对步骤s95进行肯定判断,前进到步骤s96。另一方面,主cpu11在步骤s6中求出的运动矢量的大小超过预定值时,对步骤s95进行否定判断,结束图4的处理。对步骤s95进行否定判断时,主cpu11不改变初始值c的值,便结束图4的处理。

在步骤s96中,上述运动矢量越小,则主cpu11使新a、新b的至少一个减小,以使c(=新a+新b)的大小小于初始值c,并结束图4的处理。这样一来,对步骤s95进行肯定判断时,使初始值c的值略微不同,并结束图4的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1)电子相机1具有:摄像元件22,以预定间隔取得帧图像;缓冲存储器31,依次存储由摄像元件22取得的多个帧图像;和主cpu11,发出摄影指示信号,在缓冲存储器31中存储的多个帧图像中,将在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后取得的多个帧图像作为保存到记录介质30的图像的候补,根据预定信息自动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这样一来,可适当设定摄影指示信号前取得的帧图像数及摄影指示信号后取得的帧图像数,因此可降低缓冲存储器31的使用量,缩短传送/记录到记录介质30所需的时间。

(2)电子相机1还具有操作部件18,其接受用于从作为保存候补的多个帧图像中选择预定帧图像的操作。此时,决定候补数的主cpu11将接受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与取得预定帧图像的时间之差,作为预定信息,以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例如,通过根据上述差的大小增减候补数,可适当设定帧图像数。

(3)上述(2)中的保存候补由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取得的a张帧图像及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后取得的b张帧图像构成。电子相机1还具有闪存16,保存接受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和取得预定的帧图像的时间之差的历史。此时,决定候补数的主cpu11根据时间差的平均值,决定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帧图像的候补数,时间差的平均值基于闪存16中保存的历史。例如,通过根据上述平均值的大小增减候补数,可适当设定帧图像数。

(4)上述(3)中,决定候补数的主cpu11根据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帧图像解析摄影场景,将其解析结果作为预定信息使用,从而按照解析的各摄影场景决定帧图像的候补数。例如,拍摄有运动的被拍摄体时增加候补数,无运动时减少候补数,从而可适当设定帧图像数。

(5)保存候补也可由摄影指示信号产生前取得的a张帧图像及摄影指示信号产生之后取得的b张帧图像构成。此时,决定候补数的主cpu11根据a张帧图像求出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将该运动的信息作为预定信息使用,该运动大小越小,则减少候补数以使a张及b张的和越小,因此可适当地设定帧图像数。

(6)上述(5)中,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大小越大,则决定候补数的主cpu11增加候补数以使a张及b张的和越大,因此可适当地设定帧图像数。

(7)决定上述(6)的候补数的主cpu11,在帧之间的被拍摄体的运动大小越大时,决定候补数以使a张相对a张及b张之和所占的比率越大,因此可适当地设定帧图像数。

(8)决定上述(5)或(6)的候补数的主cpu11在缓冲存储器31的剩余容量为预定值以下时,若帧之间的运动的大小越小,则减少候补数以进一步减小a张及b张的和。其结果是,也可考虑到缓冲存储器31的剩余容量地适当设定帧图像数。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预拍摄图像在图像处理前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1中,后拍摄图像在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图像处理后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5中,以此为例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述,预拍摄图像存在从较早的帧图像开始依次覆盖删除的情况,因此预拍摄图像在图像处理前存储时,即使被覆盖删除,图像处理也不会浪费。但当图像处理电路12的处理负担较小、图像处理电路12的耗电也不大时,也可是不使用缓冲存储器31的构成,即可以是如下构成:对预拍摄图像,和后拍摄图像一样,由图像处理电路12进行图像处理后,存储到缓冲存储器15中。

(变形例2)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预拍摄摄影的存储器(存储预拍摄图像的缓冲存储器31、存储后拍摄图像的缓冲存储器15)的容量所对应的值,使用作为预拍摄图像取得的帧图像张数a、及作为后拍摄图像取得的帧图像张数b进行了说明。也可以用存储器容量自身来表示。此时,通过对1张帧图像的数据尺寸乘以该帧图像的个数,计算出必要的存储器容量。

(变形例3)

初始值a、b及c也可按组分类。变形例3的主cpu11通过根据预拍摄图像或后拍摄图像进行公知的摄影场景解析,将一系列的摄影分类为肖像摄影、运动场景摄影等预定的摄影场景。并且,在上述步骤s6中调节a及b的值的处理、及在上述步骤s9中进行初始值学习的处理中,主cpu11按照各分类的摄影场景决定上述a、b及c。例如,在运动场景摄影中,进一步详细解析运动场景,分类为球技、田径竞技、赛车等。细致地分类摄影场景,按照分类后的各摄影场景适当决定上述a、b及c,可适当地设定前帧数及后帧数。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步骤s8(图3)中选择的帧的取得时刻与从全按开关18b输入全按操作信号的时刻之差δt,修正初始值c。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主cpu11执行的初始值学习处理的流程,参照图5示例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图5的处理替代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的处理来进行。

在图5的步骤s101中,主cpu11计算上述δt(选择帧的取得时刻和接受全按操作信号的时刻之差),前进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主cpu11将δt存储到闪存16,前进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主cpu11使用闪存16中存储的δt的历史,进行公知的统计处理,并前进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主cpu11如下所示计算出新c,结束图5的处理。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主cpu11计算出闪存16中存储的全部δt的平均值δtm。图6是示例δt的分布及平均值的图。并且,主cpu11将平均值δtm左侧的-3σ及平均值δtm右侧的+3σ表示的范围作为新c。其中,如下述公式(1)、(2)所示,σ是δt的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分散(标本分散)σ2的正的平方根。

平均值δtm=(1/n)∑(xi)(1)

其中,i=1,2,...,n

分散σ2=(1/n)∑(xi-δtm)2(2)

其中,i=1,2,...,n

新c在统计学上包括闪存16中存储的δt的99.7%。主cpu11根据离新c值最近的δt,计算出新a及新b。例如,最近的δt与δtm基本一致时,新a=新b=新c/2。主cpu11将新a、新b、新c分别用于在下一次的预拍摄摄影处理中在步骤s2(图3)进行的初始值设定。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根据选择的帧的取得时刻与输入摄影指示信号的时刻(s2接通的时间)之差δt,可适当地自动设定c的值,该c的值是摄影指示信号前取得的帧张数a和摄影指示信号后取得的帧张数b之和。并且,反应使用电子相机的摄影者的操作时间的历史来进行设定,因此不会超过必要性地设定帧图像数c,所以可减少缓冲存储器的使用量,缩短转送/记录到记录介质30所需的时间。

(变形例4)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新c设定在统计学上包含δt的99.7%的范围(±3σ)内,而最近算出的δt不包含在±3σ时,也可含有该计算出的δt地计算新c。图7是说明变形例4的图。在图7中,以超过由平均值δtm右侧的+3σ所示范围计算出δt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的主cpu11使平均值δtm左侧的-3σ的范围及平均值δtm右侧的|s2接通-δtm|的范围组合而改为新c。s2接通的时间是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根据变形例4,考虑到δt的全部历史来计算出新c,在下一次的预拍摄摄影处理中可用于在步骤s2(图3)进行的初始值设定。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电子相机被焦点锁定时的新c的计算。焦点锁定是指,保持(锁定)以使离开相机预定距离的被拍摄体对焦的方式预先进行了焦点调节的状态。第三实施方式的主cpu11在焦点锁定的状态下接受全按操作(图3中的步骤s4)。

一般情况下,电子相机未被焦点锁定时,在步骤s5(图3)中,主cpu11在刚开始释放处理前驱动聚焦透镜,进行焦点调节。与之相对,电子相机被焦点锁定时,在步骤s5(图3)中,主cpu11在保持(锁定)进行了焦点调节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释放处理。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主cpu11在焦点未锁定时和焦点锁定时,使步骤s2(图3)中进行的计算初始值设定所使用的值c的处理不同。具体而言,焦点未锁定时的主cpu11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计算出新a、新b、新c,并将计算出的新a、新b、新c分别用于在下次的预拍摄摄影处理中在步骤s2(图3)进行的初始值设定。

另一方面,焦点锁定时的主cpu11,根据在摄影画面中作为对焦对象的区域(称为焦点区域或焦点帧)内是否存在主要被拍摄体,而进一步使处理不同。

焦点锁定时、且摄影画面中焦点区域(或焦点帧,下同)内存在主要被拍摄体时,主cpu11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计算出新a、新b、新c,并将计算出的新a、新b、新c的值分别用于下一次预拍摄摄影处理中在步骤s2(图3)进行的初始值设定。

焦点锁定时、且摄影画面中焦点区域内不存在主要被拍摄体时,主cpu11使用作为初始值预先存储在闪存16中的特c。焦点区域中不存在主要被拍摄体时,由摄影者认识到主要被拍摄体从焦点区域外移动到该焦点区域内后,进行释放操作。因此,与认识到焦点区域内已经存在主要被拍摄体的摄影者进行释放操作的情况相比,释放操作时间容易变慢。根据众多实验者收集数据后发现,大多数实验者选择的帧的取得时刻比从全按开关18b输入全按操作信号的时间早。

其中,焦点被锁定、且焦点区域中不存在主要被拍摄体时使用的特c如图8所示,例如是和s2接通时间以前对应的值。s2接通时间是摄影指示信号的时间。因特c全部被确保在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因此在图8的例子中特c=a(b=0)。通过将摄影指示信号之前取得的帧图像作为记录候补,可提高在释放操作时间容易变慢的条件下取得的预拍摄图像中含有瞄准的瞬间的图像的可能性。

(变形例5)

焦点锁定时也可以构成为,在摄影画面中无论焦点区域内是否存在主要被拍摄体,均使用从焦点未锁定时使用的c值减去预定值(例如10msec)的c’。焦点锁定时,在释放操作后不驱动聚焦透镜,因此减去相当于聚焦透镜驱动所需时间的上述预定值。通过变更为比c值小的c’,可降低缓冲存储器的使用量,缩短转送/记录到记录介质30所需的时间。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根据预定条件对闪存16中存储的δt分组,使用构成从该分组获得的多个组中选择的预定组的δt,计算新c。主cpu11例如检测主要被拍摄体的运动,根据检测出运动的被拍摄体的移动速度进行分组。

(摄影画面内的移动速度)

被拍摄体的移动速度例如根据摄影画面内的运动计算。主cpu11根据拍摄(capture,捕捉)图像中和跟踪被拍摄体t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特征量数据,将含有该特征量数据的参照用数据用于对跟踪被拍摄体t进行跟踪的模板匹配。

主cpu11使用取得时刻不同的多个帧的图像数据,进行公知的模板匹配处理,从而从之后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跟踪)出和之前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跟踪被拍摄体t类似的区域。

主cpu11在之后取得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出的检测区域的位置和之前取得的图像数据中的跟踪被拍摄体t的位置间的相对距离超过预定差时,将表示相对距离的像素数除以对比的帧图像的取得时刻之差(120fps时为1/120秒)所获得的商,作为像面移动速度。

主cpu11将闪存16中存储的δt根据上述像面移动速度而成组化。主cpu11将δt存储到闪存16时,与表示像面移动速度的数据建立关联而存储,从而可使闪存16中存储的δt与像面移动速度对应地成组。

主cpu11在图3的预拍摄摄影处理中在步骤s1进行了半按操作时,在前进到步骤s2之前,由摄像元件22取得称作实时取景(liveview)图像的监视用图像。监视用图像例如是指,摄像元件22以预定的帧率(例如120fps)拍摄的图像。主cpu11使用取得时刻不同的多帧的监视用图像数据进行上述模板匹配处理,从而和使用捕捉图像时同样地,求出跟踪被拍摄体t的像面移动速度。

主cpu11在预拍摄摄影处理中进行在步骤s2(图3)中进行的初始值设定时,选择由速度范围与上述像面移动速度匹配的δt所构成的组。此外,闪存16中存储的δt预先根据像面移动速度分组为多组。主cpu11在闪存16中存储的δt中,计算出构成选择的组的δtg的平均值δtmg。并且,主cpu11将通过平均值δtmg的±3σ表示的范围作为新c。其他处理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

(光轴方向的移动速度)

跟踪被拍摄体相对电子相机靠近或远离时,也可根据聚焦透镜的移动量计算出移动速度。例如,主cpu11将聚焦透镜的移动量除以透镜移动时间(例如1/30秒)所得的商作为光轴方向的移动速度。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和不对闪存16中存储的δt进行分组而设定帧图像数c时相比,分散变小。根据该分散计算出新c,从而使新c的范围变小,不会出现设定超过必要性的帧图像数c的情况。这样一来,可减少缓冲存储器的使用量,缩短转送/记录到记录介质30所需的时间。

(变形例6)

也可通过根据被拍摄体的移动速度进行分组的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进行分组。例如,主cpu11可根据摄影图像的摄影时间带分组,或根据摄影图像是纵向位置摄影还是横向位置摄影进行分组,或根据图像摄影时是否进行了上述焦点锁定来分组。

以上具体描述仅是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